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国际视野下的贵州原生态文化实践
信息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作者:王小梅 周静 张蕾 陈丽芬    阅读次数:2266    发布时间:2014-07-27

国际视野下的贵州原生态文化实践

——“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活动综述


  核心提示


  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人类学学会、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联合主办,“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暨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人类学青年论坛于7月14日在贵阳圆满落幕。论坛邀请海峡两岸、国际国内100多位学者,围绕主题举办6场主题论坛及相关活动,征集论文140多篇,共同讨论通过并发布《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其跨地域跨学科跨族群的深入性探讨,极大地扩展原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界取得广泛性认知和共识,具有更大范围的交流性和互动性。

  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贵州打造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基地。该论坛以原生态为纽带,在世界人类学及一般社会科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青年人类学者共享研究、交流、发散原生态知识的乐趣,透过现实规划未来,持续推进开展海峡两岸青年论坛交流,增进两岸人类学共建时机,助益“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阵营,营造两岸青年人类学者参与者的热情。


  生活的智慧 诗意的栖居


  原生态,不是某一历史时刻的横切面,或者某种纪念碑式的时间观念和社会记忆,因为最本真、最自然而永恒不变。原生态,更多指与人现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各种言语和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诗学”式的展演方式和表述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席刘珩博士认为,原生态更多关注人在社会结构和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智慧,体现人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体验、感知和描述社会结构和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在刘珩为论坛提交的题为《原生态文化的社会诗学观念》论文中,他系统地提出并佐证:“原生态文化”应该采取一种以人为本的“诗意的栖居”的研究视角,从而激发出应有的社会学想象力和学术洞察力。

  这样回到生活本身的人本主义研究,不仅为原生态概念回归现实性运用提供可能,同样回应了此次《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立场:立足本土传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重新树立基于本土智慧和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体系和文化机制。

  它更是回向民间的召唤,从乡野中寻找具有鲜活生机的精神资源,唤起对民间文化的尊重和敬意。贵州的原生态文化生长于乡野民间,有着深厚的民众根基,是集体智慧和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一种不为人力所及的天工之美。它清新刚健,血脉旺盛,饱含天真烂漫的情致和跃动不已的生命力,推动了人们对于当下文化观、科学观、发展观和现代性话语的深入反思。

  当我们将视野转向中国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元素,可以看到,其诸多内涵与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至高追求有着天然的血脉关联。因此,如何重新激活蕴含本土智慧的原生态文化,从中寻找更为合理的、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成为了人们研究、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文化的伟大使命。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百色学院副教授黄玲在为论坛提交的题为《从“原生态”到“诗性思维”:命名与实践》论文中,提出生态文化“回归自然与天人合一”的理念。她认为,“原生态”不仅是生物层面,更侧重于人类的精神层面,包括人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等等,讲求的是自然、生物、人群和文化所组成的具有完整性和关联性的生态链条,是一个活态的、运动的、循环的生态系统。

  司马迁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老庄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万物齐一”,是人与天地比德、人与自然通感的最恰切的彰显。人类学家费孝通强调“天”和“人”的息息相关,余英时也认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一种“不即不离”的状态,人伦日用的实践和天道信仰的观念是互相交涉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的“天”则是与历象、人伦、物理相对应的。中国的“自然”的范畴,包括了由天地、万物、祖先和自我灵魂等多元构成的,其中所蕴含的连通与传递、包容与转化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这既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图式,也是“回归自然”的生命原乡。黄玲认为,对于当代人而言,不管是生存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作为源于远古世界的人类的原始生命力和人与自然的质朴关系的神话叙事,积淀为人的生命经验与智慧,支撑着人类的生命原型与文化结构。


  原生态的资源 文化性的探知


  “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是一个既要有先进思想、理论、方法有力支撑的重大学术命题,又是一个需要先进理念、战略、策略、体制、机制有力支撑的重大发展命题。”省社科院院长吴大华在论坛开幕欢迎致辞中提出,如何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和相互支持,如何才能做到事业系统的正能量与产业系统的正能量有机、有效、有续协同作用?

  贵州是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富集大省,贵州也是较早开始原生态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实践大省,贵州更是较早开展原生态文化研究的大省。

  虽然中央媒体“青歌赛”中设置“原生态”组,原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外延和边界,一直未被学界界定,被大众很好地认知。

  早在2007年7月,由贵州省政府、国家民委、国家旅游局主办,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省民委,省旅游局等部门协办,举办了首届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与此同时,还举办了“原生态民族文化论坛”。

  2010年6月,于贵州凯里举行的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文化论坛上,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中国人类学家,围绕着原生态文化在当代之蓬勃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对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的践行、发展观与生态智慧等议题均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观点和建议。

  2014年7月12日至14日,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中国人类学者聚首贵阳“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再次聚焦原生态文化,展开对话与讨论。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组委会经过半年的积极筹集,逐项落实各项论坛活动,并经专家讨论论文选题方向,确定以原生态文化的边界与内涵、旅游观光与原生态的关系、区域互动与文化诸形态、民间智慧与现代语境下的展演“跨民族”的文化边界与地域认同,“贵州文化”及“贵州人”的文化内涵及主体性认同,古囤、古堡及汉文化研究,文化的“族群性”与“地域性”探讨等选题方向,积极向海内外学者征集论文。

  活动共邀请来自美国、台湾、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人类学专业博士等年轻人类学者、中国资深人类学高级顾问和省内各市州文化单位人员160多人参会,共征集论文近140篇,极大地扩大原生态文化内涵和外延的跨学科跨族群的探讨,符合原生态文化大汇活动积极把贵州打造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的重要基地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邀请到台湾10余位学者协同省外高校15位青年学者撰写论文,围绕原生态文化、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传统再造与文化生产,提交丰富论文,其中不乏论点新颖、观点创新的文章。提交论文和受邀参会者广泛涉及省内各高校、社科界,甚而县市文化单位、基层研究机构,100多位学者共同交流原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并首次跨越学界跨越区域地与台湾学者互动。

