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中篇 >> 正文

甜蜜的苦涩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罗启迪    阅读次数:28890    发布时间:2015-07-16


第五章 南河糖业的出路在何方


第一节 领导专家支招


一根甘蔗,一粒白砂糖牵动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垮不得、垮不起的大产业。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历年来都高度重视……

南厂长,今天刀副州长要来我县调研甘蔗产业发展,你做好准备、陪同调研,南三洛接到县上的通知……

2月21日下午3点,州人民政府刀副州长在州糖办赵主任、州政府李副秘书长、南河县人民政府李副县长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冒着烈日深入到南河蔗区指导良种良法推广及冬春蔗种植推进工作。

在田间地头的种植现场,南三洛向刀副州长一行汇报了南河糖厂原料“种、管、收”和“砍、运、榨”总体工作。并陪同刀副州长查看了甘蔗良种示范园,在甘蔗良种园刀副州长认真听取了科技人员从品种选育、种植、管理等良种良法技术应用情况的汇报后;刀副州长看着长势良好的甘蔗后指出:当地政府、企业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品种改良和创新、加速推广应用力度、力求品质上台阶、单产有突破,让蔗农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曾税收;南河山多坝小人口多,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认真分析研究、把提质增效放在首要任务来抓实、抓好、抓出成果;要积极向上申报科技项目,大力打造甘蔗良种园,有效解决好产业争田矛盾;因地制宜、和科研单位联姻、大力推行机械化、解决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当地党委政府、企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好制约南河糖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切实维护好蔗农、员工利益,从根本上解决糖厂“吃不饱”、蔗款“打白条”的现象;让蔗农吃上“定心丸、种上放心蔗、幸福蔗”,实实在在的把蔗农的心拉回来、暖起来。千万不能让蔗农灰心、更不能伤着蔗农的心,因蔗农是土地的主人,原料发展第一车间的责任人,只有蔗农积极主动的种植甘蔗、管理好甘蔗来支持企业的发展。蔗糖产业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

5月23日,州委何副书记、刀副州长又率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政策研究办公室、糖办、新闻办等相关部门深入南河蔗区,就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好南河县蔗糖产业,让南河三座糖厂吃饱、吃好、吃出效益,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进行调究。调研期间还深入到南河糖厂生产车间、蔗区就糖业生产发展进行调研;李副县长及相关部门陪同调研。南三洛就本厂原料发展、安全生产、环保治理、节能改造、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员工队伍建设等向调研组进行了汇报。

何副书记指出:1.蔗糖产业是南河县的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带动经济链大;是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各级党委政府要处理好发展蔗糖产业与发展烤烟等新型经济农作物互争田地的矛盾。2.各级党委政府、制糖企业要高度重视第一车间工作,以“良田、良种、良法”为核心,建立优质高效的甘蔗生产基地,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五小水利”等,建设更多的“吨糖田”,提升蔗区综合生产能力。3.把提高单产、提高糖分、提高甘蔗品质、增加种蔗效益为抓手;加强高糖、抗旱、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快甘蔗优良种苗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甘蔗种苗“育、繁、推”三级扩繁体系和示范区,提高优质种苗供种能力。大力推广应用甘蔗间套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适用技术,提高甘蔗的单产和产糖率。4.科技人员要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做指导抓落实,做技术培训抓植保、抓出实效,来巩固发展好蔗糖这一优势传统产业,让蔗农得到更多的实惠。5.企业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及时抓好扶管、解决好甘蔗单产低、各种病虫危害、品质差等问题;要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员工群众的服务工作,尽力为民提供帮助和便利,让农户种放心蔗,同时要加大员工队伍的建设,让员工安心做事、提升综合素质。6.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种植甘蔗的直补政策和改善甘蔗种植的土地、水利、种子、机械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推动提高糖蔗生产效率。真正把蔗糖产业做实、做强。7.当地政府、企业、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讨论研究,科学合理规划好产业的发展的远景目标;做好、做深加工这篇大文章,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快实施。我们坚信甜蜜产业的明天将会更甜。


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南河蔗区品种退化单一,单产、产率下降,农户种蔗收入减少,企业入榨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州糖办赵主任多次率领州甘科所、制糖研究所深入南河蔗区坐镇指挥,加大优新良种引入和扩繁力度。并对引入种植的德蔗03/83、德蔗06/51、福农39号、云蔗03/194、柳城03/182等优新良种,并亲自到现场观摩、对比、总结。就如何扩繁推广优新良种和全力推进冬春种植提出具体的措施意见。

南河县委副书记闫淮德每次到各植蔗乡镇督查产业发展时强调:“要抢抓节令,加快冬春蔗种植速度,合理调节好种植劳动力,各植蔗乡镇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紧抓节令,抓好落实;各植蔗乡镇、村委要把种植技术带回去,并传授给种植农户,提高单产、延长宿根,增加收入;要突出一个“早”,做到一个“热”,把整个种植气氛热起来,掀起种植高潮;不找理由、不讲条件、攻坚克难、不折不扣、按质按量完成好甘蔗生产任务。

南河县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李副县长多次要求:各植蔗乡镇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科学合理的把良种布置好,种植好,管理好;各植蔗乡镇要千方百计确保种植任务的完成,要用心、用力去做;各植蔗乡镇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同时要加大良种扩繁,做到提质增效;各植蔗乡镇要及早做好新区开发和复种工作计划,提前赶早,缓解种植难度。

