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化艺术 >> 曲艺 >> 正文

假面之下的玛丽莲
信息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何明敏    阅读次数:7386    发布时间:2014-07-07

  荧幕上的她风情万种,是世人心目中永远的性感女神。而荧幕之下,尽管她英年早逝,有关她的一切,包括坎坷的身世背景、传奇的婚恋经历和神秘的自 杀疑云,在半个世纪之后仍然广为流传。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玛丽莲·梦露。而此次波兰著名戏剧导演克里斯提安·陆帕和波兰华沙话剧院带来的《假面·玛丽莲》 则为中国观众展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玛丽莲。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暗流汹涌的冲突,开场即是玛丽莲一个人近8分钟的喃喃自语,而随后三个人物的相继造访及由此引 发的对白支撑了整出剧的进行。玛丽莲与剧中其他角色的对白,看似谈话而非谈话,因为人物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交流,一切的对白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着玛丽莲的 内心世界。可见,导演的用心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摘下玛丽莲的“假面”。“假面”一词译自英文“Persona”,原意为演员所戴的面具,心理学上翻译为 “人格面具”。陆帕的精神导师——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用这一概念表示人面对外部世界时为自我保护而进行的伪装本能。这种通过角色扮演展示给 外界的性格,正如给自己的人格戴上了一个假面。荣格认为人格具有多重性,从结构上可划分为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而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人格 面具却压抑了个体的真实人格。《假面玛丽莲》一剧则试图穿透作为一个资本主义流行文化符号的“梦露”,直抵玛丽莲的灵魂深处。正如剧中人物葆拉所说,玛丽 莲是全世界的偶像,光芒四射的她应该属于一个纸醉金迷、寻欢作乐、活色生香的世界。而这恰恰也是观众所熟知的玛丽莲和她的生活。陆帕导演则安排玛丽莲逃离 她原本的生活,置身于一个废旧的影楼。在这个隐蔽的空间,玛丽莲为塑造角色而苦思冥想,也为爱情而饱受折磨,她抽烟、酗酒、失眠,有时恍惚地睡去,又突然 地惊醒,她在梦中流泪,也在醒后哭泣。她在角色与自我之间挣扎,在现实与梦境之间流转,在痛苦和希望之间摇摆,始终处于飘忽不定的迷离状态。玛丽莲希望借 助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格露莘卡驱赶那个脆弱的自我,从而突破自我限制,完成自我的救赎。她让角色在自己体内生长,却又无法理性地把握角色,由此陷入了恍 惚的人格分裂状态。或者说,玛丽莲是有意让格露莘卡在体内失控,只有这样她才可以摘下她的人格面具,以格露莘卡为借口表现自我的真实个性。而她的表演导师 葆拉、摄影师安德烈和心理医生格林逊则一次又一次地试图让她再次带上假面重返那个众星拱月的明星舞台。他们既是玛丽莲所戴假面的塑造者,又是促使玛丽莲戴 上假面的外部世界。惟有那个在她入睡时悄悄到访的弗朗西斯科,是玛丽莲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是他带玛丽莲来到了这个亦真亦假的空间,也是他在玛丽 莲的梦中骑着单车转来转去,可以说这个人物既是导演虚构的角色,也是玛丽莲想象的外化,意味着玛丽莲对爱和自由的渴望。然而他是不堪一击的,随着格林逊医 生的到来落荒而逃。

  桑德拉·科曾尼克的精湛演技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多面立体的玛丽莲:她放荡不羁却又天真稚气,性感美艳却又充满智慧,高傲自我却又惶恐不安,张扬肆 意却又胆小懦弱……时长160分钟的演出,她时而热烈奔放,时而迷惘低落,突然歇斯底里,之后又寂静无声,这种频繁的情绪转换和多重人格的暴露给演员带来 了极大的挑战。桑德拉并非在模仿和表演玛丽莲,而是在用全部的身体和心灵感受玛丽莲,达到了演员和角色之间的浑然一体。如果说玛丽莲体内生长着一个格露莘 卡,那么桑德拉体内则寄居着一个玛丽莲。借助桑德拉的身体和表演,实现的是桑德拉、玛丽莲、格露莘卡三个灵魂的三位一体。临近尾声之时,那一段作为演员的 桑德拉在排练时哭诉抱怨的视频,则意外地呼应了这种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奇妙关联。角色越过舞台进入演员的生活,演员通过角色认识自己,这正是导演陆帕的表演 理念在舞台上的一次完美实践。

  最后一场戏,明晃晃的灯光亮起,突如其来的14个剧组工作人员拥上舞台。玛丽莲回到了拍摄现场,在众目睽睽之下宽衣解带,却没有人顾及她的害怕 无助。世人关注的永远是她的肉体,而不在意她的灵魂。玛丽莲的挑战终以失败告终。前几场戏仿佛就是玛丽莲一个又一个的梦境,梦醒之后她不得不回归自己的生 活轨道。犹如一只待宰的羔羊,玛丽莲被送上了世人欲望的祭台。当摄像机从玛丽莲转向台下的观众之时,剧场的每一个人都是窥视者,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玛丽莲的 肉体。最后的一段视频则以虚幻的方式极富渲染力地揭示了玛丽莲的人生悲剧。那一团团烈火恰似观众的灼灼目光,将玛丽莲的躯体燃烧殆尽。导演让玛丽莲像凤凰 涅槃一般炽焰燃烧,或许是为了让她能在观众的心目中浴火重生。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6560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