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神州第一狙》第四章: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鸿胪卿    阅读次数:7885    发布时间:2019-09-17

    这样一番眨动眼睛已有多时,三四分钟后,厉冰雪指导员暂停了眨眼动作,放开握着左臂的右手,接过左手上的三枝箭矢,都稳稳地搭上弓臂,然后端平弓拉满。这一次他的眼睛跟几分钟前一样,不紧不慢地有节奏般左右眨动,配合着头左右小幅度摆动,目的是让每一只睁开的眼球能够尽量与拉弦的点重合,并且随时磨动右手手指以调整箭杆的微弱方向。这一动作又去了几分钟。
  大伙都被他造出的沉静气氛感染了,脚下一动不动,甚至有许多孩子在不经意间,也跟着指导员一样眨起眼睛来。安静空旷的草地上忽然传来一声鸟鸣,与此同时指导员处“嗖”的一声放出了三枝箭矢,稳稳地飞出弓去,分别扎在那三个靶子的圆点上,中间靶子的箭是正中,左右两边的因为射发角度偏斜也丝斜地扎在靶心的圆点上。
  这一刻除了喜娃、二江、洪子和养娃四人高呼“射中了!”的声音,其余一干大小人等都呆住了,眼睛瞳孔放得大大的,许多孩子们的嘴巴夸张地张开,两三秒后大伙方才回过神来,也跟着高呼“射中了!”“中了!”“厉导威武!”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甚至叫出了“哇!小李广花荣哩!”
  其实养娃、二江、喜娃、洪子四人之前与其他孩子一样,也觉得射中三箭实在太玄乎,只不过他们四人跟指导员和村长接触得多了,大局意识比较强,他们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尤其是陷入绝境的情况下,绝对不可以自乱军心,否则必败无疑。于是为了给指导员输送士气,四人才互相示意眼神表示镇定。只是他们哪里知道,厉指导员起初参加革命时压根就不是连队指导员的文职工作,而是一名普通的新四军,同样参与过冲锋陷阵,经历了血雨腥风,看惯了死亡的数据,那心理素质岂是几盆冷水就能浇灭?
  这三箭同时中的对养娃的震撼是最大的。因为这些日子他一直都想找机会告诉指导员,说自己的箭法老是差两位队长一大截,以后不想继续练箭了。今天下午见指导员来到,本来打算在训练结束后告诉他,不曾想接下来就目睹了厉指导员这惊人的一幕。“原来这并不是传说呢!以前还以为是镇上的说书先生吹牛,今天算是亲眼见识了这不可思议的神技……对,秘诀!指导员一定有秘诀!我得找机会多向他求教,这样的话赶上二位队长应该不成问题!”小小的养娃喜出望外的想着,这一刻他似乎找到了希望,于是瞬间就把放弃学射的念头打消了。
  而旁边的李翰林村长和江祥斋首长终于是放下了一颗悬空的心,满足欣慰地使劲鼓掌祝贺。李翰林村长轻声叹道:“唉!要是当初我有这么一身本领,又何尝会被陆军讲武堂落榜呢!”落榜这事在傲骨铮铮的李翰林心里一直是个巨大的疮口,这些年就算是岁月的冲刷洗涤也无法磨平,村民们都知道他才华出众,碍源此事耿耿于怀,于是在他的面前都忌讳提起落榜的事。尽管村长时而长吁短叹,不过落榜后的他却暗中练就了一手本领,只是一直藏掖着没告诉别人。
  江祥斋同志现在才发现,原来厉冰雪同志的箭法远胜于其枪法,本来打算问一下他这是何缘故,然而转念之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是了,弓箭制作起来相对容易,可造枪怕是没那么简单喽!”江祥斋这样想的,他的想法一点都没错,原来厉冰雪指导员的祖籍是远在东北的长白山一带,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以狩猎为生,他的祖上便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弓箭手,靠着优秀的打猎技艺攒下了不少积蓄。
  所谓“衣食足,知礼仪”,后来到了爷爷这一辈,他厌倦了靠山吃山的老林子狩猎生活,非常仰慕中原一带的书香门第、文采风流,于是趁着年轻就独自一人迁移到江南地区,在常州郊区买地盖房,娶妻生子。那时候清政府刚平息太平天囯运动不久,江南地区久经战乱是一片萧条,人们生活尚且困难。
  不过这对于闯劲十足的爷爷来说却是个机会,他利用祖传的剩余积蓄作本钱,往京师一带购买粮食等杂物,回到江南来各地转卖。虽然他读书极少,但为人宅心仁厚,从不谋取暴利,于是各地商客都愿意与他来往,家业慢慢有了起色。同时他也乐善好施,接济了周围不少穷苦乡民,很快在定居一带有了不小的名气。