县委副书记县长方文常指出:1.全县干部群众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站在讲政治、讲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做好蔗糖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该产业多年来虽遇到这样和那样困难,但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充分证明了该产业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占到的重要地位,当前还没有哪一个产业这样占有面广,贡献这么大。今年实现税收2400多万元、兑现蔗款1.2亿多元,全县人均甘蔗收入700多元,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富民、富县的优势产业,不能丢、丢不得、也丢不起;因此我们抓糖业生产力度不能减、而是要加大,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入榨总量。2.抢抓机遇、巩固提升。要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交通改善提供的便利和当前蔗糖市场的大好前景,决心不变、信心不动摇,要动脑筋、想办法、找突破,实现原料恢复性的增长。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好人多地少、产业争地的矛盾,健康有序的推进蔗糖产业大发展。4.树立信心、大干快上。任务已下、方向已定,死盯任务和节令,要实抓、真抓、硬抓,大干、苦干、快干,坚决保证完成。5.加大宣传、正确引导;各植蔗乡镇要及时召开会议,加大宣传,正确引导,做到配套扶持政策家喻人晓,做好服务保障。6.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继续实行领导挂钩县、乡、村甘蔗种植任务责任风险抵押金制度。乡镇换届已结束,现已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各植蔗乡镇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认真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坚定信心、团结一致、鼓足勇气、攻克于坚,齐抓共管,扩大种植面积,坚决完成,没有退路,人在阵地在,只能往前冲,下死决心完成,最终实现“十二五”开局开门红。

县委书记杨常升强调:1.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巩固、提升好这优势传统产业;2.在其位、谋其职,认真抓好落实;3.四大机关分片挂钩包干、全力推进;4.纪委监察要加大力度、检查督导,定期通报;对完成任务不好、措施不力的乡镇责任人要进行谈话、问责。

春节刚过,南三洛就陪同南河县人民政府李副县长深入到种植大乡(镇)东河乡、西河乡、南河乡、宋河乡、东塘镇、底养镇督查督导冬春蔗种植,李副县长时指出:目前已是冬春蔗种植的最佳时期,针对当前落实面积任务未过半、种植完成不理想,种植形势严峻的实际问题;各植蔗乡镇务必要高度重视,务必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任务的完成:一是抓好两个统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上下一心、迎难而上,抢抓节令、扎实推进;统一步调和方向,齐抓共管、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调动一切资源,瞄准目标任务、信心不变、精神不垮、打足底气、攻坚克难。二是突出三个重点:以新区连片开发为重点。专人负责、盯死盯紧、重推良种良法、保质保量、种好管好;以潜力村社、区域为重点。工作组驻村入户、任务到村、到人,抓好落实;以零星种植结合翻种为重点,紧紧依靠村社、挂钩单位、广大蔗农,全力做好服务,发动种蔗;三是确保三个到位:确保发动宣传到位。不找借口、不讲理由、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力所能及的帮助种蔗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人员到位。驻村工作队员要找得到、看得着、全心全意的服务好种植户;确保种头、物资到位。工作组、企业要加强沟通、交流,互通信息,确保种植中的种头、农用物资足量及时供应到位……


省糖业协会会长、专家邓毅说:“甜蜜产业要突围,还必须靠做好、做深加工这篇大文章来牵引。虽然我省甘蔗产业无论规模还是蔗糖产量都不小,但是糖业下游深加工滞后,整个制糖业基本处于“白糖+酒精”的境地,蔗糖精深加工不足,综合利用不够,产业链短,导致抗风险能力较低。一旦白糖价格波动,糖企很受伤”。

因此,走出困境必须加强蔗糖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如开发无硫高附加值的咖啡专用蔗糖、速溶糖、医药糖、有机糖等新产品。加强蔗渣、糖蜜、滤泥、酒精废液的综合开发利用等。除了临沧,其他蔗区也在蔗糖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糖业循环经济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的规模不大,其产生的综合效益还没有达到支撑制糖产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目的。如果我们能下决心走下去,云南糖业的整体竞争力会得到极大提升,甜蜜产业的明天将更加的甜蜜。


2013年2月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就对南河糖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南三洛加班加点及时向书记、县长呈报了南河糖业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严峻形式、并呈报了糖业发展报告……

尊敬的书记、县长:

我从事制糖已有25年了,可以算得上是制糖战线上的一员老兵;自从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南河糖厂从事制糖管理工作,对制糖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今天我用一个制糖人的真情和良心向你写这封信汇报,请你在百忙之中阅示!

书记、县长:南河糖业真危险,南河的蔗农真难,员工真苦……请你们想想办法救救南河的糖业、南河的蔗农、南河糖厂的员工……

蔗糖产业是南河县经济发展的优势传统支柱产业,历年来占踞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拉动消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切实解决好 “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未来的几年内对我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它任何产业难于替代的,是推动南河经济发展的坚强动力和后盾,是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保增长的优势传统产业。

过去南河县蔗糖业获得了较大发展、曾经是那样的辉煌,然而整合10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和多种经济作物的大量引入的影响,导致甘蔗原料大幅下滑(如旱地大力发展百花油茶、泡核桃、西南桦、竹子、桑蚕等;如水田大力发展烤烟、冬玉米、大棚蔬菜、生姜、洋芋、西瓜等);而南河县又是人多地少、山高坝子小,特别是南河糖厂又挨近县城,影响更大,甘蔗原料每年在大幅下滑,如05/06榨季南河糖厂蔗区入榨只有6万吨,不得以关停了东唐糖厂来保南河糖厂开榨,但也只榨了9.1万吨,规模入榨只在50--60%左右,已经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员工的吃饭稳定问题,现在更是举步维艰。

