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长篇小说 人世间 第八十二四章 一代新人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牛的草原    阅读次数:5189    发布时间:2019-09-02

栋梁之材出在密林里,英雄好汉出在寒门里。

                                         ——达斡尔族谚语

 

转眼到了1964年的秋天。

一天下午,181团的电影放映队来到了位于14连的3营营部。牛木兰看到放映队员在连部中央的空地上挖了两个半米深的土坑,然后把两根56米高的木杆埋在坑里,再在木杆之间挂上了一块巨大的黑边白布。

牛木兰好奇地走过去,问道:“这里又没有窗户,你们挂上这么大一块白布干啥?”

一个干活的大人笑着回答道:“这是电影银幕。等到天黑以后过来看,上面有人唱歌跳舞。”

牛木兰觉得兵团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出现。电影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一定要叫上阿达阿妈一块来看。

牛木兰早早地吃过晚饭,拉着牛万山和巩腊梅去看电影。牛万山说要到16连打一会儿篮球。牛木兰便拉着怀有身孕的巩腊梅来到了连队广场。职工们带着自家的孩子,齐刷刷地坐在小板凳和马扎子上等着看电影。

他们好不容易等到天色转暗,终于开始放映了电影。雪白的银幕上出现了色彩绚丽的图画。在画面上叠出来两个大字:《补锅》。

《补锅》是根据湖南花鼓戏拍摄的戏曲故事片,主要故事情节是:生产队的养猪能手刘大娘希望找一个有文化、有技术、职业好、贡献大的小伙子做女婿,但是,女儿兰英却瞒着她找了一个补锅的青年作对象。母女之间出现了矛盾。有一天,刘大娘失手打破了煮猪饲料的大铁锅,着急之中拿了饭锅当饲料锅,只好叫女儿去请补锅的师傅来补锅。兰英与男友李小聪商定计策,要趁这个机会来启发和教育妈妈。小聪来到兰英家,不急不忙讲述自己的岳母看不起补锅匠,对刘大妈的旧思想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她革命工作是整体,七十二行都重要,彼此相依不能离。刘大娘听小聪讲得有道理,表示不仅自己要改变旧观念,还要帮助小聪劝说他岳母接受这个女婿。小聪见岳母已回心转意,连忙向岳母表露身份。刘大娘在满意的微笑声中接受了这位女婿。

兰英由后来成为影响中国歌坛甚至全世界华人社会的李谷一扮演。李谷一甜美的嗓音、俊俏的扮相、活泼的表演,使《补锅》成了花鼓戏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经典。

银幕上,面容娇媚、身材苗条的李谷一一边歌边舞,虽然用的是湖南方言演唱,其它省籍的职工听不懂。好在有湖南籍的职工在一旁翻译解释,再加上有生动的画面呈现,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巩腊梅羡慕地望着银幕上的兰英,对她破除旧思想、自己找婆家的大胆行为钦佩不已。突然,她的肚子出现了一阵阵的绞痛。开始,她努力地坚持着,想把电影看完。最后,她疼得实在坚持不住了,只好用手捅了捅看得入迷的牛木兰,让她陪着自己赶紧回家,又让坐在旁边的邻居马秀英赶紧去找卫生员。

大约在晚上的九点左右,巩腊梅生下了一个男孩。

接生的卫生员是一个山西籍的女同志。她接生了连队的所有新生儿,但是,她发现巩腊梅的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很不一样。他的身体瘦小,皮肤十分白皙。最令她讶异的是,别的新生儿头发稀少。他却长着一头浓密的的黑发,把粉红色的小耳朵都遮盖住了。

这是牛万山与巩腊梅的第一个孩子。他欣喜地抱着小棉被里的儿子,模仿连队职工给孩子取名字的形式,给自己的孩子取了个汉名叫做牛建新,意思是建设新疆。

一个星期之后,牛万山又把好朋友马玉民请到自己家中,为牛建新念了一段祝福的经文,还给他取了一个回族名字,叫做优素夫。

优素夫是伊斯兰教《古兰经》中的典故人物,穆斯林信奉的先知之一。他在幼年时曾经梦见11颗星星和太阳、月亮向自己鞠躬。不久,优素夫被10个同父异母的兄长所害,幸好为路人所救,又落入埃及人家中为奴。成年后,他既英俊又聪明,被女主人看中。他虽然洁身自好,经受住勾引的考验,还是被投入了监狱。在狱中,他为两个青年圆梦,其中一个人出狱后成为国王的侍臣,推荐他为国王圆梦而得到平反冤狱,并被国王授予管理全国仓库的官职。经过他的一番精心安排,10位兄长带着双亲前来与他团聚。10位兄长俯伏向双亲和他叩头。此时,他才意识到应验了幼年的梦兆。优素夫与基督教《圣经》中约瑟夫是一个人,只是翻译成汉语的时候用字不同而已。

牛木兰终于有了一个和自己一样属龙的尕弟弟,感到特别的高兴。每天放学以后,她飞快地跑回家中,从巩腊梅的手中接过牛建新,让阿妈给大家做饭,自己则照看尕弟弟。她一脸自豪的神情,抱着牛建新在连队里走街串户,向人们炫耀可爱的尕弟弟。

