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那些年,那些中秋节的记忆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单宝剑    阅读次数:564    发布时间:2015-09-19

金桂飘香,秋高气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由于这是在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其实,“月是故乡明”只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寄托而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何止是故乡的月儿格外明亮呢。据说,八月十五的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比其它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也叫八月节。在我们农村干脆常常直接叫做“八月十五”。每年八月十五中秋夜,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一家人围在一起饮宴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说起吃月饼,在我的记忆里,能吃上月饼当是十多岁以后的事了。我的老家在农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物质生活比较贫乏,尤其在农村都还普遍贫穷,平常日里连吃顿好饭都成奢侈,能吃饱喝足就不错了,所以平时很少能吃到像月饼那些好吃的“奢侈品”,“月饼”二字甚至都没大听说过,更不用说吃了。

由于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大节日,所以尽管这个时候正是农忙季节,但人们过节的气氛还是很浓的。在我的记忆里,尽管平时省吃俭用,但在这一天,我家每年都要买上带着肥肉的猪肉,切成块状放上必须的佐料,然后直接在大锅里水煮,出锅后连肉带汤油花花的一大盆子,不加带任何蔬菜,吃起来非常过瘾。至今,还非常怀念那种吃法。

那时,还没有现在的地膜覆盖技术,农作物成熟比较晚,像地瓜、花生、芋头什么的,记得好像是八月十五才开始“开沟”,名曰“尝尝鲜”,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地瓜、花生、芋头等农作物业已成熟,可以开始吃了。那时芋头比较少,家家户户仅种很少一点,每年到八月十五,父亲总要在清晨早早地去地里“开沟”刨回几墩芋头放在家里,因此,每年八月节,记得最奢侈的就是炒一盆子猪肉、一盆子芋头,加上其他的米饭、面食,吃起来那个过瘾劲不亚于过年。不过,现在习以为常的吃月饼就很少见了,原因大概月饼是奢侈品,需要到商店里凭票购买,且要花现钱,农村人一般很少舍得花钱购买吧。

记忆中吃上月饼,好像还是在外工作的亲戚给了那么一两个,全家人把月饼分割成几个等份,每人简单尝尝而已,那时我已十多岁的光景。不过,那时在农村绝大多数人都没月饼吃,因此吃不吃月饼也就没有多少人计较,似乎不吃月饼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像现在,过中秋节必须吃月饼,不吃月饼就不算过中秋节,尽管不少人并不爱吃月饼。

每当听到不少人说不爱吃月饼,我就总有点不大相信的感觉,因为我比较喜欢甜食,尤其喜欢吃月饼,特别是那些五仁等传统月饼,且从来没有厌烦过。推己及人,总觉得别人也应该喜欢吃,况且过去那些年好像没有听说过谁不喜欢吃月饼的啊,大概是那些年月饼比较奇缺,而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肚子里不缺吧。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一年一度的中秋节马上就要来了,按照传统,我是必须要买月饼、吃月饼的,不但自己要吃,孝敬父母的月饼也是必须要有的,尽管每年父母家收到的月饼很好也很多,大多数人又不大稀罕吃,但作为传统食品,我是坚持必须要吃的。不但自己要吃,还希望每个人都要吃点,因为,饮宴赏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传统节日按传统习俗来过,才真正有个节日的味道,对不?不管别人觉得对不对,反正我是认为是对的,因为这种理念早已深深地扎根于我的美好的记忆里。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1452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