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让人难忘的毕业五十年同学聚会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王培钰    阅读次数:10006    发布时间:2015-08-03

7月3日下午,暖阳吹送夏日情怀,内心充满喜悦,我登上了一列成都开往贵阳的火车。同行的有爱人、女儿和三岁多的外孙女。这次是为了满足外孙女想坐火车的愿望,以往几次一家人外出都是坐飞机。

我是去参加高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的聚会,心情十分激动,恰如古诗所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老伴是担心年近70的我在旅途上过于劳累,要随行照顾我,当然也想去看看那里的亲人。三岁多的外孙女一直由我们照看,幼儿园已经放假,我们很自然的就要一起同行。在医院担任副主任医生的女儿是专门利用周末陪我们前往,星期日她要坐飞机赶回成都,不能误了周一上班。女儿提前在网上为我们买好了软卧车票,我们一家老少四代正好在一个软卧车包间。我这次贵阳回乡之行,可谓是兴师动众啊!

说起这次毕业五十年后的同学聚会,班上的热心同学已经筹划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他们多次与我电话联系,年初就发来了《贵阳六中1965届高中毕业50周年纪念活动》的邮件,邮件中有关于活动的精心安排,更洋溢着浓浓的同学情谊,那些热情的话语我一直记在心上:50年前的今天,我们青春亮丽,意气风发。在母校贵阳六中的亲切关怀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我们愉快地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业,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唱响了毕业之歌。我们告别母校,走上了充满梦想的新的人生之路。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我们奋发图强,为国为民不遗余力地贡献青春和力量。我们用实际行动,为母校增添了新的光彩,向敬爱的老师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时光荏苒,日月如梭,50年一晃而过。当年的青年学生,已是晧首华发。回首往事,我们感慨万千。为此,我们提议在高中毕业50周年之际,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以追忆我们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的岁月;再回眸那意味深长的火红年代。师恩难忘,同窗情深。同学们,来吧!让我们50年后的今天相聚一堂,共同回忆学生时代那一幕幕激情燃烧的情景!

我在那空调客车的软卧车厢里也久久不能入睡,激动的心情已飞向家乡贵阳,回忆着50年前的校园生活,回味着自己的一生。五十年前我从贵阳六中毕业后考上交大,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工作。今年也是年近七十岁的人了,自认为这一生还算事业有成,是单位里技术部门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有许多科技成果、专利发明。自己的这一生都与我的母校六中分不开,那里是我建立人生梦想和起步飞翔的地方。

这次同学聚会安排在7月5日全天,最令人感动的是家明同学为了迎接我们几个从外省回去的,已经在贵阳军悦港酒店预定了4号下午的宴席,那份盛情是不能耽误的。火车晚点了几个小时,但4号上午11点过终于到达了贵阳,我的心思也落了地。从闷热的成都到了凉爽的贵阳,心中充满喜悦,很快就要见到故乡的亲人和久别的同学了。

我那两个年轻漂亮的侄女开车到火车站接我们,她们分别是我四妹、五妹的女儿,都是中学的老师,有一个还是我的母校六中的老师,我很为她们骄傲。小车把我们接到我的大妹家,那是贵阳六中附近的宅吉碧苑,一栋漂亮的电梯公寓,我的大妹原是贵阳六中的高级教师和名师,现在还返聘在一所重点中学任教。大妹和侄女们都为我能够回到六中参加毕业五十年后同学聚会而高兴。

4号下午三点,我准时到达军悦港酒店999号包房,但见十多个人正在包间里喝茶聊天,还有一桌麻将已经开战,这种气氛在休闲宜人的贵阳是常见的。我仔细看那在座的十多个人,认出了几个当年的同学和老师,遂一一打招呼,还有几个没有认出,家明同学赶紧给我一一介绍。最搞笑的是,我竟然没有认出老刁同学,他是与我当年一同考上交大,一同乘火车去交大报到,在交大同学了五年,虽然没在一个系,但也常来往,有几次还一同回家乡,怎么我就没有认出来呢?瞬间那股酸楚由心而生,都说岁月是把刀,刀刀催人老,岁月不饶人啊!大学毕业后老刁分配到兰州,我分配到成都,45年来没有见过面,如今突然见面,真叫我不敢相认。我们热情相拥握手,叙述着分别45年来的经历。他热情地介绍了他同行的夫人,他们是兰州同一个单位的同事,我后来知道了他夫人当年曾是那家上市大公司的老总,我很为老同学事业和家庭的幸福而高兴。老刁同学的夫人爱好摄影,这次聚会活动就为我们照了许多相,后来都发到了同学们的邮箱里。那天在座的还有香港来的玲玲同学,她也是我们高中班主任已故张老师的夫人,我进门后立即认出了并热情的打了招呼。当年考上成都电讯学院淑玲同学从北京专程赶回来了,我们热情地交谈,她回忆起当年我分配到成都时去他们学校找到她,她当时也即将分配离校离开成都,她把当时剩余不用的各种地方票证送给了我,那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同学们都问我夫人怎么没有来,我忙解释,我夫人也来了,只是带着外孙女在我大妹家休息,不能来参加这个宴席了,明天会去学校。宴席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大家举杯祝酒互致问候,分别时大家都提醒明天学校大门口准时集合参加活动。

