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枣阳写意(十二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牛合群    阅读次数:2979    发布时间:2014-07-03

我以我的挚爱向一座玫瑰城靠拢


站在五月的门口,看成群的少女提着花篮,奔向原野,去采摘玫瑰,采摘青春,采摘欢乐;叽叽喳喳的像一群飞翔的鸟儿,在三千里的春光护送之下,一路欢歌,天地炫舞。执着地,向一座玫瑰城市靠拢。

一种味道,满是风的清香,风的招摇,在采花女的四周扩散,在阳光里汩汩流淌……好远,好远,就已经沁人心脾,那是扑面的玫瑰花香。经过她们的纤手,变成了九朵玫瑰的浓纯,变成了一片海的大潮,变成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浪漫向往。灿如锦云,娇如粉黛,纯如雪魂。我实在抵挡不住她的诱惑,无数次地臣服于她的千媚万怜与热烈奔放。那一朵朵玫瑰,就是一朵朵浪花,在玫瑰海上且舞且歌,涌金流银,盛开多姿多彩的青春、诗歌与高贵大气。快看那一朵冲我莞尔一笑的红玫瑰,弯腰的样子,就是我最熟悉不过的邻家表妹,是个地道的机灵鬼。

想必,这些美丽女子,安静的内心一定怀揣一个与生俱来的磁场。来到她的面前,我的悲与欢,我的得与失,都由那朵醒着的花仙子说了算。玲珑的玫瑰,用自身玲珑的小刺,雕刻生动的时令,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只蜜蜂、每一头牛羊、每一个生命,都因此那么精致与完美。

这是我五月的家乡,劳动之花开得正艳,有的羞答答地述说自己的心事,有的红红火火地表达自己的挚爱。感念一个节日的莅临,玫瑰的誓言,剑指蓝天,解救被白云囚禁的浪漫。沉醉在五万亩玫瑰的原野,许多手拉手的身影靠得更近,许多飞舞的精灵挨得更亲,已经没有了隔阂,没有了虚伪,没有了指责,原野之上,灵魂之颠,燃烧激情,还有那泣血的无声誓言。

是花就要开放,是爱就要大声说。“爱我马上告诉我!”韩国沉船事件中,一条短信令人心痛地传到了玫瑰地,一贯沉默内敛的人们,让那句“我爱你”,在这里得到了口口相传,揭开了千古爱情那犹报琵琶半遮面的神秘雾纱。“我爱你!”和我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爱人,从来没有启动那三个字的老婆,此时,满含深情地对我说;邀我,在浪漫之地,跳一曲玫瑰舞蹈。和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一样,挨着美丽的玫瑰仙子,合影,摆poss,颔首许愿……在这个已有许多人不相信“爱”的时代,其实,人们的心底是多么渴望被爱的温暖。那是一种足以令人热泪盈眶的小幸福。

许多爱情故事感天动地,而我们的爱情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望着已经有了鱼尾纹的老婆,和我一道食人间烟火好多年的爱人,我觉得彼此之间已经没有了当年火热的爱情,有的只是知冷知热的亲情。仔细体味,那种亲情比爱情还浓醇,是两块掰不开的灵石,彼此的一颦一笑都心有灵犀。一路走来,我们有许多芬芳的梦,共享无数艰辛和无数出彩。当韩国沉船事件传来,当我们一起站在爱情之地,我突然觉得,过去总认为人生长得没有尽头,前路漫漫无涯际,许多话可以留到明天讲,是大错、特错了。我突然觉得,和我一路牵手的爱人就是一朵最为动人的玫瑰,她开在我心里,开得越来越纯美。我的心里全是玫瑰红了。

其实,玫瑰早已根植在我们的心里,早已绽放成美妙的诗篇。

玫瑰红,爱人红,歌舞红,日子红。在中国玫瑰之都湖北枣阳,万千的玫瑰仙子,争奇斗艳,美丽在我伸手可及的眼前,花如海歌如潮人如鸳鸯水上浪漫。是红红的爱人牵动红红的玫瑰,还是红红的玫瑰撩拨红红的爱人,谁也说不清,谁也分不清。大地不老人尽醉,身在花海心自宽。珍惜眼前人,我们是一家,我们是整体,我们是一个人。在这个花花世界,从来都不拒绝温馨浪漫,从来都不拒绝锦上添花。

喜欢一朵花,喜欢一个人,喜欢一座城。一朵花的宗教正在起身前行,有美引领,有爱相伴,无论生死,惟愿追随。一朵花,征服了我的家乡,征服了我的人民,征服了我的世界。我愿以我一生一世的执着,珍惜与一朵花的缘份。


白桃花,红桃花


白桃花,红桃花。

小小的桃花,在她的家乡湖北省枣阳市,洋洋洒洒占据着半壁江山,但就25万亩的数量,别的地方也是望尘莫及。桃花开了,整个田野、整座村庄、整个庄户人家刹那间清爽明朗起来,花丛中的笑容,也凭添了几分从容、幸福和娇媚,那是桃花漂染过的自然流露。

枣阳人爱桃花。枣阳人的生活,从一株桃子开始,成就了一个产业;枣阳的春天,也是从一朵桃花的绽放,开始了绚丽而美好的征程。从空中俯瞰,枣阳就像一朵桃花,在鄂西北的岗地上,展现历经两千多年岁月洗礼后的美好容颜。在这朵桃花之上,最动人的颜色当属以鲜嫩得让人心跳的桃花故事为神奇了。

近两千年前,在枣阳,在桃林,有两朵桃花——白桃花,红桃花——一个名叫刘秀的英俊白衣少年和一个名叫阴丽华的火红桃花女子,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刘秀发出了“娶妻当去娶阴丽华”的人生豪言。他借了邻居家的一头牛,就和兄长刘縯一起趁新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机,在枣阳起兵。放眼枣南枣北,一副锦绣水墨桃花美景就是千军万马;层层桃林,深藏他少年时潜心修得的睿智;朵朵希望,被桃花赋予了飞翔的翅膀。

新莽地皇四年五月末,刘縯因不满更始帝被杀。六月,王莽为了彻底剿灭日益壮大的“叛军”,发兵42万扑向昆阳,两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刘秀沉着冷静,自带13骑冒死突围搬取救兵,新莽一方则因主帅的指挥失误而受挫于坚城之下,最终在刘秀军与昆阳守城之军的内外夹击下,王莽42万大军覆没。刘秀成为昆阳之战的第一功臣,但他不敢居功自傲,又马不停蹄的率军北上。这时,哥哥的死讯传来,刘秀在震惊之余,连出三招:回宛城谢罪,不表昆阳之功;不与哥哥部属私下接触,并表示刘縯犯上,自己有很大责任;不为哥哥服丧,并决定立即娶阴丽华为妻。

哥哥被杀,刘秀娶妻进门,有悖于常理,这也正是刘秀过人之处。借娶妻之机,刘秀既了却了多年来的心中夙愿,又让更始君臣对其放心,让杀人者自感愧疚而放下阴森屠刀,他的内敛淳朴才智和胆略保全了东汉的希望之光。聪明懂事的阴丽华是理解刘秀的,她此时嫁给刘秀,也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既然成了刘秀的人,很可能就会受牵连而丧命。十年之后,刘秀伤感于阴氏家族遭逢变故(时刘秀在陇右一线征讨,后方洛阳一带发生变乱,流寇杀死了阴丽华的母亲与弟弟),在诏书中引用古语道:“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意思说:“惶恐危难的时候,只有我和你在一起,现在安乐富贵了,你却将我抛弃了”。刘秀仿佛是借用阴丽华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自责,对阴丽华拒绝当皇后、列为“媵妾”的身份表达一种深深的内疚。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刘秀对当年阴丽华在枣阳陪伴自己度过那段人生中最为惶恐煎熬的时光仍然是念念不忘。

