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丹青赤水的记录者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何正国    阅读次数:3991    发布时间:2019-11-12

洪开第,贵州赤水市人,1950年1月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贵州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赤水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他半路出家爱上风光摄影与地理摄影创作,自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曾数百次深入赤水山山水水探险拍摄,把镜头对准赤水的秀美山川,拍摄出上千幅力作精品,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摄影》《大众摄影》《贵州日报》等刊物上 发表,摄影作品频频在全国、省市级影展中入选或获奖。

我与洪开第先生认识已近30年。那会儿文联刚成立,时任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的赵尔庆主席组织我们各个协会到四洞沟采风创作,他当时已是县里资深的摄影“发烧友”,我的业余爱好是从事文学创作、书法、新闻写作、诗词歌赋,在大同、四洞沟釆风创作时,风华正茂的洪开第先生是赤水县文化局局长,赤水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赋予了他对光影创作的灵感,那时四洞沟正在申报省级旅游风景区,景区内基本上没有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差,可是面对神奇的四洞沟瀑布群和修长的秀竹、曲曲盘旋虬枝的水中盆景,开第先生早已忘情山水间,前奔后赶,不断寻找拍摄角度,只听见“咔嚓“的快门响动后,一幅幅精美、生动的自然风光被装进了他的相机里……3天采风的时间,同去的各个艺术学会的 30多位同志各自都有不小的收获,大家都显得十分开心。遥想当年,往事记忆 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赤水这块神奇、多情、红色的土地,在她的怀抱中孕育了像谢绍敏、段雪笙、秦川、贾若瑜等无数的优秀儿女,他们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赤水河这条流淌着共产党、红军、中国革命生命的河流,竟同样孕育着当今惊世的 神奇和美丽一醉美丹霞。丹青赤水的美誉驰名中外。方始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来赤水旅游,赤水成了“中国最美丽地方”、“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康养福地”。特别是近几年赤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成为中国西部最年轻的旅游城市,一颗闪耀在中国、世界熠熠生辉的黔北明珠。今天,赤水向世人展示了她无穷的雄姿和魅力,在赤水对外宣传中,其中有一位推介者,他功不可没,那就是洪开第先生。

他怀着对赤水山水的挚爱,钟情于生他养他的土地,30多年来,坚持拍摄赤水风光和赤水这个年轻的旅游城市的变化和发展,这些不可多得的摄影作品, 逼真的反映了赤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入情,为申报世界遗产和申报各种城市 名片都成为最有力的论证证据,令中外专家和同行不得不翘起大指姆连连称赞“真不容易,真了不起”。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第先生是县委 宣传部的宣传干部,1984年的下半年,是他带领省电视台的记者,顺着陡坡下到十丈洞(现赤水大瀑布)沟底,拍出电视新闻,在中央和省电视台首次亮相;一年后,他又和朋友赵尔庆,多次带领省和遵义电视台的记者到十丈洞 拍摄了赤水的第一部风光电视片《空谷佳人》,在中央、省地电视台多次播出,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地领导的重视;后来,他又和赵尔 庆一起,在县电视台都还没有成立,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拍摄编辑了《赤水风光三绝》的风光电视片,在省地电视台多次播岀;上世 纪90年代初,开第先生又和朋友赵尔庆、刘清照等,拍摄制作了音乐风光片《物华天宝》,作为申报赤水枇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唯一影像作品上报国务院,为赤水杪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立下了汗马功劳。市旅管委成立后,开第先生和黄天舜副市长一起,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去燕子岩探路、采风,拍出第一组燕子岩的风光图片,经同兴林场的领导送省林业厅后,得到了第一笔20万元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赤水丹霞申报世界遗产,开第先生更是立下大功的。2005年,由国家住建部牵头,联合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五省九处丹霞地貌,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赤水由于信息的原因,2007年初才知道此情况,比上述景区整整迟了两年。这时,离住建部规定的文本完成时间只剩下10天。10天时间要编写出赤水申报文本,文字、图表、数据等资料,还可以通过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来完成。但文本中所需要的大星图片,十天时间是不可能拍摄到的,这又是文本中最重要而又必须要的内容,在这紧急关头,开第先生毅 然拿出自己20多年来拍摄的赤水风光图片,精选几十幅丹霞地貌的图片作为文本图片,帮助专家组解决了这一大难题。后来,在福建泰安和湖南长沙两次文本讨论会上,外国专家发言说中国的申报文本要数赤水的做的最好,特别是美丽的图片能打动评委(此事,《贵州都市报》曾作过报道)。

