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微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法官的眼泪(外二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7030    发布时间:2015-11-13

作者:王金平

王金平,男,一级法官。系河北省作协、摄协、书协、美协会员,邢台市作协副主席、邢台县作协主席、《东方文艺》杂志社签约作家。河北大学作家班毕业,曾在《百花园》《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900余篇。作品多次在省、全国获奖。其中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中国当代小说奖等。出版诗集、散文诗集、小小说集3部。


刘保泰接到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

李志江家盖新房,找王红文前去帮忙。那天,也在那里帮忙的拖拉机手陈小云,让王红文用摇把摇着拖拉机。王红文也开过拖拉机。王红文转到拖拉机头前,将摇把插进孔里,双手用力摇了五圈。嘣!嘣!嘣!拖拉机叫起来。王红文以为发动着了,便松了手。不想,拖拉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灭了火,更没想到的是,插在孔里的摇把逆向转动,将王红文打倒在地。结果,王红文右腿被截肢,成了残废人。

王红文将陈小云和李志江告到法院。

王红文说,刘法官,要回钱,我还等着安假肢呢!

在民庭当法官,办理这类案件,再平常不过了。但事情看似简单,办起来却很缠手。

房主李志江不认帐。王红文是受了伤,又不是我弄伤了他,我让他扛石头,他去摇拖拉机,是拖拉机摇把伤了他,凭啥叫我赔?

拖拉机手陈小云也不认帐。他替我发动拖拉机,是他自己不小心弄伤了自己,也不是我弄伤他的,咋叫我赔?

两被告到民庭领手续时,刘保泰就给他们讲解了一番,他们都觉着自己很委屈。

过了几天,刘保泰去了一趟农村,他先来到陈小云家里。

这事谁也不愿发生,但既然发生了,就都认倒霉吧!你开自己拖拉机给人家帮忙,本想挣点钱,最后还要倒贴,心里不是滋味我能够理解,但最倒霉的还是人家王红文,受了痛不说,好端端一条腿没了,不能走路,不能劳动,人家以后咋过,心情咋样你想过吗?

刘保泰苦口婆心。

两个小时后,陈小云总算松了口。

刘保泰又来到李志江家。

盖新房是件高兴事,可结果弄得都挺败兴!他不是你弄伤的这是事实,但你雇佣的拖拉机没有资质,雇了没资质的干活,出了事就要承担责任,再说,他是为你盖新房受的伤。

一直谈到晚上十点钟,李志江终于答应赔偿了,并承诺明天上午把钱送到法院。

谁想第二天,李志江变了卦。我家盖房,手头紧,没钱给他,是他自己弄伤了自己,我为啥给他拿钱?

李志江反悔,耍起了横。

站在一边,一直没吭声的王红文的媳妇实在憋不住了,开口辩解。于是,两人在刘保泰办公室里吵了起来。

看着俩人唾沫飞溅,多少天的心血付之东流,刘保泰心里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刘保泰迅速转过身,走过去,悄悄用毛巾擦了擦。他想,自己毕竟是法官,不能让当事人看到自己流泪。

他稳定了一下情绪,冷静地说,你们不要吵了,你也不用着急,有啥不明白,我再给你说道说道。

李志江不愿赔钱,但总算到庭了,如果碰到既不赔钱又不到庭的主,你又如何?刘保泰这样想。他自己安慰自己,之后又重新开始调解。

一开始,李志江拧着脖子跟吵架似的,后来,他被刘保泰说得哑口无言,只眨巴着眼静静地听,到最后他不住地点头称是。

正是暑天,天气闷热,又停了电。刘保泰递过去一面小扇子,自己拿一面,一边谈一边不停地摇,脸上的汗珠仍不住地往下滚落。

他给他们谈了整整一个上午。

李志江终于同意赔偿,并在当天下午,将赔款交付民庭。

王红文接到那一摞票子,手扶桌子,一条腿站起来,向刘保泰深深地鞠了一躬。

刘保泰的眼睛,又湿润了。

后来,刘保泰和我谈起这起案子。我说,调不成可以开庭判决,手里案子那么多,何必费恁大劲儿要磨那铁棒呢?

