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读书三题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邓有民    阅读次数:924    发布时间:2016-04-30

“三 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上有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古今中外都没有几人,笔者不敢妄自揣摩。只是因为经年读书,亦颇有些感受,觉得用此三种境界来比喻读书,也非常美妙。

读书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有的人更是与书朝夕相处,终身为伴。年少时,书生意气,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颇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劲头,常感自己满腹经纶,怀才不遇,多少有些“愤青”的模样,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和可爱,但毕竟读书不多,涉世不深,学问不精,“天涯路”的宏阔远大,却是可望不可即,但目标远大,志存高远,精神可嘉。等到成年,结束了校园读书生活,踏入社会,才发觉“书山”、“学海”之大之渊。于是,有人望而却步,知难而止。有人则发愤读书,就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这样的境界不是随便一个读书人就能达到的,它需要定力和恒心,面对各种诱惑而无动于衷,经历各种磨难而矢志不渝,人瘦了,学问才会“肥”。当然,也许很多人终身亦只能到这个境界。要想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终非易事。不过,只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定力,自然有融会贯通,水到渠成的时候。也即孔夫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即佛家讲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了。

读书,不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那么,这三种境界也都可以到。


“三 到”


南宋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里所说的读书,并非泛指一切阅读行为。比如有人一杯茶一张报,那叫看报不叫读书;比如有人拿本杂志一目十行、哗哗一翻,那叫打发时间不叫读书;又比如,逛书店叫浏览,进图书室叫阅览,到档案馆叫查阅……,如今大家都喜欢上网读屏,但这些都算不得真正意义的读书。真正的读书,那是要听得见琅琅的书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音律和谐,铿锵悦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也。

那么,朱熹讲的“读书三到”,首先强调的是“心到”,即读书必须专心致志,不能心不在焉,否则叫“读望天书”,不论你如何摇头晃脑,声如洪钟,也绝对没有效果。其次是“眼到”,汉字是方块字,一笔一划都要看清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读书必须认认真真,千万马虎不得,不可囫囵吞枣,食古不化。最后是“口到”,就是要读出声音,有人喜欢默读,效果跟朗读是大不一样的。优秀的语文老师都明白,让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求他们多朗读课文,因为中国文字讲究声律、音韵、平仄、格律等,只有读出声来才有味道,才能充分领会和表达文字的意义。当然,“三到”重在“心到”,正如朱子说的“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三 上”


北宋欧阳修提到钱惟演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然后称自己作文也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后人遂称为“读书三上”,当然,现代人早已不用马来代步了,其中的“马上”宜改为“车上”,或“船上”、“飞机上”,都未为不可。

提到“读书三上”,笔者深有体会。每晚临睡前坐于床头斜倚枕边,橘黄的灯光,宁静的夜晚,恬淡的心境,时空都是自己的,如果是雪天或者雨夜,就更妙了。此时最宜读传奇、小说、札记、诗、词、曲等一类书,漫无目的,心无挂碍,不求甚解,不做学问,只为享受读书之福,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书本里,率性而读,随遇而安。当然,并不是每天都有这样富裕闲暇的时光。每当“人在旅途”的时候,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幸有书籍随身相伴,则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到宁静而充实。也许车厢里满是人声的喧闹与嘈杂,车窗外尽是无穷无尽的山水画卷,车轮与铁轨总是亲热地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这些都不会影响读书的兴致。沏好一杯热茶,面前的小板桌上放些瓜果点心,然后展开手中的书,开始与古今中外的圣哲贤人智者对话,沟通,畅叙幽情,这是何等美妙的旅途啊!至于厕上,当然也是必须的。或者不符合健康生活准则,但只要有书好读,也顾不得许多。每次如厕,随手拿本《子不语》一类的闲书,随便一翻,竟忘了身在何处,同样妙不可言。

于是,我又想到古人还有“读书三余”一说。就是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读书,与“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不论“三上”还是“三余”,都是劝大家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读书。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1894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