刘秀是枣阳桃林里长大的孩子,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他是一个值得女人托付终身的好男人。无论是白衣飘飘的少年,还是绿林好汉山大王,还是九五之尊的光武大帝,刘秀对桃林誓言愈发坚定,对阴丽华的爱始终如一。阴丽华放弃了皇后的身份,却得到了刘秀越来越浓烈的爱。他想对阴丽华好一点,阴丽华劝慰他说:“我们算是患难夫妻了,我知道你的心里在乎我,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你应该放手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那样我也心安。”刘秀对阴丽华的爱终于感动了上苍,公元28年,阴丽华终于为刘秀生下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刘秀死后不几年,阴丽华也随之而去。

刘秀蘸着枣阳的灵山秀水,改写了华夏历史,他的背影就是家乡盛开的万千桃花。

快两千年了,在枣阳的大片桃花中,还能听见刘秀和阴丽华的欢声笑语。这些桃花是守护刘秀和阴丽华的“御林军”,那些梨树、杏树、槐树、樟树呀,都是他们的文臣武将,还在传唱着刘秀和阴丽华的千古苦恋。

生命如歌亦如花。千万朵桃花祭奠千万颗人头,大地浸满鲜红,春天呀,是活人的欢宴。桃花开了,让生命敛尽苦涩,散发清香。“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她吸引了李白、韩愈、孟浩然、皮日休等大批文人纷至沓来,赏花吟诗,寄情山水。以赏花的名义,东汉195年的江山,系到了她纤细的腰上,桃花打败了千军万马,桃香持续至今,还将走向未来。

生命与花就这样依附于自然。小小的桃花,迎着阳光,以最美的姿态挺立,外表看似娇嫩,内心却有一股子不畏严寒、不惧贫瘠的女汉子气质;小小的桃花,把自己的血液,输给了垂危的大地,使大地的躯体里开始流动阳光,也使那些死去的骨头长出绿色的枝叶;小小的桃花,一生一世都在装点自己的空间,装点自己的未来,装点心中那份挚爱;那含苞待放的小小愿望,最终开出了最幸福的模样。甘苦自知,不攀比,小低调,不虚荣,祛浮夸,如行者隐士一样藏器于身、守拙于内。一朵花开的声音,真实,生动;一朵花的芬芳,温暖,靓丽;一朵花语,得劲,靠谱;一朵花的布道,是值得为之去死的幸福。人们爱桃花,更多的是,爱那像桃花一样端庄、娴熟的人,爱那像桃花一样美轮美奂的爱情,爱那像桃花一样朝气蓬勃的新生事物,爱那像桃花一样跃动在清晨露珠之巅的希望。

“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如今的枣阳,早已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桃之乡”了。时间之外,我喜欢在这里,将心情婉约成一行行清丽的诗句。听那桃花的一路欢歌,用心灵感悟,用思想解读,总是心潮澎湃,热泪流淌。挨着美丽桃花坐下,那些低低的郁香,变成了我的眼睛。


前湾:让时光倒流六百年的古寨


借斑驳的古道风吹,借四十里的桃花指引,借殷勤的鸟语引路,我进入了桐柏山的一个小兄弟——大马山的领地,进入了明清,进入了枣阳市新市镇前湾村,这个湖北襄阳地区唯一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的山寨。一个让时光倒流了六百年的小地儿。

站在老黄历一样的村头,阅读热情的犬吠,阅读静静的花开,阅读依山势而建的人家,阅读还未倒塌的寨墙,一条小河从村子的脚下出发,蜿蜒到南面的天际。阅读坐在门前的那些似乎古旧得如树桩的人,眯缝起并不迟钝的双眼打量很远很远的阡陌和睁开双眼的树丛,还有篱笆墙脚的婆婆丁、牵牛花、红叶石楠的私语……阅读春天里的一幅山水画。

前湾,一个被三座山围成的小山坳,一个住着六十多户两百多人的小村庄,一个散落着大大小小三百余间古建筑的寨子。这些建筑,错落有致,都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徽派建筑,青砖灰瓦,飞檐画栋。屋顶龙形的雕饰,历经多年仍就栩栩如生,古韵流彩,好似要在云彩之间腾空而起。最显眼的当属邱家祠堂,石狮把门,巍峨大气,雾岚映日,声音绕梁,两道高高的门槛,让人顿生敬畏之心;进院,但见那四扇精致又高大的大门洞开,那些悬挂在中央的字画,多是歌功颂德之词蕴。古老的门楣与裸露的寨墙都有烧焦的痕迹,可以想象,这里当年曾经了无数次的战火洗礼,空空濛濛的山歌或俚曲总是带着一丝腥味,一直隐隐约约地跟踪到所有脚印的后头,如追寻一脉春水,汩汩不绝。

这个寨子的人几乎都邱姓。六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从江西经麻城,千里跋涉到前湾定居。他们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呈长方形排列,共有四排古建筑,每排建筑由十二个相连的四合院组成,房屋大部分为硬山顶,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双层墙体,高达十余米,兼有一层楼阁。建筑群屋顶、檐帮、额枋、屋脊、门、窗、栏杆、屏风均饰以绘画、雕刻、诗词,檐帮、额枋等处的雕刻、泥塑以喜鹊、松树、仙鹤、凤凰等吉祥物为主题。柿子树、泡桐树掩映下的村中青石小径,路路相通,运动自如;沟沟相连,排水通畅。

他们最不忘记的就是修筑了四米多高的寨墙。过去土匪曾多次攻打村寨都没有打下来,而附近的村子甚至连枣阳城都一度沦陷。前湾村由此在枣阳出了名。附近一些地主和大户为了躲避土匪,纷纷到村里来避难。当时,族长定了一个规矩,凡来投靠的人,有枪的要上缴到村里建立统一的武装,另外还要交钱购买弹药及维持自治武装的费用。这样,村里的住户越来越多,到同治年间,村里约有村民四百多人,人丁兴旺。

随便走进一家还住有村民的房屋和院落,可以看到,天井院里,正房屋两层小楼,内设木质楼梯,堂屋中间神龛上,供奉着不同的神灵和自己的先人。窗花镂空,浮雕雕刻,墙上挂着串串通红的干辣椒,仿佛串起的颗颗珠玑,让人久久回味。墙角堆着劈好的木柴,木柴下那毛茸茸的苔藓不知爬过了几多岁月的齿痕,其苍凉的青绿每每唤起你重重的回忆;躲在木柴后面的还有那些老酒坛子,有的循环利用了上百年,有些成了文物贩子眼中的宝物;这里酿制的米黄酒,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它与枣阳南面的大米饭、西面的酸浆面、北面的糊汤面,如今成了当地大名鼎鼎的“四大美女”(美食佳肴)。

那站在古槐树下、古井旁的喂奶女子,正在羞怯地把你张望。只要你搭腔,她会露一口白牙,说,这口井的年龄和村子一般老。在她的不远处,有一块刻有“国恩旌表”字样的古碑。这块古碑介绍的是清朝到民国年间,村民邱亨铎的夫人何氏守寡七十年、挚爱早逝丈夫的感人事迹。

