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大海,历史的眼泪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张华亭    阅读次数:731    发布时间:2016-02-20


大海的神秘是在我小的时候就深深烙下印象的。内心有一股强烈向往大海的愿望,就像向往一个神奇的世界。觉得大海是那么湛蓝湛蓝,那么气势恢宏,一眼望不到边际,奢望着面对它能够洗礼我怯懦的性格,启迪我愚钝的心灵。但令人遗憾的是,第一次看到它,居然是在入海口那里,咸涩而浑浊的海水把我的美好幻想击个粉碎,只能模糊地望见遥远的一道海蓝,离得是那么遥远啊。我虽有遗憾,但却是真正感触到了,在大海面前,作为人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不堪一击。忽然觉得,一个人不过是一滴水,一粒尘埃!

对于大海的真正认识是在若干年后,在一个岛屿,我与大海一同陷入了沉思。我的面前,是一架恒久打开的火炮,永远朝着大海的方向。还有一部石雕书,永远翻在了这一页,静止不动了,再也翻不下去了。4月17日,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节点,总是在这一天怀有一种揪心的疼痛,一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其中还混合着复杂的情绪,更多的是一种悲壮和愤慨,一种精神的巨大压抑。

是谁说,历史是常以眼泪开篇的。而大海,则是历史的眼泪汇集而成。在一个人看来,至少是这样的。

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讲,大海的无私和慷慨缘于自身的爱,缘于对人类的贡献。大海养育了一个民族,养育了成千上万的渔民。那些常年在大海里作业的渔民,看到大海就心花怒放,大海就是他们的家,那些碰海的人们,腿上手上磕磕碰碰的伤口,因为大海的恩赐,从来都不会感染化脓,大海永远是他们的疗伤剂,无须包扎即能痊愈。他们所以感激大海,一方面大海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一方面大海教会了他们许多人生哲理。

而对于一个老人来讲,大海则是他晚年恒久的痛。面对大海,他看到的分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如果说投身大海是他最好的选择,那么这咸涩的海水无疑是他晚年生命特征的味道。

在他眼里,大海分明就是由眼泪汇集而成。这是历史不屈的眼泪,这是痛苦的眼泪。而我看见他的眼睛里,充满了苍凉,逼视着这段历史,好像有许多话要说。我知道,他内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他在日本遭到枪击,在心灵与身体的双重伤痛情况下,又与日本人签订了让国人感到羞耻的丧权辱国条约。他想对国人说的话,一定比海水还多。

无论是面对大海,还是面对他的雕像,我都是怀有复杂的心情,每次和他的眼睛对视,哪怕只有短短几秒,就觉得他的眼睛里,好像隐藏着眼泪。永远流不尽的眼泪。我看着他的眼神,这是怎样的一副眼神啊。面对他的眼神,你不得不去思索,不得不回望这个民族的历史。我想,当一个人和一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又或许不可分割时,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由不得自己了。

如果要寻找最能体现本民族屈辱的一双眼神,那么隐藏在风雨飘摇的大清末年深处的一双眼神,是最具代表性的。

这是一双被海水浸泡的红肿的眼睛。人们一对接他的眼神,就像触电一样,立刻就感到自己内心的疼痛和不安,当民族屈辱再一次临近的时候,他的眼睛里只能流露出这样的忧郁眼神了。这眼神,也许在告诉后人,我们这个民族早该觉醒和奋争了。

是啊,当他用颤抖的手签下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时,他一辈子都摆脱不掉历史对他的逼视和追问。

我想,应该让世界级的雕塑家重新来塑造一尊老人的塑像,整个身子浸泡在海水里的塑像。眼睛红红的,眼眶深陷,面色凝重,胡须皆白,泪水夺眶而出。

但就是那红红的眼睛,流露出的是忧郁的光,折射着的是这个民族的深重苦难。

我坚信,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受的苦难深度,不知要比想象的深多少倍。相信,这个老人有着同样切肤的体会。他亲身经历的民族苦难,恐怕死上几回也是配不上的。



