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逼着自己去呐喊(外五首)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3677    发布时间:2015-11-24

作者:蔡小青

蔡小青,又名蔡淑淑、蔡诗娥,是“蔡氏四诗人”当中惟一的一个女生。由于家庭贫穷,她和弟弟蔡诗峰一样,几次辍学。在又一次辍学后,她写了一篇作文,记录下当时她的心情。这篇《能读书是我最大的幸福》的文章于1985年11月23日首次以“蔡淑淑”名字在《农民日报》上加编者按发表。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收到全国千余封读者来信。由此她也成为当地知名的小才女。1987年秋,辍学在家做农活的蔡小青被三哥蔡诗华接到他服役所在地河南省沁阳市二中求学,并考上沁阳师范。在读师范期间,蔡小青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还多次在报刊上发表、获奖。《贴满诗的小屋》《那盏灯还亮着》《秋天的草坪》等等就是她这时期的代表作。师范毕业后,蔡小青被分到沁阳市王昭乡联中任教,后调沁阳覃怀办事处教办工作、又担任沁阳市第三小学副校长。在从事教学工作近二十多年时间里,她为学生付出全身心的爱。在三尺讲台上,她实现着她的梦想,也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着她的诗篇。《九月,我到了乡下》《山里的孩子》《心语》等“心”字系列诗,都是她对教育、对教师、对学生热爱的心声。蔡小青的诗,和他的哥哥、弟弟相比,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侧重于抒写感情方面的诗多一些。她的诗细腻委婉,曲折幽长。既有个人的思绪和情感的吟唱,也有对生活的理解与执著,对故土和对军营的深情,对用心浇灌祖国的未来的畅想。她来自于农村,受益于军营,在三尺讲台上张扬诗与美的风采;同时作为农村出身的她,也对故土与乡村的情感难以言表,倾诉于诗。因而其《秋收的季节》《故乡的诗》等诗,无不感动读者。2012年蔡小青在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她的首部诗集《有阳光的时候》。蔡小青现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沁阳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蔡诗华兄妹四诗人创研会”理事等,被称为“教坛女诗人”。


尽管那段路

说不出的遥远

说不出的艰难

但是自己  还是要克服千难万险

用心去把它量完


虽然那脆弱的心灵

真的很累 很累

但不能为此趴下

也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于是  我逼着自己去抄写空白)


虽然我与命运之神

矛盾重重 重重矛盾

但为了心中那份执着

我依然笑容总挂眉间


呵  逼着自己不断

寻找期待

寻找希望

还要逼着自己与诗文诉说

(这种美的残害让人怀念与难堪)


好冷的冬天好冷的炊烟


才知道走进冬天

要不我不会碰着你的梦酣


喔  不久前我拾到你的微笑

不幸  遗失了我的项琏


当我又去青睐那份美丽

然而只有陌生  陌生的炊烟


虽然屋里生着火

可我没有发现你怀中裹着炭


别了冬天

别了炊烟


贴满诗的小屋


不知从何时起

心灵写着抛弃一切

躲进自己用梦幻

垒成的小屋


记住来时的方向

无论走到什么地方

都会找得着家


我在夜的脉膊中

跳动了很久

我迷惘中转身时

看见那盏送我的灯

依然明亮


于是  我可以在黑夜的

任何地方

找到我的归途


故乡的诗


故乡的山

是一首缠绵的诗

呵  故乡层层叠叠的山

暖和着一隅村庄


故乡的水

是一古典的篇章

呵  故乡汩汩流韵的水

滋润着一方乡情


故乡的路

是一首长短的词

呵  故乡长长短短的山路

牵挂着一片片远方的游云


呵  故乡

是一首暖人的诗

是一首隽永的词

一是篇游子日夜咀嚼的华章


九月,我到了乡下


九月,我到了乡下

三尺黑板

开始播种我成熟的信赖

方形讲台

左右前后旋出新的和弦


九月  我到了乡下

稚嫩的目光

激动我几分凄然

往日的愁节  开始淡化

渐渐逸散


九月  我到了乡下

粗茶淡饭喂养着我的灵感

房舍总和灰尘相伴

满院的落叶

写着潇条清冷

炼狱呵  就该如此开始


九月  我到了乡下

四周弥漫着陌生的气息

一页孤独的诗文

品味着春夏的风雨

秋冬的凄寒

人生进入静穆的边沿


九月  我到了乡下

挥动粉笔洁白的全部

举起教鞭指准人生的明天

三尺讲台上

留下一份透明的答案


心星


如果我老了

我就在小院里种一片天空

每一个晴朗夜晚

我用凝视的目光

浇灌天上的星星


地上的每一个人

是天上的每一颗星

我知道天上那些闪闪亮亮的星星

有我曾经相视过的眼睛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8846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