7月5日上午10时,大妹陪同我们一家来到贵阳六中校门,那里已经聚集许多参加聚会的同学,气氛相当热烈。校门后的大路上空拉起了红色长条幅“欢迎1965届高中全体校友回母校”,路旁摆上的三张课桌是签到处,三个班的同学分别签到报名。三个班共到了60多个同学,我们二班到的最多,当初全班45个同学,已故10人,联系不上2人,这次来了33个,可谓大团圆了。见到那些同学们陪感亲切,有些是毕业后见过几次面的,更多的是50年来第一次见面。我拿出高中毕业照与现在见面的同学一一的比对,从青春年少到年近7旬,大家都会心的笑了。只见一个女同学走到我的面前,自我介绍叫永清,自称是当年同桌的我。我想起来了,如今这个胖胖的老太太就是当年那个瘦弱的小女生,高三时因病留级到我们班的,老师安排与我同桌,可能是要让我对她的学习有所帮助吧。我很惭愧,许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但依然与这位女同学在校园里照了几张合影留作纪念。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我的爱人和女儿后,我大妹就带着她们参观六中校园去了。大妹临走时告诉我,注意看看路边上的宣传栏,在那六中历届精英学生的宣传墙上有我大妹的儿子的照片,他是当年那一届的高考状元,在那优秀教师的光荣榜上有我二妹的女儿的照片和事迹。这些在后来的参观校园时我都向我的同学们作了介绍,大家都投来赞美的目光。

上午的活动是在校园参观,大家感概当年非常美丽的校园如今又有了崭新的变化,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贵阳六中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久享盛誉的省级重点中学,贵州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我们为自己是六中的毕业生而自豪。在学校会议室里,我们见到了年逾90的魏校长和其他几个老师,大家一一握手自我介绍,我们向师长们致以衷心的问候,并送上礼品表示心意。我走到魏校长身旁,拿出了那张珍藏的初中毕业照,当年的我与老师们坐在第一排,我的旁边就是魏校长,老校长笑了起来,不住的跟我握手。我们还在校园里合影留念,除了同学们自己的相机手机纷纷拍照外,更请了专业摄影师给我们照了集体照,集体照都打印了照片,那将留下美好的记忆。同学中也不乏摄影高手,胜璋是其一,这位毕业于武汉水电学院的水电专家,退休后醉心于摄影,多次参加专业培训,购买了数万元的器材,经常参加摄影家协会的户外写生活动,拍摄了许多高水平的摄影作品。胜璋同学在这次活动中拍摄的几百张珍贵照片,我们都用U盘复制带回珍藏。

下午的活动是座谈,学校安排了会议室,学校现任领导和办公室主任都列席在坐。主持会议的是我们班的昌林同学,同学们又看到了他当年的风采。他是我非常敬重的同学,我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12年的同学情,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生干部,高中时是学生会主席,更让我赞叹的是他的文学天赋,当年常常有诗歌作品发表于学校的板报,还常上台朗诵。我还知道他有一个富含诗意的笔名,那是给报刊投稿用的。当年高考时,昌林如愿考入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和重点中学的校长。我们是近几年才又取得联系,到了他的博客,读到了他的许多诗歌佳作。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昌林同学热情激扬又把握得当,使座谈会得以圆满成功。到会的60多位同学一一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又有十来位同学在会上重点发言,还有同学引吭高歌,气氛相当热烈。