2013/14榨季更惨,由于糖价连续低迷(昆明4250——4500元/吨),甘蔗被逼上到山边水尾、深凹,又加之今年霜灾严重,产糖率仅仅是10.57%,9吨多甘蔗才产一吨糖。按到厂甘蔗总费用510元/吨计,榨一吨糖光买甘蔗就要4600多元,卖糖还买不来甘蔗,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蔗款难以兑付……大部分蔗农卖了甘蔗领不到钱,很伤心、很难过。多次上访、到厂上逼要蔗款,看着很可怜、心在痛苦着……

由于蔗少、糖少,挣得的工资总额少,员工榨季收入过低;员工不得不早早的就放长假到处去打短工。有的到超市站柜台,有的在食馆帮忙打下手,有的在宾馆洗东西,有的在小区当保安,有的摆地摊卖凉粉、米线、卷粉、拌菜、冷饮、早晚点、小玩具、小百货。有的到工地架线、拌沙灰、焊门窗……各行业都有我们厂的员工在卖苦力、讨生活,看着心寒、一想心痛流泪。我们制糖工人为什么这样的惨、生活为什么这样的苦、并走到如此田地……

书记、县长如果南河的糖业夸了,要扶起来就相当难了,并将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一、员工失业、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如果企业长期吃不饱,企业处于亏损,企业就无法生存发展,500多员工就要面临着失业下岗,对社会造成不稳定;蔗区有大部分农户不但脱不了贫,还会返贫;将影响到南河县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扶持、投入难以兑现。如果企业长期吃不饱,企业就会处在亏损和破产的边缘,最终导致糖厂无力对蔗区的进行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和扶持,无法对工厂电气、设备更新和维护,导致机器设备陈旧老化,生产效率低下,安全、环保难以保证,员工没有安全感,农户没有种蔗的信心。

三、财政税收大幅减少。由于糖业的萎缩,难于满足企业的入榨,制糖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无法承受,企业就无法生存,将造成造成国家和地方税收大量流失,每年税收将减少2千多万元,损失农业产值3亿多元,蔗1.4亿多元……对南河的消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极大。一旦蔗区萎缩,再扶持就更加困难。

四、资产贬值。如果企业长期未能实现规模入榨,企业长期吃不饱,企业处于亏损,企业就无法生存发展;工业产值、上缴税金、投入蔗区的扶持资金和农业科技都将大幅减少;而且蔗农的正当利益一旦不能保证,将丧失种植积极性,制糖业从此消亡,企业员工生活无着落,机器设备将变成一堆废铁,资产损失3亿多元;10多万蔗农特别是山区蔗农将重新返贫,更无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影响社会稳定。

五、消费滞后,影响其他产业。如果蔗糖产业倒了,对于梁河来说影响十分深远,没有了交蔗的几亿蔗款的流动资金,农民手中没钱,拿什么来消费,又怎么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六、山区更多的孩子失学。流传着甘蔗房子、甘蔗摩托、甘蔗媳妇、甘蔗大学生……如果该产业倒闭,将有很多山区农民的孩子因为没有钱,生活困难而失学。

因此书记、县长我建议:

一、蔗糖产业是惠民产业,要从维护好广大蔗农切身利益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建议政府对制糖企业在资金、项目重点扶持,节能环保出台优惠政策(如减税、降税,从税收中提取20%来用于蔗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并县由糖办专管)给予扶持,实实在在的减轻企业负担,维护好制糖企业经济利益、维护好蔗区社会稳定,促进糖业健康发展。

二、建议加强秋冬合理间作,进一步增进蔗农效益,促进种蔗积极性。利用GPIT技术的综合技术优势,通过配合品种的改良,配合早、中、晚蔗种合理布局,增加榨蔗天数,使榨量饱合,在有效分摊降低固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甘蔗的入榨单产。加以严格科学管理和把“第一车间”进一步科学化,有效地解决以增糖为主的增产问题,降低原料生产成本。

三、要实现进一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仅靠某一两个方面降成本的幅度是有限的,还需要在政策上加强宏观调控的保护,建议在税收、技改资金、环保治理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优化调整蔗田面积,调整、优化生产加工结构,理顺生产、经营体制;企业在砍运榨科学管理、提高入榨甘蔗新鲜度,提高加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下硬功,挖掘加工的潜力等多方共同努力配合,把过高的成本降下来,提升竞争力。

四、增糖增产首先就能使糖厂增效。当前企业对新技术的引入和推广的需求比较迫切,所以,此举更为重要的是很有可能这种创新高科技增效将促使南河蔗糖业今后绝处逢生,不但救活南河三个糖厂,使几万蔗农不至于陷入困境,还能逐步发展壮大;因此建议把有责任心,有远见、真正懂重大创新科技意义的领导和求真务实的职能部门的科技人员做好这项研究和示范工作。

五、确保蔗款及时兑现,甘蔗生产优惠政策及时到位,避免拖欠蔗款现象的发生,挫伤蔗农种蔗积极性。千方百计把蔗农的心拉回来、暖起来,调动蔗农种植积极性,让蔗农从种蔗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当前要做好的首要工作,也是南河糖业发展的希望,及时兑付好蔗款,是一剂比灵丹还要灵的妙药。

