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贵州民间博物馆:藏纳奇珍 展陈文化 诠释情怀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曹雯 吴泓 徐夏夏    阅读次数:3512    发布时间:2017-03-04

  博物馆是藏品展陈的最佳场所。放眼世界,博物馆领域早已形成公立博物馆与私立博物馆日月争辉之势。公立博物馆荟萃国家宝藏,私立博物馆藏纳奇珍异宝,二者在文博领域互为补充、相映成趣,为人类文明传扬文化馨香,延续历史温情。

  近年来,中国民办博物馆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正式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达982家,占我国博物馆总数的21.8%。而随着2015年初《博物馆条例》的出台与实施,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贵州,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从2011年的4家增至2015年的11家。因地缘文化与多民族历史,贵州民办博物馆主要以民间题材和民俗文化为主,并涉及古生物化石、酒文化、报刊收藏等门类。

  从私人收藏到民办博物馆,其间都有着一个满载情怀的故事。收藏爱好者将藏品转化为公共展陈,不但有利于城市公共文化的提升,亦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藏品的社会意义,折射出一个地域的人文精神内涵。


  “博物馆+旅游”相映成趣


  “博物”一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意思是能够辨识多种事物。而将“博物”与“馆”连接起来,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机构的称呼,在中国出现仅有一百年。这一百年间,博物馆因循社会发展的历史需求,形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不断出现新的形态、方法与收藏对象。

  近年来,贵州民办博物馆依托旅游业的发展热潮,与国有博物馆一起发展出“博物馆+旅游”的独特运营模式。通过参与性、娱乐性的项目,使游客提高对藏品的文化体验,并在一定的历史、艺术氛围下,配套餐饮、购物、文化演艺等多种功能,将博物馆化身为具有独特魅力的知识型旅游产品。

  习水土城,在这个人口不到两万的集镇上,因拥有8个各类博物馆,成为中国博物馆最多的小镇。其中,位于土城镇长征街、由习水宋池老窖酒业投资建设的民办公益性宋窖博物馆,是贵州省旅游部门推荐的贵州白酒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的一个重要参观点。2016年,宋窖博物馆的日均游客为300人,节假日的一天里则有上千人参观。酒业总经理邹德生表示,通过这个集参观、体验为一体的博物馆,把整个赤水河的文化进行系统展出,对于发掘、研究、保护和发展赤水河白酒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于2008年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的遵义市嘉丰民俗博物馆,与同在红军街上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因为是免费开放,不少游客看完遵义会议纪念馆便转身走进嘉丰民俗博物馆。在这个面积1100平方米的民办博物馆内,汇集了民间建筑木雕工艺、黔北傩戏用具、精美瓷器、书法精品等数千件藏品,较为集中地展示了黔北民间民俗文化。

  “免费开放是很好的事,还能学到很多关于傩戏和仡佬文化,有不懂的地方,馆长也会耐心讲解。”游客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该馆馆长吴军在收藏与保护黔北文化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过20多个春秋,足迹遍及遵义和周边的村村寨寨。在他的努力下,往昔时光中的片片历史,随着一件件藏品在博物馆中舒展复活。

  遵义嘉丰博物馆参观者除了贵州省内的,还有四川、湖南、北京的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甚至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海外高等教育机构也组团专程前来参观。韩国仁荷大学与遵义嘉丰民俗博物馆共同组建文化研究联络室,加强交流和互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宝贝。民间博物馆的件件“家珍”,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守护乡土的生态博物馆


  除了千姿百态的民族民俗博物馆,散落在贵州传统村落中的生态博物馆同样熠熠生辉。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此后,中挪两国又携手建立了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贵州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张安琪告诉记者,作为一种以特定区域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强调保护、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除上述4家国有生态博物馆,从传统村落走向创意小镇的地扪生态博物馆,亦是贵州民办博物馆中的翘楚。


  位于贵州省黎平茅贡乡北部的地扪侗寨,因为黎平老乡任和昕的到来而改变了原来的发展轨迹。2005年1月,任和昕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在香港明德创意集团的资助下,创办了中国首家民办生态博物馆——地扪生态博物馆,并出任首任馆长。

