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粮食的灾难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3848    发布时间:2015-11-09

                  

作者:王高贤

王高贤,男,汉族,甘肃镇原临泾人,现供职于镇原县临泾乡石羊小学。爱好文学,1995年开始创作,有一百多首(篇)文学作品散见《散文诗》《文苑》《星星》《潜夫山》《中文自修》《甘肃教育报》等报刊丛书。1998年、1999年两次荣获“中国星星跨世纪诗歌奖慧眼奖”。现为甘肃省镇原县作协会员。


公元2014年晚春时节,一直循规蹈矩的黄土高原,突然出现了多年来极其罕见的诡异气候。4月20日至4月27日,仅仅一周时间内,这里的人们似乎经历了春夏秋冬魔术般的快速更迭。春暖花开、风和日丽、骄阳似火、大风降温、霜冻、沙尘暴、雾霾、暴风雨、暴风雪……轮番上演;棉衣、大衣、羽绒服、毛衣、秋衣、西服、衬衫、裙子、短袖衣……轮番上阵,好似一场四季服装秀。正在人们手忙脚乱急于应付和心中极度纳闷之际,4月26日深夜,一阵大风过后,一场百年罕见的四月飞雪猝不及防、劈头盖脸、纷纷扬扬、发泄似的降落于陇东大地,直至第二天晌午时分午才极不情愿地停下来。

一米多高正处在盛花期的油菜籽趴下了,大部分被拦腰压断,它们金色的梦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惊落了;长势喜人、青春奔放的麦苗也是东倒西歪,像是被当头一棒,还沉浸在噩梦之中;刚刚探出脑袋东张西望,怀着一腔热望、好奇的打探这个世界,探听春天的消息的玉米幼苗,也被雪霜冻坏了,它们的小脸惨白惨白的,不知这个世界为何会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来迎接她们地出世……昨天还喜出望外、奔走于田间地头怀揣丰收大梦的农民兄弟,今天却只有长长地蚀骨般地叹息了!

“我说今年的庄稼就是给人一个眼欢喜呀!你们还不信,现在看看吧,怎么样?老天亏人了!”

“唉!是啊,老天真是亏人了!”

站在田埂之上唉声叹气、久久不愿离去的几个农民兄弟这样失落的对白声中,分明浸透了泪水!它们不知不觉中再次经历了生命和人生当中挥之不去的无常与无奈。

这仅仅是粮食灾难的一个特写而已!

从一粒粒种子,到一颗颗颗粒饱满的新粮,粮食的灾难真是数以千计呀!

我是农民的儿子,又常年在乡村小学工作,多了些与土地亲密接触的机会,每一次走进土地的怀抱,亲近每一棵庄稼,亲历它们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我的感触就会越来越多,心情可谓五味杂陈。有丰收的喜悦,更多的却是无际的忧伤。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一棵的庄稼的成长史,往往是与苦难交织的。就像每一位种地人,他们只能把命运交付给天和地一样。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今年五一假期,我整整三天几乎全是在玉米地里度过的,刚刚经历了雪霜洗礼的玉米苗似乎已经缓过气来,总算活过来了。我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而喝彩!我被它们不屈服的精神所折服!可是由于墒情丰沛,那些疯长的杂草便同这些孱弱的生命争夺起了阳光、雨露、肥料,还有有限的生存空间……由于还像处在婴儿期一样,每株玉米苗都弱不禁风,那里是这些杂草的对手,它们几乎被淹没了。好在有农民兄弟的悉心照料,它们总算摆脱了厄运!

我家今年种了一亩七八分玉米,由于妻子在县城陪女儿上高三,我又在学校,只能在节假日去地里务务庄稼。五月一日一大早,我就急匆匆来到玉米地里,可是站在地头的那一瞬间,我几乎傻了,眼前犹如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那还有玉米苗的影子,蹲下来,好不容易才在杂草丛里找到了一株株弱小的幼苗,它们好像被遗弃的孩子,让我一阵阵心痛,我用了整整两天功夫,除去了那些可怕的杂草。第三天又给它们培土,在培土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幼苗已被虫子拦腰咬断,干枯了。还有许多被麻喜鹊、野鸡、野鸭等鸟儿啄食掉了。它们的生命就像昙花一样,转瞬即逝。

听几位家在山上住的农民兄弟诉苦说,他们开春种的玉米和豆子,不到两周,被野鸡刨食的一粒也不剩,这些野鸡太鬼精了,它们成群结队的顺着点种时留下的痕迹刨过去,一粒也不放过啊!他们没办法,只好改种其它作物了。

每当这样的时刻,我就会驻足田间地头,点起一支烟,思考一粒粒粮食、一个个种粮人的命运,那简直是充满迷茫!悲戚!悲凉和悲壮!我仿佛听到撕心裂肺般的声音……

“二月二,龙抬头!”每年二月二刚过,家乡的农事就开始了。我们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曾孕育了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以先进的农耕技术,优良的劳作传统,以及早期发达的农业经济,奠定了它在历史上灿烂辉煌的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遥远的古代,我们的先祖每年在这个季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那种庄严肃穆自不必说,祭桌上除了各种各样供品外,必须摆满五谷杂粮的种子。他们用独特的黄土文化的方式,表达着对土地的敬意,也表达着对粮食的敬意和期盼!