六、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蔗糖价格和蔗价的合理调控管理。完善糖料蔗收购价格与食糖销售价格挂钩联动和糖料蔗优质优价、蔗款二次结算的办法,完善糖料蔗生产者与制糖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机制。制糖企业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安全、高效、快捷兑付好蔗农的蔗款和补助。

七、坚定维护好蔗农利益的思想不动摇,坚定“立根大地、力行为民的思想”不变。因为蔗农是企业、政府的根、生命的水,要千方百计服务好三农。要把测土施肥、科技种植、品种改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稳定增加蔗农收入作为糖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做好。根据制糖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目前的食糖市场价格,采取多种途径,稳步提高蔗农种蔗收入和科技投入,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吃下“定心丸”,以充分调动蔗农的积极性,来巩固好原料蔗生产基地。

八、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种困难,而蔗糖产业又是南河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是丢不得、也丢不起的产业;务必要走政府推动,企业带动,科技拉动,各方面联动的路子,才能有效恢复和巩固好南河糖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九、加大优势蔗区水田蔗种植扶持力度,冬春甘蔗种植扶持重点将转移到“两江一河”两岸(三个坝子),加大水田蔗种植力度,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逐步使原料蔗生产向优势蔗区集中发展。

十、依靠科技,提升产业发展优势。首先,要建立好甘蔗良种示范园;其次,加大对蔗区广大蔗农科技培训工作力度,让甘蔗种植与管理技术深入千家万户,从而提高蔗农种蔗科技水平,提高单产,提高植蔗效益,增强产业发展优势。

十一、紧抓节令、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好人多地少、产业争地的矛盾,健康有序的推进蔗糖产业大发展。主要实施的技术措施是:一是提早新植蔗种植节令,冬春水田蔗种植时间在前年十二月份和来年的一、二月份完成,三月底四月初完成旱地蔗种植;二是在三月底以前种植和收砍后留宿根的水田蔗要全部实行地膜覆盖;三是分别在五月份前后、七月份前后督促蔗农分别进行中耕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甘蔗丰产丰收。四是继续实施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承包土地种植甘蔗的政策。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承包新种蔗30亩以上、交售甘蔗150吨以上,时间为3年,并享受带薪留职待遇……五是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南河蔗糖支柱产业,实现蔗糖产业化经营,各种蔗乡镇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和村委具体抓,企业做好服务,扶持大户租田、租地连片种植,这是今后南河糖业发展的主导放心……要利用各种渠道、调动一切资源,广泛宣传好甘蔗发展政策,进一步坚定蔗农发展甘蔗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十二、四大机关挂钩蹲点、发挥优势、调动资源、形成合力。县四大机关、挂钩联系部门要经常深入到自己所联系的村组,督促、指导当地群众认真抓好当前的甘蔗生产工作,帮助蔗农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制糖企业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推进蔗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积极抓好原料发展,保障原料供给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按照“合力攻坚、共建精品,发挥所长、突出优势”的总体要求,树立蔗糖产业不能丢、丢不起、丢不得的思想,切实把改造、提升蔗糖支柱产业作为保稳定、促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把思想统一到积极稳妥的推进甘蔗生产、加快甘蔗产业化进程上来,形成共识,下硬功、加速度,全方位使蔗糖产业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从而保证企业有充足优质的原料来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员工有班上,增强员工安全感、归属感;保证政府税收足额上缴;保证蔗农交蔗后及时领到钱,增强蔗农对企业的信任度和诚信力。


第二节 把员工的心拉回来


一天豆腐水、花椒尖外出承包的工程完工;打电话来请南三洛集聚杀羊吃,说是集聚其实是拱猪喝酒。南三洛和技术有点差、酒喝三两就醉的黄山药一家,豆腐水、花椒尖一队……等到吃羊肉的时候,大家酒都醉了,羊肉不知什么味……

南厂长,虽然干着甜蜜事,但是收入苦不堪言,生活过不下去了,只好到处找活打工。如今南河糖厂的工人真害羞、连老农民都不及;不说了,今天高兴,我请大家到百灵哪里唱歌喝茶去,花椒尖说。

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穿着旗袍的厂花白灵更楚楚动人,柔美的身姿、纤细的腰肢、修长的腿,轻飘飘的来;一双巧手就把泡好的茶放在你的面前……

今晚我要把这首《你怎么说》献给光临小店的各位领导、同事、朋友们,希望你们喜欢,常常照顾光临本小店……

我没有忘记 你忘记我

连名字你都说错

证明你一切都是在骗我

看你今天怎么说

你说过两天来看我

一等就是一年多

三百六十五个日子不好过

你心里根本没有我……

不知是茶的清香还是白灵歌声的温润甜美,南三洛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后来是豆腐水开车把南三洛送回家。


回到家的南三洛,怎么也无法入睡。员工在外帮人干活的情景像是在放电影,时时在眼前,好像一颗针扎在心上……

我要向董事长上书进言。南三洛翻身下床,满含热泪向董事长写信……

王董事长:

为了企业的发展、员工的生存。我大胆真实的向你反映,王董事长:员工真苦!现在员工是在走向贫穷,干着甜蜜的工作,却过着苦涩的生活。每天都到公司来催要蔗款,领不到蔗款的老百姓很可怜,多次到政府上访;照这样下去南河的糖业真危险。