我知道,一百二十年前那个冬天的大海,是怎样的萧杀咸涩。这个老人注视着宫殿的金色飞檐,看着那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的红色大门,两行老泪不禁从眼眶流下,在皱纹密布的脸颊上凝结成了冰。他赶紧拭干了眼泪,向那湛蓝的大海走去。

这个老人站在海边的岩石上,双手交叉在身后,凝望着大海,老人内心涌起的波涛比真实的海浪还高。看着北洋水师就这么沉落在大海,看着那一网打下去,可以捞起半个中国屈辱历史的大海,他心如刀割,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啊!就这样沉沦了。他向大海发出了诘问,大海无语。这个苍老的老人,眼睛里滚落出一串老泪,与海水融为一体。

此刻,我理解了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一滴水,无法挤疼大海,一滴眼泪,却会!因为那一滴滴眼泪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情感风暴。

曾几何时,他对大海寄予了无限希望,还记得当年他站在大海边,面对大海,发出的铮铮誓言。那时的大海,是温顺的,犹如一只可爱的羊羔。海水在他眼里好像是专门为取悦于他的构想而存在的。就连那一朵朵轻轻溅起的浪花,也仿佛在向他表达喜悦的心情,表达一种情感。他以坚定的行动回应大海和浪花给予自己的鼓励,当然他看不出那隐藏的潜在的伏笔,看不出大海的温柔是暂时的,看不出温柔过后的狰狞和可怕。那时的他志存高远,唯有大海才是自己真正的舞台,他要在大海的舞台上演一台大的戏剧,他要把海的四季作为戏剧的起承转合,季风和暗流只是戏剧的枝蔓,海水是基本色彩,大海的潮汐就是情节的推进,大海的呓语就是唱词,大海的滔天巨浪以及发出的震耳如聋的轰鸣是整个戏剧的高潮,浩淼和海天一色贯穿于戏的始终,大海归于平静预示戏的终结。于是大海就成为舞台的主基调,演绎出了大海的基本生命特征。这是老人当初的设想。

看着这个老人这么深情地望着大海。忽然想起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这个老人,不是那个出海捕鱼的老人,他凝望的海,也不是那个老人向往的海。这个海,是他寄理想与现实于一体的,是他的生命所在。两个老人,同样寄于大海最深情的凝望。

他满腹经纶,精明干练。初在乡办团练与太平军作战,屡屡挫败。后投曾国藩为幕僚,1861年编练淮军,调上海,攻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进入的黑暗内政让他背上了千古的骂名,当所有人还在对那把金灿灿的椅子上的皇帝顶礼膜拜,只有他放亮了眼睛开始了洋务运动,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他开办津榆铁路和煤矿;他雄心勃勃,一心要建立一支世界一流的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当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看着自己半生心血所营造的梦想被如同泡漠般静静的破裂,也许这份惆怅会成为这位老人后半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当日本人的炮火狰狞着将北洋水师的旗舰送入大海,当腐朽的清王朝指派他去与弹丸倭寇签定耻辱的和约,也许这位老人的心象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在低声的抽泣,然而历史却依然无情的给这位老人开了他命运中最大的玩笑,当他用颤抖的手在<马关条约>上缓缓的签下李鸿章的名字,也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穿过历史厚厚的云层,我也许能看到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横流着几滴沧桑的浊泪,我真的希望可以握住他那骨瘦嶙峋的手,悄悄的安慰他,这一切也许不是您的过错,然而我不能,时间老人令每一个瞬间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他那破碎的灵魂已然被历史浩浩的长河所淹没,我只能静静的拾起被命运击碎而散落人间的只言片语,默默地读出属于他自己的无奈和苦闷。

也许当邓世昌的旗舰沉没在黄海的怒涛之中,当无数男儿的热血染红了烟波浩渺的沧海,我想他的心里一定如同看着自己的儿孙被人肆意欺凌一般无助而绝望,我真想穿越历史厚厚的阻隔,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或许这一切不是您的过错。

当日本人虚伪的笑容再也掩饰不住大和民族勃发的野心,当日本人的炮火狰狞着将北洋水师的旗舰送入大海,当腐朽的清王朝指派他去与弹丸倭寇签定耻辱的和约,相信这位老人的心象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在低声的抽泣!

