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在毛主席纪念堂的沉思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肖德良    阅读次数:1252    发布时间:2017-05-31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冬天,我和单位同事出差到了首都北京。和许多初到北京的人们一样,我对天安门广场充满崇敬和向往,刚下火车,就迫不及待地想去那里看看城楼、看看纪念碑、看看国旗,还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伟人,瞻仰这位书写中国新历史,赢得世界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伟人。

阳光初照,鲜红的国旗冉冉而升。广场南面排成长龙的人群,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着庄严肃穆的纪念堂缓慢而又急迫地走去。

这一天正好是他老人家的生日,不少人都觉得,今天与往日应该有所不同。果然,当我们走上汉白玉栏杆前时,平台上面引起一阵骚动。工作人员走到队伍中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妇女跟前,对她说:“如果没有认错的话,您该是李讷同志吧?您用不着排队,请直接从西门入内瞻仰,请随我来。”

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大家已顾不得井然的秩序,纷纷向李讷围了过来。这位特殊的瞻仰者就在普通人群之中,要不是工作人员发现,大家都不觉得毛主席的女儿与一般群众有什么不同。

“李讷,她就是李讷!”她那一身半新旧的衣装,由于过于朴素,甚至在八十年代末就已经显得有些落伍了。大多数人见了,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接着又忍不住叹息和唏嘘。

是的,她就是李讷!年长的人们跟她握手,询问她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一些年轻人也争向前去,掏出笔记本想请她签名。还有一些新闻记者,顾不上纪念堂的规定,纷纷举起镁光灯、话筒和摄像机。

面对这突然而来的关注,沉寂了许久的李纳,由于思想上没有准备,当人民对领袖的感情一起倾注到她身上的时候,使她无法承受这强烈的刺激,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工作人员为了维护纪念堂的秩序,立即领着她和家人朝西门那面过去。

虽然是在凛冽的寒冬,人们心头却涌起阵阵潮动。平时总以为,作为毛主席的女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是另外一番气派。而今天李纳的出现,竟显得如此平凡和普通,没有丝毫的显赫、骄矜和与众不同。


那时还没有多少介绍主席家庭和生活的资料,对于许多瞻仰者来说,心中还是个谜。

后来大家才知道,毛主席不是神,但也不是普通的人。从早年探索真理,引领自己的妻子、弟弟、堂妹和侄子投身革命,一家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前前后后丢失了十多个孩子。他从乡间一路走来,在漫长的战争年代,每当革命处于紧迫关头,他就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既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和战略家,之所以始终在人民心中占据着神圣不可动摇的位置,是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永远站在大多数人的一边。所以,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在他的面前,永远都是排山倒海的力量。

他更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家,深谙国家社稷兴衰成败的原因。他同情弱势群体,痛恨欺压百姓、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豪门权贵。因此,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人民拥护他,爱戴他。自然,也有不少人仇视他,忌恨他。

也许是他与生俱来的个性使然吧,从小就不认输。当父亲挥起棍子逼来之时,他立马就要苍龙入水,迫使父亲不得不以妥协而告终。从那天起,他就树立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豪迈气概。少年时以诗言志:


独坐池塘如虎踞,杨柳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其实,因为勤学,以《水浒》、《西游记》、《说岳全传》等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在他年青的思想里,早早注入“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基因了。所以在星星之火中他看到燎原之势,在暗无天日的岁月看到喷薄欲出的朝日,在大风大浪中看到风帆,到了革命高潮到来时,他就下定决心,“横扫千军如卷席”。越是在压力面前,他越有精神,“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威胁和讹诈他毫不畏惧,以纸老虎视之,他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正义与邪恶面前他旗帜鲜明,只要妖雾敢重来,“金猴奋起千钧棒”,这便是他惩恶扬善的原则。他以诗一般的语言激励人民的斗志,以妇孺皆知的话语讲解深刻的道理,所以,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们,只要一想起他就有力量,有信心,就能挺起腰杆,有自尊。

新中国建立后,在利益格局上,他注重公平,总希望“环球同此凉热”。每每“倚天抽宝剑”,把胜利的成果分给人民共享。

终生为人民大众谋幸福,但是他一生清廉,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

人民的领袖,无时无刻不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心连心。八十多年前那支歌,今天的人们仍然还传唱着:


红米饭,南瓜汤

挖野菜,当干粮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餐餐味道香……


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因为他率先垂范,大家对于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多少怨言,相反,倒是迸发了更多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治国先治吏,惩治腐败决不手软,他说:谁要是搞腐败,我就杀谁的头,我毛泽东要是搞腐败,你们就杀我的头。民不畏严而畏廉,想当年,谁要是拉关系,走后门,就将受到严厉的惩处,也要遭到人民的唾弃。