王董事长:你比任何人都清楚,我们是在土地上谋生和发展的企业;而人又是企业的核心。一个和谐、稳定的企业,首先是企业与员工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集团在经历了企业改制、糖业整合、企业组织架构等改革后,企业的内部权利、利益分配出现了调整与变化,员工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为定式被打破。自身利益的变化必然引发思想情绪的波动。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些非良性的因素,再加上员工在安置金、质保金、待遇、加班工资、劳动合同签订以及国企改革遗留的一些历史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继而发生了上访、罢工等对企业的稳定和谐不利的影响,损害了企业信誉和形象,致使企业出现了不利于发展的消极因素,也损害了员工的生存利益。经我在基层了解和调研,当前集团员工思的想状态主要表现为:员工与企业离心离德,对企业生存发展漠不关心,对企业不在抱太多的希望,更多的是抱怨甚至是仇恨;整合时形成的企业文化已在近年来基本丧失!

讳疾忌医决不可取,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家和万事兴”,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和谐、稳定,形成人与人、员工与企业、员工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关系,激发劳动者活力,最终解放生产力,保持企业的基业长青。

王董事长:

现就将我对集团当前员工思想状况分析汇报如下:请雅正!

(一)基本心理状态。

一是对企业以及企业负责人的怨恨。员工对企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怨恨甚至仇恨心理。在企业里,当和员工谈论起企业时,话题总是企业的问题有多少、企业多长时间内就会倒掉、企业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对。很难听到员工维护企业声誉和名气的声音。企业在外界看来很正常、也很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做法,在企业内部的员工看来都是不好的、不利的和错误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企业的员工对企业没有爱、有的只是怨恨;对企业发展看不到生存的希望,没有安全感、归属感。

二是对企业无奈的依靠,走也难、留也难,被动地工作。员工一方面对企业不停地抱怨收入低、待遇差,一方面大部分员工在生存上又不得不依靠企业,很少有员工自动提出离职或者离开企业。在这种状态下,员工的工作完全是被动的、被推着前进的。而一些管理者对于安排的工作可能要找出很多不能做的理由来,对于做错的工作,责任一般都不会是在自己身上。企业负责人对危机形势和行业局势的分析和讲解,大部分人认为是说教和训斥,完全没有对所说的内容有所领悟和理解,也就无法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了。依于企业而又不投入与企业的心理状态,只等待不得不远走的那一天。总结起来就是因为无路可走而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甚至是怨恨的环境里,员工的基本感觉是靠到这个企业垮掉之后自己真的无路可退了再做选择。

三是利益调整导致了部分员工的心理失衡。改革损害了一部分不能干事,干不了事的人的利益,特别是薪酬制度的调整,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冲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加上员工对企业改制后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恶劣的经营环境,心理还不能适应,大锅饭思想、平均主义思想还存在,超前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一旦岗位和薪资发生调整,员工就觉到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感觉危机四伏,变得无可适从,积极性不高,被动工作,甚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二)心理状态的历史与成因。

一是巨大的生存状态落差,怀旧思想严重,畏惧将来,从心理上抵制改革。企业整合、改制前很多企业是地方的明星企业,相当一段时间里,员工的福利好,工作无论干得好与否,只要上班就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工作轻松,没有压力,比较安全。随着企业改制、整合,处境一下子就变了,工资要靠挣、工作更尽责、且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挣工资意识模糊、观念淡薄,还停留在过去。面对当前的改革,没有心里准备,失去了安全感。久而久之从内心的失落感转化成为情绪上的牢骚与抱怨,最终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部分管理人员细节管理上的不当引发员工的对立情绪。对于改制后带来的生存状态的下降,本来是员工自身的一种情绪。但企业管理人员执行企业的会议精神及规章制度时,由于措施不当,不注重细节,使得员工的抱怨情绪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并且将原来没有任何针对性的抱怨转向了公司负责人,认为导致自己收入下降,生存状态不好的是公司管理人员,进而形成了员工与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心理对立状态。

三是部分员工观念上困惑、思想上疑虑、意志上模糊、心态上失衡、精神上苦闷、情绪上烦躁。一方面年轻的(30岁以下)员工在“看”:看上级,看领导,工作缺少激情,工作不主动、学习技能的兴趣不浓,得过且过;中青年(30—45岁)的骨干员工在 “稳”,稳住阵脚,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企业先干着,争取平稳渡过 “过渡期”,实现“软着陆”混着找出路,一但找到好路子就跳槽;年龄大的员工在“等”,等退休、等政策、等实惠;不急不慢、不错不乱,混到内退或退休。另一方面有些员工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低、年龄偏大等因素,接受新知识困难;自身素质与企业发展有一定的距离,造成工作压力大、自信心不强,害怕失去岗位、丢失“饭碗”而失业;再一方面有部分员工夫妻二人、亲戚朋友,有的几代人都在本企业工作,对于企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中还有不少根深蒂固的旧观念旧意识,未完全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认为企业改制重组的成败、企业兴衰与自已无关,只要企业存在,就要有班上,有工资拿。

