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一处不该被“红岩山”遗忘的风景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4726    发布时间:2015-11-17

作者:唐秋桐

唐秋桐,男,汉族,生于1968年,大专,四川宜宾人。系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和四川省作协会员、南宁市青出于蓝文学院院士、中国访谈网特约记者、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望月文学杂志编委副主任等职,已出版个人作品7部。


从宜宾乘车,顺宜长老公路南行十余公里,雄伟的高山展现眼前,这就是宜宾“十大林海公园”的高县胜天镇——红岩山。映入眼帘的是危岩高耸,怪石嵯峨,一片深红色的悬岩峭壁,瀑布飞流直下,天生石洞,处处神奇。数十里嶙峋怪石,或独立成形,或相映成趣,如龙争虎斗,如猕猴戏松,什么三潭映月、桃园结义、公公背媳妇、马颈长鸣,不一而足,惟妙惟肖。逆溪流而上,遥望野花点点,色彩斑斓。攀上顶峰,一股带着松树芳香的微风吹来,令人陶然欲醉。湖水闪烁,翠竹摇曳,百鸟争鸣。这是20多年前我初探红岩山森林景区时所留下的阵阵涟漪。

近几年提起胜天镇的红岩山,很多人只知晓每年的“李花节”是在“流米寺”举办,故而解放红岩山的故事被遗忘了,原始的桫椤群被遗忘了,一片片绿色茶园的采茶姑娘被遗忘了,红岩山人的火热情怀被遗忘了,红岩山当时被发现的许多自然景观也被遗忘了,还有没有被遗忘的就只有“流米寺”的新景和每年这里举办“李花节”传来的阵阵歌声和笑语了。

当中巴车停留在胜天镇,在当地老乡的带引下,我再次出发,一路谈笑声,一路不断地停留。胜天原名叫“祭天坝”,传说是明末清初张献忠清剿四川时,经过这里想自己做帝王,学着元代的红巾军领袖--明玉珍,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张献忠就是这支农民队伍的后裔,斗大的字不识。张献忠的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就令前方的士兵修建一座寺庙,作为自己的清剿行宫,为战胜之果做的标志记录,在这里停留时间稍长,这种跪地拜天的祭拜方式,当地人甚为少见,张献忠的部队离开后,当地人就络绎不绝地前来看“稀奇”,学着跪拜天地,也好让自己的后代有出息,当上这样的大官,但又不知这个地方叫啥地名,因此而得名“祭天坝”。后来很多农民都是从“湖广填四川”搬迁而来此定居,清代时就叫庆符县“易俗乡”了。民国15年(1926)又置名“祭天乡”。民国24年改联保。民国29年10月复为乡。建国后的1951年10月,与世和乡、福汉乡合建“胜天公社”,取“人定胜天”之意而得名---胜天乡,再后来的撤乡并镇,就将红岩乡、胜天乡合并为“胜天镇”了。

我还沉迷在胜天镇的美名来历中,不知不觉就到了解放红岩山的马家岩下,听说当时还有几名英雄战士牺牲在这里,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在这样的山乡,这样的年代,每一寸土地,都是先辈门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一直坚守着祖国的每一片大好河山。而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也是来之不易,这也是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守护的。

再往前行,就来到了农民村五组,据说在上河坎旁以前有一条小小的街道叫“五马街”,也有赶集的邻乡村民在这里卖菜买盐,打酒提肉回家招待客人,曾经热闹非繁的乡街气息早已褪去,如今留下的只是一片片农田、瓜果和鱼麦之清香。清澈的小溪水,让我想象水源前方的原生态更加浓郁。抬眼一望,右前方是葱浓的林荫下掩藏不了一座像古代军人用的“令牌”一样的小山,原来这就是当地人叫的“令牌山”,此山的另一侧叫观音山,我怎看都不像,只是在道旁的石壁上看到一壿观世音菩萨的石像,不过放在“令牌山”旁,一定是说观世音菩萨看到有邪恶之人经过这里,会将信息传递给守护在这里的“土地神”,“土地神”就将信息传递给从红岩沟里正准备走向远方巡逻的“祖公头”,其实“祖公头”是块天然巨型红色岩石,因极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头戴盔甲,当地人叫“鹅公咀”,其实这是地方语言,真正应该叫“祖公头”。“祖公头”就手持“令牌”下令,调集这里的一切人间正君。备鞍上马,扫除一切邪恶之意,然后都到胜天镇的五马桥汇合向上级报告战果。因在这山的下面,有几座小山丘,地名与叫法很相似——“马鞍山”,真的太像马鞍了。在“祖公头”下方有“蛮人”和“土匪”居住过的“石寨”。