刘保泰说,当看到王红文拄着拐杖、吊着空裤管一瘸一拐走过来时,我能切身感受到他的难处。你想,他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夜之间少了一条腿,死的心都会有!如今,他要求赔付,想早点按上假肢。作为办案法官,想让他早日拿到赔款,心里得到慰藉。为此,我流汗流泪都无所谓。


心结


甭欺负俺是外地人,官司要是赢不了,俺就一头撞死在这儿!

头发花白的豆秧跪在法庭中央,旁边是捧着黑白遗像、瘫坐在地的他的媳妇。嘶哑的哭喊声,满含悲痛、怨恨和无助。

那幅黑白遗像,是豆秧夫妇因车祸死去的儿子小存。

去年7月初一晚上,在邢台医学院上学的儿子小存,与同学一起到校外饮酒,同学醉酒驾车撞在了路旁电杆上,小存当场身亡。

醉酒驾车的同学赔偿23万元。之后,豆秧夫妇找到邢台医学院,对校领导说,俺把孩子交给你们管,你们没给管好,小存的死你们有责任。校方答复,小存违反校规,私自与同学外出,因醉酒发生交通事故,小存的死与学校无关。

豆秧夫妇哪肯罢休,将儿子小存的尸体横摆在学校大门口,昼夜守候,数天。最终校方妥协,给付27万元困难补助,双方签订了协议。不久,豆秧夫妇以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为由索赔31万元,将校方告上法庭。

再有几天小存就毕业了,他死得冤啊!豆秧媳妇鼻子一把泪一把的。

俺就这一棵独苗,20多年辛辛苦苦把他养大,说没就没了,你们谁敢说没责任?豆秧也泪流满面。

主审法官刘保泰,庭前已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没想到庭上闹得这么激烈。

刘保泰只好宣布休庭。他走下审判台,蹲在豆秧身边,用温和的言语平复两人的情绪。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豆秧夫妇渐渐停止了抽泣。刘保泰把他们搀扶到原告席上,庭审继续进行。

庭审后,刘保泰专门抽出一个下午,约谈豆秧夫妇。

小存发生了意外,遇到谁也会悲痛万分,但有事说事有理说理,法庭有秩序,不能想咋就咋,法庭是庄严的。

刘保泰批评了豆秧夫妇,随后跟他们聊起了家常。

豆秧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张胸卡,是小存的。今年上半年,省残运会在邢台召开,小存曾是残运会的一名志愿者。

看到胸卡上小存青春、阳光的笑脸,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刘保泰心里也感到隐隐作痛。刘保泰把手机号码给了豆秧,说,想到啥问题跟我联系,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在开庭、办案,下午5点和晚上可拨打我的电话。

此后,刘保泰的手机成了豆秧夫妇的热线,先后通了50多次话,问这问那,心里感到不痛快了,也要打来倾诉一番。

三个月后,刘保泰对此案进行了宣判。

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不能拿金钱去衡量的,再多的补偿也无法抚平逝者带给亲人的伤痛。但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有谨慎注意义务,而不能轻易托付给他人。

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清晰明了,结果,驳回了豆秧夫妇的全部诉求。

宣判完,豆秧夫妇没有吵闹,他们平静地接收了这份判决书,然后给刘保泰深深地鞠了一躬。刘法官,谢谢您!俺也该回去好好过日子了。

事后,不少人都感到诧异,便询问刘保泰。

刘保泰回答,对人们遇到的不幸,我们都应有一颗悲悯之心,但作为一名法官,应坚守法律的刚性!



一到法院,刘桂明就认了一个师傅。

审判队伍也是一样,新人到来,会有一个老同志帮带,老同志就成了师傅。

一般师傅年龄都大些,刘桂明师徒却不同,刘桂明是从张东监狱调过来的,一切都要从头学起。那时,刘桂明34岁,刘保泰29岁。师傅小他5岁,刘保泰是河北大学法律系毕业的,从事审判工作已经6年了。

报到那天,刘桂明特意拿了盒硬中华,见了刘保泰,笑盈盈地敬上一支,说,师傅,抽烟吧!