四是实行吨糖工资后,感到收入明显下降了。集团实行吨糖工资的目的是激励厂大员工通过产好糖、多产糖,种好甘蔗、多种甘蔗;增加员工收入,真正体现按劳计酬,多劳多得,科学合理的考核分配制度。但由于原料逐年下滑,又加之今年受到严重的霜灾影响,甘蔗减产、纯度、糖分下降,导致产糖率低,白砂糖产量大幅度减少,生产指标完成不理想,造成总收入大大减少,员工的收入和以往相比大幅度降低。由于糖少、工资收入少,停榨后不得不发生活费放长假,扣除三金两险后所剩不多,根本养活不了员工本人,更不用说上有老、下有小;员工情绪高、怨气大。近两年来受糖业市场糖价低迷的影响;制糖业迎来寒冬,企业陷入困境,导致企业危机十分严重,一些员工受到盅惑,对企业发展一片迷茫。

五是企业缺乏明晰的前景以及实现前景的可信的方式与方法,员工因而感到无望和迷茫。企业没有制定出明晰的前景以及实现前景的系统方法和策略,形成凝聚力,以解决企业员工思想中存在问题。由于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员工感到的就是迷茫与不知所措。他们的精力的注意力没有被引导到对企业及个人愿景的实现及问题的积极解决上去,而是任由其发展,最后蔓延成一种消极、沉沦的组织氛围。

(三)员工的不良状态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一是糖价下滑、原料萎缩等打击了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大部份员工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怀疑,对企业改革由抵制转换为憎恨,并对集团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怀有恐惧感;从对企业的怀疑态度已形成了对企业发展的不安全因素,形成一种被动的工作状况。

二是糖料扶持、蔗款等相关资金兑付不及时,在蔗区老百姓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其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蔗款及糖料发展资金的兑付。蔗区老百姓反映说,公司不是没有兑付,而是兑付得不及时;特别是今年,兑付率相当低,大部分蔗农未领导蔗款,对公司十分不满意,每天都来财务领取蔗款又领不到,蔗农对公司的信任度基本没有了。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和当前员工的困难。集团应及时出台相应的措施办法。确保开榨生产顺利和员工思想的稳定,有效避免事态扩大和蔓延。因此王董事长,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的措施办法:

1.加快对国企遗留问题的处理。把国有企业好的制度延续并发扬光大,让员工看到企业发展、员工生存的希望,尽快找回安全感、归属感;

2.保障普通员工收入、改善员工待遇。在糖业遭遇寒冬、企业比较困难时期,千万不能实施大量裁员,应咬紧牙关、抱团取暖,攻坚克难、同心相印、战胜寒冬、走出困境。建议在检修期间,参加检修人员人均月总收入不低于1800元,低于1800元的按1800元发放。非检修人员上班期间,按当地最低工资考核发放。允许有门路的人员在检修期间停薪留职,企业仍为其缴纳企业承担的社会统筹。检修期间,检修人员按每人每月计提奖金100元,待下榨季结束,安全生产率达99%的给予兑付;非检修人员每人每月计提30元奖金,奖励实行“有业绩奖,无业绩不奖,不搞人人有奖”的办法。

3.加班问题,若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过加班审批手续的,法定节日加班应给予足额发放加班工资,其他加班在停榨后可以安排补休进行补休。

4.调整管理人员薪资,缩小员工收入差距。车间主任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薪酬统一下调10%,用以增加低收入人员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同时积极推动管理人员低岗位工资、高绩效或高奖励改革工作,使收入真正向有能力、有贡献,工作业绩好的人员倾斜。

5.改善并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拓展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渠道。由党组织和工会牵头,成立员工关系部,各厂设置专职和兼职人员,负责了解反映甚至解决员工诉求,宣传企业文化、传达企业精神,教育员工、引导员工,处理员工突发事件,疏导员工思想障碍,反映员工呼声。员工关系部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定期进行家访与员工谈心,让员工有反映问题的对象和场所。员工反映的带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向集团汇报,并想办法解决落实;个体性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帮助解决落实。同时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向员工通报相关信息,让员工了解企业情况。

6.要依法管理、严格治理企业。企业是广大员工赖以生存的平台,没有一个不严格管理的企业能够生存发展得下去。为确保大多数员工不因企业关门而下岗,集团一方面要解决员工的合理诉求,另一方面必须严格加强管理,不能让少部分人损害企业发展的行为泛滥,同时企业也要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7.加强管理队伍监督与管理,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对脱离群众、不关心企业发展、不关心职工生活以及不履行职责的人员要追究责任;对职工投诉或反响较大的,一经查实,将予以免职;造成较大损害或影响的,予以辞退。

8.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危机教育工作。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重点加强员工爱企业、爱岗教育,促进员工与企业同心共苦,让员工明白企业关门,员工必然下岗走人。

9.及时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根据各时期工作重点,集团、公司各厂定期举行比赛活动。如《关于举行秋冬春种植争先创优活动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员工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百日无违纪活动竞赛》、《关于做好保稳定、战严寒、求发展相关工作的通知》、《集团制糖工厂榨季生产期间优秀班组评选办法》、《关于抓住时节加强宣传工作的通知》和制定《集团员工思想管理实施方案》实施。明确要求各公司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企业严峻形势,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树立信心,迎难而上,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团结一切力量,充分利用好集团内刊、网站及各子公司板报、简报、广播、墙报等载体,开展好劳动技能竞赛、争先创优、座谈、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蔗区稳定、员工稳定、企业发展。