对待子女,他要求他们“夹紧尾巴做人”,不要以为是毛泽东的儿女就在人民群众面前显得特殊。“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为革命使他欠下终生的内疚和遗恨。爱子毛岸英,一直是他心头的痛,他总希望在他的身上加以补偿,既心疼他,又磨炼他。他说:“我的权力大得很,但是给你的权力只有一个:劳动。”岸英从苏联大学毕业回来,他叫他下乡去再读一个大学。当岸英从陕北带着自己种的粮食向他汇报的时候,他拉起儿子的双手看了看,高高兴兴的给他打了个级格分。关于毛岸英到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史实,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他是给儿子镀金,为了在将来更好地接他的班。真是盲人摸象,胡说八道。

如果说毛泽东对子女有什么特殊的话,那就是严格要求的特殊,追求进步的特殊。就是这个李讷,三年困难时期从北京大学回家改善生活,用菜汤将盘里的饭粒和菜渣冲净后全部喝下,引得双脚浮肿的父亲老泪纵横。但是,老人家也并没有因此而给以特殊照顾。李讷下过乡插过队,从不倚仗父亲的影响去伸手索取,而是紧记着越是作为毛泽东的子女,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所有这些,该是多么值得人们好好地反思的啊。


人们脱了帽子,缓步进入瞻仰大厅。端坐在“祖国大地”前面的汉白玉毛主席塑像,是那样的一尘不染,不少人情不自禁地向他行三鞠躬。在圣洁的君子兰簇拥着的水晶棺里,他老人家静静地熟睡着。鲜红的党旗覆盖着他,国徽、党徽和军徽与他连在一起。和生前相比,他的脸颊显得有些瘦削。虽然是长眠,在那高高的额头和微微起皱的眉宇之间,却分明还在思索什么问题。为共和国的事情他熬白了头、操碎了心,人们都知道他生前睡眠一直不好,所以,大家脚步轻轻地、轻轻地从他身边走过,生怕惊扰了他。

在二楼毛泽东陈列室里,留给人们记忆最深的有三张照片。一张是一九三六年埃德加·斯诺为他拍的那张经典的照片,深灰色的旧军装和银灰色的八角帽上,醒目的领章和帽徽留给人们以巨大的振奋,一双慧眼斜斜地藐视着眼前的困难,那不经意的一瞬间,便永远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另一张是在延安给晋绥干部作报告的情景,双膝间那两块诧色的补丁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他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下子就丰富了中华大词典的内涵。

还有一张是在河北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的情景。他告诉大家,在大规模的战争过去之后,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面前,必须迅速医治战争的创伤,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他强调拒腐防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带领大家重新学习郭沫若为李自成进京失败三百年而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告诫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功臣们,不要被那些裹着糖衣炮弹的敌人和化着美女的敌人所打倒,因此,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警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值得注意的是,在后两张照片里,他的袖口上都留着明显的补丁。后来,这些补丁又移到他的睡衣上、床单上。直到临终时,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

但是,当年那洪亮的声音,永远回响在人们的耳旁,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催人奋进,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史迹,讲着讲着就不能克制地哽咽起来,两行眼泪簌簌而下。


时间过得真快,正如“弹指一挥间”。到如今,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我从那次瞻仰他到现在也过去了二十五个年头。这些年来,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正得到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祖国大地经过改革开放,让绝大多数人民贫穷的日子成为历史。很多很多勤劳的人,依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光荣地富裕起来。我想,要是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的话,也该含笑九泉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却在人们心中一直活着。在今天,不论是他的生日还是祭日,或者是在共和国的重大活动之际,不论是报刊上还是在网络媒体中,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他在人们心中的光辉依旧不减当年。

去年12月26日的夜里,我从网络上看到远在美国芝加哥、加拿大温哥华的华人华侨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九岁周年的活动。他们唱红歌,诵读毛主席诗词,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真诚和感动。如果说三四十年前我们对他的崇拜带有一些迷信的色彩,那么在价值取向多元化、感情定位理智化的今天,为什么他的人气指数仍然还是居高不下呢?关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深入探讨下去,又要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了。

这些年来,凡是有关毛主席的资料我都要尽可能收集下来,有关他老人家的影视作品也要尽可能看看。但我觉得真正理解毛泽东本人和毛泽东思想的人并不很多。一些影视作品,他们学主席说话的音调,模仿主席的动作,却很少能到达主席音容笑貌本身的气度和境界。这是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人是需要三日而深省的。和许多崇敬毛泽东的朋友一样,我总是以他作为一面镜子,仔细照一照,看看这些年来都做了些什么。正如他早年《送纵宇一郎东渡》那样:“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如此,才能达到“待到山花烂漫时,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高度。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5586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