前湾,给你的印象,总是一些美丽的片段。

在她的前面,就发掘了距今六千年的雕龙碑古人类遗址,使埋藏于地下数千年的遗迹和遗物一层层、一件件重现光彩,特别令人惊叹的是我们祖先居住的建筑,已经使用了石灰、类似水泥的建筑材料,将房屋建成单元式结构,并使用推拉式结构的房屋门。这是史前考古学中未曾有过的重大发现。在她的后面,还走出了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重要职务的黄火青……

一前一后,成了前湾人心中的一种文化精神力量。到前湾去,不知不觉中,你会细细地体谅到一种不事张扬的文化传统的力量。走进前湾,你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空多拾粪,无事少赶集。”

走进前湾,智慧的族长早已走远,还有谁想成为山门?不知魏晋的人们,还在桃花源里耕田,一株草,是他们遗留在村子里的语言,成为镶嵌在时间间隙的嫩黄。


老婆石:一个让山川铭记的名字


在“中国桃之乡”的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不但盛产美丽的桃花,而且出品女汉子一样的叠翠秀山,一处山俨然一尊山神,山下那群叽叽喳喳的桃花就是她的孩子,簇拥她,奔向她,歌吟她,整个山川诗意盎然,巧夺天工。

站在新市小尖山脊,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大尖山山巅之上,有两块造型美丽、风韵独特的飞来石,大的石头像草房,四周仿佛还有炊烟缠绕,小的石头酷似一个弯腰劳作的女人,她,就是比神女峰造型更加生动和完美的老婆石。山风徐来,一个美丽的传说,裹挟着无限春光,响彻耳畔……

老婆石,一个多么亲切、憨厚、真实、地道的称呼。正是有了老婆石,整座山峦活了起来,灵动了许多,有了人间的烟火味道,也明亮了人间岁月。

人们把坚实、伟岸、挺拔的石头赋予了女性的温柔,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寄托给了沉默的大山,把一载要么欣喜要么忧伤的往事挂在山腰,一些绝句,在山洞里排列,看透尘世铅华,虚进虚出。你看那大小相连的山峦,多像一群忙碌的行人,他们栉风沐雨,披星戴月,仍然拖儿带女,送走黑暗,迎来黎明;仍然心心相印,手手相握,站成铜墙铁壁,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滋润着一片人类的土地;他们不仅净化了空气,而且涵养了水源,使城市、乡村少受甚至免遭风沙灾害的侵袭。

老婆石,站在高山之巅。云是她头顶上的一纸诗书,写满慈祥与痛彻的句子。一朵清新,站在高处,独自欢欣,把三千里江山尽收眼底。所有的桃花、梨花、茶花、桐花、迎春花、映山红、山荆子、红山楂、棠梨树、沙枣树等数不清的花草树木都依附于她;所有的牛羊、松鼠、蚂蚁、雀子、豺狼、野猪等飞禽走兽都依赖于她;所有的山路、河流、寺庙都紧贴于她;所有的神仙、高人、隐士都修炼于她……

虔诚,是山的注脚。

她的空灵,她的俊秀,她的执着,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仰望,思考,和温暖。一棵百年的栗树死了,另一棵或者更多的山荆子又在山崖之间扎下了深根,把山谷填的满当当的;一头山羊被狼叼走了,更多的生命在山林闪现,各自占山为王。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最早的民谣发端于山;山盟海誓,最早的爱情产生于山;山不转水在转,离开的声音在山涧飘荡,向前,像红枫一样,如火,似霞……

在春天的山道上,人们追逐着桃花,还追逐着山巅那像桃花一样楚楚动人的老婆石,望着有些模糊有些爱怜的身影,我突然想起了走了四五年的母亲,母亲的手掌。我是在母亲的手掌中长大的;我们是在一页打开的劳动章节里了解母亲、了解母亲那惨不忍睹的十指的。

母亲的手指,粗短,干硬,嶙峋,没有一丝的弹性和温润,像一排山树,道道纹理的黑已经成为血液的一部分,连着脚下的土地和大山,连着忙碌;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由于长时间的劳作、由于长时间沾水而风湿,而夸张地扭曲到了一起,中间连一双筷子都很难插进去,真不知道母亲每天是如何使用筷子、使用其他劳动工具的。母亲的十指呀,是一个扭曲的造型。摊开它,就摊开了一块石头七十三年的岁月星图。

老婆石,就是替我活在人间的母亲。

我不得不反复说母亲的十指。母亲的左右手背上都有三个豌豆一样大的凹陷,裸露出的青筋和骨骼,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祖国的三山五岳,那样遒劲那样坚挺那样葱茏那样年迈……那山地成了母亲脚下的泥丸,那黄土成了母亲手里的细浪,那桃花成了母亲手心血土中长出的亲人。

记得母亲左手食指第三节拐弯处的伤疤,是那年抢收小麦的时候,被一只黑乎乎的镰刀划伤的。它是在累得实在没有法子了的时候,多次向母亲发出警告;母亲就是不听。母亲笑道,人定胜天。愚公移山。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你还敢不听?就在母亲重复第三遍的时候,被老实的镰刀,反咬了一口,咬得很深很深,就连那只镰刀都感到吃惊和脸红,从此一蹶不振。

记得右手的拇指是被那条大黄狗啃的。一大早,大黄咬住了母亲豢养的翠花鸡不丢,母亲急眼了,拼命去掰大黄的嘴,大黄也是急眼了,它认为是母亲要抢它到口的粮食。它像乡人一样,为了捍卫糊口的粮食为了捍卫尊严,而背水一战,而大打出“口”,差一点就把母亲的大拇指给干掉了。母亲终于把翠花从死神嘴里给救回来了。母亲说,还指望翠花为儿子多生两个鸡蛋,好补补儿子正在学习用功的脑子。为此,母亲没有责备大黄,没有去打防疫针,甚至连简单的包扎都没有,就去和顽强的野草战斗了,开始了不断地搬迁和改变自己一家人的命运,开始了岁月最早的歌唱。

山歌的味道来自山风;山风的味道来自山野;山野的味道来自山花;山花的味道来自汗水,汗水的味道有些泪的咸。

……还有很多记忆很多故事很多传说,从石头缝里吱吱渗出;新鲜而辛酸的记忆,伸出了一双双被岁月啃破的手掌,那裂开缝淌着血的手掌,捧出了小麦和红桃,捧出了千层底的布鞋,捧出了热腾腾的窝窝头,捧出了草丛中的道路,捧出了一颗滚烫的心,捧出了一片山一样的厚重深情。

走远了,我还在看那忙碌的身影,她呀,还在不住地挥手!我心中刹那间就多了一丝温暖一股力量一种动力。老婆石,是我人生的一面旗呀!


白竹园寺的传说


白竹园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枣阳市东北部新市的深山老林中,是以佛教文化为主体,集山、林、石、寺于一体的旅游和休闲去处。公园内有竹园禅林、贞节井、蝴蝶石、塔林、槐荫救主树、玉皇顶、牛心石、财神殿、观景台、石林、保安寨等三十多个景点,两座水库、八个大峡谷,沟壑纵横,松竹叠翠,流水抚琴,候鸟飞云,气清雾岚,更有“竹园禅林”寺院隐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因“天效其灵,地呈其瑞”,前环后镇,古人曾发出“岂非天造地设”之赞叹。寺院门侧有左雌右雄两棵果树,高八丈,胸径三人合抱有余,枝繁叶茂,荫阴两亩多地,天晴日不晒,细雨不湿衣,大树下可容千余人。

距今有1900多年历史的竹园禅寺,秀丽动人。真可谓:三春花满香如海,深冬冰雪秀孤松;林海深处仙人游,观音洞里听春声。虽然这里的自然景观雄奇秀美,但是她的人文景观更是璀璨悠久,令人神往。

你看那古槐,远远地,正在向你招手致意。当你一脚踏入山门,就能看到热情的君子树——古槐树。

古槐树身有两人合抱那么粗,虽然空心,仍然枝繁叶茂。此树与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刘秀有着一段佳缘,留下了“古槐救主”的传说。

树能救人?且听我慢慢到来:当年,势单力薄的刘秀和王莽大军在这一带交战,由于莽军人多势众,刘秀交战时寡不敌众,夺路而逃,逃至古槐树下,已无退路。眼见追兵铺天盖地,刘秀仰天长叹:难道天要灭我?

