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慷慨高歌走高原——解读杨启刚散文诗集《低吟或晚唱》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王克楠    阅读次数:4120    发布时间:2017-02-16

认识了杨启刚是一种文学的机缘,相识四年以来,由相识到相知,充分体会到文学机缘的神奇。杨启刚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都匀市作家协会主席,也是黔南的一位布依族作家,从1993年写作和发表散文诗,到如今有23个年头了。23年来,他写作不息,发表不断,是一位真正沉下心写作的人。一个人的创作就是一个人直接与世界对话,我在杨启刚的散文诗里看到了一位忠诚于生活的写作者的生活姿态和他对黔南的热爱。他的散文诗把文学之根牢牢地扎在黔南大地,诗集里有瓮安草塘的历史镜头,有都柳江畔的民族风情;有对边陲季节的挖掘,也有对云贵高原的咏叹……尽显一位少数民族作家对自己民族的解读和对家乡的眷恋。

杨启刚的这部散文诗集是《低吟或晚唱》。散文诗既不依附于诗歌,也不拘泥于散文,呈现无可置疑的独立性。在新文学运动中,散文诗和新诗一起,成为倡导文学理念、实践文学新形式的迅捷有力的手段。中国是一个文言文丰盛而白话文相正在完善之中的国度。散文诗作为一种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文体,诞生不过百年,从鲁迅先生的《野草》发轫,期间升升降降,散文诗的文本模式尚未固定下来(也许是一件好事)。都匀处在贵州省南部,自古是“荒蛮之地”,自明代才建郡,中原文化很难抵达这里。建国后,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散文诗这种外来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在黔南得到发展,据了解,都匀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作家从事散文诗写作,而杨启刚的散文诗写作亦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已23载。

散文诗在精神上注重“诗性”,即是强调了“看山不是山”的艺术特点。人站在风景面前,描摹出风景的细节,那仅仅是散文家的本事,散文诗作者,一定需要抓住的风景的精神,需要摒弃现象,进入风景的精神观照。散文诗在精神上注重“诗性”,并不是说散文诗就和现代诗歌划了等号,笔者认为,对散文诗来说,文本应该是具像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应该以叙述为主,而非点题为主;是应该清晰地呈现由此而彼的过程,决不能直接抵达“彼岸”。这一点,杨启刚做得比较好,因为他本身是一位诗人,用“意象”表情达意已经轻车熟路。同时,杨启刚还擅长散文写作,对于散文叙述非常熟稔,这样写起散文诗,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尽管有先天条件,杨启刚的散文诗写作还是十分谨慎和认真,他从来不轻易下笔,打腹稿酝酿的时间比较长,到了不得不下笔的时候,才写出来,比如《农历:乡土的寓意》是对黔南乡村农历的解读,大家知道,农历对农人来说是“生命历”,凡农人都知道“不误农时”对于种田的重要性,杨启刚曾经在一个乡镇工作多年,亲自参加农人的耕作,经过了长期的酝酿过程,写出的文字做到了字字有根。

散文诗是轻灵的,自由的,要求作者首先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里《过客》一篇,在脑筋中酝酿了将近十年。但因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表现形式,所以总是迁延着……他绝不会随意地写,更不会大量地写。笔者通过和杨启刚交谈,知道了他也是一位惜墨如金的人,《低吟或晚唱》所收的散文诗,是他23年的心血结晶。杨启刚很爱自己的父亲,从父亲身上受了为文做人的启发,但是他很少直接写自己的父亲,直到2013年,他才写了《遍地伤愁》,这篇泣血之作是他献给父亲的百日祭诗。文本里再现了父亲15岁参军的英姿勃勃,写了父亲和战友们在新疆创业,写了父亲的勤劳和默默无闻,“父亲啊,今天,我唯一遗传你的,也是口笨,嘴拙,不善言辞。像一头不能言语的牛,只知道低着头,默默地耕耘和流汗。但我也遗传了你的善良,执着,认真,眼里容不得半颗砂粒。”杨启刚是写父亲的,也是写时代的,像父亲一样的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劳动者就是这样生活的,这样的生活和当下社会的浮躁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散文诗是注重灵魂分量的。在当下,要想写好散文诗,首先要看你关注的是什么,有没有对社会、对人生深刻的思索和表达的迫切愿望,当然,写好写不好与一个作家的人格成长有关。风格即人格,杨启刚散文诗风格从整体上看:高峻昂扬、虚实结合、极尽物事。也就是说,他的观察和表达都是贴着人性,贴着时代的主旋律而写作的。在他的散文诗里,看不到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无论是高原还是水泽,在他的笔下都是有生命感的。人性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杨启刚的散文诗努力去贴近生活的正能量,奏响主旋律。他的散文诗热情洋溢,但是没有远离现实,他在散文诗集里专门设了一个小辑“在生活的边缘”,用来记录那些下岗工人的生活,那些失去土地农民的生活和低保群众的生活。

