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父亲对莫言成长的影响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山东高密 梁守泰    阅读次数:7053    发布时间:2019-09-21

 

 

父亲对莫言的影响不禁表现在其成长过程中和成名之前,而且在莫言成为著名作家乃至荣获诺奖之后,仍在持续着。

父亲从小就一直劝莫言,不管你将来做出什么成绩,都不要骄傲,不要翘尾巴,做人一定要低调。在莫言当兵临走的那天,父亲对这个最小的儿子说了大意如下的一段话:凡事要谨慎,切忌祸从口出;人不要张狂,否则必遭祸患。

2000年之后,莫言已著作等身,名扬中外,当地政府提出要建莫言文学馆和整修莫言旧居,父亲却持反对态度。他语重心长地对莫言说:“像日本大江健三郎那样的世界著名作家,都发誓永远不建文学馆,你有什么资格建文学馆呢?连周总理都坚决要求故乡不要保存他的旧居,我们有什么资格整修两间破房子呢?”后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最终还是建起了文学馆,但旧居仍然原来的样子。

2012年10月,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就在大家都欢天喜地、热烈庆贺之时,九十岁的老父亲头脑冷静,谆谆告诫:“谟业没得奖,和大家一样高;得了奖,就要比别人矮半头。”话说得通俗而又饱含哲理,发人深思。

可以肯定,父亲从未间断的“敲打”,一次次的提醒与告诫,伴随着莫言的成长与成功,对他谦虚低调、拼搏奋进性格的形成,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专程去拜访了莫言的父亲和他的二哥管谟欣。在与其父亲的简单交谈中,真切感受到了老人的热情和善,一身正气。由此,笔者不禁萌生了要为老父亲“正名”的想法。以往有些媒体在报道莫言的父亲时,说他在莫言小的时候整天“没个好脸”,对后辈非打即骂,蛮不讲理。这是不确切的。当年,管家是中农成分,还有一个堂侄在台湾,使他这个一家之主戴着成分不好和“逃台家属”两顶沉重的大帽子。在那个年代,这自然要背负极大的精神压力。他在外不得不忍声吞气,夹着尾巴做人。那么,心情极度郁闷压抑的他,在家里闷闷不乐,发点脾气,就可以理解了。所谓“非打即骂”,其实根本没有那么严重,就打过莫言几次,只不过平常在管教时比别人更严厉些、言辞有点过激而已。如果莫言的父亲真的只是一味非打即骂,不讲道理,也不可能培养出三个优秀的儿子。

如同“严师出高徒”一样,严父出人才。何以如此?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控和监督,使其从小就懂得是非曲直,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这是其一生成长与成功的基础。莫言父母的正确家教和莫言哥仨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证,还可以举出很多。我们常见有些父母,对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笑脸相陪,更有甚者错把缺点当优点,护短放纵,结果“惯”出一身毛病,以至“造就”了一个缺德少才的无用之人。因此,严厉的家教想必是需要的。

对于父母监管孩子,有人总结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的做法,颇有道理。这符合教育学上的“宽严相济”原则。莫言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母亲宽容,父亲严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2855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