突然,古槐树树干“嘎嘎嘎”地自开了一道裂缝,刘秀听着那撕心裂肺的呻吟,像是母亲的召唤,他热泪夺眶而出,说时迟那时快,急忙躲藏进去,树干旋即又轻轻合拢。泰然若素。莽军追到古槐树下,不见刘秀身影,就继续往前追。追兵走后,树干又裂开,刘秀在谢过古槐树救命之恩后,又去征战。他心里时刻铭记人民群众这个伟大的母亲,终于成了一代明君。

古槐树历经沦桑,但那道裂缝再没有复原,实乃天工造就,人饰而成,像一尊端坐莲台的菩萨,面带微笑,庄严肃穆,提示过往,真是一颗“绿树净瓶慈惠心”呀。

有风过顶。风中似有隐隐的啜泣。就见林海之中盘踞的三贞节井,井边婷婷玉立的人儿。白衣素裹,似神仙下凡。

相传山下住有白、李两户人家,两家夫人同时怀孕,两家指腹为婚。结果白家生位美女,李家生位俊男。两个孩子青梅竹马,长大后情投意合。而附近一财主的公子对白姑娘的美貌垂涎三尺,强逼白姑娘为妾,白姑娘宁死不从,忠贞不渝,投井自尽。这口井后人取名为“贞节井”。李生听说后悲痛欲绝,一气之下,杀死财主的公子,烧毁庄园,在贞节井旁修建了寺庙,自己削发为僧,终日厮守在井旁。一天夜里,白姑娘化为一根白竹,在李生的身后抚摸、缠绕、相恋……白竹后来就在井周围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大的竹林,一望无际的海洋;李生所建的寺庙,被后人反复翻修,就成了现在的白竹园寺。

人民不忘这见证一曲忠贞不渝爱情的白竹、老井、禅寺。山风吹过,竹枝随风婆娑起舞,还有许多山盟海誓的语言掩藏在这如大海的波涛之间,一波一波向远处翻滚、奔涌,浩浩荡荡。是传说?还是神话故事?当地的人民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他们先人的真实,爱情的真实,凄美的真实。竹林中走出的那对相亲相爱的人儿,他们更多地会说,他俩呀,就是我邻居家的娃子。更多的游人会拿起井边的竹筒,去舀井里的山泉,一口气喝个饱,喝个痛快,顿觉神清气爽,心儿也醉了!然后,悄悄地下山,把忠贞带回家,把美传向远方。

白竹园寺还有“暴雨池”、“营救神牛”等诸多传说,和优美的景色连在一起,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让人心醉的绿色传说。这些美丽的传说,让这个千年古寺一下子活了起来,让每一个游客有了登临的愿景,想看一看,那棵历经千年的树,神奇的树,今天的模样;那口井,忠贞的井,是不是还咕咕地冒着爱情的甘泉?

走远了,还在回头,回头找寻,找寻那岱青色的山峦,山峦里、薄薄的云雾之内,缭绕的传说,与蓝天相融、与远古相携的故事,朦朦胧胧,飘飘欲仙,而又心驰神往。

升腾的故事里,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恰似流水爱上一座桥


无数次,我站立东园桥身边,大把大把的阳光沐浴头顶,有两千年前的流水濯足,眼前花香得有些失真,风能吹出鸟语的形状,一句话也不用说,左手年华,右手美好,内心深处有流水一样的清音,经过18世纪空气的过滤,恬淡向暖,一路向禅。

东园桥,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景观桥;这座风流倜傥的大桥,就建在枣阳的母亲河——沙河之上。双向四车道,中间建有花圃,有二十多盏最时尚的路灯士大夫一样,傲立中间,两边还有宽敞的人行道,造型古朴的人行道栏杆下边,同样有夜光灯照射,让这座穿城而过的大桥既玲珑剔透,如幻如梦,又大气高端,贯通东西;桥的两端,修有宽敞的休闲游乐场地,供人们欣赏两岸美景,可谓观景台。夜晚,这里聚集着众多的男男女女,跳舞,唱歌,纳凉,观花,赏如画的公园连同整座小城,浮在水面上,落在天风中,摇曳一片诗意。

桥的西边,是枣阳老城区,曾经被高大的宋代城墙包裹,小巧中透着市井气息,紧凑中蕴染古老妩媚,钟鼓楼俯视河面,报恩寺深藏岸边,魁星楼耸入云天;桥的东边,是浕水(即沙河)公园,浕水广场,从老城区搬出来的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高速公路连接线,工业园,玫瑰海,桃花走廊……过去没有桥,就是因为有了以上建设,有了经济发展,才几次修缮了这座桥。由过去的船渡、搭木板、两车道,到如今的美丽恢宏,时尚前卫,市民垂青。东园桥,负重前行,串联了一座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串联了汉唐遗风和二十一世纪的水乳交融,是这座城市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

隔河相望,渔歌不绝,人情世故,清亮透彻。一河水,育两岸,一座桥,聚魂魄。到大桥下面走走,或许有我们心灵的期盼。青青翠柳,碧玉妖娆,尽是菩提;悠悠河水,素波荡漾,禅悟人生。内心的河流,从没停止过流淌。这里苔痕溜滑,丽水连天,到处密布隐喻,需要安静而从容,面对这肆无忌惮的水墨之色,已经是午夜了,桥上的行人还在穿梭,林中的小鸟还在相欢,无数白天吸满阳光的绿色植物,在夜晚霓虹灯下,又慢慢地把阳光和氧气吐出来,给人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通泰之美。记得和爱人刚谈恋爱的时候,经常在桥头约会,共话婵娟。一起背诵卞之琳的诗歌:“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想必姑娘也在轻轻吟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我把我有些抽象的秘密藏在心底,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因为幸福真正来过。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总爱带她到桥上转转,在属于自己的公园里坐坐,看柳絮因风起舞,布谷声中夏令新,流水溅溅度两陂,挨着散发出香甜而浪漫气息的玫瑰花,说一些轮回的故事和亲情。儿子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我总爱站在桥头等他放学,不论风雨,不论严寒酷暑,而后两个人高高兴兴地回家。来来,回回,一场风接着一场风吹过波浪的起伏,吹过北方和南方不悔的岁月,吹过优雅淡定飘着饭香的一扇扇窗棂。

时间都去哪儿了?凝望两岸苍翠,思念竟从此生根。日月星辰浩歌,天赋沉浮江河。一座桥,从水墨丹青里走来,从时间深处走来,牵着飞翔的布谷,牵着幸福、快乐的阳光、月光、荧光,牵着自由的流水,牵着一声更比一声高的鸟鸣,叫得麦苗儿泛绿涛,叫得桃花含苞笑,叫得玫瑰唱四方,叫得河水扭秧歌,叫得大桥飞云天……

就让流水,带走我的爱吧!

一对老人伴随着启明星,走过东园桥,走进公园里……那么眼熟?我仿佛看到了双亲,激动地跑了过去。他们向我致意,荡起小舟,划向深处,钟鼓楼的钟声响起,无数相爱的人们打开了房门,我忽然觉得,自己刚才还是做了个梦。东园桥呀,我将怎样,才不愧你对我的华美和记忆?