而我更愿意把这些看作是一粒粒种子的出阁,仿佛那些待字闺中的少女一样,种子在这个时候,就要被陆续地嫁出去。一场绵绵春雨之后,一阵闷昏昏的雷声从天际隐约穿过,这就是种子的佳期。“清明时节,种瓜种豆”。农民兄弟首先让土地穿戴整齐,然后选用最朴素的方式,用犁铧、用春耧、用锄头,在响当当的摇摆声里,在拖拉机、播种机的轰鸣声中,送一粒粒种子出阁,到达梦里的家园,投入土地的怀抱。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像被季节拐走的孩子

一粒粒心中发慌的种子

整整一个冬天

都在寻找梦里的家园


勤劳而善良的农民兄弟

用锄头用犁铧用春耧

送她们回归土地的怀抱

让春天这位内心焦灼的母亲

涌动着欢乐

萌发出希望


劳作者脸上的汗珠

成为田野中最晶莹的花朵

之后是等待。等待充满希望。等待也滋生着失望。

这是粮食灾难的开始。西北大地,十年九旱,又是靠天吃饭,一粒粒种子投入土地的怀抱,便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危险偷觑着它们。最先来临的便是干旱,一场充足的雨水,常常让种粮人望眼欲穿,也让一粒粒种子翘首以盼,饱受煎熬。好在种子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只要有一些雨露,哪怕是姗姗来迟的,他们都会孕育出新生命,让劳作者看到希望,绽放笑脸。如果几个月或一年半载没有雨水光顾,这些种子便会胎死腹中,那是粮食最大的灾难,预示着颗粒无收呀!那是农民的最大灾难,也许就是一个饥馑之年啊!饿殍遍地,灾民流离,举家迁徙,怨声载道……历史上这样的惨烈简直是多不胜数!

有幸躲过干旱,并不是意味着一帆风顺啊!虫灾、霜冻、冰雹、水灾同样是灭顶之灾!

记得有一年,我的家乡就遭遇了一场特大冰雹。那年,冬小麦从第一年秋天播种之后,到整个冬天,再到第二年春天返青,可谓是风调雨顺,直到布谷鸟开始唱“旋黄旋收,旋黄旋收”的歌谣之时,人民都沉浸在丰收预期的热望之中,就在人们都已磨刀霍霍即将开镰之时,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风雨中夹杂着鸡蛋般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而来,仅仅是一袋烟功夫,几十万亩颗粒丰盈的麦田就只剩下东倒西歪的麦秸秆了。家乡的父老乡亲顿时傻眼了,笊篱抛进雨幕中,擀面杖抛进雨幕中,锅碗瓢盆抛进雨幕中,柴米油盐抛进雨幕中……人们想用乡俗中最歇斯底里的方式阻住这场暴虐。一些老者,在风雨中面对苍天大哭大嚎,甚至齐刷刷地跪倒在冰碴雨水中,祈求老天爷能留下一点种子!可是,天空轰鸣,大地悲戚,唯有风吹雨打……那种惨状真叫人心酸啊!至今回忆起来,仍叫人不寒而栗!仿佛我心中多年来隐隐作痛的疤痕。后来,我把那场景写成一首《暴风雨》,用于疗伤——

北风叫嚣

乌云布阵

雷电助威

天空风起云涌

大地在劫难逃


猝不及防

暴雨裹挟冰雹

劈头盖脸而来

孱弱的庄稼、蔬菜、小草

像被强暴的少女一样撕心裂肺

壮汉一般的大树

咬紧牙关忍受着大自然的酷刑

跪倒在冰碴泞泥中想阻住暴虐的人们

神经开始错乱

时空

仿佛轮回到混沌之初


一个村庄无数村庄平静的夏日

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击打的满目疮痍


一个人无数人红火的生活

被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风雨

冰冻成破碎的梦

去年,我国东北的水涝,云南的旱灾……都导致了百万亩庄稼的毁灭。粮食的悲剧似乎每年都在地球的东西南北中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上演着。

种粮人悲戚着,吃粮人麻木着,世间事就这样无厘头的叫人纠结着,郁闷着……

其实,最揪心的灾难还不是仅仅来自于自然,来自于不可预知的天灾,而是躲不过可恨的人祸。

餐桌上的浪费便是首当其冲!尤其是那些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的农民兄弟,这些场景让他们流汗流泪又流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足以让两亿人吃上一年,这是何等的怵目惊心呀!我常常绞尽脑汁的想:从一颗颗粮食到一盘盘精美可口的食物,还远远不止于这些吧!那个计算高手,请告诉我们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

那些口中诵读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学生们,手头却不知不觉丢弃着一个个雪白的馒头,随意倒掉一碗碗白米饭……这是学校中司空见惯的情景,真是莫大的嘲讽呀!

人们似乎忘记了历史长河中那些频繁发生的饥馑之年和艰难岁月!

人们已经丢弃了“节俭”这种曾经令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传统美德!

人们漠视着粮食所经受的苦难!

人们辜负着农民所经历的艰辛!

人们亲手导演着粮食的悲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三农”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农村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的灾难又到了水深火热之中。大量农民工弃田外出务工,大片土地已经荒芜,一个个曾经鸡鸣狗闹、欢声笑语、充满温馨的小村庄已是人去屋空,人迹罕至,即将消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还有拔地而起的楼房侵占耕地,工业占地,乱占乱征非法用地,这些都让粮食的灾难雪上加霜。

不久前,我在报纸上获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亚太地区近30%的粮食在收割与配销环节被损耗。生产规划不科学、未能妥善储存、运输系统薄弱等,是造成粮食损耗的主要原因。而我国粮食损失浪费惊人,据国家粮食局最新统计,每年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超过1000亿斤,占粮食总产量的9%以上,相当于1.5亿亩良田的产量。

行文至此,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我分明看到了那些还在土地上挣扎的身影,他们的酸甜苦辣,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在心上?

谁能擦干他们的汗水?擦干他们的泪水?抚平他们的创伤?

让他们来守望我们的土地!守望我们的家园!守望我们的粮食!守望我们的粮仓!

粮食的灾难史,何尝不是农民兄弟祖祖辈辈深重的苦难史呢?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890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