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中篇 >> 正文

悠悠资江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竹间白云    阅读次数:75129    发布时间:2020-02-20

 

我看你只穿一件白背心,不想要。你说:“你放心穿上,我是男孩子,身体抵抗得住。”

披了你的衣服后,我感觉舒服多了。我们并排紧挨着坐,我从侧面把双手搭在你的肩膀上,不久,我就舒舒服服睡着了,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现在回忆起来,真希望那样的时光成为地久天长!

思豪哥,你知道我最快乐是什么时候吗?那就是我们读初中二年级时。

那一年到处在搞“停课闹革命”,直到一九六九年下半年,好像才“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我们当时年幼,没有资格参加那些大串联、文攻武卫活动。其实到学校去,学生们要么是参加破四旧、大字报、大辩论;要么是参加种花生、玉米、红薯;要么是去参加养鸡、鸭、鱼、猫、兔子等。学校上课几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们读初中二年级时,虽然不在一个班,但共同秘密受教于学校一位老师。老师每天陪我们在天子山上、在资江河畔、在栖霞洞中一起读书学习。真是快乐极了!

那个老师的名字你还记得吗?她是我读初中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我终身难忘的老师。她叫李自然,一个学识渊博、和谐可亲、年轻漂亮的女人。李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的专业是中文系。说起来真令人沮丧,李老师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工作分配是在长沙市教高中语文,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七转八转下放到我们清溪中学来了。

乍一看,李老师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在我的记忆里,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李老师在我们班教学,可谓是个全才。她除了主教我们的语文课外,其他数学(细分为代数、几何)、外语(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主课老师有事不在时,她都兼起来代课教学。每当下课的时候,她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手指头拈着用剩下的半截粉笔,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兼卧室。但是,在课堂上,她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清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她吸引住了,瞪大眼睛看着她。

我们读初中二年级那一年,我们清溪中学一样在搞“停课闹革命”,李老师大部分时间无事可做。她是长沙人,三十五岁,一直没有结婚,她远离亲朋好友,来到我们这穷乡僻壤,孤独地每天呆在学校办公室兼宿舍一个人读书。我是居民户口,不需要参加农业生产队劳动,平常除了跟你一道上天子山扯猪食料,在家里其实无事可干。我特别喜欢李老师,有事没事喜欢往她哪儿跑,慢慢地她也喜欢上我了。她可能是为了想消遣掉自己孤独的时间吧,于是提出要单独给我补课。我理所当然感到非常高兴,但我同时向李老师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得把你也带上一起学习。老师想了想,最后同意我和你一起,由她单独进行补课,地点放到天子山栖霞洞。

此后的一年里,李老师除给我们语文补习外,还对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按当时的课本全面进行补习,使我们因“停课闹革命”耽误的时间和学习课程,没有荒废得以完成。老师特别爱好古典诗词,经常给我们加学内容。有一次在资江河边,我们和老师坐在一块,她对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效果进行测试,要求我们各自选做一首七言绝句,或者选做一首五言绝句诗,以描写天子山、资江河或者花草为主题内容。那一次我选做的是一首七言绝句,你选做的为五言绝句。我们拿着笔和纸,分别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认真写作自己选做的诗词。我写作的七言绝句是:

七绝·天子山资江水情韵

青山碧水蕴深情,水聚山连草木生。畔水依山真圣地,游山玩水共携行。

你写作的五言绝句是:

五绝·竹梅菊兰颂

别笑我心空,同乘南北风。餐甘席消暑,四季碧山穹。

为了百花开,孤迎白雪皑。虽经寒苦难,仍笑草枯台。

不与百花来,寒秋独自开。枝头抱香死,绝不坠风呆。

风吹漫野香,花艳叶蓝长。擷取为头饰,无人独自芳。

老师看后,觉得非常满意。她对自己教出的学生,有这样的成绩,可能感到骄傲,当时兴奋地顺口呤了一首七言绝句:

资江指北水沙灵,一路蜿蜒入洞庭。惟楚有才雄杰地,连山通海五洲铭。

这些诗词,我后来放在家里,一直审慎地保存起来。今天我把这些诗词重新写到信中,一是表达我感恩李老师的谆谆教诲;二是共同回忆那最美好、最快乐的幸福时光。

可惜的是,这种无比美好的快乐时光,不能天长地久。……

一九六八年我们十五岁,一起进入初中三年级毕业期。春节过后,我们的快乐戛然而止。我和你经常在一起的事,终于被我家的那个混蛋(罗金奇,名义上的父亲,实际上不是我爸爸,是个流氓、无赖、色狼。容后叙述。)发现。罗金奇气急败坏,当着我妈妈的面,恶狠狠地指着我说:“简思豪的家庭成份是地主,是吃农村粮的;我罗金奇家是贫农成份,而且全家吃国家粮;绝对不允许你跟简思豪那种人往来。以后再发现你跟简思豪来往,我罗金奇一定会打死那个狗日的!然后再把你这个贱货也丢进黑龙潭去喂鱼!你自己看着办!我一定说到做到……”