翠柳河


是青柳带动河流,还是河流牵着垂枝?

我分不清楚。千百年来,翠柳拂水,水映袅娜,是住在两岸人家心中的一幅画:树的士大夫风范,与水女子的恬淡、静好、柔美,琴瑟和鸣,顾我则笑。偶尔的捣衣声、孩儿的戏水声,还有掠过的鸣叫,总会引起一群鱼的上岸。

我来,翠柳河对我笑;我走,翠柳河依旧带笑颜。那青青柳树下,看尽千帆皆不是的望河女子,心随船行,也许,她期待的人儿正在路上,斜晖脉脉,绿水悠悠,是欢喜?是沉醉?是酸甜?是苦辣?蝶恋着花,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只为让女人一生从内到外更加的美丽。

我来,我去,与翠柳河无关。翠柳河拨动深浅相扶的雾霭,在一派苍茫里打坐。镇定,是有声,亦是无声。

每年,翠柳河都会夺走一些生命。母亲的哭声,让翠柳不住地摇曳,也许翠柳河会听见泪珠渗进草丛中的叹息,会感受流逝的幽邃。河流很远,远得像一篇白话文言,印上宋词的模样。

每年,翠柳河都会迎来无数的诞生。三只蜥蜴爬过潮湿的泥土,东张,西望,而后像三思的哲学家一样思考片刻,爬上了翠柳的脊背,引得翠柳不住地瘙痒,也许翠柳河会听见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每年,我都会站在渐渐远去的青春岸边,透过一帘青丝,看远处的桃花谢了,玫瑰花又开,一片蛙声,婵娟万象。手捧清凉的河水,发现翠柳河的脸庞有些生动的忧伤,她的目光还是那样的烁烁撩人。奔跑在我脸上的,是一棵钉在土地上又被土地支撑的翠柳。它举不起一颗泪水的重量,扶不稳一缕炊烟的蹒跚和沧桑,还有一声被春雷掩埋的叹息。俯视一年两熟的田野,我突然觉得,人一定要活两次,才能与岁月一同成熟。

河边石阶,皈依佛门;简化所求,一心向道。燕子飞时,绿水绕人家,枝上柳绵吹又少,爽气洗尽尘埃昏。两岸的农人,肌肉拧成疙瘩,血脉从地底涌出,充满河水一样鲜活的生命、韧性和力度,他们用镰刀写诗,用锄头作画,用朝晖和晚霞揩汗,用七彩的河水弹奏,鸟儿的音符在波光潋滟之上啼啭,跳跃。

河的上游有一古镇,名曰鹿头。金鹿头的传说,感天动地。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农上山砍柴,正当他身疲力尽、准备下山的时候,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呻吟,他提着砍刀,顺着声音小心翼翼地往前摸……太阳已经落下去了,一阵阵秋风撕扯着老农的衣襟,老农发现荆棘丛中有断断续续的血迹……老农的心禁不住一阵颤栗。他加快了步伐,终于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只母鹿。母鹿跪卧在草丛中,一身金灿灿的皮毛,哀怨的眼神中显出了绝望的光芒。受伤的母鹿再也爬不动了。老农扔下砍刀,摊开双手,慢慢地往前移挪着碎步。母鹿挣扎了几次还是倒在了地上……等母鹿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它发现自己已经躺在老农家的炕沿上了。老农每日精心料理母鹿,把它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呵护。母鹿很快恢复,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农家。后来,母鹿从山神那里得知明天就要发地震了。母鹿撇下嗷嗷待哺的儿女,星夜疾驰,半夜赶到老农家,发现老农全家早已熟睡。“咚咚咚……”它急得用蹄子踹门。老农赶快起床开门,母鹿把地震的危险告诉了他们,老农和全村的人们得救了,而母鹿在返回去营救自己儿女的路上,遇到了强大的地震……就在母鹿死去的地方,一夜之间又崛起了一座小山,样子酷似鹿头。为了怀念母鹿,有人就把母鹿葬身地起名为鹿头。而当地的人们更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作“金鹿头”。最奇的是,泉水自鹿头山中自然溢出,顺着一块突出的石头,滴滴答答如雨帘般注入河中,几千年来从未间断。有牛群在林中悠闲地啃草,牧牛的孩子折几根柳枝,编成草帽,罩在脸上,小脚伸进水中,倚在树下打盹。这么一处再平凡不过的小景,让人感觉到无比的清新、自然、灵动,有一种神秘的引力。

河的下游有一古山寺,名曰鹿门寺,同样因传说而动人。相传东汉名臣习郁和刘秀在这里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君臣同梦”的故事就出自这里。这里因诸葛亮拜师而成为三国故事的发祥地,因为隐居了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等名士而留下“鹿门高士傲帝王”的美谈。

一条河,养两岸。风吹麦浪花果香,玫瑰海里赏夕阳;笑语点亮四面风,轻灵云烟燕绕梁。处处显露禅机,“一花一净土,一水一如来。”人们安逸地与水为邻,与水相亲相爱。据传:两岸的蜈蚣比别处的蜈蚣多长两条腿,两岸的麦粒圆滚滚无沟槽,两岸的银杏树枝朝下长,两岸草药遍地长。实快活,无系绊,万两黄金终不换。任他千圣出头来,总是向渠影中现。

一条河,埋亲人。翠柳河以她特有的柔韧,平和了一个又一个暴风骤雨般的时代变迁。蕴力千钧,吞并八荒,荡污激浪,无数的战争、革命在她周遭演义,无数的儿女趟过她的腰身去探寻真理、主义和思想,无数的热血汇成了一个红色的山河。她一不小心,就把倩影挂在了月亮上面。

一条河,见证心灵的镜像,她近乎神性的美,让我无数次热泪盈眶。万道光芒蓬松着她长发的波澜,啊,翠柳河,这辽远的情人,连汉水,达长江,连接无数的城镇和无数的人文历史,连接无数的璀璨文明,孕育新的创造,新的历史,无数力量的天网在她的头顶交织,托举蓝天,斑斓大地,溢满活力。

“谁与美人共浴沙河互为一天地?谁与美人共枕夕阳长醉两千年?”跳跃吧,我的青蛙;跳舞吧,我的爱人;跳歌吧,我的翠柳河。


沙河,这个被我们命名为幸福的爱人


你从大山里走出,和祖国的大河流向不同,你一路向西南,在枣阳城区美丽转身,向西,蜿蜒百里,入汉水,至长江。飞鸟,野草,果园,青鱼,晨风,夕阳,还有一个又一个梦,于远方岸堤交汇,融合。

你从历史深处飘来,你的儿子刘秀蘸着千年的清水,抒写了东汉崭新的历史;南宋名将孟宗政孟珙父子在你的身边演义了灭金抗蒙大戏,史载:金人呼为孟爷爷,不敢窥襄汉枣阳者数年。(孟珙)病卒之日,边城(枣阳)为之罢市恸哭。

你从诗歌里飞出,河水里,游弋着李白、韩愈、苏东坡、孟浩然的诗舟,“门前流水尚能西”呀,这是对自然命运的不屈抗争?还是枣阳人的豪迈性情写真?那个在你河畔读书的放牛娃聂海胜,两次驾神舟飞船,把中华民族最壮丽的诗篇写在了月宫。

沙河,谁是你千年来梦中的笑靥?