散文诗由于篇幅短小,这就决定了文本必需删繁求简,从小处落墨,从细小的生活图景或片断中,提炼诗的内涵,挖掘思想的深度和放射生活的广度,以形成一种深远的、引人思索的艺术境界。杨启刚的散文诗善于是以“点”折射生活——这个点就是观察生活的点,也是思考生活的点。如散文诗《在一个秋夜悄然探访玉书兄》通过换位思考,站到黔南历史人物傅玉书的角度去思索彼时彼地的现实生活,“皇权旁落,奸臣当道,忠臣被害,百姓遭殃”,体会到了傅玉书写作贵州首部戏剧《鸳鸯镜传奇》的用心良苦。再如散文诗《舞龙灯于新春的子夜》描写了灯,灯是意象,也是作者的思考点,文本逐层进入散文诗的诗核。给读者带来心灵冲击。

散文诗写作既要注重外景,又要注重心景。杨启刚这部散文诗集《低吟或晚唱》写风景的篇章比比皆是。这部散文诗集里有季节的感叹,有对黔南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场景的刻画,也有对陌生城市风光的解读,作者见景而生情,并没有满足于把景物描述出来,而是用“图景”去表达自己的心灵。充分挖掘风景的人文文化分量。如散文诗《马尾绣》,并没有满足于对水族刺绣的特有工艺进行表面描写,而是借助于“马”的形象,表达水族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一匹匹骏马穿越岁月,一根根马尾却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张扬地喧泄着它奔腾豪放的个性。”散文诗《水寨》里是对住在黔南少数民族木楼的兄弟姐妹淳朴品质的抚摸,“从她们厚道仁慈的眼神里,看出未被污染的心灵和双手;从她们苍凉沙哑的歌声里,读出那些美丽忧伤的谣曲……”

散文诗写作,常常借助于艺术意象去象征某种抽象的情感,哲理或理念。这种象征似乎离开了生活的真实,事实上却表达了比现实生活更加深刻的真实。阅读杨启刚的散文诗集《低吟或晚唱》,可以清晰地抚摸作者是怎样从生活的真实出来而抵达艺术真实的。这样充沛的艺术效果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高原啊”一辑,体现得比较充分,作者笔下的高原正是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在他的笔下是形而下可感的,也是形而上可思的,可以说做到了形神兼备。比如《高原之旅》点染了云贵高原的阴柔和妩媚,《粟》写了粟的不怕火炙风蚀的独特个性。《土地的心脏》写到“在所有躁动的心脏里,不容忽视的是土地的心脏,那枚坚实而充满灵性的心脏。”表达了对生命之源的感恩。《山歌》展开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山歌的形而上的诠释,“歌的节拍和舞的轻盈和谐地揉合在一起,滚烫的汗水和生存的艰辛揉捏在一起,内心深处的欢乐和对山外世界的憧憬粘揉在一起。”散文诗《落日幻像》大色块,粗线条,语言高度凝练,是用画面氤氲出的内心的声音。

杨启刚的散文诗受西方影响比较小,他很注意学习古汉语,作为一位布依族作家,十分注意从古汉语诗歌吸收“赋比兴”艺术手法,如他的散文诗《空门》从表面上看写的是“门”,其实仅仅是一个比兴载体,内里叙述的是做人的境界。杨启刚一直很注重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艺术风格的中国气派。还有,正值中年的杨启刚,不保守,不自封,一直保持旺盛的进取姿态,在近几年连续了出版了散文集、诗集和评论集的基础上,这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散文诗集的出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文字寻知音,字字不寻常。杨启刚的散文诗集《低吟或晚唱》的出版,必定对促进黔南地区乃至贵州的散文诗写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祝黔南地区的作家们能在写作小说散文的同时,也动笔写散文诗,期待黔南地区的散文诗写作生机勃勃,堡万紫千红,是以为序。


作者简介:王克楠,原名王克难,生于1958年,蒙古族。评论、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散文》《美文》《中华散文》《天涯》《长城》《散文家》《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入选《中国21世纪优秀散文选》《中国美文二十一世纪十年精品选编》《中华散文百人百篇》等多种选本。其中,《太阳照在赵王城头》荣获第三届冰心散文优秀奖。公开出版有散文集《巷子里的阳光》《放飞年轻的梦想》等专著多部。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邯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邯郸学院客座教授。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453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