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雨中峰林游(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方卿    阅读次数:883    发布时间:2016-04-27

我每次到兴义,都是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去观赏美丽无比的万峰林,而这次,却是在阴雨绵绵的时候去领略她。君不见这雨中的万峰林,更是妩媚多姿,别有一番情趣。

为期两天(四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的“黔西南州作协改稿班会”,最后一天安排兴义万峰林采风,徒步纳灰河滨河步道。

我知道,该步道置身于著名的万峰林景区,全场十千米,宽一点八米;起于万峰林景区西南入口,止于双生村将军桥;有栈道和石路,依傍小河,山水相依,路景相偎,景色优美,是一条全国少见的滨河步道。

是日天公不作美,居然阴雨绵绵。我们一行四十余人,从温州酒店乘车,直达景区。下得车来,小雨飘飘洒洒,直扑人面,大家躲闪着撑开雨伞。一忽儿,一拨五颜绿色的“蘑菇”“开”满步道,煞是好看。

笔者从伞下放眼望去,由于光线灰暗,昔日青葱翠绿的万峰林变成了一幅“金州水墨画”,庄重、深沉,富于内涵。

在这暮春细雨中,一些峰头挂着黑云,冉冉流动,像水墨画中的一群群仕女,款款舞动裙裾,欢迎我们这一群文人骚客。

曾记得不远处的村庄叫鱼陇。

村庄周围的那些峰林,富有诗意,独立成型: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狮子......造型逼真,情趣焕然,给人恍然置身在庞大动物园中;此时的细雨中,这些“动物”们更是清新自然,妩媚多情。

村庄前面,是著名的“八卦田”。暮春的“八卦田”一片青绿,生机无限;在雨中,显得肃穆神秘。

近处,是我们脚下的纳灰河。河面平静,清澈见底;细雨无声飘落水面,柳枝有情摇动着招呼游客,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此时,天上云层稀薄,细雨收起了它洒下的棉线,天光明亮起来。人们收起“蘑菇”,露出时髦的红衣绿裙、长短相机和笑脸。

远近峰林如洗过一样,妖娆壮美,体态丰盈,所有的相机“咔嚓咔嚓”地响,记录下这优美的瞬间。

雨后天晴,是农家栽种的好时节。许多观光步道沿线的农家,人们戴着避雨的斗笠,提着农具和种子,走向美丽的田野。

这里的土地,人们为了配合万峰林“大旅游”景观,都是以种植奇花异草,瓜豆果蔬一类既有观赏价值亦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为主。

一块瓜田,叶片嫩悠悠摇珠滚玉;一朵金黄色瓜花,破绿独鲜,还挂着雨滴——这景致,大概触动了冉茂荣老师的灵感,他把相机对准瓜陇,用披着薄纱的万峰林作为背景,摘收囊中。接着,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举着花雨伞在观光步道上徐徐而行,脸上的皱纹满是笑容;冉老师大概又有触动,依然用万峰林作为背景,给老人幸福的身躯来了一个特写。

也许是天上的积云还未过滤干净的缘故吧?看不见的微雨轻袭人们的体肤;不过,尚不能湿衣。此时温度渐升,这些微雨刚好起到“水火济及”的调节作用,所以人们不用举伞,依然怡然自得地徜徉在万峰林温暖的怀抱。

笔者偶然想起前不久查阅资料,发现兴义市是地球上“舒适期”最长的地方,年均达二百三十天。此情此景和此想,令笔者感慨万千,心情陡然骄傲起来!