10.疏通员工诉求渠道,化解不稳定因素

定期督导、检查各单位、部门员工思想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收集整理集团各单位员工思想状况,针对集团各部门、各公司员工所反映的问题(特殊性和普遍性)进行讨论和研究,督导各单位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座谈会,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深度沟通,做好解难释疑、化解矛盾、调剂心理等安抚员工的工作。定期到各公司就员工思想状况、劳动竞赛开展情况、种植争先创优工作进行调研督导。及时帮助各级党群组织对员工思想管理进行纠偏,督导各级党群组织结合实际寻求对策,把各项思想工作细化和落实到位。实行员工思想动态月分析办法,根据各单位、部门每月上报《集团员工思想动态月报表》中员工提出的问题,及时和相关部门协调,有能力解决的及时解决,无条件解决的与员工沟通,说明原因。

11.与时俱进,探索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作用

建立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并配齐相应的人员,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工会的宣传教育作用。把员工思想宣教工作纳入工作范畴,培育提升各级管理干部的思想管理及宣传工作能力。督导各级党群组织建立健全员工思想管理办法,进一步组织开展好各种座谈会、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利用榨前会、班前班后会,开展好企业形势宣传教育,树立员工危机意识,激发主人翁意识;培育、传播企业优良传统文化,强化员工的企业荣誉感、归宿感和自豪感。

12.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榨季生产管理和员工思想的稳定。

根据企业的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赛风格作风、比成绩奉献,员工和员工比,岗位和岗位比,班组与班组比,制糖厂与制糖厂比,形成比、学、赶、帮、超良好的工作氛围。

13.深入一线,切实加强企业维稳工作。集团、公司领导要经常深入一线和员工座谈、交心;面对面地做员工思想工作,排查、协调、化解矛盾,及时向集团报告员工思想动态和工作开展情况,畅通了信息渠道,使集团领导随时掌握了员工的所思所想,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为及时解决问题,严防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张提供了保障,切实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以往的事后被动处置转移到事前主动预防和事中有效控制上来。

因此王董事长我建议:

(一)明确责任

员工思想稳定工作是企业常抓不懈的系统工作,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员工思想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是员工思想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员工思想管理、建设负总责。

(二)抓好原料发展

甘蔗生产是制糖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事关集团长远发展战略的大事,是集团一如既往必须抓好的第一要务。种下甘蔗就是种下了集团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希望,种下了广大员工的幸福!甘蔗种植对我们企业来说是韩信带兵,多多益善。没有甘蔗我们的生存将没有保障,那我们厂里的设备就只能是一堆废铁。企业都关门了,还谈什么收入、还谈什么稳定;只有大力发展高糖、优质的甘蔗原料,满足生产规模的需要,才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糖,企业才有更大的效益,员工的收入才能大幅度的提升,员工才能安居乐业。因此各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认清集团甘蔗种植面临的严峻形势;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团结一致、加强协调沟通、通力配合,找准切入点、合力攻坚,要像打好一场人民战争一样打好一场集团全员种甘蔗的战争。

1.种植要坚持九个原则:坚持原料发展是糖厂第一要务的原则;坚持精英抓种植、全员种甘蔗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区域化、产业化、特色化的原则;坚持全年目标分解、全年种植的原则;坚持良种良法的原则;坚持七分种三分管的原则;坚持收购价格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价值观的原则;坚持维护蔗区公共关系和谐的原则;

2.充分利用好一切资源,合理分工,合力攻坚。充分利用好集团内外各方面的有效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根据各蔗区实际情况:“秋种”、“冬种”、“春种”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把集团的种植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叮田、叮地、叮农户;稳扎稳打、扎实推进。做到早宣传、早落实、早计划,早发动;抓住节令,及时下种;

3.各级领导和糖料工作人员在种植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把工作做细、做实,横向到边、纵向到点、全程监控,不放过盲点,深入田间地头,关心、了解甘蔗种植中存在的困难,把服务工作做好。遇到难点、难题要及时汇报,共同研究种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给予解决;

4.充分依靠党委、政府,做好宣传,营造社区、蔗区良好的种植氛围。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沟通、通报甘蔗生产进度、存在的问题、困难,务必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范畴;抓住村社干部的心,充分利用好社区、蔗区各种正确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形成声势;

5.开展好“结对子”活动。采取结队帮扶的办法,以共产党员、管理人员带头参与,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以各公司为单位,由各公司、各厂党委(党支部)牵头,各厂对本厂乡镇党委、政府,车间对村委会,党员对村小组,员工对种植户;选好人,用好人,与蔗农广交朋友,加强厂群关系,增进理解支持,多种甘蔗,种好甘蔗;

6.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强化职业化意识。整个工作中,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不允许唉声叹息、不能泄气、不允许削弱我们精神上的锐气;要树立信心,树立战胜困难的雄心,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一定要把气势造起来。确保种植目标任务的完成;

7.采取多种措施保住宿根,加强中耕管理;通过中耕管理现场培训会,基地示范户、示范村的推广。把提高单产和保宿根的技术尽心、尽力、尽责落实到蔗农的心中、手中,大幅度提升亩产效益,真正使蔗农尝到种蔗的甜头,转变要我种为我要种,叫我管为主动管的自觉行为。

(三)抓好生产管理

1.组织好砍、运、榨工作,做到优砍优榨。结合各蔗区实际,制定落实科学合理的砍运榨方案,坚持“先熟先砍,快锄低砍,不熟不砍,熟了再砍”的原则;坚持“无计划不砍,当天砍当天运,快砍快运,质量不达标不运”的原则;坚持“山坝结合,高糖高榨,质量第一,快进快出”的砍、运、榨原则;把砍、运、榨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落实完成好榨季生产工作任务。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工艺管理,抓好设备运行的维护保养,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运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以百事糖为契机,严格白砂糖、酒精的质量管理,确保安全率100%、产品合格率100%,白砂糖和酒精的质量监管必须做到“客户投诉率为零”、“客户赔偿率为零”、“技监部门罚款率为零”的目标;

