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取一缕秋阳(外二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1942    发布时间:2015-11-23


作者:寂月焚香

寂月焚香,真名马兴兰,女,汉族,小学教师,贵州金沙人。出生于1978年2月,1998年毕业于黔西师范,后脱产进修,2006年在贵州师范大学取得本科文凭。喜欢音乐,酷爱文学。


今日,阳光明媚。灿烂的光芒,从薄薄的云层中穿透下来,暖暖地铺在身上,只觉每一个毛孔都呼吸着这愉悦的空气。有轻风拂过,树叶摇曳着身姿,徐徐降落,如同翩翩起舞的精灵,煞是好看。那洒落草丛中的,黄的红的叶,是大地绽出的花儿么?层层叠叠地,开到了林荫尽头,竟一点也不输给那株热情洋溢的三角梅。

万年青的叶片绿得发亮,忍不住张开手指,触碰一下。虽不如初春的嫩芽柔软,然而那一抹绿,却由指尖蔓延到了心底。

这样的午后,最适合邀一两个好友,在松林中寻一处松针较厚的地方,躺下,看白云从露出的天空悠然飘过,伴着星星点点的光斑,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话家常。空气中氤氲着温馨,偷得浮生半日闲,真好。

真想取一缕秋日的阳光,珍藏。寒冷时,让它温暖我;寂寞时,让它陪伴我;疲累时,让它给予力量;痛苦时,让它扫除忧伤。

倚着树根,伸手接住那一捧秋阳。光晕斑驳,化作缕缕温柔,缠绕指尖。挥之不去的,是那份淡淡的想念。想念早年的朋友,也想念新交的知己。不论见不见,总有些人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在这样的日子枝繁叶茂。

有多少人是情深缘浅。在一起的时候,当时只道是寻常,寻常到不懂得怎么去珍惜,总对熟悉的给予默默面对,对陌生的微笑却报以感动。是否有一天,那份习以为常不在了,才会惊觉呢?

我愿,取一缕秋阳,晒干昨日的忧伤。取一缕秋阳,赠予我所爱的人们一世安康!


秋天的味道


秋天的味道,是想念的味道。带着丝丝的酸涩,像雨点敲打在芭蕉叶上,滴滴答答落在心头;也带着缕缕的甜蜜,像嗅着阳光晒过的被子,温暖心扉。

秋天,是一个缅怀的季节。走在路上,看着落叶在秋风中翩翩飞舞,即使不是枫红,也总教人生出那么一些惆怅。并不是一定要想起谁,只是觉得,那漫天飞舞的叶子,演奏着略微忧伤的旋律,渐渐融入过往的青春,邂逅若干年前的某个情节,如此而已。

当蝴蝶振动翅膀停在我的窗前,再也飞不起了;当清晨的露珠从吊兰的叶尖滑落,不再晶莹了;当那片枫林飘下最后一片叶子,不再惹人忧愁了……我总会坐在时空的隧道里,思绪带着些微哀伤和怜悯,随着秋雁飞过天空,穿越整个深秋。

其实,在树叶开始泛黄的时候,思念便已在微寒的日子发芽。偶尔会想念一个人,想起曾经的不期而遇,短暂的驻足擦肩,永远的各奔东西。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相似的场景想起一些人,然后微笑,叹息。在忙碌的路口,偶尔让回忆倒带,再次遇见那些模糊的影子。而后感念时光匆匆,留不住岁月的温柔。

世界上最无奈的事,是曾经陪你走过风霜的人已渐渐远去,而你还苦守原地;最残酷的事,是你满心欢喜地站在他面前,而他的眸子里再也没了你。

我们总是认为,来日方长,什么都有机会。其实,缘分是减法,见一次,少一缘。等到某一天,再想见的时候,怕是再也见不着了。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男孩,转几趟车,从一个城到另一个城,还走十几里夜路,只为了对心仪的女孩说一句“生日快乐”——即使阅尽沧桑,还是喜欢这种跋山涉水去见一个人的浪漫。

两个有情人在一起一天,也抵得上一年。 我们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也不知道爱能活多久。所以,趁着你还好,他还在,跋山涉水去见一面。在某个阳光大好的午后,带着秋天的味道,给他一束花的惊喜,足以温暖整个严冬。


落花堪怜,触碰谁的指尖


岁月静好,春暖花开。多少一生一世的约定,最终都成了碾落尘土的飞絮。叹红尘疾苦,人生无常,风花雪月怎敌得过现实安稳?

漫步在昔日的光影里,看轻风痴缠着落叶,翻卷起旧时的忧伤;蝴蝶追逐着落花,凋零着季节的过往。脚下的流水,暗藏着谁的情愫?掬一弯月华,想挂于谁的轩窗,温暖午夜梦回的凄凉。然,希翼终从指缝间溜走,徒留半声模糊的叹息,消逝于惆怅的夜风里。

那一季花开,你我转身,岁月镌刻了曾经的繁花似锦; 那一年花落,你我天涯,回忆建起了讽刺的海蜇蜃楼。

这一季花开,谁将此时的记忆铭刻成碑? 这一年花落,回忆化成了断桥,你我生生隔成永不相逢的两岸。

此岸,花落已成空;彼岸,花开已成海。

清风婉约,古韵缠绵, 我起舞弄影,携一地烂漫青花。曲尽舞断,断那三千痴缠。 忧伤的风尘,遗落一地哀戚的痕迹;远去的青春,徒留一片斑驳的剪影。时光的沙漏,风干了谁的想念?

烟花易冷,灿烂谁的眼帘?落花堪怜,触碰谁的指尖?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9026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