  贵州省素以拥有多元性、古朴性、完整性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而著称。经过近十年深入挖掘与精心打造,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根基的“多彩贵州”品牌已经成为丰富贵州省群众文化生活的民生工程,成为展示贵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并延伸到非遗保护、旅游、商务、演艺等相关行业,带动了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

  今天,原生态民族文化已成为了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贵州文化元素,是贵州最大的文化“富矿”。如何在新语境中使“多彩贵州”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接轨,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相辉映,也成为一个新学术命题与时代命题。


  共荣的开放 不断的创新


  著名作家阿城在论坛上分享《苗绣和上古文明》,多民族留存的丰富文化实物告诉我们上古文明的起源造型图,实证贵州地域文化和华夏文明起源关联性极大。

  “原生态文化是常变常新,与时俱进,开放共融,不断创新的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助理、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韦小鹏在提交论文《追问“原生态文化”》借用其他学者的观点阐明,原生态文化既有鲜明个性,始终保持自身特色,又常变常新,与时俱进,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正确处理好原生态文化发展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是我们必然经历的文化重构,也是贵州文化交融、替换、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山大学教授孙九霞研究中所见,小黄村侗族大歌商品化过程是从品牌建立,到文艺演出等,再到侗族村寨商品化,政府将村寨以整合的形式进行产品打造,本地族群为主体的文化商品化,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商品化也起到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提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其传承人是原生态文化的实践者,尊重共同体的知识产权,改善文化持有人的生存状态,并在全球化浪潮下激活地方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与活态文化基因,构建民族或族群认同与凝聚的内涵和底蕴。

  贵州文化多样性的背后,实际上是有某些整体性关联的特征的。贵州学者提出的“古苗疆走廊”概念引起广泛关注,论坛中专设“古苗疆走廊”与贵州地域文化的专题研讨,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贵州地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从明代土司城堡遵义海龙囤考古三年570多天归来,省考古所副所长李飞研究员在论坛大会主旨发言上讲述海龙囤考古发现的鲜活历史故事,每一个场景和图说都能带着学者穿越时空,去倾听复活的历史细节,这也是关联走廊的一个文化释读。

  台湾暨南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容邵武博士在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分享桃米村围绕青蛙与蜻蜓展开的生态建设,“大地震带给桃米灾难,生态建设使桃米焕然一新”,经历大地震带来的灾难后,以传统农业为生计模式的桃米村,转向以生态旅游的重建方向。

  当人进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并在以自然的法则为依据,体验爱生活的智慧,人人都将是原生态文化的主人,并参与到建构美好人类家园的发展实践中来。桃米村的发展哲学倡导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心怀对原生态文化的美好向往,并为彰显其美好的未来而参与、行动和实践。

  “今天我们不可避免的全球化问题,给我们社会带来极端的物质化、商品化。”南京大学教授范可博士在论坛发言中提出,贵州率先提出《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这是一种可贵的发展方向。


  采访手记:贵州原生态文化 值得世界来体验


  来参加“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暨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人类学青年论坛,台湾民族学博士后、荷兰莱登大学文化人类学暨社会发展研究所罗永清谈论着“真正的鱼”。台湾南岛民族所谓“真正的鱼”,当地邹族人称苦花鱼,泰雅族人也称苦花为“真正的鱼”。“真正的”的物种大概就是台湾最早、最广泛分布,且是人们最早见到的物种,也含有原住者的含意,也可能含有最早的、先的、分布最广、出现频率最高的意思。“真正的”意谓生态上的原初状态。

  “真正的鱼”是泰雅族视为最珍贵与好吃的鱼。我们可以遥想当年泰雅族祖先看见满溪的苦花鱼,是如何的高兴。原住民以“真正的”一词形容某单一物种,往往赋予其生态上先驱者的意义,也同时含有将动植物“文化化”的过程,亦即驯化的过程,而对于河川单一物种的尊重,也带出对于河川内其他物种的区别方式,显示出原住民对于物种间的认识。

  在罗永清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无疑是透过“文化”作为媒介,发展出对于环境的认知并生产出为人所使用的人工物件。自然生态和文化,原本无可分割。对于“真正的鱼”的释读方式,换个思维看待“原生态文化”,我们顿然知觉原生态和文化之间并无分别和区隔,生态和文化自从有人的存在性和文化询问变成一个必然的行为方式。鱼存在自我的河流中,像是原生的生物系统,被本地人认同的“真正的鱼”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是鱼和本地人生存方式、生活实践建构了鱼的文化属性,这是原生态和文化产生的直接关联和互动。

  再一次从政府高层推动原生态文化国际性的本土实践,是从贵州地域性文化坐标向国际原生态文化交流中心转向的。由中国学者首倡的原生态文化概念,以其重视“传统”及回归“本真”之取向,强调自然与人文生态相协调,关注基于地域空间的文化共生关系以及民族/族群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等,而日益受到重视,具有极为厚重的学术内涵、现实意义。

  坦然地接受自身生命的价值感、存在感和生命的质感,在返回人类原初文化追寻的哲学世界,在那里汲取更多的原动力,走向智慧发展,共同营造圆满欢喜的生活世界和生长的精神家园。贵州,从此进入的原生态文化的国际性交流,必然是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具有外向的交流性和互动性,而不是等待被外界认证的文化猎奇代码。她必然要开启自我认同的新时代,告诉自己,并开始从内部认同,贵州原生态文化惟一性、差异性的价值,告诉世界其留存的生活方式值得世界来体验。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5427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