3.聚焦成本目标,开展全员成本管理,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成本意识,开展好“安全、成本在我心中”,“质量、产量在我手中”的劳动竞赛。赛出成绩、赛出效益。没有低成本的产品,就没有企业参与竞争的活力,也就没有所要追求的愿望收入,把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目光聚焦到抓好成本管理上来。在生产运行中,从源头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控制各种原燃辅料的进厂验收工作,明确各种原燃辅料使用定额标准,做好使用、统计、控制工作,杜绝“长明灯”、“长流水”,杜绝各种“跑”“、冒”、“滴”、“漏”,围绕成本目标,及时开好成本的日分析、周分析、月分析会,控制好“五大”损失,使成本管理落在实处,确保生产高效益;

4.做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节能、降耗、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强化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建立协调机制,解决好措施不配套、制度不完善和协调不得力等问题。制订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有效实施。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建立长期适合企业员工的福利制度

根据企业实际结合国家政策,制定和建立长期适合企业员工的福利制度加以实施。按时发放劳保,按政策交纳各种保险,排除员工后顾之优,使员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大力倡导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公信度和安全感。

(五)成立长期稳定的员工关系部

根据集团的发展需要和当前的内外部形势,必须把员工思想建设由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开展,集团成立的员工关系部来做这项工作,必须要长期的坚持下去,保持做思想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使之成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建功立业、争先创优的组织者,员工思想稳定的主阵地。

(六)抓好员工灵魂重塑

1.招魂

国企改制后,员工的身份被置换。这个过程就是员工思想的适应期、变化期和敏感期,在这个时期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当,员工的思想就会陷入危机和引起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因此,必须推行温和亲民、得人心、暖人心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感化员工,催化思想,实现从“人治管理”走向“人性管理”,把企业建设成为民企员工和谐的大家庭,让员工安心、舒心、尽心,使置换了身份的员工感受到:身份虽然变了,但主人翁的地位不变;仍然有班上、有活干,有钱拿有钱赚,对企业发展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把怀旧思想彻底的改变,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体制中。

2.塑魂

各级党委要做员工思想的知情人和教育者,各级管理者要做员工职业的公正人和向导者,工会要做员工权益的贴心人和维护者,要抛弃员工“难管理论”、“难满足论”,尽可能依靠一切力量和利用一切资源,着力建立各种协作机制,缓解不和谐因子的产生,维护企业稳定,培育员工归属感、忠诚度、敬业度,增强企业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建立和谐企业。建立和谐、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极力营造能想事、愿干事、干成事的守业创业氛围。建立平衡各阶层员工利益平衡和权益保障机制,认真探讨现行薪酬体系和分配制度在设计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不足,规划设计能保障和平衡兼顾各级员工利益的分配制度和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员工工作权利、身心健康、医疗保险等权益,让员工在企业和谐发展中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建立长效的帮扶援助机制,经常了解员工寒暖苦乐,送温暖下基层,进员工之家,知员工之事,了员工之情,解员工之难;当员工困难和员工权益受损害时给予及时、必要的帮扶、援助和维护,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和切身问题。建立长效的员工关怀机制,开展生日问候、生病慰问、喜事祝贺、带薪疗养等关怀活动,关心员工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建立员工健康成长机制,尊重人才,兼顾感情,彰显个性,建立人岗匹配、能岗匹配、人尽其才、人尽其能的用人机制,开辟任人唯贤的员工成长通道和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大力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重塑员工在民营中的灵魂。

3.育魂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我们要通过建设好具有时代鲜明特点的力量文化来培育企业员工和管理者爱企忠企的灵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不可催。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共同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目标是: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工作,规范企业员工诚信行为,建立完善企业诚信制度,严格履行各种契约、承诺;其次,培育管理者、员工的忠诚行为,忠于国家,忠于企业,忠于家庭,忠于上级,把忠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再者,大力倡导感恩活动,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在工作、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施善之举;第四,打造好执行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形成企业内部朝气蓬勃、自强不息、蒸蒸日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文化氛围。

在继承企业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消除狭隘的区域文化意识,剔除文化糟粕。根据全年工作的安排,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统一、规范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标识等,强化制度的学习,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体、座谈、演讲、研讨等活动,丰富、活跃员工文化生活。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弘扬企业正气,打击歪风,树立企业精神,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好各种蔗区、社区的文化活动,对企业生产环境进行美化、绿化,提升企业形象。

最终通过招魂、塑魂、育魂。自始至终做好善待员工和蔗农的工作,造就一支忠诚、高效、精干的管理者队伍和员工队伍。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员工收入最大化,企业一定会永久常青。

南三洛把信邮寄出后的不久,也不知什么原因南三洛就被撤职了。买断走了在一个新兴城市打工混得很不错的疯老段夫妇两打来电话大骂南三洛:早就跟你说过多少回,不要再为这样的皮包公司卖力、卖命,榨干了你的青春,就会一脚把你踢开,趁早赶快出来闯,还有的是机会……

南三洛在万般无奈、难于诉说的痛苦,告别了为之奋斗了二十多个春秋,又爱又恨的甜蜜事业;满含苦涩的泪水、恋恋不舍乘上了南去的列车……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8960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