他近乎以被逼迫的形式签定下那令国人为之愤慨的条约时,他的心里一定明白自己将永远被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从此在后人的唾弃中身败名裂。

透过大海的汹涌波涛,一位凄楚的老人,在命运的大海里奋力地挣扎,然而命运的漩涡却仍然无情地将他推向历史的深渊。他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当他凄苦地在大海里挣扎时,我只想为这位孤独而失意的老人飘荡在风中的灵魂默默的祈祷。



120年前的世界东半球,亚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帝国清王朝,正在和新兴崛起的势力日本,在汪洋大海上,进行着一场最艰苦的大海战。激战的双方,都想拥有对大海的控制权。一个是野心勃勃,志在必得!一个是仓促应战,毫无防备。

虽然拥有一流的海上舰队,虽然在自己的大海里作战,我们还是可以从大海的态度上感受到,从一直延伸到天际的浩渺海水中感受到,大海不再洋洋洒洒激情飞扬了,不再展示自己优美的一条条波澜起伏的曲线,而是告诉老人,真正的战争开始了。悬念迭起错综复杂的战争,有着隐秘故事的战争,就在大清的海域打响了。虽然大海一直就在不厌其烦地告诉自己的舰队:敌人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个关于大海的故事情节正在这片海域铺展开来。那些火炮与大海肌肤接触的瞬间,无论是大海抑或大清,疼痛才刚刚开始。

当大海真的掀起滔天巨浪,要把一切吞噬掉,让整个世界变得一片狼藉时,老人才真正感受到来自小小蛮夷的尖利牙齿。大海汹涌暴怒桀骜不驯的野性毕现,只是让老人吃惊,让老人震撼,让老人对大海心生畏惧。而蛮夷一旦露出它的尖利牙齿,是要将大海撕碎,死死扼制大海喉咙,让大海喘不过气来,直到窒息。

浪潮涌动,炮火连天。战舰上浓烟滚滚,燃烧着,澎湃着,火在升腾,海在沸腾,火山爆发,海沸波翻。并不只是大海感受到了来自于异域的险恶用心,而是连大海里的一切生灵都感受到了,尽管最后的结局令大海失望,但那些沉没在海底的战舰身上还刻有大海的印记和秉性,尽管它们已经沉没海底,已经化为大海的一部分,但它们的名字恒久不变。它们和大海的世界融为一体,剪不开割不断,岸上的风景再好,却不想再回头望一眼曾经的风景。此时此刻,大海意味着苦涩,一个充满苦涩的寓言抑或一种精神。寓言不可能变成现实,只是作为警醒世人的。精神是万世永存的,那些沉没的几乎被时间遮蔽的精神尤其要反反复复提及。

大海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弄不懂海洋内部的组织机构,弄不懂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弄不懂大海的潮汐变化,就没有资格与大海对话,波澜起伏的大海,不是什么人就可以驾驭的。大海的肌体上有多少骨骼多少筋脉组成?大海的血液流动与潮汐的变化有多少内在的关联?纹丝不动的海底世界,隐藏着怎样血腥险恶的瞬间杀戮?在变与不变的微妙差异中会发生怎样的裂变?海浪的一波三折,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哲理?海涛的一咏三叹,又遵循了哪些天文的自然规律?大海隐藏的秘密故事核心是什么?海水的咸涩程度与历史有没有关系?是不是人类的眼泪汇集而成?知道大海内部故事秘密的人少之又少,他们不愿意站出来把这个秘密讲给别人听。即便海枯石烂了,大海的秘密亦不会公开,亦不会大白于天下。

人类的眼泪会流干,而历史的眼泪不会流干,是因为有大海的存在。大海是历史的眼泪,从远古至今无数个朝代汇集而成的眼泪,那些浪花都是大海为了讲述历史的真实而采取的叙述方式,跳跃式的,或者以穿越的方式,讲述某一时段的故事情节,讲述某一朝代的结局。更多的时候,大海不承认自己是历史的眼泪,教科书上越这样描述,大海就越是会感到忐忑不安。大海认为,历史的纷争与更迭与自己无关,大海只须体现出自己的博大与浩淼,体现出自己的仁者风范与非凡气度,体现出包容一切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度量,就足够引起人类注目和重视的。