刘保泰没有伸手去接,上下打量了刘桂明一番,然后斜着脑袋,静静地望着他。

刘桂明被看得头皮发毛,浑身不自在。

跟谁学得这么俗气,咱们是审判队伍,不是生意人,不兴这个!刘保泰冲他喊道。

刘桂明被呛得一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站在老师面前,羞愧得低头不语。

刘桂明用余光瞟了刘保泰两眼。一张白净秀气的脸上,满是温和纯净,双眼却严厉冷峻。他中等身材,着一身挺括的审判服,看去利索而威严。

刘保泰脾气蔫蔫乎乎,平时不爱讲话,与同事关系都很一般,对领导也不说好听话。可他办案却是一把好手,不少骨头案硬是让他啃下来了。

基层法庭案多人少,不是办完一件再办另一件,往往是人手十多个案子。刘保泰的办公橱里摞着二十多本未出法律文书的卷宗。

刘桂明跟随刘保泰办理的第一个民事案件,是左村赵在柳兄弟相邻关系纠纷。

刘桂明跟刘保泰一起到现场勘测、丈量。

相邻的兄弟俩共用一条通道,兄长赵在杨挖掘通道准备建沼气池,影响了弟弟赵在柳行走,弟告到法庭。

在现场,赵在杨嘟嘟囔囔,当着法官的面蛮横地说,你们走了,我还要继续建。

刘保泰把脸一拉,威严地说,本院口头裁定,责令赵在杨停止施工,疏通通道。桂明你记录在案,违者拘留罚款,情节严重追究刑事责任。

赵在杨立刻蔫了,不敢多话。

之后,他们去找村主任。路上,刘保泰对刘桂明说,相邻双方本相安无事,往往因其他生活琐事发生争执后,未能很好加以沟通解决,就故意通过堵塞道路、改变排水方向等方式,给对方生产生活设置障碍,以达到出气报复的目的。

果然,赵在柳兄弟的相邻关系纠纷另有争执。

村主任说,在这之前,兄弟俩为分家曾产生矛盾,后来又因跑出来的一头猪大打出手,村乡两级共同出面调解,赵在杨承担了弟的医疗费。

临走时,刘桂明提醒刘保泰下达开庭传票,省得再跑一趟。

刘保泰却摆了摆手。

刘保泰不急于开庭,是给兄弟俩留一段时间,有意缓解他们对立的情绪。

庭审时,赵在杨执拗倔强,赵在柳争强好胜,俩人谁也不服谁,调解陷入僵局。

刘桂明知道,按常规,可以择期宣判结案,刘保泰却没有这样做。

那天,刘保泰把兄弟俩叫到一块儿,拉家常,促膝谈心,言谈间渐渐打开话匣,各自倾吐淤积的不快。刘保泰不失时机疏导,使赵在杨认识到远亲不如近邻,何况又是亲弟兄,使赵在杨认识到兄弟应如同手足。

经过6个小时的谈话,双方终于达成共识:留3米共用通道。

兄弟俩情谊再续。

看来,办案没有真功夫不行啊!刘桂明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保泰的形象在刘桂明心目中越来越高大。从刘保泰身上,他看到了当代法官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的精神,看到了法官不只是一种职业的称呼,更是一种使命的符号。刘桂明心甘情愿地在小几岁的师傅身后,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走,通过言传身教,逐渐走向成熟。

接下来,刘桂明单独办理了几件疑难上访老案,令法官们刮目相看。

5年后,刘桂明也当上了法庭庭长。

不管是在会议室,还是在审判庭门口,每次见到刘保泰,他都会响亮地喊一声师傅。这时,刘保泰总一脸微笑,并清脆地回应一声。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红尘过客 : 2015/11/14 14:07:16

“法官不只是一种职业的称呼,更是一种使命的符号。”作者细节描写到位,成功地塑造了刘桂明这样一个好法官形象。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1504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