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淬炼成钢——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任和平    阅读次数:4311    发布时间:2017-12-10

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口述史性质的系列采访实录,全书十九篇采访稿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采访对象既有普通农民,也有与习近平交往较多的知青朋友,还有一部分是有知青生活体验的知名人士。阅读此书,我从书中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真实感知青年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知青生活的酸甜苦辣。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没有述说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在看似家常的闲谈中,呈现给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知青形象。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深深体会到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生活既不容易也不简单,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陕北的黄土高原。而梁家河则像一个锤炼人的大熔炉,让习近平在这里淬炼成钢,从这个小山沟里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勤奋学习的七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的许多受访者,都谈到了对青年习近平酷爱读书的深刻印象。当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随身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梁家河的乡亲们说,“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窑洞里的煤油灯火,是全村熄灯最晚的一个;他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下,经常挑灯夜读到深更半夜。没有什么书可看了,习近平就四处借书,这期间就有了关于他“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正是因为长年累月的读书学习,在知青习近平身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他后来回忆说:“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读书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能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滋养心灵。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勤奋好学的习近平始终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习近平不仅自己博览群书、勤学不辍,还倡导党员干部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成为党的总书记后的习近平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艰苦磨炼的七年。陕西有句老话,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这种说法毫不夸张。像习近平插队的梁家河,是黄土高原穷乡僻壤处的一个山沟沟,解放20多年了,农业生产依然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农民吃的是野菜团子、黑米糊糊、玉米糁子等粗粮,一年到头吃不到什么蔬菜,冬天就吃点腌制的酸菜。当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遇到人生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如何适应这里艰苦的生活环境。

不会做饭、不会劳动的习近平,在梁家河体味到了最苦、最难的生活。好在他没有消沉,扛住了压力,一步一步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锄地、送粪、播种、收割、砍柴等劳动技能;他在艰苦劳动中打磨人生,“到后来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锤炼品格、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梁家河磨炼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锤炼了不避艰辛、不畏困难的品质。

记得是在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这段话既是说给广大青年听的,也是对其知青岁月的深沉感悟。

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苦干实干的七年。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习近平受苦受难的七年,也是他苦干实干的七年。在这七年里,习近平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群众,于实处用力,出大力流大汗水,迎难而上、求实奉献,书写了青春奋斗的华彩篇章。

在梁家河村民眼里,习近平“一点儿城里娃娃的娇气劲儿都没有”,干农活“能受下罪、吃下苦”,各种苦活累活脏活都认真干、拼命干。他“从村里往地里挑粪,那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后来他的肩膀上磨出了老茧,再挑重担就行走自如了。这样日复一日的吃苦耐劳,他后来成为每天能挣10个工分的壮劳力。梁家河人还评价说,近平不搞形式主义,总是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村里缺地缺粮食,他就带领大家打淤地坝;村里缺水,他就带领大家挖深水井;为了方便村民缝补衣服、磨面磨粉、购买日用品和农具,他就在村里办起了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磨坊等。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习近平扎根黄土地,扎实干事、踏实做人,实字当头、以干为先,其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后来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谋划事业和工作时要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真正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些要求,不禁让人联想到他在梁家河工作时的精气神。

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一心为民的七年。在走上社会之初,习近平就与最底层的陕北农民同甘苦共患难,他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认为习近平的爱民情怀发韧于梁家河,正是在这个陕北高原的小山村,他萌发了始终不渝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信念决定行动,习近平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1974年担任梁家河大队书记以后,习近平将“为民”二字视为自己最大的责任,在短短的任期内就做了五件大事:一是带领农民建了4座大坝,二是修建了沼气池,三是种蔬菜改善村民生活,四是组建副业队增加集体收入,五是打井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的山泉水。后来即使离开了梁家河,习近平仍然牵挂着全村百姓。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时,他想法设法筹措资金,帮梁家河村通了电;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时,他筹资20多万元帮村里修建了宽敞明亮的小学。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像习近平同志那样不忘初心、服务人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凝心聚力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情注黄土地的七年。习近平曾经说过:“我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他还说过:“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第二故乡,我时刻铭记陕北人民的养育之情。”在陕北梁家河插队七年,习近平与脚下这片黄土地,与黄土地上的人民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培育了深厚感情。

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培养了习近平、锻炼了习近平,也保护了习近平、支持了习近平。青年习近平也把自己看作是这片黄土地的一部分,同这里的父老乡亲一起出力流汗、战天斗地。他带领村民打井取水、打坝造田,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青春激情,带领村民努力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他远赴四川取经,回来后建成陕西第一个沼气村,解决了老百姓烧柴照明难题。习近平用自己的纯朴与勤劳、智慧和心血赢得了百姓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后来被当地干部群众推荐上大学。在习近平上大学离开梁家河的那一天早上,在没有任何人组织的情况下,全村男女老少都汇聚在他的窑洞门口。习近平起床后推开窑洞门,目睹门口那群欢送他的乡亲,特别看到其中还有一位腿有残疾拄着双拐的老乡,他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习近平曾与梁家河一位年轻人拉话时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其实,梁家河的人也都记着近平的好。他把白面馍送给老乡吃,他对贫下中农、老人、智障孩子真诚相待,他把身上穿的大衣、身上带的钱都给了讨吃老汉,他还把30斤粮票送给村里读师范的年轻人,将50斤全国粮票送给生活困难的地区知青办副主任……慷慨助人、情义无价,青年习近平这种对他人的好,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

当年梁家河毫无保留地接受了习近平,老百姓保护他、爱护他、信任他,让他当家带领大家一起干。习近平后来讲过,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始终铭记着陕北人民的养育之情,要用一生来报答。后来,身为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认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的根基和源头,应该是习近平在梁家河厚植的爱民为民富民情怀。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4940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