一个优雅的去处出现在笔者的眼帘:这里的纳灰河,被人们拦腰筑成一个山塘。堤坝上的青石板,闪着岁月磨砺的幽光。岸边的柳树,皱裂的皮层和弯曲的体态,见证着这一池幽水的过往。

堤坝的溢洪道边,一红衣少女洗着衣裙;漂洗衣物的力道,荡起一圈圈波纹,俨然一幅《美女浣衣》山水画,笔者赶紧收进相机。

弯曲的老柳树下,两个老人戴着斗笠,正在专心垂钓。忽然,有鱼上钩,青衣老人摘下斗笠,将钩上“黄辣丁”取下放进身边的鱼篓,脸上的笑仿佛年轻十岁。

同行文友“自在山人”见此情景诗性大发,口出一诗:

风静树影明,流缓波不惊。

笠翁悠然钓,喜收“黄蜡丁!”

……

中午12点,根据会议安排,大家在双生村一家布依农家乐吃饭,之后上车赶回兴义“温州酒店”创作交稿。

......

此行,文友们把妩媚多情的雨中万峰林悉数装进相机和大脑。我想,这美丽的四月,黔西南文坛又要开出一些美丽的“三角梅”了吧!

 

再度触摸北盘江

 

去年,笔者曾邀约文友,从光照电站大坝逆流而上,乘坐电动船徜徉领略了北盘江光照电站至长流“一线天”库区山水,被“母亲河”的神秘莫测所吸引,产生了再度全程观光的念头,不曾想机会悄然而至。今年4月19日,晴隆县文联作家协会组织北盘江下游的“马马崖”电站库区采风,这正是笔者想要观光的地方,于是倍加兴奋。

这一段库区属于“贞丰大峡谷”区域,是西部旅行线上的一个亮点。大峡谷江面全程74公里,流经贞丰的7个乡镇,为贵州的峡谷之最。

笔者早有耳闻,这峡谷集峰林、瀑布、奇石、花滩、暗流、溶洞、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有长江三峡的秀美险峻,也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壮美雄奇;沿线还有远古壁画、古城遗址、夜郎文化、抗战铁桥、摩崖石刻、古驿道等许多历史人文景观......

早上9点,18名人员组成的作协“采风团”,从北盘江码头乘坐游船,向马马崖一线挺进。

一忽儿,三条“长虹”横空映入眼帘。

导游介绍,这三条跨江“长虹”,一条是中缅天然气管道;一条是1971年国家拨款修建的钢筋混凝土宽腹式双曲拱桥;再一条就是盘江铁桥----即古时候的“铁索桥”旧址。

说到盘江铁桥,晴隆史志办主任李泽文如数家珍,非常详细地给大家介绍起来......

李主任介绍完盘江铁桥的前因后果,历史脉络,县文联主席王光伦接着说:“古铁索桥遗址的两端是古驿道;驿道石壁上,镌刻着许多古人留下的摩岩石刻和造像;西岸崖壁上有身着宵袍的造桥者朱家民和神话造桥者铁拐李像。铁拐李摩岩造像下,四季香火不断......

王主席说完,导游就开始介绍峡谷盘江的特点。他说,这段盘江峡谷气候宜人。春夏时节,垂柳拂风,杂树十色,绿阴荔掩,蔗林婆娑;金秋时节,两岸黄花,美不胜收;虽入严冬,仍暖和如春......

通过上述人员介绍,解说,笔者对这峡谷又理解了不少,彷佛走进北盘江悠久的沧桑历史长河,听见它如泣如诉的咏叹!

此时,游船已经驶入狭窄的江面,有些地方两山交汇仅有数丈,水流湍急,峭壁嵯峨,藤蔓之间恍有猴类身影,吱吱叫唤,唐代诗仙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意境油然而生。

时下正值季春,原始林木伸出的青枝绿叶半遮半掩着喀斯特岩体,生机焕然。许多鬼斧般切割的峭壁上,岩体经受日月风雨的剥蚀、幻化,造就了许多精美的图案;画面蒙浓,意境深邃。