据说解放红岩山时,这里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解放军动用了轻武器、手榴弹、迫击炮,最高点700多米,这里崇山峻岭绵延数十里,气势磅礴。其间森林面积达五万亩。这座天然的森林公园当时却为匪占据,惨遭蹂躏。一九五O年初,原国民党七十二军欧阳大光残部四百余人枪,被我军击溃流窜至红岩山,勾结王玉堂、田仲儒等组成一千多人的反动武装,受田动云封为“川南军政区第三纵队”,欧阳大光为司令,田仲儒为大队长,惯匪涂朗清、杨俊清为大队长,王玉堂及伪保长童镜符为中队长。他们以马家岩、大红岩(红岩沟)为据点,隐蔽起来,四处袭击解放军及征粮工作队,活动非常频繁。

一九五O年四月二十三日,解放军十五军四十四师教导团和十军二十八师侦察连及南广区中队奉命对红岩山土匪进行围歼。针对红岩山的地理情况和土匪兵力分布,我军决定兵分四路,包抄进攻:第一路由教导团一、三连组成,从宜宾出发,顺江直下,到李庄后,绕红岩山东部,先歼灭祭天坝的土匪,设指挥部于祭天坝,然后从正面进攻马家岩和红岩沟之匪;第二路由教导团二连组成,顺长江到水流溪上坡,途经黄河口、柑子湾,直插红岩之新瓦房、堰心腰,包抄流米寺、马颈子之匪,切断其向西逃跑或与马家岩匪汇合的道路;第三路二十八师侦察连,从南广出发,经甘溪至汉王山脚直插祭天坝,协助第一路人马歼灭土匪,继而配合部队从正面进攻马家岩的土匪;第四路由区中队两个班经六角星高峰寺,直到两棚石,进攻流米寺、马颈子的土匪,继而配合部队歼灭大红岩土匪。四月二十四日拂晓,战斗打响了,祭天坝王玉堂匪部很快溃退到红岩山马家岩与欧阳大光部红岩沟(石寨)残部会合,妄图倚仗之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我军被敌火力逼于山下,但土匪也受牵制,无暇顾及流米寺、马颈子。流米寺、马颈子,这里地势更为险要,流米寺处犀山尾,寺庙后靠的山峰为一巨石,名叫宝鼎石,沿宝鼎石往西南,是一条山脊,正面非常陡,脊背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行,小道长约一千米,尽头有一弧圆石峰凌空突起,其状如马头昂起鸣叫,因而叫马脑壳,其山脊也就是马“颈子”了,流米寺就如同在“马”背上。翻过了马脑壳,就到了相传为明末将军段启云反清复明屯兵据守所建的石寨,石寨过后,就到大红岩。从流米寺到石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土匪恰好利用这一天险,派童镜符在马颈子、马脑壳处防守。解放军进攻受阻。战斗到中午一点,马家岩之匪被我军击溃,侦察连紧急增援,土匪见大势已去,斗志锐减,我军趁势敲掉马颈子上的火力点,冲过马颈子,占领制高点,突破了土匪在大红岩重要的防御体系,冲上了红岩山,田、杨等匪四处逃散。

经过十八小时的战斗,红岩山土匪被击溃,解放军生擒二百余土匪,击毙无数。王玉堂一九五0年十月在祭天坝被活捉押南溪枪毙;欧阳大光在江安、兴文交界之连天山被活捉,处决于泸州;田仲儒于一九五六年七月三十日被巡逻民兵击毙在福汉乡。这就是当时土匪把这小小的红岩山称为“小台湾”的结果。

