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网刊 >> 《贵州文学》(网刊)总第10期 >> 正文

《贵州文学》(网刊)总第10期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作家网    阅读次数:275089    发布时间:2021-02-12

散文天地

婆婆(外一篇)

罗环



秋日午后,一束阳光从窗外照进病房,顿时,病房里一下子感觉暖和了许多。看着躺在病床上虚弱的婆婆,苗苗深深地叹了口气,心情沉重。

病床上,打着点滴的婆婆闭着眼,微微张开嘴巴困难地呼吸着。婆婆心脏不好引起下肢浮肿,行动不便的婆婆在苗苗地一再劝说下,终于同意住院。

可是这个倔强的已经81岁的老太太却总把苗苗气得够呛,气得不知所措,气得无计可施。苗苗说真想一转身不再理她,但是想到她一个人孤苦伶仃,苗苗又没法做到铁石心肠。于是苗苗就这样一次次的妥协着、顺从着。磕磕碰碰一晃已陪老太太走过了二十个春秋。

二十年来,苗苗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婆婆、家、办公室旋转。每天下班从超市里买那种包装好的不用洗漱的蔬菜水果,第二天上班偷偷抽点时间急急匆匆的送去,然后将老太太换下来的衣服带回家洗。同事看苗苗太辛苦,劝她将老太太接来一起住。可是苗苗的嘴皮子都磨破了,老太太还是我行我素,说什么她习惯一个人住。苗苗害怕逼急了老太太犯病。无奈,只好作罢。

上月,老太太住的地方政府要进行棚户区改造,所有旧房子的窗户窗台都要进行翻新。旧的窗户都被拆掉了,屋里空旷通透。穿堂风吹得头痛,满屋的灰尘,根本让人没法在屋子里呆。

苗苗二话不说,翻箱倒柜给婆婆收拾衣物准备带她走,一边语气平和地安慰婆婆说等房子弄好后就送她回来......可是忙乎半天,老太太无动于衷,整整一个小时,一动不动坐在沙发上看着苗苗收东西。等苗苗收好东西,老太太却漫不经心地说:“我哪里都不去,再说这屋子里不能没有人,你们就别管我了,我没事。”

苗苗一听这话,气得咬牙切齿。

回头看看坐在风口里的婆婆,一缕阳光照在老太太的满头白发上,银光闪闪的白发有些刺眼。苗苗的心一阵刺痛,收拾东西的手停了下来。

靠在沙发上的婆婆,微闭双眼,两手合拢放在腿上。此时的婆婆,慈眉善目,平静安详,每一条皱纹都散发着慈悲与安宁,仿佛端坐的一尊佛。

苗苗不再坚持,将衣物放回原处,找出一床薄被给婆婆搭上,强忍着泪,捂着酸溜溜的鼻子,悄悄走出了房间。

秋日暖阳中,街道两旁的香樟树仍是枝繁叶茂,阳光照射下墨绿色的树叶泛着油光,时不时飘落的叶片有些让人落寞。苗苗径直向超市走去,她要去买几个大纸箱,将窗户封上,也好挡点风,这样婆婆呆在屋子里就会暖和些。这些都做好后,苗苗又去了菜市场,买了婆婆喜欢的蔬菜水果。

苗苗不知道婆婆如今活着的全部意义,是不是就是她们这些孩子?依稀记得婆婆说,她要亲眼见她的孙子考上大学恋爱结婚生子,然后就去找公公了,说公公一个人在那边肯定孤独。

孝顺孝顺,其实,对于老人,顺从他们的意愿就是孝啊,苗苗不在强迫婆婆。

一边思考一边想象,苗苗终于明白了婆婆的心。婆婆守在浸透了公公太多心血的老房子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做家务,一个人睡觉。这个曾经充满凡俗、热闹与人间烟火的家,现在只剩下婆婆一个人留守。这里,是她和公公的家,也是身在异乡的儿孙们的家。

 

怀念家乡的那口老井

                                         

故乡永远是支吹奏着乡音的柳笛,纵然回味中弥漫着苦涩,但无拘无束的童年却增添了我对故乡的怀念。每次回老家,看见那些从二里开外挑着水桶,或用背篓背着水壶,艰难地攀爬在山坡路上的乡亲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那口老井。

