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纸上中秋不觉浅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孙凤山    阅读次数:745    发布时间:2017-11-12

其实,中秋逼近了,微笑有两个道理:一个是思念。思念远方的亲人,亲人健在,生活舒畅,平添了一份幸福感,月在心头已十分,微笑便油然而生。不像那一片一片的落叶,是天空飞向大地的吻,凋落在心头的是成熟的思绪抑或残缺的记忆。一个是纷至沓来的中秋诗句。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耳熟能详。月明之处即故乡,或团聚,或遥寄,万物低头沉吟。即使是一只苍鹰,偶尔一低头,也是为了向上。

思念总在中秋涨潮。无论是满架秋风扁豆花和扁豆花里的故乡,还是秋风缠绕的高楼和高楼林立下的都市,思念冲破一切藩篱,履着约如期而来,千古婵娟,心驰神往,而家是离心最近的地方。苏轼在《中秋月》中说过:“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把“家”和“月”统一在思念的今夜——中秋。于是,涨潮的思念不容错过。思念从来不是单向的,从来都是暗香两地。跟着思念回家,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的思念在今夜中秋完成对接。

收成总在中秋定格。我们走近中秋,咬一口秋风,淌出的肯定是凉爽;咬一口秋意,淌出的肯定是思念;咬一口风物,淌出的肯定是金黄。这是这是中国农历里的金黄,也是汗水起伏出的金黄。当这种金黄站在农历八月十五的高岗上,她能俯瞰遍地的庄稼,还能遥望高悬的圆月,所有的向往和诗意,从唐诗宋词中溢出,沿着千百年的传统,走进千家万户。收成就在这种传统里定格!人心是块田,心随桂花开,香了耕耘,满了粮仓。中秋就这样亮起深邃的收成。

风俗总在中秋美好。在中秋,吃不完的是月饼,赏不完的是月亮,写不完的是诗歌,用不完的是友情,赔不起的是亲情。因了风俗,我们能够抛弃一切,坐成兄弟般地平凡,思想以下,苍生以上,都能还原成朴实的生活。平静地享受生活,把中秋当成一个节点,美化风俗,多好。“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这是唐代李朴在《中秋》中说的。

中秋来了,以思念和收成结合的本色,染就了向上万物,难怪暗香一地。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2229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