如今,这里也是拥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丹霞地貌的红岩山风景区,以全为红色砂岩而得名,森林覆盖率达78%以上,是川南为数不多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区域之一。景区内还有西南地区最大的、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原始桫椤海、“川南第一寺”、香火旺盛的流米寺,仙女潭等著名景点。风光秀美的红岩山,漫山遍野的李花,吸引着宜宾、成都、重庆、云南、贵州等地的游客。

遗憾的是,还没得到开发的红岩沟的这座“山寨”,如今还保留有红色的石床、石灶、石桌、石墩、石门、石井等生活用具。只有部份石墙壁被当时解放军剿匪用迫击炮损坏,石门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水洗刷,仍完好无损,石壁上的图文仍可略见一斑。在这悬崖峭壁上竟然还有一条沟渠,可连接从大红岩山中心地--新瓦房流下来的清清溪水。试想在浓密的参天树木遮挡下,谁知这里还隠藏着一幅幅天然的美丽图画。

走在这条沟渠上,着实胆小的人是不能通行,下方是深深的峡谷,让人心惊胆颤。小鸟唱着山歌飞向对岸,停留在巨大的红色天然岩石,这块巨石很像一个“石鼓”,在这“石鼓”的对面,有完好无损的“石锣”。这天然的一锣一鼓巨石,在两悬崖上两相对应,深感古战场的磅薄景观。

老乡说:这里在70年代,当地的小伙与小妹在这两岸对歌时,有歌词是“石锣对石鼓,跨过此沟的哥哥,妹妹陪嫁伍万伍……”这逗得我哈哈大笑,我学着唱:“看我这把年纪,跨过此山沟,妹妹你跟我走不走……”的歌声一直回荡在深深的峡谷里。

要走就走进红岩山的松树林、杉树林、樟木林、桐树林、楠竹林、桫椤群,群林成荫。李树林、核桃林、桃树林、樱桃林,柑桔林,林林皆果。应有尽有,浓荫下的草木青香,野花点点,鸟兽虫声,在这盛夏的烈日下,让我们无法感受是在骄阳下寻找遗忘的风景。

当赤脚走在这沟渠里,感觉凉爽致极。被引进沟渠的小溪水灌溉农民村一、二、三、四、五组很多农田,这真是得天独厚,天赐甘露圣水,农人丰收在望,生活喜气洋洋。更有趣的是那自然形成的“天然巨石青蛙”,置立于两山峡谷低处的悬崖上,从石青蛙旁流淌出潺潺的一股股清溪水,洁白的水花伴着银帘般的瀑布直泻而下,形成一条条美丽的白色瀑布群,在瀑布声中倾听蛙鸣鸟叫,是人间另一乐趣。

在大石青蛙后,有一群小石青蛙随后其身,彰显了大自然赋予一切生灵的母爱之情。这些小精灵生活在涓涓的小溪水中,若是人在其中游玩,且不投身于大自然,享受着天仙般的神仙生活。真可谓:“清风吹拂柳如絮,潺潺流淌蛙成群;蛙鸣莲荷沟渠草,声声凑起夕阳情;对岸人家灯火处,定是茶香飘向我;虫唱林荫深处好,静静远离闹市楼。”如果有谁捷足先蹬将这里稍加改建,可谓是天然的漂流盛地,自然的沐浴风光,洗涤人身心灵污秽的好去处,累了还可坐缆车一览全景,饿了还可在此烧烤野炊,困了也可在此度假露宿,无聊之时还可钩鱼爬岩,该煅炼身体了还可采茶摘果,渴了喝口天然石泉水甜透心底,热了还可将来时的“黄金咀”及“三教堂”两座小山将小溪砌流,用去一个小组1/3的场地便成了一个人工天然湖,划船游玩山歌飘荡,翠竹林荫,鸡鸭成群。再建上个高尔夫球场、度假村庄、学校、商场、医院及娱乐文化设施等。简直是人间仙境,将整个人置身于这美丽的红岩山沟风景里,独享大自然赋予的圣洁之地,也算不亦乐乎!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8733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