老井坐落在离我家不远的下村一块地堡下,地堡边上横长着一棵枝叶浓密的李子树,恰是一张天然网,为老井遮阴挡尘。据我二爷早年时讲,井水的发现是个偶然。那天,他背沙子和黏土垫房面时,发现取沙土处越往里挖越湿,等吃过晌午休饭后,他就扛上锄头铁锨,喊来乡亲们在原地挖掘。挖不到二尺深时,便有清水不断往外溢出。惊喜之余,他们扩大泉面,清理淤泥,找来洗净的细青沙石铺垫在泉底,搬来石块石板砌筑好井边沿,又找来几棵粗大的树桩在四周固定好,然后用竹子编成篱笆从上到下围个严实,盖顶密密的铺上瓦片,再铺上厚厚的玉米杆,疏通排水渠,修铲平整提水的小路,一口井就算修好了。

挖掘出清泉的消息在村庄上不胫而走,这对本来就不大的村庄简直就是惊天的大事。仿佛在地下挖出了千年古物或稀世之宝,淳朴的乡亲怀揣无比的惊喜和新奇,提着水壶水桶争先恐后的奔到井边。文明点的,从旁边菜地里摘片芋头叶叠成勺状,跑到井口边一只手捞起裤腿,弯腰轻轻的舀起清泉慢慢倒入口中,抿一下后迅速吞下,像品尝甘醇的美酒一样不时舔舔嘴唇,馋得一旁的小拴子一把将其推开,双腿跪下直接将头埋进了井里。直到屁股被狠狠踢了几脚后,那小子才抬头将满头的水甩向踢他的人,大伙一哄而散。此起彼伏的赞美声嬉笑声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让人们心花怒放,使得宁静的山村格外热闹。

多年没有吃到如此甘洌的清泉的乡亲们硬说这井水是上苍的恩赐,是对这几十户人的照顾,是有灵的。于是,出于对上苍的敬畏和谢意,有人便在李子树枝上缠挂了红丝绸、红丝线、红头绳,无形中增加了老井的神秘色彩和村民的敬畏心理。谁家有不顺景的事或小孩头疼感冒,就会按照传统习俗,在井边烧上一堆冥界的纸钱,点上一盏墨水瓶制作的煤油灯,做点好吃的点上几柱香,从井里舀出一碗水撒点米呀肉呀的在碗里,嘴里念念有词地反手将水泼出,管不管用无所谓,反正一切的病痛和不顺已经被泼出去了。

井水水质甘冽,为乡亲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挨着井口的那些家是不用扁担挑水的,大人们准备要做饭时,一手提着菜篮一手提只水桶到井边,洗好菜,顺手提桶水就可以了,即使火生着了,锅搁在灶上,再提水也来得及。而我家大多是用水缸来装水的。我们几姊妹的任务就是负责三四个瓦缸的水永远满满的,母亲说:满满的透着灵气的水能让家里更加清澈透明,溢满幸福。所以,哪怕玩到太阳落山我们也要把各自的水缸背满。

那时,成天满山遍野疯跑的我们多希望井里的水给我们长出几条大鱼来呀。起初,我们几个每天跑到泉边趴在青石板上,眼巴巴的望着水里等待奇迹发生,但终究是空等。过了几天,我们相约在大河里摸到好多小泥鳅乘着月色偷偷投到井里,梦想着它们能长成大鱼。好几天过去后,水中的泥鳅不见了。大伙你看看我看看你,不知谁说可能是水里的白肚皮青蛙吃掉了。一语激起众人怒,报仇心切的我们找来棍子在石缝隙里乱戳乱捣,无处藏身的可怜的青蛙只好露出水面,接下来就是一阵“乱石雨”,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计们叫着喊着打着……结果是青蛙没打着,反被溅了一身水,变成了落汤鸡。

望着被弄得浑浊不堪的井水,再看看半泉的杂物,心里不免产生了畏惧感。“青蛙可能是泉神,要不为什么没打着,青蛙肯定会害咱们的”。越听越想越害怕,生怕青蛙突然像童话里那样变成人,从水里走出来报复,真是悔之莫及。无奈之下只好逃之夭夭。后来,也没见着青蛙来,反而让家里长辈的细柳条抽了个痛。

