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贵州岑巩县白水村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带活文旅产业发展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政权    阅读次数:2779    发布时间:2016-06-18


座落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龙鳌河畔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白水村,与一代佳人陈圆圆归隐地马家寨背靠相连,是个较为典型的侗族聚居村寨。

从隋唐以来,当地村民世代造纸,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已有千余年,生产的竹浆纸使用起来不但没有灰尘,而且还带有淡淡竹香味,畅销邻近10余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72道工序”传承千年


“青葱笼明月,白水绕低洼;古韵传千年,老树开新花……”仲夏的白水,花香鸟语,空气怡人,游人慕名而来。

白水村地处武夷山脉,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铜仁地区玉屏县和湖南省怀化地区新晃县交界。全村13个村民组370户1627人,“95℅以上都是侗族,以黄姓居多,人人都会造纸。”

步入村头,清滢滢的龙鳌河水在这里陡然折成一百八十度大湾,画出一弯山水画廊。沿路前行,一排排现代气息浓郁的小别墅和古色古香的土窑、藤木作坊形成极不相称的画卷,让游人放慢了脚步。

“这些土窑、藤木作坊都是村民用来造纸的器具,至于那些别墅蛮,则是造纸带来的丰厚福祉啰!”随行的村支书黄治文乐呵呵地说。

村民传承造纸技艺已有千余年,到黄治文这代人已是第21代,主要生产用于书画的宣纸和传统祭祀的火纸两种,造纸的基本原料是当地人称阳山竹(又叫棉竹)、构皮、丝麻等,制作过程有浸竹、煮竹麻、制浆、舀纸、榨纸、剥纸、晒纸等72道生产工序,整个制作流程需要大约55天。剥好的纸以贴为单位进行晾晒,每十张为一贴,每十贴为一刀,每十刀为一捆。纸质因具有白皙、柔软、薄细和韧性强等特点,畅销当地市场及周边湖南、湖北和广东等省。



村民把造纸当作农闲时节的“理想副业”


村民黄贵春今年55岁,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已有40余年。“从14岁开始,就一直跟着父亲学习造纸,一年做一窑纸,大约5000刀纸,除去各种开支,收入5、6万元。”

黄贵春年轻时也曾外出务工过,不过出去没到半月就回来了。黄贵春说,“还是在家造纸好,农忙农闲两不误,收入也还行。”

走进黄贵春家,两楼一底的砖房,室内装修很是讲究,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黄贵春说,“房子18年前就修建了,当时花了20多万元。”

黄贵先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女儿在北京上大学,儿子在县城念高中,全家人的大小开支全靠造纸。“等孩子们大学毕业后,自己就把作坊扩大。”谈起下步打算,黄贵先信心满满。

一路走一路看,村民或在院子里晒纸,或在堂屋里整理纸,或在路边给成品纸打包装运,或在龙鳌河里捞鱼,或在荷塘中排藕……村里找不到闲散人员。

82岁高龄的黄玉生老人打小就学习造纸,掐指推算自己的造纸经历已近70个年头,如今手脚仍然十分利索。“一天轻轻松松可以整理百余刀纸,捞20几块烟酒钱不是问题。”



“多元文化”催生造纸产业兴盛


白水村坐落在鳌山脚下,山顶有座千年古刹鳌山寺。

据考,鳌山寺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是贵州境内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据清乾隆进士檀萃《楚庭稗珠录•黔囊》记载:“唐天宝时,通慧禅师于思州之鳌山上建般若提会。上患疟,有道士奏师能治,上召之,不经期而诣厥,上果愈,赐金帛不受,赐乘马还山,亦不终期而至,后不知所之。”

“自从鳌山寺通慧大和尚把唐朝皇帝李隆基的疾病的治好后,周边省市香客纷至沓来朝拜,火纸需求量特别大。”从当地老人口中获悉,白水村火纸畅销除了得源于纯手工生产的竹制火纸质量上乘,另一层原因也与邻近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流传自今的巫文化“赶尸”有一定关系。“法师需要焚烧龙鳌火纸才能增强法力,亡灵需要龙鳌火纸引路才能魂归故里。”黄玉生老人如是说。

神话传说不足为信,文旅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岑巩古名思州,历史可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582),自今已有1430多年历史,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境内生产的的“中国十大名砚”之一的思州思砚久负盛名,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三次过问思州石砚的生产情况,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思州石砚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该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书法之乡”和“诗词楹联之乡”文化品牌,先后多次举办全省范围内的书法大赛,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白水村造纸产业的兴盛。目前,当地村民仍是采取纯手工的家庭式造纸,一户为单位,年均收入约5万元。



古法魅力衍生“蝶变效应”


“百闻不如一见。”伴随着岑巩县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古法造纸技艺已成为该县宣传推介地方特色文化的又一张名片,推动着白水村一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据村民介绍,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前来龙鳌河沿岸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同时,该县依托一代佳人陈圆圆归隐马家寨隐蔽文化、千年禅院鳌山寺佛教文化和龙鳌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字号”招牌,积极建设以探秘揽胜、宗教文化为特色的龙鳌河景区山地旅游观光带,不断加大沿岸基础设施的改善。目前,已完成龙鳌河沿岸村寨道路硬化,马家寨至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七里塘的旅游大道已全面启动,途经白水村龙鳌河下游码头。大道宽12米,接通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预计今年底可实现通车。投入200万余元新建造豪华游船两艘,“游船每天至少往返4趟,每趟游客在60到200人不等,逢节假日游客都出现了爆棚现状。”该县旅游部门负责人刘洪琴说,自去年8月试运营以来,船票收入30余万元。

此外村里还成立了“五鑫种养殖合作社”,村民通过在闲置沼泽地植莲藕、利用龙鳌河发展河鱼养殖、开办农家乐等方式,乡村旅游产业风生水起。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白水村累计接待休闲度假游客57万人次。今年1至5月,该村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菁菁夜色近,户户机杼明。”沿龙鳌河而下,叶叶轻舟如梭往来,两岸连山曲笔起伏,山巅壁崖千奇百怪,山麓河谷茂林修竹簇拥……此情此景,游人只想长居于此不舍离开!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5346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