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前进发展中的王家寨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王如霞    阅读次数:27408    发布时间:2021-09-04

 

过去了,却从没有任何有生命的东西掉进坑里去,哪怕是猪、牛、羊、鸡、鸭、鹅。遇到天旱,水井断流,就要去龙洞挑水,王寨距龙洞有六、七里路左右,全是山路,挑起水就上坡,一挑水大约一小时才能进屋,衣服也是背到龙洞去洗,逢太阳天,就晒在附近人家的竹竿上或搭在树枝上,晒干了背回来就轻了。传说蛟龙生活在海底,一般在雷电交加时从海里腾空而跃到陆地上来,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水,而且水还是甜的,永不枯竭,那时候,王寨人特别渴望有蛟龙出现,把我们带来宝贵的水,每当我们在坡上放牛,突然雷电交加时,就会聚在一起,看闪电雷鸣,不停地张望,有时看到闪电的几道亮光,仿佛就是从天而降的蛟龙,迫切的希望竟然出现了幻觉。

当有人唱起,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每当我赶着牛儿来到河边......这首歌时,特别奢望王寨也用一条小河,不要说小河,就是小溪,王寨人都会由衷地感恩神灵,恩赐于他们渴望已久的水,幻象也能像歌词中写的那样,清鲜,舒畅,我们可以在水里游泳,溪边洗衣,牲口在溪边饮水,可是这终归于梦想,水是王寨的大问题,大难题,四周环山无水源。

不知是王寨哪位可伦比亚发现了当门坨消坑下面有水,水很深,一根竹竿还插不到底,有3个平方左右,坑大约有二十米深,缺水季节,王寨就吃这坑里的水,比龙洞要近得多,他们先让一个人下坑去,上面的人用绳索把水桶吊到坑下面,坑下面的人把水舀好后,用绳索把水桶捆绑好后,喊上面的人拉,上面的人慢慢地把水拉上来。

听前辈们讲,有一年寨上的人放了几萝大豆壳到坑里,三天三夜后,大豆壳壳居然从龙洞冲出来,根据这一现象,可以考证,龙洞的水其实就是当门坨消坑里的水,从地形上看,龙洞比王寨矮,且周围山势障碍 ,地下水很可能迂回流淌,在奔流过程中绕远了。

 

发展变化中的王家寨

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户了,政府为了解决农田灌溉的难题,同时也为了发挥岩门水库的作用,决定修沟输通;把水库的水输送到缺水的村寨上去,王寨就是其中一个,当时父亲是指挥长,从岩门到沙坨村是一支流,从岩门到桃山村为二流, 从岩门到川硐为三支流,沟总三仟多公里,途经三十多个村庄,算是当年最大的建筑工程。全是石头砌成,水泥只是用来填缝隙,水沟全修在半山上,高过村庄,高过农田,山上全是石头,都是用炸药炸开的,半山施工也很难,下面是村庄,不注意石头往下滚,就要损伤村庄的人,牲畜,房子,王寨有岩门水库的灌溉,年年水稻高产,金季时节,五谷丰登,家家户户院子,晒场上,晒满了稻谷,再没听说,王寨干烧了,上册村就在沟上面,得不到岩门水库的灌溉,全靠天下雨,每年的稻谷收成未卜,跟王寨是不能比了。但人畜饮水还是困难,水井水不够用,牲畜杂用也是挑田里的水,甚至有些季节,人们也是挑田里的水烧开后饮用,稻谷有了收成,有吃有卖的,人们的穿着就好起来了,补巴衣补巴裤已成为历史,开始穿花衬衣,缝 缝卡,皮鞋,运动鞋,呢子衣服 ,寨上的小伙子也不愁找不到媳妇了,周边村寨上的姑娘都愿意嫁到王寨来,王寨是汗劳饱收的,不管有多旱,水稻都有收成。只要肯做,吃饱不用愁了,人们天天吃白米饭,过年还推绿豆粉,花甜粑,家家杀年猪,吃泡汤肉,一年还可以吃一个猪的腊肉,猪油一年到头都有吃的,栽秧季节,家家都要办糯米汤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家家户户建五柱四的大房子,石屋檐,水泥院坝,红薯已经是猪牛的食物了。

90年代,王寨欣起了打工热潮,寨上男女老少都外出打工挣钱,由于在山村做苦活惯了,打工也不知苦,那时候没有公路,出入都是步行,外面车辆运不进来,王寨的东西拉不出去,什么都是肩挑背驼,王寨人很苦恼,但王寨安上了电,电给王寨带来了跨世界的发展,农家都有打米机,砍猪草的机器,采面机也安上了,减水了很多劳力,王寨上还做起了生意,赶场天要卖几十斤渣豆腐,上百斤面条,凉粉,凉面,冰棒,雪糕,卖肉的,还可以卖一个猪,附近村寨的农产品也拿到这里来卖。大蒜、地罗卜,更奇怪的是有外村人在这里买地建房,在这里行医,卖豆腐。王寨人不怕苦,在广东也是干劲实足,只要有钱攒,再苦再累他们都肯干,那时候很多人家几年没回来,广东是王寨人如鱼得水的地方,妇女们进厂,男人们就打零工,通过在外面打工,见到的和学到的都多了,春节回家家家户户修建了蓄水池,人畜饮用水已基本解决。不用挑,虽然是靠天下雨贮藏水,但饮水问题进步多了。王寨人懂得把雨天的水贮存起来备用,也算是打工开了眼界,脑筋用滑了吧。

 

盛世时期的王家寨

家家户户都修建了高楼,室内装修了卫生间、瓷砖,人家屋前房后,干干净净,公路直通到每家门前,全是硬化水泥路,上街也很方便,半个小时就到了,天天都有面包车跑,不用爬马勒子坡了,盛世出人才,王寨出现了很多文化人,有电子科技专家、高级教师、会计师,企业家、建筑师、房开商等各个领域,大多数家庭都有小车,摩托车,做活路就骑摩托去,一是小路可以骑摩托车去,二是摩托车可以当箩筐辆运回家,冰箱、彩电、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家家齐全,天天有车子到王寨卖水果,蔬果、豆腐、包子、馒头、几乎跟街上差不多了,而且还可以上淘宝、天猫,要买什么,先在网上收一收,看一看,产品价格,然后才去塘头街逛逛,价格合适,商品质量好就在街上卖,如果不中意的,就在手机上操作,几天后要的东西就到了,富裕村的牌子也挂上了,到后头坡的公路通到了山顶,四通八达,有些人家已移居到塘头街上,思南、铜仁、广东。耕地的人少了,大多数搞企业,手机人人有,电脑家家户户有,村民们玩手机,电脑水平都很高,穿着打扮时髦,跟都市人没什么区别,龙洞的泉水也被抽上来了,喝上了自来水,人畜饮水难题解决了,王寨干烧,贫穷的帽子也摘下来了,曾经最烦心的石头也被专家鉴定是大理石,等待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健全后开采,愿王寨万世昌盛,太平。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8664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