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一串珍珠赋山魂——王子豪先生《普纳山札记》赏析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方卿    阅读次数:3549    发布时间:2016-06-07

普纳山,位于贵州省晴隆县花贡镇竹塘村境内,距县城北面53公里,海拔1800米,比晴隆山高10余米。因该山有元朝炼银厂,明朝古战场;有普纳古寺庙、尼姑庵遗址;有现代有机绿茶基地。因该山历史厚重,故事传奇优美,风光秀丽迷人,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描写普纳山的文章很多,但是,大多很难包容普纳山那普纳万象的气势和悠悠历史。笔者近日读了晴隆县文联主席王子豪的《普纳山札记》,却在文中品到了普纳山的美感和磅礴气势,读出了普纳山的山魂。先生用灵活自如的札记体裁,娓娓道出了普纳山的个中滋味。

札记,其实就是散文的一种类型。

散文,据笔者的理解,其文体必须是散得开收得拢;其意象就是一根细线串起来的珍珠。珍珠串,它既有单颗的镌颖,又有整体的韵味。散文,因“形散”而易写耐读,因“神不散”而“气场”贯通;其彰显的内容,因“散”的“便利”,能多方面“升华”描述对象的精神;因“线”的连贯,能“聚拢”描述对象的气韵,从而使“描述目的”得到更大空间的升华!----这是鄙人对散文的理解。想必粗浅,但大胆写出来,以至于“抛砖引玉”取人精华,值!哈哈!

读了王子豪先生的《普纳山札记》,我就看到了先生对晴隆竹塘“颇有故事”的普纳山(描述对象),用一串“珍珠”,妆点和呼唤了巍巍的普纳山魂。

首先,先生用“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我想,自然之美尤佳,人之脉动更妙了”为题记,起到了“悬念”的作用,使读者联想下文,欲罢不能。

接着,先生压低笔调,以“一觉醒来”的“雨”为铺垫,再以“酒”的“过场”为“过渡”,进而想到“茶”,再由“此茶”联想到普纳山之茶,从而为上普纳山打好“基础”;何其妙哉!

这种“笔法”谓之大家之手。“扬波不惊”,犹如音乐之“过门”。还有,文中那几句“方言”,恰如其分放在该处,妙趣横生,顿觉朴实感人,可见作者功底之深!这难道不是“线”上的一颗“珍珠”吗?

作者首先采用“记叙”手法,交代了上普纳山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什么事、干什么六要素。目的让读者明白,作者上普纳山就是一个极其真实的事,而不是因写作而“空穴来风”,让读者把思维完全“引领”到文章里面。此手法犹如放电影前的“电影预告”,安排观众坐下。

作者接着来了一幅“海”的“白描”画面,借以展示普纳山之高、之奇、之险;进而用上山的“行”和“看”来展示普纳山四围景色,给读者以“美”的感受,有一个好心情读看下文。随之,用历史典故告知读者关于普纳山之来历,不自觉地感悟普纳山之“厚重”。

文章进入第二节,作者又采用“叙事”手法,用“见”、“闻”、“想”,直面普纳山“现场”的人和事,给人以亲切、真实的质感;进而以普纳山的历史遗迹结合历史故事,继续“铺垫”普纳山的“厚重感”。

第三节,作者借普纳山之“夜”,抒发思想感情;再用此夜的琐事,大讲“茶道”及“普纳山之茶”,有意无意“宣染”普纳山茶之妙处,凸现该文的“政治品味”。

第四节,作者“带着”读者,观赏普纳山的夜景。作者把诸多亲历细节,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给人以“野”的感觉;作者在蒙浓的普纳山夜景中,听、闻、感、想人或物的美妙脉动,给文章注入深层次的理念;并借此“脉动”,与前文的“题记”遥相呼应,贯通气场,使文章至此产生美感,俨然已现“半串珍珠”。

第五节,作者用普纳山的一个白天,“反衬”一个“黑夜”;用白天的“喧闹”,反衬夜间的“静宜”;用一幅幅鲜活的苗女“采茶图”,反衬夜间普纳山的“神秘莫测”,让读者夜间“感染”的“郁闷”心情,一下子心花怒放起来,既使文章起到一波三折的作用,又使读者以一个“喜剧”的心情结尾,安排很是巧妙。

大凡作品,都需要有个好的“龙头”和“凤尾”。特别是散文,“凤尾”多不宜骤然停笔,依然应以“散”的姿态,给前文补抹尚且不够鲜艳的色彩,使整个篇幅顾盼生姿,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子豪的这篇《札记》,“凤尾”也处理得天衣无缝。他用第六节的“游历回忆”和普纳山的物候气象,以及关于普纳山之谚语,普纳山茶叶的前景展望等高度概括,归纳为寥寥数语,不但增补了普纳山的“现实”气场,而且也丰满了整个文章构架。

由于子豪先生采用的是札记手法,灵活多变,举手投足皆相得益彰,娓娓说事,借之说史,动之以情,喻之以理,一波三折,闪光不断,形散神聚,普纳山魂在一串万字珍珠的照耀下形象逼真地凸显出来,美不胜收。

以上散记,是笔者读子豪先生《札记》的一个粗略感受。当然,未必能品出先生大作的“深刻含义”和“精妙笔法”之万一。含羞写出,仅供文友分享和斧正。


【编辑:向鹏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19414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