我妈妈只是在一旁嘤嘤地哭泣,我根本就不敢回话。我知道,罗金奇真是个说得出做得出的人。我心里害怕极了,不是害怕自己被丢进黑龙潭喂鱼,而是害怕你被罗金奇那个混蛋无辜打死。在那个年代,打死地主成份家一个什么人,没人会出面,也没人敢管的。所以,我根本不敢出来找你,也确实没有机会出门,也不敢跟你一起上天子山,偶尔在学校或者街上遇见你,也只能装做没看见。

天可怜见。接近毕业前的一天,我在学校的操坪上遇见了你。我递给你一张纸条,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要你先去天子山栖霞洞,找一个只有我们两人知道,既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又不会被洞内的潮湿空气浸湿影响的秘密之地。然后,我们分别到栖霞洞中,定期放置自己写的信,择机取回要看的对方的信,再放上自己写的信。这是我当时想出的最有效的办法,也只能这样偷偷地通过写书信来传递彼此想说的话。这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偷偷地传递书信这事,一直持续到我们十年前分别。

思豪哥,王维有一句诗“狂夫富贵在青春”,说明青春何其珍贵。从生理学角度上说,“青春期”原来是每个人生理发育上的必经阶段,是一个纯自然现象。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除了身体上种种生理变化、在心理上的主要标志好像是开始对异性产生爱慕、爱情或性欲望。记得小学、初中时,我们就觉得特别喜欢对方。总觉得很特别的,把彼此列为朋友吧,又不能被单纯的划归为朋友,因为彼此倾注的关爱超出了一般朋友的界限和理念,可我们又不曾有过将之升华为爱人的那种具体行为,我们之间或者淡如水,或者拼命维护对方…… 也许这就是我们青春期的萌动吧。这种情感,也许是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也许它凌驾于友情与爱情之上。我们曾经轻拍过背,彼此牵过手,彼此拥抱入怀安抚过,也许这就是青春期的我们将对方的容颜刻在了心房上……如烟的岁月只留下青春萌动的回忆!那声声温柔的呼唤,那心有灵犀的默契,那心灵共舞的相知,那诗歌互递的纸条,随着岁月的飘零,早已不复存在了。只留下空空的回忆!曾经的美好,成了今日伤心落泪的往事。每一个人都有过去,有美好的记忆,不愿那场梦破灭,不能回首,却忍不住一次次回首......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 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欢乐也有忧愁。 ”

 

“思豪哥:

第三封信,我想从宋代伟大诗人苏轼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词开头,词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认为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我只想从《水调歌头》中断章取义,即: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我想,我们之间的遭遇,或者说欢乐悲哀,或者说团聚离别,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并不是你我所独有。也可以这么说,我们之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是前几世就决定了的,纯属命运使然。

我常听人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句俗语,我以前不是很理解。我通过对你太爷爷和罗金奇爷爷罗同海百年前结下的积怨的了解,方才明白罗金奇为什么那么恨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他要想尽千方百计,非要将你们全家置之死地,然后赶尽杀绝,直至连房屋都要夷为平地方解心头之恨。

以下情况我都是听我妈妈说的:

你们简家和罗家其实前三代就结下了积怨。

一百多年前,你们简家和罗家当时都不住在清溪街的,都住在天子山北麓山腰的村庄。你们两家当时的房子是并排的,相隔距离不远。你太爷爷由于会经营家庭,在外做生意红红火火,同时兼顾务农,把务农事情也搞得有条有理。慢慢的,你太爷爷家庭积累日渐殷富,于是不断拓展田园资产,后来又想要扩展房屋建筑。

你们简家和罗家前三代所结下的积怨,主要是为了宅基地。在尚未扩展房屋建筑前,你太爷爷请地仙实地选址和察看地形。地仙在你太爷爷原有的房屋建筑前后左右转来转去,拿着罗盘,四面八方摆摆,故弄玄虚,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根据“天人合一”之原则,按照“藏风聚气”、“山环水抱”、“龙真穴地”旺宅选址之风水三大要素,要找一个深受天地精华之处,非那个方向莫属。”说完后,地仙用手指头往东边方向示意。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2111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