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妈妈的食堂(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2206    发布时间:2015-11-22


作者:林永梅

林永梅,女,汉族,70后,贵州修文县人。大专文凭,从事宣传工作。多年来,笔耕不辍,勤奋好学,平均每年向各级媒体投稿上百篇,多次获得省、市、县“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通讯员”等荣誉称号。


妈妈的食堂简陋而充满芳香,食堂里做出的菜肴原汁原味,爽口、让人回味无穷。几十年过去了,妈妈的食堂经常在梦里出现,醒来总是浮想联翩……

小时候,我们家生活在农村,食堂简陋,约一米高两米长的土灶,土灶里镶嵌两口山水锅和用泥捏成一个火圈,火圈留一个小渠口,便于通风和加柴,里面还有几棵炉桥,以防煤块掉下,山水锅下面也有孔,利于添加柴草,山水锅主要功能煮猪食,煮豆腐也用,土灶旁边还有一口可容约十担水的水缸,靠近水缸是一张长桌子,主要用来放菜板和甑子,还有一个俗称碗柜的家具,下面放几个坛坛罐罐,墙壁上挂有勺、筲箕、簸簸、刀,地是土制成的,少量的水渗透下去,它会慢慢浸下去,多了,就会变成稀泥桨。尽管如此,妈妈的食堂里还是让人流连忘返。

每次周末回家,母亲总会从楼上取一块腊肉放在火炉上烧起皮,洗干净往火炉上一煮,香气溢满整个食堂,香味随风飘到空气中,左邻右舍都闻到。我们几姊妹做事回来直奔妈妈的食堂,妈妈怕我们饿到,将筷子从锅里钗上肉往菜板一放,分成几块,老大一块,老二一块,老三、老四也不能少。看着撕开一丝丝纹理的腊黄瘦肉,贪食的欲望油然而生,一家人,有的啃腊肉骨头,有的吃肉,狼吞虎咽放进嘴里,吃进肚里,乐在脸上,爽在心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尽管是在干净整洁的厨房里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从小,我就在这个食堂里“打下手”,学煮饭、切菜、钞菜等,掌握一些做饭、煮菜要点。逢年过节,我妈会手把手交我们如何做菜,做完后,我会逐一回忆每道菜做的先后秩序,通过巩固提升,达到牢记于心,同时,也会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有一个暑假,我母亲专门训练我们几姊妹学做豆腐,每天就是磨豆腐、做豆腐。做豆腐工序多,有时被柴火熏得哭鼻滴,用手一抹,整个脸变成小花脸。姐小声滴咕:“就是不学,长大后,买来吃。”姐的话变为现实。我胆小,只好老老实实学。至今还派上用场,我偶尔也会在家里做豆腐吃,晒晒我的手艺。女儿还说,味道不错。“还不是外婆的功劳,”我自豪地说。在妈妈的食堂里还会做干土豆片、晒欠粉(洋芋粉)、包谷饭、做糟辣椒、简单的泡菜等。

在妈妈的食堂里我悟出一道理——做事要实。无论你从事哪个职业,认认真真做事,你会受益匪浅。


传家宝——石擂钵


在我家的厨房里,放着我家的传家宝——石擂钵(又叫盐碓)。是曾祖父时遗留下来的,距今有一百多年了。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浸漫,它的模样依然未变,只是比当初更光滑锃亮了。

据父亲说,这个石擂钵是曾祖父用两斤包谷酒和两升谷子兑换来的的。它高20厘米,重5公斤,,是一个两头正方下窄上宽的喇叭形物件。它四周有古朴的云样纹理。当时是老家一个手艺精湛的石匠,用一块厚实的青毛石,经过几天功夫一錾一錾凿成的。它的出现,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家里人用它来舂辣椒面、酥麻、花生、粗盐……它成了家里不可或缺的用物。

曾祖父过世了,石擂钵留给了祖父。1960年饿饭,家里实在找不到东西吃,父亲和二叔饿得撑不住了。祖父一咬牙,用石擂钵到邻村成分不好的王家换了一撮箕洋芋,才救了父亲和二叔的命。八十年代初,父亲花5元钱又把它从王家买了回来。父亲很是珍惜,几次搬家丢的丢,甩的甩,唯独舍不得扔它,父亲常说,这块‘石头’救了他和二叔的命。后来,父亲来到县城住了。有一天,父亲对我说,那个老家的石擂钵就送你做个纪念吧,你去把它搬来。我欣然接受了,特意叫爱人开车一百多里路将他拖回家来。爱人有点取笑又有点抱怨地说:“一个石坨坨,你死了也背起去哈!”我一点都不在乎,我把它擦洗得干干净净,放在厨房不起眼的角落里,用一个塑料袋罩起,怕上灰尘。家里没辣椒面时,我就用它来舂。它舂出的辣椒面又辣又香,味道好极了,以至于我家从来不在市面上买辣椒面。春节时,阖家团聚或亲朋满座,我就用它舂酥麻花生馅,包汤圆招待大家。可口的味道让团聚的日子甜甜的,让新年的味道浓浓的。而在这甜甜中、浓浓中,也常常勾起我对逝去的老辈们的怀念。

岁月静好,一晃又是数年。石擂钵陪伴着我和家人的生活。它静静地呆在厨房的角落里,无声无息。我知道我和家人都离不开它。因为它让我和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做一个安静而有用的人,即使有时会被遗忘。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9033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