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庙会,我放飞遐思于小官山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重庆丰都  陈祥发    阅读次数:2154    发布时间:2018-10-09

丰都庙会,可堪丰都民众自己的“狂欢节”。当此时也,新城古镇,城里各处,南岸北岸,山上山下,山南山北,四处都是花团锦簇的景致在呈现,无处不是奇特欢快的活动在展示,各处都是过年节般喜庆的人群在涌动,好一派“山上山下,风展彩旗如画”、“城南城北,街头鼓乐相闻”。笔者会前细看盛会活动安排,原已拟好出行线路,意在一个不漏悉数尽收眼底,一饱眼耳之福。不料佳期临近,烦人痛风强势来袭,征文姊妹篇写过“唯一参与之活动为庙会研讨会”,其实也曾短暂到过小官山,只是走走、看看、听听,车去车回,“去来两匆匆”,诸多活动、场景不曾细品,似可认定“实未参与”。但实话实说,虽时间不长,笔者还是有诸多感触感悟的。

会前已得知小官会安排的活动为:卢聚和上院——琴瑟古韵:古筝、琵琶等民乐表演,瓢画、叶脉画展示、制作及互动体验。卢聚和中院——麦秆画、剪纸展示体验:非遗项目麦秆画、剪纸作品展示、制作及互动体验。卢聚和下院——翰墨丹青:书画展示,书画家现场表演。天佛寺——古刹沐心:游客在天佛寺佛字前金盆洗手、摸金佛,到左右厢房喝禅茶、描福字,在正殿三世佛前祈福请愿、系祈福牌,最后到山门旁树下系红丝带请愿祈福;在左右厢房布展禅茶、檀香、禅音,配置博古架、茶桌、蒲团等。秦家大院——风雨秦家院:说评书与“风雨秦家院”情景剧交叉演出。王家大院——曲艺荟萃:川剧、木偶戏表演。周家大院——盟定情缘:复原展陈周家大院主人生活时期的婚俗场景。院坝——杂技表演及产品展销:杂技表演和手工技艺产品,可谓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令人心驰神往。丰都小官山,非去不可,不去不行。

了解此一安排后,遂下定决心:一定去看看。因为庙会更多展示的是“鬼”,鬼除美鬼善鬼外大多恐怖狰狞,其一是让人害怕,其二是表现演绎相对容易。为什么呢?鲁迅不说过此一意思的话:“鬼嘛,也就是在人的脖子上加长三尺罢了”。而且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活动与社会变迁、时代发展息息相关,要表现演绎人的活动,必须深入考证其特定时代,研究特定特定时代人们的重大活动、社会习俗、人情世故、衣食住行,还包括特定年代人们的言行举止、时尚时髦与规避禁忌,否则人家会斥之“不真实、胡编乱造,不值一观”。而造鬼呢?则好似并无此烦恼,不过风险仍有的,“谈鬼色变”乃一险也。我说这么多,意思是小官山、古民居要再现古代人、物、事铁定不易,在这里先要向文化委的同志们敬个礼,道声“大家辛苦了”!

细查小官山古民居资料,多是介绍房屋建筑,全是一些房屋结构尺寸之类,要了解当年“房主”相关情况,几乎淼不可闻、一无所得。仅查得:旧城的房屋建筑,随着时代步伐的迈进不断改造翻新。清末民初,老城房屋建筑简陋,瓦木结构,低矮潮湿,光线暗淡,但有一些在京城或外地做官与有功名的人所建宅院穿插其间。特别是建于清代的卢聚和大院、王家大院、吴家大院、李家大院、周家大院和学士第、太史第、荣禄第、大夫第等,房主皆为清朝官员及后裔,他们集纳全国各地建筑艺术之优,穿逗抬梁,精巧布局,奇特组合,建筑雄阔,雕梁画栋,豪华气派,形成了建筑艺术的“大观院”。

再找呢,卢聚和大院为清代官吏卢氏住宅。秦家大院原址为高家镇关田沟村,为清代举人秦香圃住宅。查来查去,唯一能认定的,就是这些古民居全是清代建筑,为在外为官之人所建,原址多在原城关镇(名山镇),仅有秦家大院迁自高家镇,这些大院,原隔江分处上下游,或隔着几条街无数间房,因三峡移民搬迁,现是朝夕相处,人家是“早不看见晚看见”,它们是早晚都看见,同迎日出、共送晚霞。当年官人们衣锦还乡,高调建造这些居家大院时,无非是想打造“数百年不落后”之独栋大院,欲“独立寒秋、独领风骚、独享殊荣”并欲“流芳百世”,并没想到百多年后,人们会把它们复制到这小官山来,邻着、挤着、挨着、擦着,让天南地北的人们来看稀奇,来玩点小把戏。所以说“世事之变迁,殊难意料”,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时逢庙会,人们来到小官山,依我所观,婆姨娃儿多为“看表演听唱戏听说书买东西吃东西”,成人男子先是“看建筑赏古之构房技艺风格”,然后感叹一番,然后还是想了解了解这家“主人如何、后代如何、后代的后代如何”,于是大家都想看“情景剧”了。这不奇怪,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万恶到“人人喊杀”,他(她)的命运总是令人牵挂关切,因为“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是人最可宝贵的”。虽然“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价值高下贵贱之别,不能“留取丹心照汗青”之人,也就“过眼滔滔云共雾”,决不会是“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不过这是在旁人眼里,在严谨到苛的史家眼里。任何一个无足轻重、“何足道哉”之人,对他(她)的至亲至爱,皆贵若黄金(其实远比黄金为贵),他(她)的喜怒哀乐,都会触发起至亲至爱的喜怒哀乐;他(她)的酸甜苦辣,都会激荡起至亲至爱的酸甜苦辣;他(她)的悲欢离合,都与至亲至爱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丝丝如扣、十指连心;他(她)的生老病死,都会令至亲至爱或欣喜若狂、喜从天降、喜不自禁,或生不如死、忧心如焚、痛不欲生。我由此想到,某“文革”回忆录中的一个小细节:某女的“牛鬼蛇神”丈夫被万人大会“文攻武卫”大批判、大批斗一番后,遍体鳞伤、几无人形、惨不忍睹,为“毛主席的红卫兵”押送回家后,该女一见,立马扑上来一口一个“亲爱的,你怎么被整得恁惨哟?你怎么啦怎么啦我亲爱的?”。该红卫兵回忆说:他当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如见异邦异族异类:不过一个“牛鬼蛇神、反革命、走资派”,本就死不足惜,现在不过是受了点皮肉之苦,哪里值得如此大呼小叫、大喊大叫,“像疼幺幺儿、心肝宝贝”,真是活见鬼哟!其实本该这样,再怎么微不足道、轻若鸿毛、一文不值、贱若草芥之人,都是其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所牵、深心所挂、魂牵梦萦,都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然后都是父母“一泡屎一泡尿”含辛茹苦拉扯大,都盼望、巴望、祝福、祈祷他(她)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成家立业、安度一生。当他们要离家出远门之时,也无不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反复告诫其“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要善交良友(“叫化儿都有三个难友”),但要注意“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既要讲“亲兄弟明算账”,又要讲“吃得亏才打得堆儿”。若遇江山社稷不稳、社会不太平、市面不清静,“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亦是深感“烽火隔三月,家书抵万金”。所以,任何人,若不是他(她)自己坏事做尽、十恶不赦、罪不可免,他(她)都应该尽享天赋人权、天伦之乐,而不应被人为剥夺。归结到一点,人们对任何一个鲜活生命的关注、关切、牵系都是应该的,都是可贵的,都是十分朴素而美好的情愫。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2499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