  也许是那句“为善者天报之以福”的缘故吧,指导员的父亲于仁泽读书挺用功的,在地方乡试中一考即中解元,接着入京殿试又轻松中了举人,这时候他看着任人宰割的大清帝国,尤其是甲午海战失利、清廷与倭贼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乙未科会试考场上,心系天下苍生的于仁泽毅然在“公车上书”中签上名字,三年后又参与了戊戌变法,可是此时慈禧妖后败坏朝纲,很快维新变法失败,他虽然也列入不起眼的拘捕名单中,但还是冒着风险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为六君子默默送行。
  他眼睁睁地看着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位同仁身首异处,鲜血直流,自己的内心仿佛也在跟着流血……是夜于仁泽独自一人在一家小酒馆喝得酩酊大醉,找了一个四下无人的地方,仰天大恸数声,所谓“鬼神泣”也不过如此。
  第二天,心灰意冷的他买了车票悄悄回到常州家里。此时老父亲因为一生奔波劳苦已经染病仙游,由于常年读书不善经营生意,便只好在显考买来的土地上干起种植,继而成家立业,生育了指导员。这位父亲依然还没死心,妄想见到国泰民安的一日。
  果然,辛亥革命给他亮了一零星希望,可是还没待于仁泽先生“漫卷诗书喜欲狂”,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袁世凯称帝,然后是军阀混战、国民革命军北伐……怎一个民不聊生!这天下还有安宁吗?于是这位父亲开始不理世事,一心耕读课子。虽然儿子在读书上的天分远不及自己,然而世路如今已惯的他已经没许多奢求了,闲来无事就坐在庭院自顾闲吟:
  骊山屏翠,汤泉鼎沸,说琼楼玉宇今俱废。汉唐碑,半为灰,荆榛长满繁华地,尧舜土阶君莫鄙。生,人赞美;亡,人赞美。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
  当然,于家祖传的造弓箭技术和射箭技巧是不可能失传的,它就像传家之宝一样世代留传。这不就传到了厉冰雪指导员的手上,在他上大学时就是学校里的射箭冠军,因此人送外号“哲别书生”。而参加革命后,厉冰雪指导员根据弓箭技巧也摸过几次枪,发现虽然兵器不同,但中心道理依然不变,不过是眼准手稳而已,于是仅仅练了不到十次的步枪,就可以在百米开外打中靶心了。
  江祥斋首长继续与李翰林村长和指导员寒暄了一会儿,然后看看天日,对二人说道此地任务已完成,需得离去了,还有多处部队需要联络,就此别过,来日方长,后会有期。村长和指导员也是爽快之人,何况军情紧急不容耽搁,当下也没有歧路沾巾那般婆婆妈妈。这时儿童队训练已经结束了,喜娃、洪子、养娃、二江同三位长辈一起走回到村长家,江祥斋首长解开缰绳牵马欲走时,四名孩子坚持要跟村长指导员一同出村相送,三位长辈自然是没什么意见,于是都走出了村子。
  一路谈话,一直送到一座木桥边,这时江祥斋首长不好意思了,停住说道“好了好了,你们且回罢,再送的话感觉就要出镇子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嘛!不兴这许多讲究。几位小同志也请回吧,祝你们前程似锦!”这时村长回道“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江首长一路无恙,若生涯又遇再尽余杯!”指导员也和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既然校长一路担当,那我们就来日再会吧!”四个孩子也挥手叫道走好保重。江首长当即转身上马,扬鞭一策,绝尘于远方。只见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晚风听马嘶。
  两位长辈携着四个孩子走在回村的路上,这时候二江发问:“厉导,江首长的外号‘灵北小苏秦’是怎么来的?”喜娃也赶紧问道:“我也想知道首长他怎么也是校长呢?”养娃和洪子也好奇地跟问着,包括村长也只知道个囫囵。于是指导员边走边给他们说起了江祥斋首长的往事:
  指导员说他也是前不久首次见面时才知道他往事的。江祥斋先生出生于江苏丰县,今年快四十岁了。早在他十岁时父母就双双离世,由祖父祖母和叔父抚养长大,1920年入小学读书,年少的他孤苦伶仃,一心只想读好书,日后为同样遭受苦难的广大人民群众请命。