随着不断地长大,牛建新的长相日益显现出少数民族的模样来:除了一头浓密的黑发和白皙的皮肤,两道粗黑的眉毛,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熠熠闪烁的黑宝石匀称地镶嵌在深陷的眼窝中,挺拔的高鼻梁有一点苏联人的感觉。他的性格比一般的男孩子要恬静一些,乖乖地任由牛木兰和她的女同学们耍闹逗戏。

两年以后,举世瞩目的革命运动传播到了遥远的新疆大地。

兵团的职工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纷纷旗帜鲜明地站出来,义正词严地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线人物。他们成立了思想观点针锋相对的两个革命组织:永红和红二司。

牛万山参加了永红革命组织。牛木兰则参加了红二司造反组织。他们下班和放学回到家中展开辩论,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声称自己才是真正忠于毛泽东思想的革命派。父女俩严肃的辩论吵得不懂政治的巩腊梅头昏脑胀,也吓得牛建新哇哇大哭,以为爸爸和姐姐闹翻了脸。

兵团基层的大多数职工是从军队复员的普通士兵,转业的干部人数非常稀少。革命组织揪完了那几个当干部的保皇派以后,再也找不到可以继续批斗的坏人了。于是,他们又开始揪斗那些家庭出身不好的一般职工。随着外调的信函翩跹而至,连队里又会有一批职工成为了批斗的对象。

牛万山的阶级成分虽然在解放初期被定为下中农,但是,他的几个叔叔却是反动军官或者恶霸地主,而且还参与了攻击红军西路军,与解放军进行过你死我活的战斗。一想到这些烦心的事情,牛万山的心中顿时感到空落落的。他生怕自己的家底有一天会暴露出来,于是只好收敛了平时说话诙谐幽默的风格,在众人的面前尽量保持着内敛和谨慎。

尽管如此,牛万山还是被查到了家庭问题。他被革命职工叫到了连队的办公室,当面说清楚历史上的问题。他吓得两个腿肚子只打颤,老老实实地讲述了家族的历史情况。好在职工中存在这样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为了表明自己的革命立场,他开始放弃了打篮球,积极地参加各种批斗会。时间一长,他又发现被批斗的人都是平常劳动表现很好而家庭成分不好的职工,心中不禁平添了不少的疑惑。

巩腊梅好心地劝阻他道:“人家都是复转军人,斗来斗去是为了争权夺利。你一个老回回家,瞎掺和什么?就是夺了鲁大炮的权,也轮不上你来当官。”

牛万山瞪了巩腊梅一眼,反驳道:“你一个家庭妇女,懂什么!”

由于不少有问题的职工被关押起来,职工的人数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到革命建设。1967年,兵团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为理由,把以前没有正式参加工作的职工家属全部转成了职工。

巩腊梅因此成为了一名兵团的正式职工。自从1963年来到苛苛苏垦区,她与公家单位失去联系已经整整4年了。如今,她好像是获得了第二次解放,立即把3岁的牛建新送到了连队的托儿所,自豪地扛起了铁锹和锄头,和职工们一起下地参加劳动。

巩腊梅站在平整而广阔的地头上,远眺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和在田野上轰隆作响的拖拉机和播种机,还有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白杨树,再回想一下尕阴屲的高坡深沟和巴掌大小的田地,从内心的深处惊叹新疆大地的辽阔和富饶。

老连长鲁大炮不仅没有被革命组织斗倒,反而升官当了3营的营长。他意气风发地来到14连的劳动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当看到戴着墨绿色盖头的巩腊梅的时候,他扯开嗓门大声地叫喊道:“巩腊梅,把你的盖头取下来!你现在是一名革命职工,要有革命军人的样子,不能再戴那些封建保守的东西了。”

巩腊梅知道连队的纪律绝不能违犯,于是慢慢地摘下了盖头,掖进了衣服的口袋里。突然把自己头发展露在外人的面前,她感到十分别扭和难堪,仿佛自己没有穿衣服一样。

巩腊梅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她每天早出晚归,干好自己的工作,回到家中照顾好丈夫和两个孩子。除非连队规定必须参加的会议,她从不参与职工们其它的政治活动。

一天,牛万山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伊犁的信件。

原来,他的弟弟牛见山全家、牛银山的全家和堂妹妹尕索菲的全家也移民来到新疆了,在伊犁地区的伊宁县落户当了农民,日子过的比老家的好多了,至少还能够吃饱肚子。

牛万山和巩腊梅为兄弟们的良好归宿感到十分高兴,赶紧让已经上小学5年级的牛木兰写了一份回信,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祝贺,欢迎他们有机会到苛苛苏来探亲。

那个时候,兵团沿袭的是军队的管理体制,实行日常物品都定量供给,不需要自己购买。食物、衣服和生活用品都是由公家统一发放的。职工们一律身穿绿色的军衣、军裤和胶鞋。每个人的头上戴着一顶绿色的军帽。与正规军队的服装相比,只不过他们的衣领上没有领章,帽子上没有红色的5角星帽徽而已。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806793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