任何对于大海的不敬和亵渎都是愚蠢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所有的眼泪,大概就是为此应运而生。记住大海,就是记住历史,就是记住曾经滴落的那些眼泪。

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史风尘仆仆地来到这一时刻。望着自己滴落的眼泪汇集而成的大海,不禁感慨万千。在大海中沉没下去,不等于万劫不复,等待和疗伤是最好的办法,它只不过是暂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只不过是在属于自己的地方以徘徊的形式进行等待,最终是会等待来海天一色的。



应该说,这个老人是喜欢海的。当年他想拥有的不仅是大海的资源,还想拥有大海的胸怀,他心里清楚,只有拥有了大海一样的胸怀,他才会是世界上最博大的人。一个人,一个民族,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大海的性格,学习大海的优点,从大海的身上寻找自身的不足,寻找大海内在的精神,在生活中感受大海的魅力以及勇气,是多么的重要啊。

是的,我们可以躲避生活的的压力,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但我们不经历选择的痛苦,不经历生活的磨难,就不能像大海一样成长。我们之所以喜欢浪花,是因为浪花是我们人生的一些隐喻,更主要的还是体验到了自身生命的一次绽放。

在大海的内在生命中,有着与人类相似的生命感受,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不断改变着趋向和形态,它们时而流动时而静止,时而爆发时而消失,大海的情感特征,恰恰就在于它的直接流露。“大海的快乐在于她永不疲倦的运动中”,大海的苦闷在于她看似静止不动的无语中。大海快乐不快乐,或许只有自己才能体验到,而大海难道真的没有疲倦过吗,还是停歇下来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我见过大海桀骜不驯时的样子,那是多么的气势磅礴啊。内心的波涛汹涌,与大海的波涛汹涌尽管在形式上是不一样的,但在情感上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大海永远不会干涸,一滴水永存于大海之中。这个道理已经被反复验证以后还会有人验证的,许多浅显的道理有人竟会一遍遍质疑,弄的历史也跟着掉了魂似的。

有着广阔海域的堂堂大清帝国,却没有广阔海域的博大胸怀和气度。在大清帝国这轮东方的太阳快要坠落时,老人顾不得年迈体弱,勇敢地担当起大清帝国的罪人。他知道自己是一滴水,而大清就是他赖以栖身的大海。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只有当它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才能获得生命。他只能苦涩地面对曾经发过誓的大海,只能看着他导演的戏剧以这样的结局告终。而大海也只能以惋惜的目光看着这个结局,看着这个垂头丧气的老人。

恐怕所有人都知道,海水的基本特征是咸涩,里面有盐的成分,故海水得以咸涩。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历史是由有血有肉的故事组成,是由人物事件篇章和片段组成。但很大的一部分,还是由这些人物和事件挥洒的眼泪组成。现实和历史的大海,一直被一座无形的岛屿隔开,海水被牵引着起起伏伏,而历史的真实一旦投放在水面上时,海水便会波澜不惊,一旦历史的真实隐藏在海底时,海水便会咆哮便会愤怒,一种欲将所有的表象剥落,揭示出实际性东西的模样。这样的情形造成了大海无休止地汩汩流淌,竖立起一个生命不止流淌不息的标杆。

历史永恒地眷恋着大海,就是不想放弃对大海的依赖。虽然冥冥之中大海不想承担历史的责任,但大海还是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历史。放弃了历史,历史就会成为一道无解的题。大海懂得怎样容纳历史,怎样容纳历史的眼泪。因为历史知道,只有将自己的眼泪与海水相互交融在一起,大海才能明确告诉你历史的本来面目。告诉世人,大海其实是历史的眼泪,明白历史曾经流过多少眼泪,懂得在大海面前三思,在大海面前虔诚。

品咂大海咸涩的滋味,其实是品咂历史的滋味,品咂历史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以及那条明显看到的轨迹。大海的咸涩是永恒的,我们的民族每往前走一步,就需要静下心来品咂一下海水的滋味,体验一下咸涩的味道。与此同时,我们在遨游大海之际,切莫忘记那个流泪的老人,切莫忘记顺便打捞一回沉没在海底的那些故事……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1735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