一滴水,改变了两岸人的生活习惯,河南喜米,河北爱面;一滴水,氤氲了两岸人无数的情感,我不说爱你,我以我的方式爱你,我用全部的时间、所有的玫瑰,还有一城池的河水,来兑现我的誓言;一滴温柔的水,穿透我,穿透一座城,悄无声息地流淌,流淌。我在安静地走来,又在安静地离开,就像河水一样,离去一部分,又有一部分从上游赶来,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其实早已青丝染白发了,难怪圣人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慨叹。故土,就在脚下延伸;城市,正在一天天变靓;日子,恰如身边悠长而令我敬仰的河流,从一种远处,流向另一种远处,从小溪汇成大河,从宁静到喧闹,从远古到未来,依旧保持着奔流的形象。

沙河,你究竟还有多少美丽在枝头绽放?

往事如烟呀,漫过远处的山头。小城的血脉就是我脚下的河流,灵动而悠长。一条白条鱼,在翘首盼望亲人的归来,明亮的眼睛里,分明挂着一滴泪珠,比鹰眼还小的泪珠。借一场春雨,我突然发现你漂亮得就像邻家的女孩,眼里的温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像你潦草的写意。

往事如烟呀,漫过远处的山头。一个怀抱落日的人,眺望被流行歌曲唱热的城市,长风浩荡,几朵淡忘的云,缝合着留给我的伤口。看那平静的奔流,你会突然悟出一个道理:真正的梦想不是你坚持了有多久,也不是你取了有多大的成就,而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离不开它了。它是你的亲人,生命的一部分。青春是短暂的,同时也是永恒的。如果青春是无悔的,那么,流逝的就只是时光。这是一条生命的河流,静静地,安详地,流入我的心田。

往事如烟呀,漫过远处的山头。青草为伴,微风抚琴,翠柳相望,渔歌互答,很嫩的思念被河水浸染,有些哀愁。这该是一个如何让人魂牵梦绕的所在呀!坝堤上,谁的歌声沿坡而下?有多少梦呀,是在子时醒来。“咚……”有人向河流掷下一块石头,砸出了一个大坑。很快,河流便缝合了伤口,平静如新。你以你气吞八荒的仪态、深沉含蓄的故事,令万物不敢忽视你兼有的色彩声势,兼有的力度速度,兼有的刚劲耐力。这大地上最古老的生灵,一切沧桑,一切灾变都无法掠去你出类拔萃的基因。一条河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热血儿女,沙河,从来都不缺乏执著的追求、坚韧的信念和骄人的辉煌。

许多流泪的脸,如一块缺月,开始变得圆满。

沙河,这个被我们命名为幸福的爱人,躺在鄂西北的胸腹上,禅静洒脱,在青碧的光影里,桃花遮掩,闪着亮儿;你的歌声,掠过两岸盛开的玫瑰枝头,吹开杏熟麦黄蛙声一片;头上的那朵云,是豪气上了天,白的可以下酒,白的可以抒情。当我途经你的盛放,看见了很多东西,那里走动着曾经,所有雨水都在为一个词语洗礼。走进你,就走进了春夏秋冬,走进了阳光、露水、花香和烂漫,走进了一场又一场生命的盛宴。

挨着迷人的沙河,挨着恬静的爱人,挨着清新的幸福,我的内心,为什么总有一股激流涌动不止?

无数次的弯腰


一线白光的薄翼很快从东方的天际扩散开来,还挂着露珠的小城轻涌着行云流水般的呵欠,醒来了。那些红的绿的淡的雅的小窗内,摇动着男人女人依稀的身影。

很快,大街小巷扬拂起一层层清脆的车铃声儿。

小城最早醒来的摊位主人,是那个修自行车的过了中年的师傅。大家都叫他“老王”。

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总能看见老王忙碌的身影。他是那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较早离开土地走进城市的第一代中国农民。他刚开始借住在城郊的一位亲戚家里,凭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起早贪黑,现在已经在亲戚那里落了户,盖了新房,大姑娘在南方打工,小儿子在附近的一所高中上学,日子过得就像刚炸开的爆米花,有滋有味。

他瘦小的身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言语还不是很清晰。听说有一次,他正在修车,抬头看见马路边有一辆飞奔的摩托车,正在向一个骑着自行车横穿马路的小孩冲去,他不知哪里来的劲头,只一个箭步就飞到小孩跟前,用力把小孩推过去了,自己却被摩托车撞倒了……从医院出来后,就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熟悉老王的人,没有一个取笑他的。

老王话不多,见人总是露出善意的微笑。不论你修不修自行车,只要你停下来,他总会上前摸摸你的自行车,一个螺丝帽松了,车把太活了,气儿不足了……他一眼就看出来,经过低头、弯腰、蹲下的反复,就会“化腐朽为神奇”。有一次,一个买菜的中年妇女慌里慌张地把破了胎的自行车推来让老王修,等他修好后,那位妇女不付钱骑上车就走。老王也不吭声,仍然勾头弯腰忙着自己手中的活儿。我不解地问他。他憨厚地笑道:“人家……不是……有意的,再说……修修补补……值不了……几个……钱。”那被笑牵动着的稀疏胡须上,还挂着露水一样的汗珠,一闪一闪地,滚落下来……

也许,那位妇女有急事。也许,她也会想起来。也许,她永远也不会想起来。在这里,有好多想不起来的人,他们把自行车放在老王那里,让他修,而且一放就是好多天……但老王清楚地记得,这是谁的车,有什么问题;那是谁的车,主人叫什么,家里还有几口人……说实在的,大概有二十五年了,我还真不知道老王的全名叫什么。

说来,我真佩服老王的记性,耐性,本性。

由于老王的语言障碍和做事的慢悠,也有人对他发脾气的时候。但是,不管白眼也好,委屈也好,打击也好,老王在那弹丸之地,始终老实本分,心态平和,装着每一个顾客。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每天弯腰数千次,上万次,把自己弯成一个自行车轮胎,向前奔跑……但这并不是懦弱和不刚,而是一种魅力,一种方法,他用委屈撑大胸怀,淡然于得失荣辱之外,任白云飘过,西风吹过,时时刻刻从容、时时刻刻努力是他最好的生活工具。多年来,大家都说他是一个靠谱的人。老王通过无形化有形,让“靠谱”二字达到形消而神在。也让我们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

老王在摊位旁摆放着一副精致的牛角象棋,经常会有南来北往的弈林高手在这里切磋技艺。老王也时不时地露点山显点水,把人们的情致推向高潮。这里成了男人们工作之余一个尽情享受的热闹去处。我们邻近几个单位的职工还经常把自行车寄放在他那里,既省力又方便还放心。他总是乐呵呵的,干着分内分外的事儿。

待晚霞散去,城廓渐渐变得模糊起来,老王就收摊了。

清晨每每醒来,直视路面,总见他弯腰驼背的身影,以及挥之不去的憨甜笑容。老王总是那样慢悠悠的,重复着单一、平和、自在的活路,快乐的音符伴着他每个细小而娴熟的动作,点缀他那无数次低头弯腰的世界。他不卑不亢,不急不躁,不因自己的身体缺陷而自卑,自信地支撑起每一天的太阳。从靠谱的老王身上,我发现一个理儿:当生活要你低下头弯下腰的时候,其实是想让你成为高人。


