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茶馆 >> 正文

书籍设计:让灵魂披上彩衣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曹继军 颜维琦    阅读次数:4828    发布时间:2013-11-29

  当你与一本书约会时,有没有聆听到书籍设计的语言?日前,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揭 晓,《冬至线》《怒吼——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图录》等来自全国各地19家出版社的21种图书荣膺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将代表中国参加 201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自2003年以来,“中国最美的书”已走过10年,先后有10批208种“中国最美的书”亮相德国莱比锡,其中11种图书 荣获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这体现了中国的书籍设计者不断创新和探索的步伐。”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主任徐炯说。在他看来, 这一走过10年的奖项,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让更多人思考如何出版更有价值、更美的书,用“最美的书”呼唤人们回归阅读生活。

什么样的书才“最美”

  什么样的书称得上“最美”?在学者易中天心目中,“最美的书”应当符合“三贴心”的原则——与作者贴心,与读者贴心,与出版社贴心。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见证了“中国最美的书”的10年成长。“好的书籍设计是有音乐感的,当你翻阅时,能够感受到从纸张里传出的美妙声音。”祝君波说。

  2010年、2012年两次获得“世界最美的书”奖的设计家刘晓翔认为:“书籍之美有三个层次,内在的逻辑、诗意的阅读,还有丰富的灵 感。”他说,书籍设计是“在没有生命的纸张空间里注入经过设计师理性梳理与感性表现的鲜活生命体”,是让每一页、每一字、每一个符号、每一种色彩都成为表 现主题的元素,整体传达出书籍的文本内涵与书卷之美。

  我国每年出版新书已达20余万种,称得上“美”的有多少?清华大学教授余秉楠是中国乃至亚洲获得德国“谷腾堡”终生成就奖的第一人。他告诉 记者,“世界最美的书”的评审要求强调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封面、扉页、目录等在美学上保持一致,设计形式适合书籍内容,在制作上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

  徐炯告诉记者,“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审标准既要与“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要求相接轨,又要反映中国的实际状况,希望推动书籍设计与图书内容的完美结合,为中国的图书设计走向世界建立平台和窗口。

书籍设计,到底谁更时尚

  一书一世界。在设计师陈楠看来,书籍设计师的角色就是讲故事的人,不同的设计师就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日前在上海图书馆展出的“上海国际书籍设计艺术邀请展”汇集了10年来“中国最美的书”全部获奖作品。同时,来自24个国家(地区)的54 位杰出设计师的600余件作品参展,展览还呈现了包括鲁迅、叶圣陶等40多位文化名家的图书装帧设计珍藏,试图勾勒中外书籍设计艺术的潮流演变。

  这样一次集中的梳理和展示吸引了众多爱书人和年轻的设计师。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前主席乌塔·施耐德对此颇为兴奋:“这样的活动对于书籍设计领域将影响深远。很多人并不知道书籍设计的重要性。”

  书籍设计中的传统与创新、东方与西方,在设计师中引发了讨论。“跨越东方与西方字里行间的时空隧道,我常问自己:到底谁更时尚?”设计家吕 敬人是中国书籍设计圈的领军人物。在他看来,中国的传统书籍设计形态非常丰富,元代的印刷本、明代的绘画本、民间的木刻本、年画,旋风装、卷轴装等,都是 书籍艺术的手段。这种传统是通过创新留下来的。“书籍设计师不要被传统的模式所绑架,但绝不可能从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中剥离开来。世界各国都在现代语境下寻 找新的途径。”

  余秉楠提醒,交流的目的,说到底是寻找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道路和方法,用中国现代的、国际化的视觉语言来表现我们独有的传统文化。

让书与读者好好“谈恋爱”

  “视觉时代,书籍设计的发展是一种必然,是书的第二文化主体。”设计家速泰熙说。他认为,和几十年前相比,今天我们的书籍设计是从被审美遗 忘而闲置的荒地开始的。通过设计可以将实用配件用来表现审美主题。因为审美趣味的改变,以前被摈弃的杂花野草也可变身奇葩异卉,形成一种别样的美。人们从 材料工艺、装订方式的突破中,不断拓展新的美域。

  吕敬人认为,中国的书籍设计要反思,我们的书大多只有一张漂亮的脸,缺乏内在的表现力量。“书籍是空间的艺术。就像一个建筑,建筑里有各种信息。”在吕敬人看来,书籍设计师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媒人,让书和读者能够好好“谈恋爱”。

  多位学者呼吁,重视书籍设计,更要力戒“过度设计”。大音希声,用最低的成本做出最好的效果,看不出设计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余秉楠也建议,要提高平装书的装帧水平,平装书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我们才称得上书籍艺术的强国。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70579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