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浓浓军工情——写在国营新风厂建厂50周年之际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4901    发布时间:2015-11-24

作者:王钧利

王钧利,男,笔名清逸。1963年生于大连,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现在辽阳市从事教育工作,中学高级教师。为辽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阳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辽阳县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曾在省市县报刊发表,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和诗集。


今年是军工企业国营新风机械厂建厂五十周年的日子,国家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始于1964年,算得上是建国后第一次内地大开发。因此,东南沿海大城市中的上百万科技人员和干部、工人成为“支内职工”,为怀念那个时代,纪念为三线军工奉献的那一代人,记录他们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命运归宿,也深深地怀念我的父亲!

——题记


我的第二故乡在“辽宁屋脊”桓仁县老秃顶子山脚下,距县城五十多公里,偏僻而荒凉。当年,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曾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和密营。战争状态时,这里是理想的战略后方,极符合“三线”的战备需要。1965年,一批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经过严格地挑选和政审的建设者,响应祖国的召唤,离开繁华的城市,来到这里。5月20日这个特殊的工厂宣告成立了。从那时起沉静的小山沟喧闹起来。

我父亲是首批从大连耐酸泵厂被荣幸选调到这里的建设者之一,我们全家也跟他一起从大连市区迁徙进沟。来到山里,抬头望去,四周山峰耸立,云雾飘渺,老秃顶子山峰躲在云雾里,难得一见。

工厂是省属县团级军工企业。有对外公开的厂名、保密的军工代号、保密信箱代号,职工有通行证、居民为城市户口,享受市民供应待遇。厂址、规模、产品(当时生产半自动步枪)、产量及原材料都是属于保密范围。厂区的各个门岗都有警卫持枪把守,好森严、好神秘的。

“三线建设”是中央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以战备为中心,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备战备荒为人民,时刻准备打仗。

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环境艰苦,生活生产困难重重。汛期山洪频发,冬季大雪封山,企业常遭灾害侵袭。工人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往往损失惨重。正因如此,工厂里医院、商店、学校、邮政、储蓄和车队等一应俱全,甚至“从出生到死亡,企业都管”。成为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初进山沟到处都是大坑小凼,泥泞不堪。先期来的建设者用一锹一镐开辟出简易的公路,修建了厂房,住宅则是就地取材——以土石做原料“干打垒”。那是带有火炕的异常简陋的小平房,每家都有烧柴烧煤的大小炉灶用以烧饭和取暖。这种房子,人人能动手,省材料,来得快,但寿命短,只作为节约投资的过渡形式,后期居民住宅才逐步得到改善。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一批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退转军人、城市知青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这里,他们“先生产后生活”,没有人抱怨条件艰苦,能被组织上分配或调入到这个地方工作是无尚光荣。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是对人格人品人性,真情真心真心真实的磨考验。建设者们身居深山、矢志军工、献身国防,可以说是无怨无悔。“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是对他们那一代人真挚的歌颂,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那时的女工产假是五十多天,哺乳期的女工,每天上下午各有半小时的哺乳时间。时辰一到,总能看见一些穿着工作服的女工,三两步跨出厂房,急匆匆地朝托儿所跑去。

与物质匮乏如影随行的,是文化生活的阙如。那时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也少有,唯有架设在厂区居民区高处的大喇叭,每天会早午晚三次准时播放厂内新闻、转播中央新闻、播放一阵样板戏和革命歌曲,偶尔能看上一场电影,工厂文艺宣传队时常有个小演出。

职工们远离繁华的都市,拿着微薄的工资,却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为国家的三线军工事业尽心尽力。生产任务一忙就号召职工“大会战”,面对每个困难、急难任务,“只许上,不许下;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也要硬着头皮顶住。这个决心决不动摇。”这就是军工人的“头拱地”精神。

艰苦创业绝不只是一句豪言壮语,那种精神深深地融入了工人的血脉之中。那代人为三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革命热情高涨,他们不向组织伸手要官、要权、要钱,更不会讲价钱提条件,努力践行着“把一切献给党”的诺言,他们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工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一个零件,每一批军品,都凝结着他们太多的血汗泪水。三线建设的创业史是老一代人不屈不挠抹甘于奉献的精神史,是军工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首感天动地的精神赞歌。它记录着峥嵘岁月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我家里至今还留存着一套印了 “大庆式企业”字样的茶具,那是当年工厂被评“大庆式企业”的奖品。至今我还记得全厂上下欢呼雀跃,无比自豪的情景。

虽然工厂地处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但曾经是人人都想去的好单位。正如当时倡导的“好人好马进山来”,“根红苗正”的三线企业一度成为当地人觊觎的对象。

虽然工厂地处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但曾经是人人都想去的好单位。正如当时倡导的“好人好马进山来”“根红苗正”的三线企业一度成为当地人追慕的对象。进入三线企业意味着有更好的教育机会,更安稳的工作以及更高的福利和津贴。职工享受免费分房、免费医疗、子女就业、供应细粮和副食等优惠,享受每人每月12元的进山补贴。进入三线企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 。

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的战略决策。1980年以后,中央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对三线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调整、迁并、转产,并陆续迁往邻近中小城市,新风厂与另外两个军工厂简称“三新厂”一同搬迁到辽阳县城首山镇,从1984年工厂开始选址筹建陆续搬迁,历经困难重重,至1987年工厂整体搬迁结束。产品由生产军品转产民品,企业逐步推向市场。当年的厂址遗弃荒废,昔日热闹的深山又重归寂静。

从山沟里走出来,在市场经济中寻求新生,但现实却非常残酷:当年的“好人好马好设备”,而今已是“好人落后了,好马变瘦了,好设备生锈了”。三线企业已不复当年的荣光。进入九十年代,国家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对产品无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行破产。1999年工厂依法宣布破产,彻底结束了三线建设的史命,企事业的破产,使当年的三线建设者在生活上、经济上经及思想观念上经历了一次涅槃。

“为三线建设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革命友谊深过海,五湖四海奔拢来。”“为了革命同目标,人亲难比阶级爱。”……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号,是老三线人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也是当时三线建设者豪情万丈的真实写照。三线建设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三线人的品质,是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

我永远不会忘记桓仁那个小山沟里美丽的春花秋叶,不会忘记咆哮的山洪,不会忘记“干打垒”里度过的童年时光,虽然我也曾经一度抱怨那里偏僻、落后,但那毕竟养育了我们这样的军工子弟。我将永远铭记我们的父辈为了祖国背井离乡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铭记他们在艰苦闭塞的环境里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史。这种浓浓的军工之情,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刻骨铭心。

作为三线军工的后代,每忆起那个岁月,我都感动不已。我为全心全意给那沉寂的山沟带来的生机和快乐而感动;我为父母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相濡以沫勤俭持家互敬互爱而感动;我为那些曾经风华正茂而今却已风烛残年的老人而感动;当然,让我感动和遗憾的还有他们中有许多人还没有开始享受生活就溘然长逝……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三周年了,借此文也表达我对父亲深深地敬意和怀念!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8951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