沿途山体,怪石嶙峋,造型各异。笔者用相机摄下许多怪石的特写。从那些特写中,能看得出这盘江地壳运动的脉络。有些岩石断面,被压成皱褶,呈“W”字型纹理,色泽暗红,看得出曾经受过远古酷辣的“炼狱之火”;有些如波浪形,有些松弛,有些坚硬......从那些意象中,能感受到造山运动的伟大、无情和不可阻挡的庞大威力!那些似人似动物的各种坚硬岩石造型,并非“鬼斧”,亦非“神工”,看得出其实就是北盘江切割、冲刷的结果。

那些悬崖上垂吊下来的钟乳石,亦如梦似幻组成各种图案;从上面的苔痕和水滴,亦看得出那是幽深的岁月赋予悬崖流水的杰作。那些石灰岩尘埃,随着流水的荣枯,凭借碳酸钙质的粘性,一点一点,一滴一滴,日积月累,就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许多洞穴,张着神秘的嘴巴。这些洞穴,也是碳酸钙腐蚀融化的结果。我想,里面定然也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好东西,也未可知?!

最令人佩服的,恐怕要算那生长在岩石缝隙之间的各种不知名的“岩树”了。它们虽千年万年,但杆枝也就胳膊粗细,然则枝繁叶茂,成为裸露绝壁的“衣裳”,给予这大峡谷生机无限!----这些“岩树”,陡然使我想到了盘江儿女,祖祖辈辈虽然生存在这千山阻隔,万壑挑战的贫困西南地区,但是,各族人民依然顽强地奋斗着,生活着——吹着木叶,唱着山歌,敲着铜鼓,跳着芦笙,织着土布......用独特的生存方式,编织了一辈又一辈的梦!

“瀑布!瀑布!”悠然,大家惊呼。也难怪大家惊呼;原来这瀑布并没有水,只是昔日留下的印迹。那映迹把瀑布的样子、气势活脱脱刻在山崖上。你看,那瀑布的原型处,岩溶钙质顺着山势水势,洁白光滑地铺了一层。这些瀑布虽然没有水流,但能够清晰地看到昔日跌落、腾跃的内因,心底又产生许多感悟!

导游说,游这条大峡谷,最佳时段是5月涨水之后,那时瀑布垂挂,气势恢弘,雾满峡谷,彩虹交错;处处震聋发溃,充满阳刚之气。不过,时下的枯水季节,能体验峡谷盘江的温柔情怀,亦是难得的怡情养性的好时机。

狭窄,是这一江段的基本特征,所以,沿途很多地方的江面暗流涌动,旋转的花滩比比皆是。导游介绍,马马崖电站大坝未筑成之前,这一江段水势较为凶险,根本不能行船,经常有江水吞噬人命的事故发生。大坝筑成后,这些江段全部成为库区,虽然狭窄,但是航行非常安全,游客尽可领略深幽峡谷的雄奇险峻。

他说,这峡谷盘江开发成旅游线路后,每天来观光的游客很多;他们公司的5艘游船和8只快艇在这26公里的区域,每天都要跑一个来回,接待游客上百人。

说话之间,游船渐渐接近马马崖电站,江面宽阔起来,凶险的山势面貌一改,层层叠叠的小山如颗颗嫩笋展现出来,彷佛是一幅绝美的“峰林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

靠近大坝的码头小山上,十几个“蒙古包”立在那里,远看像一个个馒头。“馒头”之间彩旗飘飘,轻音乐阵阵飘来。导游说,那是当地的农民凭借马马崖库区的旅游优势,投资兴建的“蒙古山庄”,专门接待游客,生意火爆。

船靠岸,大家纷纷爬进“馒头”,去享受那原生态的野意休闲。

大家在“馒头”里填饱肚子,纷纷走出来把周围如画的美景收进相机,便在杨桢南团长招呼下返航......

此行,由于时间原因,没来得及去观赏、缅怀摩崖石刻、古驿道、远古壁画、古城遗址和夜郎文化等景点;虽然有些遗憾,但是,大家一天时间,就把北盘江跳动的脉搏触摸了一把,心情是高兴的。

 

【编辑:向鹏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8008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