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前进发展中的王家寨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王如霞    阅读次数:27369    发布时间:2021-09-04

 

桌上没有菜,筷子都没有去处,就吃了。

麦面第二种吃法,就是烙烫烫粑,这种吃法都是在中午,把面粉调湿后,到菜园子里去摘一把韭菜来,洗干净和面浆混和均匀后,下锅用锅铲抹平抹均匀后,小火炸,把水分炸干,底层估计有锅巴了,再翻过来炸另外一面,两面都炸好后,用手拿着吃。

麦面还要一种雅观的吃法就是做手擀面条,虽然没有机器采的面条那么精致,美观,但实惠、不花钱,那时候人们对吃不怎么讲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手擀面条也是很不错的餐食,把面粉揉成面团,用擀面棒擀成薄薄的面皮后,撒一些面粉在面皮上,卷成筒,用菜刀切细后,抖散开后 放在米筛或烧机里,炒一碗辣椒(那时叫打海椒汤),

水烧开后,再下水煮,为了节省麦面,还要添加乔面进去,光麦面条成本高,而且不经饿,加了乔面既经饿又节约麦面,而且比纯净麦面条香。王寨人一年在忙,没时间去烹饪,这也是上档次的宴席了,有客人的时候才这样吃。

六月份包谷出来了,就吃包谷,包谷粗纤维,没有面条柔软,好吞。王寨人对嫩包谷的吃法也很多,最鲁莽的吃法就是把刚从坡上掰的嫩包谷剥壳后,把包谷棒子丢进灶孔里烧,等整个包谷都翻黄,有锅粑了,就挟出来,放在灶台上,稍稍冷一会儿,用手拍几下,再用嘴吹几下,就开始啃,灶孔不大,烧不了多少,更多的时候是煮。六月白天长,下午都要吃点东西才去上坡干活,王寨人把早上掰来的包谷剥壳修整后,放在锅里,参上半锅水,烧水煮三十分钟后,全家老少你拿一棒,我拿两棒,用围腰兜着就上坡了,王寨人从不叼嘴,只要是能吃的,都感到好吃,而且吃得很香。

包谷汤粑是这个季节的主打食物,吃包谷汤粑的次数是最多的,早饭是包谷汤粑,晚饭也是包谷汤粑,烙糯包谷粑是最好的吃法,糯包谷用石磨推好后,放糖精,和均匀后,下油锅。

烙糯包谷粑也要技术,锅铲不停地在翻来翻去,随时要移动位置和翻面,这时候,孩子们就趁灶台,眼睛直盯着锅里的粑粑一眼不眨,巴不得快点熟,一锅糯包谷粑大概要四十分钟左右才熟,没有技术,火候把握不好,还烙不熟,油亮亮的,金灿灿的,双面都有锅粑,看到同伙手里拿着,忍不住向他要,你分一半边给我仨,一般小孩都不分,还讲,我都只有一个呢,说完就溜了。

粘包谷粑需要的时间长,工序多,还需要告头,才能发涨,发涨其实就是一个发酵过程,一般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完成,耗时间,一个夏天最多蒸两、三次粘包谷粑,经发酵后做出来的包谷粑蔬松蓬散,放在米筛里,搁上三、四天也不会坏,蜂糖蘸包谷粑是这个季节的人间美味,属于稀珍食品了,两块左右一斤,自家是不会买来吃的,那时候,有个风俗,大凡定了亲的姐妹,六月份男方都要卖蜂糖到女方家去走动,女方这边也要送男方粽丝斗笠遮太阳,斗笠的工艺超精细,竹丝像线那么细,整个边缘处处都能看到连窜的梭子图案,那时候哪家有几个女儿,就说有几个蜂糖罐,就是从这里演喻过来的,有大姑娘的家庭才有包谷粑沾蜂糖,这绝配美食。黄豆也是这个季节的食物,等不到它完全成熟,偶尔提前扯来煮豆夹充饥,这种吃法有一种觅食的感觉,煮熟的黄豆枝丫拿在手里,一夹一夹地剥开豆夹,拈出里面的黄豆,有时一连几个豆夹里都没有黄豆,扫兴得很,不解馋。

七月,包谷也老了,谷子又没有出来,只有土中的红薯,几乎每顿都是蒸红薯,炒一碗红薯叶和一钵老南瓜片片炒新辣椒,家境稍好的人家偶尔吃一顿手擀面或一顿有两三碗包谷面饭,留给小孩吃,其余都是吃红薯。