我在座谈会上作了重点发言,我在临行前就准备好了两页纸的发言稿,让我儿子在他办公室帮我打印好了,题目是《回眸青春岁月,难忘母校六中》。但是在那天的座谈会上,我的发言基本上脱离了讲稿,戴着近视眼镜又满含泪珠的眼睛看不清讲稿上细小的字,我完全是脱稿后的即兴发挥,那都是我心中的真情:半个世纪的同学情,五十年后的聚会,听到这次聚会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是从成都专程赶回来参加的,我对中学的同学、老师和母校六中有着深厚的感情。转瞬间,几十年过去了,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我的老师。回眸青春岁月,感谢中学母校六年的培养,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很好的起点。59年我就读于贵阳六中初一,65年高中毕业考入西安交大,大学毕业后工作于成都。回眸青春岁月,感谢母校六年的培养,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很好的起点。这次回到母校,我心潮澎湃,往事一幕幕呈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整个座谈会的气氛是热烈的,高中同学的个人经历不同,当年有些同学考上了大学,有些同学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也起得了骄人的成绩。最感人的是三班的家伦同学,他在聚会时叙述了他的经历,当年没有考上大学,但他的文学天赋得到社会认可,出了几本书,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先后担任报社记者、学校教师和大学教授,退休前担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座谈会的主流是感恩母校的热烈气氛。晚上大家在学校对面的酒楼餐厅举行丰盛宴会,宴请老师并祝贺同学相聚,大家频频举杯,感恩母校和老师,祝福同学们晚年健康幸福。

在母校活动后的第二天,居住在花溪河畔的心能同学,他也是这次聚会活动的热心组织者,他又专门盛情邀请我们从外地回来的几个同学,大家一起到花溪游玩。他安排的专车把我们从市内接到花溪,我们先到了他的家里,受到了他和夫人的热情接待。郑心能同学打开电脑,把他收集整理的高中同学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有学生时代的旧照,还有许多次同学们聚会的照片。他还事先把这些照片制作成了光碟,我们每人得到一张留作纪念。从郑心能家里出来,不远就是著名的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美丽的风景,老同学的情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涵盖十里河滩、花溪公园等景区,花溪公园大家都去过,这次主要游览花溪十里河滩。贵阳花溪十里河滩以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观深受人们的赞誉,陈毅元帅50年代曾吟诗赞美: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两岸多漫滩,河流平缓,河道蜿蜒曲折,景区内青山环绕,河水回曲,鱼翔浅底,鹭鸟翩飞,河中沙洲、小岛千姿百态。河流上的小桥都以“乡”字命名,那座“乡愁桥”让我们这些离家50年的同学触景生情,纷纷合影留念。中午是花溪的名小吃,晚餐是老同学的设宴款待,其情其景让人难忘!

几天后,我们几个同学又相约来到六中宿舍,我们要去拜访那天因故没有参加聚会活动的洪俊杰老师,那是高中教了我们三年的语文老师。我是多么想见到洪老师啊,印象中那是一个典型的老知识分子形象,在教室黑板上的板书非常漂亮,讲课时普通话标准洪亮,文学方面的知识丰富,课堂上是口若悬河又不离教材的要求。我知道他是旧社会贵州黔西县城的第二个大学生,安徽大学毕业后在北方教了几年书,解放后响应党的号召回到贵州支援家乡建设被安排在贵阳六中教书,六十年代洪老师的工资就有80多元,是全校最高的,他自己还主动要求降了一级。当我们来到洪老师家时,老两口正好在家,我们师生相见大家激动万分。前来拜访的学生大多是洪老师的得意门生,前面提到的昌林同学毕业于贵州师大中文系,他还记得洪老师当年为他题写的诗句,随口就朗诵了出来。毕业于贵大中文系的平炎同学,当年的文科就很出色,大学毕业后有几十万字的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活动组织者的家明同学长期在电大等高校从事教育工作,同样是活动组织者的心能同学是省级重点中学的校长和特级教师。我也向洪老师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在文学上的爱好,汇报了自己的个人文集、作品的上刊情况,特别感谢了洪老师当年的教导,我还保存着洪老师当年批改的作文本,那些文章旁边的眉批和后面的评语,真是认真负责又点评到位,让学生受益匪浅。洪老师现在还是省诗词学会会员,他的诗词集已经编辑好即将付印,老师说出书后将赠送我们,大家表示期待和感谢。我们纷纷与洪老师合影留念,又一起到了一家餐厅,点了一桌可口的饭菜,与年近90的洪老师一起推杯换盏,师生之情其乐融融。