花山:一个词人的灵魂栖息地


花山,不是山,是一个和霸山比邻的小岗地。只因有了柳永,柳永的词,花山成为诗人拜谒的圣地,花山被鲜花堆成了山,堆成了一个可以仰视的天堂。

宋代学者、小说家曾达臣(敏行)和元代大家陈元靓都说,柳永葬湖北枣阳花山。前者曾在《独醒杂志》中记载:“耆卿(柳永)墓在枣阳县花山,每岁清明词人集其下,为吊柳”。后者在《岁时广记》中亦载:柳耆卿“掩骸僧舍,京西妓者鸠钱葬于县花山,其后遇清明日,游人多狎饮坟墓之侧,谓之吊柳七”。《枣阳县志》记载:“宋词人柳耆卿(即柳永)墓在兴隆镇花山”。


1

清明,我与柳永在兴隆花山相会。

九百多年的流光撷一条古道疾走,花山上晓风踟蹰残月回眸,一个隔着华阳河、隔着杨柳岸,北眺京师、南望故乡的凝重身影,在月下徘徊,有一声两声叹息遗落在梦里。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你还在仰望那条日夜奔流的乡河吗?这河当然不是九百年前的河。九百年前,内忧外患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河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两岸建起了一座华丽的城镇,其中你经常喝酒吟诗的酒轩还在,你醉靠的歪脖柳树和站满驴打滚、婆婆丁的矮墙还在,和你相亲相爱的那位女子的家园还在,你留下的诗词歌赋还在,“留恋处舟催发”,日夜车马不停,滚滚向前……

我小时候就在读你的诗词,读你的雨霖铃,读你的传奇。最不能忘的是你在颠沛流离中结识的蓝颜知音,你还在倾听她的哀怨吗?这个名叫谢玉芝的女子,是附近谢家湾的大美女,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心曲唱和,蝶飞凤舞,有着千丝万缕、血浓于水的情缘。这种生活,决定了你以毕生精力来写词。你的“三变”皆源于此。在这里,你找到了诗词创作的源泉,找到了生活的保障,找到了可以停泊的港湾。枣阳的方言俗语,农耕趣事,男婚女嫁,扩大了你的词境,开拓了你的题材内容,促进了中国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世界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是在枣阳兴隆这片诗词的沃土,你成了中国把歌曲当饭吃的第一人,成了与苏东坡齐名的文学大家。

但你风流成性。你是一个浪漫词人,一个江湖词人,也是一个与词共着生命的专业词人。你一生混迹于乐工歌妓间,在“偎红倚翠”生活中“浅斟低唱”,“工于羁旅行役”,你的家在远方,流浪,流浪,体尝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况。又因此常常不得不与所恋的人离别,你的著作中多属怨苦凄别之辞。《雨霖铃》(寒蝉凄切)便是你诗词中的代表。


2

一个寒蝉凄切的清秋节,古镇兴隆,岸边杨柳,黎明冷风,空中残月,心中那份凄哀悲苦,愈想愈远,愈远愈悲,竟无语凝噎,念此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你走了,留下了一个走遍万水千山的浪漫背影。那个相思的情女子,把你痴痴地守望。她不想耽误你追求功名的大好时机。

你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可你一到汴京,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骨子里浪漫风流,就被青楼歌馆里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抛在了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而且还把你的风流生活写进词里:“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当然,你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你“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词赋”,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你曾经向可心人谢玉芝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魁甲登高第”。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

你沮丧之极,你在谢玉芝的劝说之下,和她一同回到枣阳兴隆老家,寻找精神的慰藉,寻找词的源泉。在兴隆乡野做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是谢玉芝再次劝你,男子汉大丈夫要经受得住磨难。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到禁中,上达宸听。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你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你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再度的失败,你真的有些愤怒了,你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

是谢玉芝再等你三年之后,又去找你,把你把你的灵魂请回了兴隆。你看到了兴隆的古朴民风,善良的乡野间流淌的咕咕诗韵。

于是,你幡然醒悟,开始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使你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你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

你年近半百,终于成了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可你已经超然世外,没有了当官的兴致,你超脱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 你常以宋玉自比,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

你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姐们念你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你安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妓都赶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谢玉英为你披麻戴重孝,两月后因痛思你而去世。死后依然陪伴你左右,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你俩的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亦称为“群妓合金葬柳七”。

人们在怀念的时候,更多的是对枣阳女孩谢玉英的感佩。


3

只有清明,草木才有可能错成为人,而人却一直向着草木成长。

“凡有井水处,既能歌柳词。”清明插柳,就是为了纪念你而在枣阳和许多地方形成的风俗。在井边,在有流水的地方,人们齐聚一堂,唱你写的歌,跳你编的舞,表达男欢女爱的挚情。

你和你的文字,永远行在路上。清人陈廷焯《词坛丛话》也曾说:“……柳写羁旅之情,俱臻绝顶,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你一生写的羁旅行词60首。羁旅题材常用于表现文士追求功名不果后的心情与思绪,因而你的羁旅行役词也透着浓厚的文人气质。然细细品读你的羁旅词,却会发现这类词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夹着世俗的尾巴,即一方面高唱文人格调,一方面剪不断与歌妓的相思和缠绵的回忆。试看《雪梅香》一词:“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词一开篇就写萧瑟的秋景引发了自己的悲秋情绪,而这种情绪,和当时的宋玉应是相同的。以开创悲秋情结的鼻祖宋玉来写这种悲,更体现出满腔才华的人走向衰老时对年华已逝无可挽回而自己的志愿还没有完成时的那种悲凉和悲痛。在征途中,你唯一能忆起的,便是那些在你不如意的时候陪在你身边的烟花女子。还有那一处可以葬你的花山。

你上承敦煌曲,下开金元曲。你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你凭借通俗文艺的创作开创了宋代文学的商品化的先河,为后来“职业”地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的书会才人找到了注脚。

别后暗负,光阴多少。你是矛盾的,你是痛苦的。你的矛盾既源于本人,又源于你所生活的社会。你的痛苦佐证了你是人生、仕途的失意者、落魄者。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葬我于花山之上,我要用晓风残月为心爱的女子梳妆;葬我于杨柳岸边,我要用华阳河水荡涤岁月所遗留下的污秽。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兰心蕙性。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 隐隐两三烟树。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忧。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熊河:雨水冲刷的心灵港湾


大鼓响起来,大风舞起来,大网撒下去,大鱼跳起来……

那些远离多年的场景重新抵达熊河岸边,与我们在春节撞了一次腰。让我们细细咀嚼、体味这一刻的幸福,有些温柔,有些疯狂。

鲫鱼、鲤鱼、草鱼、鲢鱼……纷纷展翅,一起吆喝:起网叻——

在这国家3A级风景区、湖北省首个湿地公园和襄阳市十佳山水景区的一隅,人们争相摸头鱼,摸彩头,场面壮观。

与这些热烈相比,熊河的美,更在于她的静。但更值得游人记忆的是,熊河的落雨。

游走熊河,游走青龙山,游走雨帘,游走诗廊,游走秋水,一切梦中的仙境在眼前浮现。

穿梭在林间山中的晨鸟,仿佛是一个大型的交响乐团,它们正演奏着秋天的圆舞曲,小小的身影,从一个树梢跳到另一个树梢,从一个幻想跳到另一个幻想。

轻轻的秋雨落在刚刚启动的船头,一船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被眼前的山水牵住了,伸手触摸雨丝,身子在不知不觉中,往前滑行。

碧波柔美的线条,织成一个又一个起伏跌宕的音符,被小小的雨点轻抚,时时刻刻弹奏在每一个人的心坎上。

岸上一垅又一垅葳蕤的茶园、一片又一片茂密的香菇、一树又一树火红的山楂,骄傲地横卧在青龙山的脊背上,得天地之灵气,孕日月之精华,向游人昭示着茶香、菇甜、楂脆的奥妙与魅力。