有井水的滋养,每年李子树都长得非常繁茂。之际,满树白色的繁花,碧绿发亮的树叶,为老井增色不少。浓浓绿荫形成的巨伞,为乡亲遮阴纳凉。金秋李子熟透了,黄澄澄的一个个玛瑙般悬挂在枝头,格外鲜艳,叫人嘴馋。我们这群小伙计一个个偷偷地,你瞒我,我瞒你的总是老往老井边跑。记得有一天晚上,月色正浓时,既然有七八个小伙伴不约而同的已经蹲在浓密的李子树上。还好,没有大人,要不又是一顿痛打。说来也怪,那时尝遍村里村外、山上山下的李子,就数这棵树上的李子最甜。

后来,新农村建设,所有的村寨又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曾经伴我成长的远山近水,一山一洼被柏油路覆盖。

李子树下几张整齐的凳子上有老人在乘凉,那块小朋友围着打闹、嬉戏的大石头,也许就是剩下的老井轮廓吧。 

岁月轮回,人事替更,那口老井已成了童年一段忘不掉的故事。小伙伴们坐在泉边吃着香甜的李子,唱着难成曲调的歌,那种惬意和带劲,在我的心灵深处,到现在,仍然是美不胜收,余韵未尽。

(编辑:郭志锋)

相关新闻

已经有 8 条评论
最新评论

广龙霄云 : 2021/4/14 9:38:11

======我的在本网络发表了100多件东西……没有一篇进编辑眼而上网刊,很是哀叹……

木子 : 2021/2/9 18:40:24

谢谢编辑郭志锋先生选稿。

赵平 : 2021/2/16 17:50:57

感谢编辑老师选稿和鼓励!

爱心永恒 : 2021/2/13 15:00:39

鹧鸪天词集伟人句建议处理!贵州文学是面向全国的大型网刊!此人在贵州作家网怎么查不到?

著子 : 2021/2/13 12:41:36

祝网友们新年快乐,相互学习,相互纠错,相互进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创作更多的佳作。

著子 : 2021/2/13 12:36:04

是的,求实网友说的对,鹧鸪天.集毛主席诗词句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二十七周年词的上阙三四句格律不对,“阵”为仄声应为平声,“雷”为平声应为仄声,“世”为仄声应为平声,“方”为平声应为仄声,“乐”为仄声应为平声,“奏”为仄声应为平声,“于”为平声应为仄声。

求实 : 2021/2/13 10:57:33

《鹧鸪天.集毛主席诗词句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二十七周年》 不合韵律。 鹧鸪天的韵律应该是这样的: O仄平平O仄平(韵),0平O仄仄平平(韵)。 O平O仄平平仄,O仄平平O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O平O仄仄平平(韵)。 O平O仄平平仄,O仄平平O仄平(韵)。 而这首词的韵律却为这样: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这首词的全部注音如此: 长(chánɡ)夜(yè)难(nán)明(mínɡ)赤(chì)县(xiàn)天(tiān), 孩(hái)儿(ér)立(lì)志(zhì)出(chū)乡(xiānɡ)关(ɡuān)。 一(yí)阵(zhèn)风(fēnɡ)雷(léi)惊(jīnɡ)世(shì)界(jiè), 万(wàn)方(fānɡ)乐(lè)奏(zòu)有(yǒu)于(yú)阗(tián)。 歌(ɡē)未(wèi)竟(jìnɡ),是(shì)人(rén)寰(huán), 而(ér)今(jīn)一(yì)扫(sǎo)纪(jì)新(xīn)元(yuán)。 有(yǒu)田(tián)有(yǒu)地(dì)吾(wú)为(wéi)主(zhǔ), 江(jiānɡ)草(cǎo)江(jiānɡ)花(huā)处(chù)处(chù)鲜(xiǎn)。 怎么看也不合韵律。

冷江(形在江海) : 2021/2/11 6:07:19

感谢编辑老师选用拙作《细部美学在世情小说上的极致化体验》,可惜封面设计时,将“细部美学”误排成“西部美学”,请予纠正,多谢老师们,辛苦了!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9121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