这次毕业五十年后的同学聚会,最大的遗憾是不能见到我高中的班主任张立老师,我所敬爱的张老师已于去年病故,我向专程从香港赶来参加聚会的张老师夫人玲玲同学表示了真诚的问候。张老师是我高中的班主任,高中毕业已经五十年,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关心至今难忘。张老师是五十年代从柬埔寨回国的华侨,大学毕业后在贵阳六中任教,我是张老师教出的第一批学生。记得我上高中时,张老师刚从大学毕业,学校教师宿舍没有空余,学校将教学楼一楼的储藏室腾出一小间作为他的宿舍。到高二时,教师宿舍有空闲的了,张老师搬出后,那间小储藏室就空出来了。他知道我家里人口多,住的拥挤,影响学习,就向学校申请将那间小储藏室改的宿舍让我和班上另一个同学当宿舍居住。这样我就有了住校的机会,解决了能在校上晚自习的难题,为后面的高考铺好了路。我的数学在班上是名列前茅的,这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更与张老师的辅导分不开。每天的晚自习,张老师都到教室为我们答疑,我有时还直接到他的单身宿舍请教一些难题,张老师都认真解答。张老师喜欢打篮球,当时是贵阳中教联篮球队的队员。我住校后,课余时间常常看张老师的球队打球,有几次到市中心的灯光球场去当啦啦队,给老师们看守衣服,与老师的关系非常融洽了。我上大学后,听说张老师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和迫害,文革后得到平反,改革开放后移居香港,这本是件好事情。但让我悲痛的是,去年年底惊闻我最尊敬的张立老师因病不幸在香港去世,我不知道老师是患了什么病走的这样仓促,虽然如今阴阳两隔,敬爱的张老师,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恰逢贵州都市报举办教师节的征文活动,我含泪写下了怀念张老师的文字,表达我对老师的无比敬意。庆幸的是,这篇文章被报社选中发表,我这些文字,遥寄了我的哀思,表达了我的深切缅怀。

我难忘住在六中教学楼那间储藏室里的岁月,一张上下铺的床上,住着两个勤奋学习的学生,两年后他们都考上了重点大学。与我同室两年多的那个同学大名叫运洪,当年考起的是军医学校,毕业后当了医生,通过不断进修成了贵阳中医院的专家,遗憾的是他在事业的顶峰时就去世了。我当年就知道他的心脏有点问题,可能是早搏或者二尖瓣异常之类,这可能是他选择学医的原因,可是自己再好的医术也救不了自己的性命,让人感叹。这次聚会知道了班上45个同学已经去世了10个,让人感叹万分。最让人不解的是传杰同学,他是当年班上身体最健壮的,是全省中学生中长跑项目的冠军,多次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然而他也在几年前因病去世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轻时过多的训练而伤害了身体。有一位同学之死有点意外,单位组织到四川游峨眉山旅游,半山上突然受到猴子惊吓,一不小心掉下悬崖,死不见尸。还有一位同学的死亡有些惨烈,那是当年考上唐山铁道学院的周同学,文革中参与派性斗争,是一个不小的头头,文革后期被作为反动学生没有分配而留校待查,最后卧轨自杀了。其他去世的同学大多是晚年后的疾病,例如农学院毕业后在省土地局工作的伟群同学,退休后单位老干办组织到温泉游泳,他下水后竟然没有起来……。伟群同学的遗孀也是我们同班同学,是我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同学,看到她来参加聚会时已从两年前的悲痛中走出,我也心中释然。参加聚会的同学们都感概,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大家都要注意身体,珍惜生命。

参加完这次毕业五十年后的同学聚会后,我已回到成都。又是女儿预定好了回程的飞机票,专门去接我们回成都,要不我还会在贵阳多呆些日子,那里有着我的亲人,还有许多的同学。我与同学的短暂聚会后又分别了,但那些聚会的感人场景还历历在目,50年后的相见让很多同学都激动的泣不成声,聚会让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愈加深厚。在分别时,同学们都依依难舍,热泪盈眶,大家相约,一定要多保重身体,争取多聚会几次。我把那份挥之不去的母校情、师生情和同学情,浓缩在我这篇文字里,寄托着我对中学母校和老师的感恩,对分别50年的中学同学的思念。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8774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