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站在低处的认知——评文东短篇小说《溃》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琀    阅读次数:3730    发布时间:2017-06-12

杰里·克里弗道:“创造力遵循的那些规律往往是非常寻常而且互相矛盾的。假如你违反了他们,你会浪费巨大的精力而最终一事无成。”可反复唨嚼的作品,通常在创造力的再生分配上,往往规律性的在互相矛盾中,碰撞出第二世界璀璨的火花。从而在理性思维下,按照一定的规律,惯性似的放映作家对生活的发掘和传达出生活中的可再叙述性。《溃》在一定衡量标准下,创造力所遵循的规律,是锁定在特定的矛盾体中对现实生活的发掘和重述。超理性色彩下,公然流产了虚构文学中相当多的可伪性,把黑暗潮湿中的毒蛇,用透明的存在性媒介,打摊在了光天白日下。

《溃》在语言的流动性叙述中,毫不羞涩的举起了“方言主义”的大旗,它是对语言矫揉造作、目的性发酵、商业性泛滥的返老还童,它在行为上,是存在于大众文学和贵族文学之间的一颗“肿瘤”。它是对“语言神话色彩”和“语言朦胧面纱”的快速“堕胎”,它是对“语言乡愁”真实而疯狂的牵挂。《溃》的语言,在作家对第二世界的主观性反映中,为文章筑起了“可感性”、“抒情性”、“亲切性”三座堡垒。比如:“他这哈正在办公室准备咪觉,大腿上坐着一双纤手的美女正在解他身上衣服。”“雨越下越大。这哈牛书记顾不了那么多,一头钻进雨中。”“嘟 !嘟 !嘟 ! 电话响个不停……”等一系列语言的精彩叙述,作家把他能感知的客观现实情境化为呼之欲出的“语言肢体”,让审美主体也得到了同样的感知,为第二世界的构建起着印象传真的作用。比如:“皮二是经常跟在书记屁股后头的,他为人圆滑,换了数届镇书记,龟儿子硬是换汤不换药稳到起驾驶员位置!”“这哈点型的一条落汤狗!”这些语言的“繁殖”,“明目张胆”的打下了作家强烈的主观性烙印,让审美主体的一腔情感,在作家所“意淫”出来的第二世界中,随着本身的气氛“直冲云霄”,在这个阴暗潮湿的“囚牢”中拍案叫绝。再如:“狗日的沟头水库管理员,你咋先不通知我呢?然后再上报?”“书记你来了,看下啷个大的雨,你在镇头指挥就行了噻!”“狗日的些平时耀武扬威洋张二不睬,关键时刻还是怕出问题哟!”等语言的叙述,是对“贵族文学”的直接宣战,这些语言,从“大包装”的文学语言中独立出来,在作家苦心经营的一方水土上,高举“方言主义”这面艳红的大旗,在“虚伪主义”的文学语言阵地上冲锋呐喊。从而提升了《溃》语言上的亲切性,搅动了审美主体在车水马龙中残余的“语言乡愁”,是对“方言文学”的认知和自信。这三座“堡垒”的建设,从而使《溃》对现实世界中声音、色彩、图像、动作、形态等要素的捕捉得到具体化、真实化、形象化。从而为第二世界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芸芸众生”中进行一场激烈的大浪淘沙。让作家在《溃》中以及他众多作品成了语言的富翁、语言的主人、语言的“红颜知己”。

作家在《溃》中所构建的第二世界,是以作家生活的真实世界为蓝图所构建的。它糅合了作家思维意识里最大胆的“造反性质”,通过对自己当下的亲身生活的有目的性的再现,进行对他所梦幻中的理想生活的大声宣言。《溃》或隐或现的讲述了作家的真实生活,文中的“水库管理员”可以是作家所构建的第二世界中的“我”。通过水库管理员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当下官场生活的黑暗肮脏的一面,这里所构建的第二世界,在幽默诙谐的语言放射下,是一个扭曲、变形的现实生活。《溃》的独特视角的展现,使文章的思想意识包容了当下文学“思维定向”的时代性、从而达到了思想意识上的超越性、多义性、永恒性、和兼容性。

作家在《溃》中,通过水库管理员的视角,讲叙了水库从“危险高峰期”转为“平安”的故事。它在细节上拿捏的恰到好处,这些“形象单元”的连缀,使《溃》如一个绝世佳人,在自身器官上,找不到丝毫的缺陷。那么《溃》在有目的性、变态性的元素下,所构建出来的第二世界,它所要“表白”的是怎样的一句情话?笔者认为,《溃》通过“方言主义”的语言所“变形”出来的官场上一群人物,在对人物形象的真实扭曲之下,它所要攻击的对象,或许就是那些堂而皇之进行贪赃枉法的“官僚阶层”,真实而象征性的揭露的黑暗官场上的丑恶嘴脸和无耻的行为,它在象征主义下蓬勃生机。《溃》所构建的乡村世界,含而不露的参杂着作家对黑暗官场大快人心的鞭打,在教条主义的法制之下,潜规则在不断“受孕”,肮脏的交易在络绎不绝的毫无节制的进行,文东对官僚阶层在公开叫板,他是对礼治的回归。《溃》所构建的第二世界虽然具有一定的可限定性,但在作家忧患意识的涌现中,向整个社会,扩展了文学所承载的时代纵深度,它参合了作家对几千年来,官场模式的忧患意识。《溃》在故事的叙述上,没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反而是一场喜剧、闹剧。作家正是要通过这种气氛,在夜中伸出一只手,紧紧卡住故事的咽喉,在恶作剧中流露出对社会的忧患性认识。所以《溃》中刻意要“藏匿”的“女人”或许是官场上的“恶性癌细胞”,而不是水库真正名义上的“溃”。

只有触及审美主体的灵魂,在审美主体的思想意识中,不断增温的作品,才能在现代文学中凝聚成烛台上永不熄灭的蜡炬,我想《溃》应该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它唤起了我们情感知觉上的迟钝化。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7831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