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开蒙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笑君    阅读次数:4766    发布时间:2019-09-19

读古文,或读古代教育类的书,经常会读到一个词:开蒙,有时也叫启蒙。开蒙、启蒙,意思是一样的,即解开愚昩,启动思考的一个过程。

南朝·梁代的文学家沈约在《瑞石像铭》中说:“表灵降世,演露开蒙。惟圣仁宇,宝化潜融。”近代大学者胡适在《不老》篇中说: “向来小孩子开蒙念书,照规矩是《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的。”

当然,这些都是对还在“愚钝”中的顽童说的,就像是初生的牛犊,在硬生生的鼻子上,拴根绳子,架上犁铧,一甩鞭子。说声:“走,耕耘去吧!”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便重视教育,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读书。虽然,各个时期,各个阶段,读书的形式、方法有所不同。但是,老师授业于学生的模式,似乎是固定的,长久的,直至今日,也依旧如此。

春秋战国时,纵横天下的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等,都是出自鬼谷子的门下。

最著名、最有影响的,还是孔子。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代表人物有: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等。孔子的教育,不仅形成了规范的模式,还凝聚成了学说。同时,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圣人,也成为中国文化教育的形象、始祖。

几千年来,但凡读书,有读书的事,都是要参拜孔圣人的。即便是愚昧的玩童,开始读书了,也要拜孔圣人,拜先生(老师)。久而久之,拜圣人、拜先生的这个过程,就叫开蒙。

民国以后,由于西方文化的逐渐侵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尤其是教育的模式,从书熟转向学堂,学生开蒙时参拜的仪式便渐渐的淡化了。甚至,读书人根本就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程序。

我进入校门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都在上班工作,便把我寄养在外婆家。外婆家的隔壁,就是小学校。别看学校的规模不大,也就两幢十多间的瓦屋,一个自然的院落,却是村子里最整齐、最高大的房子。特别是院子中央的那棵大树,不知叫什么名子,只记得树身很粗很高,枝繁叶茂,树荫很浓。树上挂着一个黑色的铁铃,一根绳子,从铃底下一直拉到教师办公室的门框上。每天,上课、下课,便听到铃声:“铛,铛,铛”的响着,清脆、悦耳、悠扬,传播得很远很远。

在我的记忆中,这悦耳的铃声,便是我最早听到的音乐。听得多了,就想去看看,想知道这声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于是……我上学了。可我上学的第一天,根本没进教室,由老师领着,在那棵大树旁,在黑色的铁铃底下,玩兔子拔萝卜的游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玩得不开心,哭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玩不下去了,被外婆直接领回了家。以后,又是怎么上学、上课的,一概忘了。

我儿子,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小学课堂的。那时,改革开放,已然进行,教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对于新生入学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以达到刷新面貌,好像也没有其它的什么动作。只记得,他上学的第一天,家长是可以在教室外面“观礼”的。

学生们进了教室,按到达的先后顺序自然落坐。待全部坐定后,老师拿着花名册,逐个点名认人。有的孩子,点到名了,便答应一声“到”,立马站起身来。可是,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在座位上东张西望,没有进入学校课堂的感觉。点到名了,也根本没听见,到是急坏了窗外的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们。

点完名后,老师便按高矮个头,将坐在前后的孩子们,作一次简单的调整。然后,老师讲了几句话,算是开学,正式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在这里,你们要听话,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后面还说了什么,不记得了。从此,就是日复一日的上课,做作业,做练习。直至高中毕业,似乎都没有什么改变。

今年的九月,又是一个开学季,我的大孙子也上学了。

开学的前几天,a o e 还没教呢,却发了一张纸片,上面印着一段文字。还要求学生在近几天内,将其背下来。

我有些好奇,拿来一看,是一段古文,题目叫《礼运·大同篇》。

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文章,读过书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读好。这么点大的孩子,不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字,怎么读,怎么背诵?没办法,老师既然安排了,就一定有目的。便一句一句的教孙子读,读熟了,再背诵。还别说,这孩子上学了,跟没上学就是不一样,三四天的功夫,居然背诵出来了。当然,在课堂上,老师肯定有很好的方法,才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学的第二周,学校在家长微信群里,发通知了,要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我们家呀,上班的没时间,伺候二宝的走不开,我这个爷爷又派上了用场。通知上没说开会的内空,却有一个要求,家长要穿正装,按学校的安排入场,并在指定的地方就位。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5212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