  任和昕设想地扪侗寨为一个侗族人文生态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没有围墙,周边十几个侗寨的村民的人生哲学、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礼仪,都是博物馆的组成部分。他希望通过修建这样一个博物馆,让当地的侗家人心甘情愿地守在老家,形成以侗族原生态文化为特色,生态旅游为产业经济导向的“人文生态博物馆群”,以促进侗族文化生态的保育。

  过去的十年间,地扪生态博物馆建立了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以乡土文化、乡村物产、乡间手艺、乡居生活为依托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邀请并协助国内外艺术家、设计师深入村寨考察体悟,与当地手艺人一起工作,促进传统手艺与现代创意设计双向互动,提升传统手工创意产品的适用、时尚和观念价值。

  “没有遍地游客,没有卖银饰的外省商贩,没有打非洲鼓的CD小伙,没有放流行音乐的酒吧……”到过地扪生态博物馆的旅行者,总会如是描述地扪侗寨与国内千篇一律的古城、古镇和古寨的区别。

  2016年,以地扪生态博物馆为核心依托,辐射茅贡乡十余个传统自然村落的茅贡文化创意小镇拉开了建设的序幕。规划中的茅贡文化创意小镇,将集文化旅游产业综合体、百村百工文化创意产业园、“互联网+创意乡村”公共平台为一体,培育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形成连接九潮(榕江方向)、坝寨(黎平方向)、岩洞(从江方向)的区域中心城镇,以实现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和公共艺术的价值叠加。

  在任和昕眼里,传统村落的文化底蕴,其实是“农耕文化背景下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离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便不再是乡村。“因此,我们提出‘发现乡村价值、重估乡村价值、输出乡村价值’的主张,不是简单的把所有人都吸引到村子里来旅游,而是探索如何把乡村价值输出到城市去,实现乡村和城市的良性互动和价值交换。”任和昕说。


  秉持情怀砥砺前行


  在指月街13号一间地下室里,记者找到了贵阳金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金仁义。地下室光线昏暗,要开着灯才能看清室内的全部构造,屋内摆着几件简单的家具,但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四处摆放着的古生物化石。

  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全面,有着“古生物化石王国”的美誉。贵阳金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多年来坚守对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的展出,力图用古生物化石展示凝结在躯体上的历史,启示和提醒人类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因种种原因,我们去年从贵州民族博物馆撤馆,金阳的展馆还在筹建中,场地是朋友送的一个废旧工厂,预计今年上半年能改造成功。”对于金仁义来说,当初因为个人兴趣爱好,收藏古生物化石,后来在各类展览中与贵州古生物化石的精品展览不断结缘。2007年,贵阳金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正式申报成立。

  然而,因为没有固定的展览场地,金仁义和他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从金阳辗转到省科技馆,再到贵州民族博物馆,一路倒腾,颇费功夫。

  这不是金仁义一个人面对的困顿。众所周知,民办博物馆资金投入相当大,场地自己租,人员自己聘,水电费自己交,藏品自己买,除此之外,安保、防火防潮、藏品修复等管理成本也很大。常常是馆内一件藏品价值数千万,但展馆却陷入亏本运营的困局。

  位于南明区永乐乡的刘玉智藏报馆,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刘玉智老先生及其家人的心血。每张报纸的内容都是一份宝贵历史资料,记录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变化。刘玉智说,开始看报纸只是为了从中学习文化知识,看过报纸后,发现报纸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于是开始集报,后来建了藏报馆。为了更好地把报纸保存下来并让更多人来参观,刘玉智买下一块60亩的荒地,一点一点地为他的报纸安“家”。

  “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全家人的余钱几乎全都花在这个藏报馆上面了。”刘玉智说。即便如此,藏报馆也面临着展示场地狭小、运营经费窘迫的困境。“我老了,能做好这一件事情,一定尽力做好。”

  2010年,国家文物局、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就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为民办博物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法办馆提高民办博物馆的质量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有关优惠政策。

  2015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成为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条例》指出,国家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同时,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

  贵州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张安琪指出,在目前政府能够仅能提供有限补助的条件下,民办博物馆的背后其实需要一个强大的副业进行支撑,可以引入基金会。从一开始的情怀创馆,到如今《博物馆条例》对民办博物馆的规范化运行和发展指明道路,作为国有博物馆的良好补充,民办博物馆的未来值得期待。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9188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