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湘江画廊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肖德良    阅读次数:14088    发布时间:2019-10-26

凤凰山麓,红花岗前,玉带般的湘江河自北向南奔流而去,一路映照着两岸的风土人情,见证了沿途的世事变迁,也像是讲述这座历史名城的故事。

这对于早年外出打拼,如今回归故里的老何来说,有着更多深切的体会。老何早年是个菜农,家住白沙路山坳上一个杂乱的大院落,十几户人家合住几幢简陋的筒子楼里。那时的他还是个懵懵懂懂的毛头小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学校,一时也没有合适的职业,只好随蔬菜队的菜农一起劳作。白天早出晚归,到了夜晚,枕上书本,看着天花板上昏暗的电灯泡,尽想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家里经济拮据,处处精打细算,年年守望着无可奈何的日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兴起,沿海地区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内地不少年轻人敢于下海,到了深圳、珠海和东莞一带,都到找了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蔬菜队里,好些壮劳力也跃跃欲试,但当行动起来却又显得犹豫不绝。他们内心对外面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同时又产生种种疑虑和顾忌。

政府主管部门因势利导,有目标有计划组织了好几批劳务输出,让那些谋求发展、追求上进的年轻人成就他们的梦想。那个阴雨绵绵的下午,上面通知他到一个负责招工的什么办公室报到。他穿了双沾满黄泥的球鞋就从山上匆匆赶去。到了新华路原市政府的大门口,想进去找那间负责招工的办公室。值班的门卫看他一身拖泥带水的样子,好说歹说,都不许入内。

招工?招什么工?告诉你这不叫招工,而叫劳务输出,你要做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工作,而是打工!那些年月,一些场面上的人乃至看守大门的职员,对乡下人态度就那样,脸面上即使不见居高临下的傲慢,也会找种种理由搪塞老百姓的述求。门卫那种冷漠相待的表情和那不无鄙夷的口气,多少年来,每当想起,都叫他如鲠在喉。

马路对面,一位倾倒煤灰转身回走的干部,躲让着一辆又一辆路过的车子,为了躲避路面溅起的污水打脏他的裤脚和皮鞋。那人提着回风炉的灰箱穿过马路来到值班室门口,对他倒是客气,耐心听了他叙说,然后伸手指了指丁字口方向。这事不归市政府管,属于办事处经办,你可去找他们。他说。

 

办事处的领导态度和蔼,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很是热心。他们给他做了登记,还根据他的文化程度安排他即将前去的城市和工作方向。出门时还叮嘱他,到了工厂好好干,争取干出个名堂来。这让他顿觉春天般的温暖,禁不住给他们鞠了个躬,道了谢。

出发那天还是阴雨绵绵,天气好生阴冷。下午,红花冈剧院前面的台阶站满了送行的人。当他挤上公交车走过新华桥,回头但见脸上写满担忧的父母亲时,心中满是焦灼。踏上火车,听了一声撕心裂肺的汽笛,他在心里发了个誓,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一去不混出个人样就不回家!他想。

前去的城市名叫增城,进的是一家特色食品加工厂。读书十年打下了不错的文化基础,到了公司,勤学好进,工作上吃得苦不怕累,遇到问题随机应变。他所在的生产线加工的是一种特色糕点,产品外观精致,营养成分丰富,口感很受欢迎。老板因此格外赏识,对他寄予厚望。他从一个学徒做起,然后做了拉长、车间主任、部门主管直到老板的助理。风风雨雨几十年,老何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一路学一路走来,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物质方面也积攒下相对充裕的财力。以后就在当地成了家,娶了个外地女人生儿育女,不但买了车买了房,还在深圳广州等地发展了自己的产业,事业上平平稳稳,生活过得和和美美。

如今闲歇下来细细思量,前三十年无怨无悔,后三十年心满意足。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白吃的苦,没有白受的累,好日子都是辛苦换来的。岁月静好,幸福满满,老何自觉几多欣慰。

 

当年的出走已成往事。将近40年的光阴,恰似湘江南去不复回。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山坳上,过去居住的大杂院已开发成漂亮的小区。山的那面,以前是红薯和玉米,现在的树木已和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连为一体。多年以来的原始森林,释放出丰沛的负氧离子,自家的家园就是天然的氧吧。院内鸟鸣啁啾,花香袭人,显得一种祥和与安宁。遇到头昏脑涨的时候回到这里,顿觉神清气爽。他对当年大杂院改造时作出不要现金而要房子的决定很是满意,每次回来,都能感受那份亲情和温馨。只是过去的邻居都没了联系,欣慰的同时,又平添几分惆怅和离愁。

这是7月,一个雨后初霁的上午。山上的树木浓郁葱茏,林中弥漫着潮润的气息。山下的城市清新如洗,碧绿的湘江似静影沉璧。从遵义宾馆主楼到天利广场大厦,再到丁字口的“晨光”雕塑,再到天秀桥的风姿,一处处标志性的建筑好比新出浴的美人。这些年走南闯北,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大同小异,但能体现灵性引起流连的地方还真没几个。遵义是老何的衣胞之地,是他一回来就不想走的地方。熟悉的故土,别样的世情,总在他心中充满眷念和牵挂。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即便处于万人景仰的风光的巅峰,或者隐藏诱惑的幽秘的深处,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数人对自家门前的风物往往熟视无睹,那是没有用心感受的原因。在这座被称之为转折之城的城市,历史上,那场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在人们心灵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凤凰山头,湘江河畔,置身绿色的生态,呼吸清新的空气,传承红色的基因,感受神圣的氛围。外地人来了,不但可以洗肺,而且还能洗心,每到一个景点,感觉都是那么神奇。今天的遵义人,怀揣着家乡的光荣,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到欣慰和自豪。而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于每天走过的地方,却未能仔细品味。阳光中,天空又下起零星小雨,老何全然不顾这种影响,折回身锁了门走下山去。雨露滋润禾苗壮,他自我调侃了一句。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3596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