  1932年,初师毕业的江祥斋先生先做了小学教员,因为教学有道、桃李如云,不久后便右升为校长。伴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长、教书生涯的磨练,以及时局变化的影响,江先生那颗忧悬天下、情系苍生的丹心日益炽热。他经常给学生们慷慨陈词的讲起历史故事:申包胥秦廷泪尽、唐雎不辱使命、祖逖击楫中流、岳飞精忠报国、王坚血战钓鱼城、文天祥宁死不屈、于谦捍卫京城、戚继光抗倭、李如松援朝、史可法鞠躬尽瘁、李定国死而后已……据此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意志,并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无数次教育学生们。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后,又把魔爪伸向中原,这时候的江先生怒不可遏,还在任职教师的他开始组织学生罢课,张贴标语,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与此同时,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响起了淞沪战争(不是淞沪会战),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指挥十九路军,与爱国将领张治中指挥的第五军奋起反击,以五万兵力对敌七万,战斗打得如火如荼,一个多月苦战下来,除了满地焦土,结果胜负不分。淞沪战争结束后,中国军粉碎了日军三月灭亡中国的幻想。而这时候,作为教师的江祥斋先生毅然组织起学生,对于战役中死难的中国军人,为他们召开追悼会,悼念这些抗日阵亡将士,进一步燃起了学生们的爱国怒火。
  1936年,江祥斋先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正式踏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先生组织大批青年参加抗日训练班,积极宣传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参加抗日。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上了丰县土地,先生目睹侵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凶残行径,于是怒火中烧的他意识到宰杀禽兽只能用冷血的武器。“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先生毅然弃教从军,从此拿起武器保卫家乡。这年7月,他创建了丰县抗日游击队,到年底时队伍已经扩大到200多人。去年(1939年)春,丰县抗日游击队被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十一连,江祥斋先生任政治指导员,从那一刻起,便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去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方针,中共山东分局先后派出大批干部和军队,出山东、入徐海,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并创建抗日根据地。6月中,江先生随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来到灵璧。支队决定让他留在灵北,任务是秘密发展抗日武装,为主力部队输送兵员,尽快开辟敌后根据地。当时灵北环境十分险恶,日军占领了交通要道,设立了30多处据点。他只身留在灵北就别提有多困难了。
  面对险恶环境,江先生一方面秘密活动于渔沟、尤集一带的村庄,明察暗访了解民情并宣传抗日,以便于今后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另一方面,他积极团结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击顽固势力;坚持化敌为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原则,以隐蔽身份主动与当地实力派人物建立关系,还特别用心争取地方乡绅中的爱国人士,一起参加抗日活动。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7797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