王寨也能把难吃的红薯做成休闲美食,他们把蒸好的红薯切成丝放在太阳下晒,晒过的阴红薯丝软绵绵的,微微回甜,比正餐蒸熟就吃的红薯强多了,还可以在坡上吃,这是那时候最好的休息美食,红薯除了满足当季王寨人的生活外,还有剩余,少数家庭用来做红薯粉,滤红薯淀粉,做红薯粉和淀粉都要耗大量的水,王寨缺水,多数是砍成红薯颗或者切片片趁太阳好,抓紧时间晒上几麻袋,放在仓里,贮存起来,到了冬天,路大米一起煮,有的人家还要拌包谷面一起蒸,王寨人美其名曰为三合一饭,还真是乐观,那时王寨的人们经常唉声叹气,哪年哪月才能吃得上一顿白米饭哟,吃一顿白米饭,这是那年代的梦想。八月,新黄豆就出来了,豆制品是王寨的高端菜,那时很少有肉吃,逢年过节或有高人贵客时,就是推豆腐,豆腐也是用自家备用的酸汤点清,点酸汤是很有讲究的,有规矩的,浆烧开后,要放一双筷子下去,说是辟邪,不甩筷子,打玉了,豆腐就点不清了,而且甩筷子之前,还要念咒语,甩筷子之后才开始放酸汤,不能放得太快,放快了豆腐少,要慢慢下锅,把酸汤插到锅底层去,沿着锅转圈,边走边放,点清后,把豆腐榨紧,周边用碗压紧,再用离筛抬起来,晓得哪家在推豆腐,老人和妇女们早就在那家等候了,窑水相当于圣水了,老人们觉得喝告水神清气爽来精神,生津止渴,清凉和胃,一天不喝水也不觉得渴,而妇女们除了喝一碗告水后,更多的是用盆子端回家做酸汤,泡辣椒和钢豆,一锅豆腐,窑水所剩下的就是浑浊的垫脚水,主人家放半碗米下去,和着钢豆煮稀饭。豆渣也是宝贝,豆渣炒干水分后,放一点点油,再放一些面面辣椒,放盐起锅,就是一道很好的下饭菜,既软和又有豆香。推豆腐麻烦,又费水,一般农忙季节,都是推渣豆腐,这个季节没有叶菜、白菜、青菜、只有冬天才有,而做渣豆腐必须要叶菜,就跑到院坝坎下摘一捆南瓜叶来做,浆烧开后,把切好的南瓜叶放进浆里,再从蒸锅里舀一大碗蒸好的红薯下去,一起煮10分钟左右,停止烧火,放酸汤下锅点清,如果家里还有油,放在锅里炒一下再吃,如果没有油了,就拌一碗糊辣椒下。

八月新米出来了,但寨上的人家依然是吃包谷饭,绿豆饭,打米纲豆豆饭,南瓜饭,红署丝煮稀饭,他们都是很节省,生怕把大米吃完了,来年没米了

十、冬、腊这三个月农活不是很忙,只有部分田用来种麦子,油菜,一部分田用来关冬水,男人们在这个季节搞修建和准备过冬的柴火,用竹子架墙壁,捡瓦,钜鸽子,削柱子,上山刨疙根(树根),有时刨到一个大疙根,要烧一个月才能燃完,其次就是修整春上的农具,梨爬加档。

女人们就是缝缝补补,那时没有多余的布拿来做鞋,鞋底中间都要掺粽进去,白安江布只是用来填鞋底的最外几层,这样节约布,外观看起来也很美,听说我们有个远房亲威,结婚多年不生育 请了一个山野郎中医治,为了表明求医心诚,给那医生夫妇每人缝了一双鞋,因为没有多余的钱买白安江布做鞋底,就掺了一些皮纸进去,那医生没穿多久,就发现了这个机关,说不仁道,然后医生开约时放什么约索子进去,使这个亲戚终身未孕,或许那医生原本就不会开方子。

鞋圈就是蓝卡基或青卡基布,稍稍上档次的就是灯草呢,要是有一双灯草呢布鞋,别人就会向你行注目礼,暗中猜想,是哪里来的达官显贵,男生的鞋子,有剪刀样式的,还有松紧布样式的,松紧布样式的布鞋是那年代的追求,工艺复杂,鞋样难得,还要花钱买松紧布,哪有多余的钱买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姑娘们给下过二书的准男朋友才做这种高端的鞋子的,如果松紧布买多了,还有剩余的,姐妹们也给自己的哥哥或兄弟偶尔做一双,要是看到哪个男生穿一双松紧布鞋,妇女们都要争着去看看,是怎么做的,学一下,有钱有布票了,自己也来做,女人的鞋,款式都是方口的,叫宽派派鞋,布料颜色稍稍多了一些,除了青卡基和蓝基外,还有红灯草妮,花灯草妮,牛毛色灯草妮。

好的衣服鞋子平时都舍不得穿,只有赶场或去人家吃酒席时才穿,平时做活路都穿补巴衣补巴裤,衣服大多数是两肩,和后背这些部位补巴,因为肩膀经常挑担子,背上经常背背兜,磨损大,容易烂,裤子就是两膝盖和屁股部位补巴,夏天基本都是赤脚。生活的艰辛压不到乐观的王寨人,他们照样喜笑颜开,血气方刚,一群年轻人还在掰手劲,还在疯狂打闹,斗智斗勇,打扑克,唱歌 

肥肉都用来熬油,一年炒生产队要分几斤茶油,菜油,但王寨人还是觉得猪油比茶油,菜油好,因为猪油油腻,脂肪率高,吃肉也喜欢吃肥肉,生活差,活路苦,身体需要脂肪,油炒饭就是美餐了,看到哪家炒菜。猪油放得多,菜油腻腻的,光亮亮的,就说那家生活开得好,让人羡慕。那时王寨天天盼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几天肉,走走人家,还可以在寨上打几天扑克,玩几天,休息几天,大年过后才上坡做农活

王寨干烧(缺水)是出了名的,因为没有水,稻谷没收成,一到夏天,田里的边口有寸把宽,饮水更困难,一个寨子只有一口井,而且经常断流,我们小孩常常守水,水井在学校附近,上学就把水桶挑到那里去排队,下课就去守水,经常为水争吵,水像麻线那么大,十来挑水桶在哪里排队,很多时候,轮不到接就放学了,大人们只有晚上去挑了。从王寨到水井,途中要经过一个坑,路就在坑边,很危险,偏偏这条路走的人多,学生上学,大人们每天排水,下雨天路特别滑,无沦是学生还是大人,都要绑草绳在鞋子上防滑,在坑边行走,不敢往下看一看,心惊胆战,看了就不敢走,只有埋头看脚下的路,表面装得沉着,冷静,其实很恐怖,走到这里,脚步就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每个人都想快点离开这危险境地,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8387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