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莫友芝与黔茶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    阅读次数:3325    发布时间:2017-07-08

  谢孝明

  对故土、对祖国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与话题,乡思与乡愁即深蕴其中。而贵州近代历史文化名人莫友芝,也曾将他的乡思乡愁寄怀于他的茶诗之中。

  众所周知,作为清代著名学者和诗人,莫友芝在金石学、版本目录学、文字训诂学、文学、书法诸多领域都卓有成就。但是,莫友芝对贵州本土文化还有一项重要的贡献,即他对贵州茶文化的建树,知之者或关注者却并不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论莫友芝和他的家族成员对于贵州茶文化所作出的卓著贡献,认为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注贵州茶史,注意搜辑黔茶文献,并载之乡邦志乘以广流传、以垂久远。第二,写作优秀的诗词和楹联来描写、题咏家乡茶,表达他对家乡茶的深厚感情。第三,以其广泛的社会交游,对家乡茶进行宣传和推介。莫友芝在茶文化的这些成就,极大地丰富了贵州茶文化的内涵,也使他在贵州乃至中国茶文化史上居有一席之地。

  莫友芝生于茶乡,生平嗜茶,自称为“茶水客”,尤钟爱于家乡茶,写过不少与家乡茶相关的茶诗。他的茶诗感情真挚,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所包含的感情不是单一的,而是叠加的,既体现了他热爱故土家山的赤子之情,也体现了他半生幕客,宦游他乡的深沉忧患和乡愁。《题茶户壁》:“摘捲玉丝丝,含锋颖似锥。辛勤火前作,休放子规啼。”描写了家乡茶农采摘青翠如玉、鲜嫩无比的茶芽,又争分夺秒将其煎炒成清香优雅的茶叶这一采茶制茶、辛勤劳作的过程。小令《綄溪沙》:“易井朝华一勺甘,瓯香浓淡只渠谙。怕教痴婢误薑盐。雀舌久疏纤手点,鸡苏愁伴渴羌馋。最难春困午晴添。”写出了诗人品茶的闲适与意趣:以清冽甘甜的易井泉水煮芬芳优雅的雀舌,再佐以精美的茶点,以此解愁消困,可谓意味蕰籍,几多妙趣。

  《金鼎山云雾茶歌》是莫友芝咏茶诗歌中最重要的篇什,也是贵州茶文化史上重要的文献。诗中历数了贵州先后所出的名茶:供不应求的贵定阳宝山贡茶;后起之秀、世罕其匹的清平县香炉山茶;质优品高而为《图经》所失载的遵义县金鼎山茶;为时俗所争尚的湄潭县毛尖茶。这些生长于黔山贵水的茶之极品,在诗人的笔下各具特色,各擅胜场,难分高下,共同构筑了生态奇特、芳菲清香的黔茶世界。而好茶必以好水配之,《金鼎山云雾茶歌》的自注中也提到地处遵义城南,“清冽宜茶,为诸井冠”的易氏井。诗中最令人心仪向往者,是作者描写品饮金鼎山云雾茶时,“一瓯岂直热恼净,再盏真成仙骨拔。棱棱高秋入胸次,落落遥情起苍鹘。乾坤清气尔得多,此味真难俗人说”,那种洗尽尘氛、飘然超绝感受。陆羽《茶经》记述了黔茶产地的情况,“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莫友芝自言写作《金鼎山云雾茶歌》这首诗,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作诗为证陆羽《经》”,即例举贵州所产名茶以证陆羽《茶经》所记不虚。同时,莫友芝在该诗的自注中也辑录了明代川黔茶政的相关记录,以及黔北茶叶额征的情况。这些记录对于研究贵州明清时期的茶政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金鼎山云雾茶如此珍贵难得,而自己又如此爱茶,因此,在诗的最后,莫友芝也表达了他“但肯时时供一撮”,希望能够时常品尝到哪怕一点点这种珍品也会心满意足的强烈愿望。

  《二月五日绳儿煮雪,试家山白茶,有怀息凡天津》,是莫友芝黔茶与羁旅乡愁的代表作。此诗作于咸丰十年二月初五(1860年2月26日),其时莫友芝携次子绳孙滞留京畿赵州、保定一带候补地方小吏和准备参加当年的恩科会试。莫氏父子逆旅北国,生计困顿,依好友陈钟祥、黄彭年等人周济度岁,加之当时清政府内有太平军的叛乱,外有英法联军对京津地区虎视眈眈,正是处于内忧外患交织的危机之中,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命运都茫然无措,不可或问。处此时局与境遇,莫友芝心情沉郁,无奈之极,“北客过岁周,南嗜断茶味。渴来但饮湿,尘物常满胃。已令吟詠损,尚问幽并气。”平日的茶兴诗情自然大减。所幸儿子绳孙尚能体会父亲的心情,在飞雪载途,世路艰难之际,能够煮雪泡上一杯家乡白茶以解父亲的抑郁与乡思。“冰芽珍一撮,璖盏候三沸。生香沁神骨,活碧浮靉霼。”“舌本彊忽除,心源濬成泋。”正是喝到家乡的茶,忆起遥远家山的温情,诗人才仿佛有了生命的活力、生活的意趣以及流荡灵动的文思才情。莫友芝的这首诗一方面表现了他对于家乡茶的热爱和眷顾,家乡的茶在他人生艰难困顿,心意萧条苦闷的时候给予他温暖与慰藉;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获知,贵州至少在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友芝生活的晚清时代就已有白茶的生产,而且品质非常高雅。贵州今天给人的一般印象是只生产绿茶和少量红茶,很少有人知道贵州在历史上还生产优质白茶。所以,莫友芝的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贵州茶叶生产历史的重要线索。

  莫友芝对贵州茶文化的卓著贡献,对于今天贵州茶叶品牌的建设与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仍然是一份值得重视、发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654975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