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钓之乐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邓有民    阅读次数:927    发布时间:2017-07-08

每天早起读书,坐乏了,起身推窗而视。但见碧绿的锦江奔流东去,南岸百花顶山魏然屹立,山下村舍俨然,田园风光十分优美。这时,眺远方,做深呼吸,顿觉神清气爽,特别是眼睛得到调节和休息,很舒服。突然发现河中滩头立着两个人,也不经意,眼光一溜就过去了,第二天也一样。直到几天后才引起我的注意,仔细看了,原来是两个钓翁。一左一右各占一个滩头,相距大约十多米。二人都身背鱼篓,头顶草帽,手持钓竿,手臂正有节律地朝与身体成45度角的斜线方向来回地运动。这是钓鱼的一种,称为“滩钓”,本地人叫“刷滩”。又过了几天,我中午下班,在川主宫旁的路边看到这两个钓翁正快乐地行走。想是饥了,上岸吃午饭吧。也不知身后的鱼篓可有鱼否?但看到两人说说笑笑,逍遥自在,快活满足的样子,也就不用多问。擦肩而过后,我忍不住几次回头,可能是羡慕吧。

于是,我记起和父亲一起去木莲溪钓鱼的事。时间虽然早已过去十多年了,但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年盛夏,学校正放暑假,我回老屋闲居。一天,我和父亲一大早就扛起钓竿、背着鱼篓、带上干粮出发了。我们行走在山道上,路边野草丛生,露水很凶,打湿了我的裤脚。草中杂生着各色山花,也叫不出名字来。只觉得红的、白的、黄的、蓝的、紫的花色齐全,各具形态,开得十分烂漫、十分自在、十分快乐,无一点羞涩之态。且都泛着露水、散着馨香、透着灵性,真真令人垂怜。不知为何,我每每看到这些不知名的山花,都会很感动、很愉悦。父亲走在前头,戴着斗笠,衔着烟斗,浓烈的草烟味在晨风中消散。这时,有鸟声从山林中传出,悠扬、婉啭、清亮。

上山、下山,我们又经过了两个村庄,才到了木莲溪。这是一条小河,名不见经传,掩映在树木、村庄和芦苇丛生之中。水清如碧,垂柳在岸,清风徐来,水面皱起层层涟漪。日光照耀,波光粼粼。长着漂亮羽毛的水鸟飞鸣而过,在碧绿的水面上掠起一线水花,倏忽转过前面一片芦苇不见了。我们抛竿下钓,静观水面上的浮标。老半天,竟无任何消息。父亲撒了两大把“引子”。这是父亲昨天精心备制的。就是将榨菜油剩的渣混合油麻籽、麦粒、剩饭等,用锅炒香、焙干,抛撒河中,以引来鱼群,故称“引子”。但父亲念着“易子”,我查过字典,找不到这个字,就写成“引子”,好在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姑妄用之。“引子”下去,果然有效,不久,我们就钓到好几条鲫鱼,每条均有二两重,鳞甲都有些黄了。随后,又钓着了黄角鱼(也叫角角鱼,或黄角钉),还有鲢鱼,甚至还钓到了鳝、鳅和团鱼(甲鱼)。我递了一支烟给父亲,父亲欣然燃起。我们一边钓鱼,一边快乐地谈话。在蓝天碧水间尽情享受着人间亲情,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是何等快意之事呵。

于是,我又想起许多古人写钓鱼之乐的诗词来:如李白的“闲来垂钓碧溪上”,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杜甫的“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还有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就这样一边钓鱼,一边冥想这些诗词的美妙意境。这是我垂钓碧波时的又一大快意之事。

那时,我正在乡下一所中学教书,而父亲早已退休。每到假期,我和父亲总喜欢一起垂钓。最初是在屋后的小河里钓,后又转移到大河,再后就翻山越岭去找一些新鲜河流下钓。父亲说“近处的鱼都被钓奸(狡猾)了”,轻易不肯上钩。但我乐得游山玩水,每次“远钓”,都让我十分快乐。我和父亲一起垂钓很多次,或在船上,或在岸边,或钓于深潭,或刷于险滩,或垂线清波,或抛竿洪水,或头顶烈日,或突遇大雨,或月下夜钓,或雪中幽钓,或清晨,或黄昏,或小有收获,或收获颇丰,或空手而归......总之,每次都非常快乐。特别是在外面遇到烦心之事,回到老屋,父亲总爱邀我一起钓鱼。他说:“走,钓鱼去!”面临碧波,享受垂钓之乐,心中郁闷如浮云般散去。父亲卷了一支自种的草烟,把烟斗递过来:“尝尝这个。”我抽了一口,父亲问:“如何?”“劲大。”我说。父亲笑了。

父亲去世后,我再也没有钓鱼。一则怕触景伤情,二则弃教进行政后,整日俗人俗事缠身,既没有时间也无雅兴。今天,当我看到两个钓翁自在快乐地在河中钓鱼,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确实少了如垂钓这样闲适、恬淡、快乐的生活乐趣。其实,这并非我个人的失落,这是当今人类整体的悲哀。你看,随着工业文明的突飞猛进,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骤然加快。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人口急剧增长,带来就业、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诸多问题。昔日碧波荡漾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我家乡的木杉河(谢桥河下游)即是一例,我记得小时候渡河上学,渴了就俯身船舷用手掬水而饮,河水清凉、甘甜,真是畅快。如今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在河边长时间叹惜。早在2001年我就写了一篇《木杉河祭》在报上发表,但愿本文不要成为“钓鱼祭”之类的文字。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672974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