还有是在巴西召开的第34世界遗产大会上,有的评委质疑,说赤水丹霞的知名度低,没有在世界专业刊物上作过报道,此时又有专家反驳说是赤水丹霞地貌的情况,曾经世界著名的地貌专家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地理 环境学院研究中心博士罗伯特和他的导师合著的《砂岩 地貌》中,曾报道过赤水丹霞地貌的情况,书中有开第 先生所拍摄的四幅赤水丹霞地貌的图片,而且还署了名。此事,在巴西参会的专家组成员肖时珍还专门打电话告诉开第先生,并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赤水竹海、佛光岩、杨家岩、望云峰等景区的开发,都离不开开第先生所拍摄的图片,在景区也留下了他爬山涉水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与辛勤的汗水。狮子岩、九角洞、长嵌沟、宝源梯田、天台山等尚未开发的景区景点, 开第先生都多次参加过探险采风。几十年来,幵第先生 为赤水旅游的幵发和发展,拍下了大量景区景点的图片, 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令他终生难忘的瞬间:在甘沟无人区 碰见过野生云豹,遭遇过狂风暴雨;在竹海天心桥无人 区误踩朽木,险些掉下深沟;孑身一人在楸楞保护区无人区迷过路;看见过釆药人摔死后留下的完整白骨;在狮子岩碰上过突发山洪;在竹海神女瀑,由于天气炎热,汗流过多,体力消耗过大,造成身体短暂的虚脱……

当前,赤水旅游事业如火如荼地 发展,洪幵第先生不顾年事已高,同样有着火一样的创作激情,当发现新的旅游景点时,他都是风雨无阻,带上相机整装出发,奔向目标。前两年,为佛光岩景区的宣传,他为了寻找新的拍摄点,只带着一个当地老乡,在没有任何保险装备的情况下,在高达270来米的丹岩绝壁缝中,弯腰甚至是爬行了近300米,终于从一个新的角度拍摄了佛光岩的全景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幵第先生从前曾任过三届市政协 副主席,虽然不算一方父母官,但是他拥护党、热爱人民,钟情于脚下这片红色的土地,多少年来,他在认真工作的同时,甘愿做发展旅游的“发 烧友”和“解说员”,更是永远的撮影家。开第先生钟爱自己的家乡赤水,立志为赤水的旅游发展服务。在赤水除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外,业余从事摄影创作依然红红火火、成绩斐然。

开第先生多年来的习惯就是相机不离身,在千里赤水河考察、名河颂音乐会、建市二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中,他无论是作为文化局长、统战部长还是政协副主席,摄影从工 作上看是他份外的事,可他还是自费 购买相机、镜头,有时冒着被人误解、遭人非议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的 坚持摄影创作,为赤水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瞬间和定格画面。在人群中,在脚手架上,在屋顶,在阳台,在树上,处处都留下了他高大的身影。

幵第先生已是近70岁的人了,但退休后,他活得特别有精神、特别有意义。在赤水举办的穿越中国侏罗纪国际山地自行车爬坡赛中,他不顾年事已高,仍然跟年轻人一样翻山越岭、 踏着泥泞的道路,时而爬上高地,时而俯下身子寻找角度,捕捉瞬间飘浮而过的精彩画面。可谓老骥伏栃、志在千里。

由于摄影题材广泛、形式和手法多样,要聚焦时代、拍摄景物的动态或静止状态,开第先生凭着数十年来的摄影经验,深得要领,构图用光、光圈调配、景深的大小掌握运用得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以至拍摄的作品不但再现场景,而高于场景、美于场景。

他热爱生活,热爱赤水这片生他养他的红色土地,更热爱赤水广大的人民群众,他经常用相机来反映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同时,反映赤水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各个时期和各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他用脚步、用汗水再现了赤水封存已久的文化积淀。

而幵第先生的人物作品往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情操和精神面貌取胜,风光摄影则主要是靠对画面的美来完成,但要获得佳作确实很难,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开第先生在拍摄风光时凭借他深厚的功底,对自然、季节、气候的认知,对山峦大地、峰岩洞壑、河水溪流等地貌的熟知、熟悉,加之细腻的表现,把人融于景,情景交融,既不夺天工之美又恰到好处的表达了人与环境的和谐, 如《绿竹擎天》、《幽谷翠滴》、《登高极目》、《万年灵芝》、《丹霞奇观杨家岩》等等,人和景的处理就非常得当。

其次,幵第先生的角度新颖,构图饱满。摄影作品能成为佳作,不外乎一是用光出奇,二是以构图取胜,三是以捕捉人物情绪、动态扣人心弦。以拍摄风光见长的洪幵第同志深知此理,拍风光必须在构图上有所突破,而选择角度至关重要,他登山攀岩几乎跑遍每个景点的最佳部位,比较、选择寻找新颖拍摄点,合理运用光线,凭借自己对美学的特有见地、灵感,创作出一幅幅多彩多姿的优秀作品。赤水是中国革命纪念地,来此造访者不乏摄影爱好者、专业摄影工作者, 然很少有人拍得过他。我为他的耐心、诚心、意志、敬业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折腰。

而幵第先生在摄影创作的道路上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还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敬仰,立志扎根沃土,把宣传好赤水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这才是最根本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开第先生在摄影艺术的道路上辛勤耕耘、拼搏、奉献,对摄影艺术尽善尽美的追求甚是令人肃然起敬。艺无止境、艺无国界,开第先生告诉我:他深爱摄影,终生无怨无悔。在摄影艺术这条道路上,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老百姓,要为赤水的旅游发展尽绵薄之力,为赤水经济的腾飞添砖加瓦。

愿祖国的摄影艺术源远流长,我们期待着幵第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向游人奉献更美的精神食粮和艺术享受。

 

 

编辑:纤手香凝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8179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