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走近贵阳连环画收藏 “小人书”有大市场
信息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都市报    作者:邬建玲 李屹    阅读次数:2664    发布时间:2014-10-13

  一张小板凳,一本“小人书”,这曾经是六七十年代的孩子最为温馨的阅读记忆,《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将》……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通过“小人书”润物细无声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时光荏苒,当时的“小人书”如今在寻常百姓家早已绝迹,彼时的小孩已是人到中年,但那份挥之不去的温暖记忆却让“小人书”在收藏市场上掀起波澜阵阵,在贵阳,这一收藏群体逐年增加,本期,让我们走近贵阳的连环画藏友。


  藏家:从收集到研究


  “小人书”的官方名字叫连环画,在藏圈里,人们把喜爱收藏连环画的藏友称为“连友”。而70后的王立明在贵州连友眼中,是可以称得上“连环画收藏家”的人物。

  1995年开始涉足连环画收藏,王立明给自己做的是减法,而不是加法,最多的时候,王立明拥有2万多册连环画,如今大浪淘沙,王立明给自己留下了2000多册连环画。

  “我们这代人的童年,没有电视,没有电玩,更没有电脑,漫长的寒暑假,父母去上班后,我最乐意干的事,就是看小人书,三国、水浒里那些脍炙人口的桥段,最初都是从小人书里获得的。”王立明坦言,自己收藏连环画的初衷,正是那份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

  刚开始,王立明几乎是“见书就买”,延安东路、老客车站的夜市地摊是王立明经常光顾的淘书地,“书背面的定价一般就是几分钱,贵的两三角钱,旧书摊也就卖个一两块钱,贵一点的几块钱,最贵的宋吟可绘制的几本连环画,也就几十块钱。”几年下来,王立明的小人书竟然已有2万多册。

  随着藏品的增多,王立明与省外的连友的交流也频繁起来,特别是与上海连友的深入交流,让王立明意识到,真正的收藏应该少而精,成系列,有系统。最终,王立明将自己的收藏方向定位为贵州版连环画收藏。为了让自己的贵州版连环画收藏更为丰富,凡是出差,无论省内省外,王立明一定要去旧书市场淘宝,有时为了一册藏书,还要专程跑到北京、上海等地去参加拍卖会。据有关资料,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出版的连环画大约有300余册,王立明几乎尽收囊中,只有少数尚未收齐,可见王立明的痴迷和用心。

  随着收藏的深入,王立明开始着手研究贵州版连环画,版本、创作、作者、特点、背景、印数……王立明如数家珍。


  书商:网上生意真心不错


  藏身在贵州万通桥下的古玩杂货店“黔城往事”,店主沈坤是80后。对于小人书,沈坤没有太多的童年记忆,但小人书能赚钱,却是沈坤十分肯定的。在沈坤的店铺内,小人书只摆放了一个玻璃柜台,但每年的营业额却占到整个店的三分之一。

  “买小人书的主要还是中老年人,都是买回去收藏的,也有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这些年轻人主要是喜欢小人书上的传统绘画,这些技法与现在的漫画书区别挺大的,这似乎是年轻人的另一种怀旧方式。”沈坤说。

  实体店铺的销售额其实有限,它更多的作用是“收货”,除了有专门的本地供应商供应小人书,也有不少市民零散地送小人书来,“几十或者几百的都在收,小人书的价格出入很大,品相、版本、稀有程度、作者等都是影响小人书价格的关键因素,有的市民不懂,常常反问,网上报价几百上千,为什么到你这里才出几十百把块,其实,网上的报价一般是收藏级别的,也就是9品以上,很多市民拿来的小人书都比较旧了,自然卖不了好价钱,破损的更是没什么价值。”

  实体店主要负责收货,绝大多数的销售则来自网店。沈坤在孔夫子旧书网和中国收藏在线网都开设了自己的网店:“童年旧书店”和“童年连环画书店”,所售的小人书价位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每年这两个网店能给沈坤带来二三十万元的营业额。

  记者发现,在万东桥下,像沈坤这样经营小人书生意的店铺有五六家。显然,小人书里蕴藏着的市场可不小。


  筹备组负责人:明年要办成立大会


  今年8月8日,在陈宇等人的积极筹备下,贵阳举办了首届全国连环画交流会,来自全国二十四个省、市的近200名连环画爱好者齐聚贵阳,上演了一出全国连环画收藏领域的“群英会”。在交流会上,首发了由贵阳连友编著的《贵州版精品连环画图录》,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本以行政区域为界,编辑的连环画图录,详细介绍了200多种贵州版精品连环画。

  “贵州的连环画爱好者不少,而且每年都有新的连友加入,但较为分散,藏品丰富但有影响力的藏友之间相互的交流很少,究其原因,没有一个全省范围的连环画爱好者联谊会是一个很大的因素。”陈宇说,这正是他和几个同好积极筹备贵州连环画爱好者联谊会的原因,“争取明年召开成立大会,为贵州的连友们搭建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在陈宇看来,连环画从侧面映照出近代百年里中国社会变迁中耐人寻味的点点滴滴,从而成为中国出版史上一枝分外艳丽的奇葩。过去,连环画曾经有过历史上的辉煌,在其最为鼎盛的年代,一年最高发行总量超过八亿册,红遍全国的大江南北。过去,很少有人把连环画当做艺术,其实连环画里面所蕴含的文化成分是博大精深的,更为难得的是连环画通俗易懂、妇孺同读、雅俗共赏。

  “艺术从来不会消亡,它总以不断的变化形式去装点我们的生活。”陈宇说。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9425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