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没有走进孔学堂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赫章 赵庆勇    阅读次数:4158    发布时间:2019-10-09

作为一名在如黛溪山的怀抱里读书求学的人,按道理而言,我是最应该去过孔学堂的人,因为孔学堂距离我们学校约摸仅仅三公里路程,加之孔学堂平时会举办一些讲座,逢上感兴趣的还会去听,可以说要去参观游览孔学堂的话我是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的,可我也知道,虽然去过的次数不少,但我却从未真正走进孔学堂!

出了古朴生香的校门,几步路便能进入秀丽的十里河滩,对于十里河滩,我用言语描摹不出她的美,只依稀记得陈毅元帅游览花溪时的一首赋诗“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我想对这里最本真的赞美也莫过于此。这里有钟宁毓秀之妙、清风舞柳之情,可以称得上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同时也是内外地游客心中理想的游玩地,而就是十里河滩的存在,让我感觉孔学堂离我更近了,就像一根隐形的线,牵引我前进的步伐。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距离上一次走进孔学堂已经有一段时间,适逢国庆,好容易偷得浮生“七日闲”,我决定再次前往孔学堂,以清晰对孔学堂的记忆,在独坐对天、夜行伴月时聊慰自己那肤浅而躁动不安的灵魂!

一路风景一路歌,从十里河滩朝着孔学堂的方向,一路上游人如织,胜景如云,假如是在春节,还能边走边看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风中起舞,有缘人还能听到花溪河的静静耳语:“告诉我,来到这里,是不是微醺了!”说罢便到了孔学堂的外门:灵星门,门的两旁小小的池子里,鱼翔浅底也未曾让池水泛起半点涟漪,就如这门和门的名字一般,性灵而优雅。从灵星门一路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子圣像,庄严肃穆的“长人”穿越了千年,巍然屹立在大成殿前,将“仁者爱人、有教无类…”再次诉诸我的脑海,是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不敢久留,生怕冒犯了圣人,回过神来,继续前行,廉廊吸引了我,看上去很有年代感的柱子上镌刻着“事有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等蕴含哲理的古代文人雅士心血与结晶,字字句句饱经沧桑而香气怡人,满是鞭策与砥砺。继而我来到了乡贤祠,乡贤,一个乡村一个地方灵魂与文化的缩影,时间始终成为了思想与精神生发、结果的沃土。

说罢我来到了阳明祠,王守仁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三不朽”圣人。我凝神瞻仰老先生像,内心竟平静如水,“心即理”、“致良知”等字样在墙上闪闪发光、熠熠生辉,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光芒,因为思想的力量是历久弥新的,伟大的人格是永盛不衰的。王守仁先生的三大核心思想“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于我而言是一盏指路明灯,成为我前行路上根植于内心的信仰与永恒的追求!

接着是孔子展览馆,就如展览馆的主题“文心在兹”一样今人神往,一进入便听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回首千年前在城墙上来回张望的那位女孩,上天不会辜负你的苦苦等待,或许在你转身离开的前一秒,你的梦中人便突然出现抱住你,道一句:“对不起,让你等久了”所有的一切都化作相逢的喜悦。展览馆里面有编钟、孔子生平事迹展览等模块,越往里走,惊喜越多,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阅览室,书架上陈列着各类文化经典,走累了可以坐在这里,从书架上携来一本喜欢的图书,潜移默化之中愉悦身心,洗礼灵魂!

漫步于大成殿、明德堂、明伦堂、阳明祠、奎文阁、乡贤祠…,每处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或风雷激荡、或清风徐徐、或流水潺潺,用圣洁二字来形容不为过!

稍事休息后,我准备去杏坛,一睹风华,眼前的“万仞宫墙”高达数丈,非孔子老人家,其他人恐难窥见墙中一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一个古朴的亭子和一个个安静的石头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耀眼,旁边的杏树随风摇曳着曼妙的身姿,清风捎去彼此的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大有争奇斗艳之势、振聋发聩之声!我有些流连忘返,奈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能带着心中残存的记忆和图景遗憾归去!

坐拥花溪河,背倚大将山。让中华文明的血脉在华夏儿女心间如静水深流,缓缓流淌,印刻进我们的骨子,生生不息。孔学堂,我心驰神往的地方,我多次走进却从未真正走进的地方,因为没有走进,也便成了我想再次走进的理由!

 

 

个人简介:

赵庆勇,贵州赫章县人,现就读于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163班,文学爱好者,有文发于《赫章日报》《文学贵州》《贵州大学勤工助学杂志社》。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Such is life : 2019/10/9 12:28:25

谢谢贵州作家网编辑老师!!!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3233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