船头划破浪阵继续向河中驰去,水面渐趋宽阔而幽碧,一浪一浪卷着碎银奔腾着,不息地奔腾着,宽阔清澈的水面显得那样热烈而多情,执着而遒劲,博大而深沉。千百年来就这样涌动着一曲又一曲温润清醇的山水之歌。有时人们把它忘了,有时人们借它消愁……它承受了人间难以承受的一切重负,仍然欢欣鼓舞,奔涌向前,让我们这些在尘世中撞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的人,顿生渺小与超脱之念。

河中小岛——板桥岛更多地让我们想去当年落破之人郑板桥,他隐居此地一定是看中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风土人情,油然而生:难得糊涂。

板桥等诸多岛屿与风景名胜,经年累月与波涛为邻,与清风为友,与鸟儿为知音,是何等的悠闲与雅致,清静与怡神。其实,熊河的山水是一种恒久而浑雄的不变,映衬着我们,让我们在雨中领略、沉思与反观,整个水面仿佛在一种旋律中摇晃着耀眼与璀璨。

熊河水的节律是舒缓的,以一种广大的包围推送过来,又以一种温和的宽容往后退去。一烟浩渺水波永远横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想象更多的是这母亲河的遥远与古老、常翠与凝重、珍贵与发展,在熊河岸边、青龙山下,过去的渔家樵夫如今成为了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他们发展并形成的拖车生产一条街带动了全镇经济,揽活了广大的农村市场,不正像这一浪高过一浪的熊河泱泱之水滚滚向前吗?

二十多公里的绿水上长廊,古木翠森森,百鸟啾哝哝,万泉汇中流,碧水印苍穹,玉龙衔青黛。捧一口清泉,飘飘仙然;登一阶山径,悠悠似风,一派生机不知不觉之中在眼前滑过。

下了游船,但见山中金菊招展,白鹭翔飞,熊河水推涌着向我们致意,自得其乐的岛中人家挂满了金灿灿的收获。留在我们身后的是峰回水转,浪涌天阔,烟雨雾树岛鸣鱼跃的万千景象。我们的心被醇美似酒的雨水浇了个遍。

醉意中的我想到了瀑布和溪流,它们本没有什么高潮,它们的高潮既是它们整体的景观,青龙山没有它的险奇之处,熊河亦没有它的波澜壮阔之景,而它们的高潮恰恰亦是它们合二为一的整体景观。

我爱熊河的落雨,我爱熊河的四季。


白水源:一滴柔究竟能承载诗人多少幸福


那个踟蹰在白水源头的汉子,为什么来来往往?他是在追逐自己的过去还是在对眼前的河流产生一段奇想?

他想起了这条河,从这条河流走出的那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中兴之主、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一个骑牛夺天下的美须儿郎。这条朴素的河流,内心却藏着一个静默而高贵的灵魂。不动声色地,流淌一曲生命的圣洁和灵光。

他捻长须,着长袍,望着静美的月色,和月下的“归田”人、月下的一线天光,脱口而出:“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

这与他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豪迈,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条诗人笔下的工笔长河,在人世间,在古帝乡,在群山的怀抱之中,来来往往,超凡脱俗,有多少年了?谁也说不清楚。这条诗人笔下的心灵长河,见惯了刀光剑影,听够了鼓角争鸣,与干旱抗争,和寒冷、艰险较劲。终于,她送走了自家的孩子刘秀,又等来了自己的知音——那个衣袂飘飘的白衣男子,那个“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的侠客,那个喜欢喝酒、爱护苍生的诗人。

坐在白石之上,看一轮初升的白月,饮一瓢白水,如同喝一杯白酒。诗人刚刚去襄阳看罢好友孟浩然,经过心灵属地——刘秀故里枣阳舂陵白水源,但见两岸山色秀丽,古木参天,花香四溢,源水自深山奔涌而来,清澈见底,渔歌互答;河中石激岛屿,激起层层浪花,像是在为这岸上的一切,回报以美好的祝福。哎,诗人是越发想念这条河了,渴望有一天能跳进河水里,去嘻戏,去击水;就像儿时偎进母亲的怀抱一样,去撒娇,去啼笑。诗人看那欢笑的河水,还有月光由于追寻鱼儿的身影而在浪尖像个孩子般跳跃,仿佛看见了母亲那久违的慈祥笑脸,深情的眼睛;看那下游的一片布满鹅卵石的浅滩,心里的诗歌,就像流水冲击着石块“哗哗”作声。诗人登上石激,暂时忘却了那段政治上没有找到出路,功业还很渺茫的彷徨苦闷历程;忘却了生活的窘迫……不想走了,诗人厌恶了长安城里你方唱罢他登场的虚荣,诗人抓不住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时光,疲倦了常年的奔走,在这人生得意之时,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举杯邀河,诗仙与这条河,前世有缘啊。

可,岁月是不能来来往往的。只有来,没有往,奔流不复回。不觉已是经年。

人到中年啦!覆水难收呀。诗人多想回到年少时浪漫惬意回到“短衣匹马逐春风”的激情之中呀。

诗人问脚下的河:“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河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诗人又问:“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河亦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人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诗人站在岸边,有些顿悟。河能醉人何须酒?水能香我无须花!

人在中年,诗仙最爱那无声无色的微水。善隐忍善给予善聚合善借助善亲和,世间至柔者莫过于水。安静、祥和、谦让是它的重要特征。老子说,上善如水,故几于道。一泓生命的活水,每一滴都在律动。它翻卷着,扑腾着,涌流着。忧郁也涟漪,微笑也涟漪;愤怒是波涛,欢乐也是波涛。它无限地延伸而来,无限延伸而去。它与山一样享受着安静,它与天一起柔软着幽蓝……粼粼细水苍茫而来,细水绵绵旷阔而去。白云晴日之下,悠远、飘逸,是时时有灵感的诗人在挥写一首清冽丰盈、水意冲荡的诗赋,那是怎样的琴瑟和谐呀,纵千古一腕写春秋,其酣畅练达,美的叫人沉醉。水柔和的流着,澄清、晶莹,带着山间的青翠和芬芳。水,蕴含无限,充满了创意,也充满了灵性和预示!

一滴柔,究竟能承载诗人的多少幸福吆!

人在中年,诗人最爱品读一条河抑或一滴水。领会一字一句的含义。事业无须惊天动地,有成就行;友谊无须甜言蜜语,想着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朋友无须多多少少,有白水就行。堆积的情绪,堆积的方块字,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刻燃烧;积攒的情谊,积攒的欢快,仿佛也为了这一刻倾诉;跳动的心啊,在岁月的浪上激越滚动……

为了白水源,诗人一共留下了两首千古绝句,一首是上面的《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一首是《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在白水源,他道尽了人世沧桑。一个足音渐渐远了。诗人不知道心该不该疼痛,不知道煎熬的心路,是否已经靠近港湾?飘雪的季节,鲜活的心情没有冻冰。因为它痴心等待春的绽放。因为它憧憬着花开的声音。

一只神奇的手,牵引着目光,牵引着梦想,牵引着脚步,牵引着追求与奋斗,牵引着来来往往的客人。

白水源的目光伸得老长,就如那秋天的芭茅,发须都被铭刻着青草般的思念。诗人上山,山曰白水山,有白水寺,诗人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和物,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诗人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心向佛,便有了佛。有了佛,便能与他对话。

出白水寺,诗人看到路旁有树。树长得很茂盛,绿意盎然;而另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诗人就问:“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佛道:“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早春一杯帝乡水,心暖千里诗万篇。诗人恍然大悟,他在长安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赐官不仕,心中只有在白水源得到的两个字:不动。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5647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