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轨迹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朱从森    阅读次数:4174    发布时间:2019-11-15

  一方土台,站着我和校长。台下土场上,300多双集焦我的小眼睛和拍麻了小手的掌声,仿佛一下子定格了我的一生。

  高考失败的颓废,人生十字路口的傍徨,乡村小学代课的无奈选择……顷刻之间被一个个巴望的眼神所淡定。当时的简单答谢词,就已经勾勒了我的人生轨迹,一腔热情又被点燃,那年我17岁。

  这是地处冶南红色山区果城里的一所乡村完小,学校始建于70年代,四合院平房,两边是教室,前后是教师宿舍。教室里都是很旧很破的课桌凳,一条凳子挤坐十来个学生,每间教师宿舍只有十多平方米面积,一张简易的架子床,一张陈旧的办公桌,仅此而已。条件极其简陋,生活极其清苦,菜和米都是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在这里,一呆就是十六年,像大山里的水牛,年复一年地耕耘着这块贪瘠的土地,犁路总是深厚、幽长。每年我都是担保大户,为一时交不出学杂费的学生打欠条担保,同时还经常抽出微薄的工资为面临辍学的特困生资助。在这里,我由一名代课老师转为民办老师,又由民办老师考为公办老师。我在这里结了婚,并引导爱人爱上了教育工作,走上乡村代课道路,这一代就是32年,她退休那天,我没有什么赠送,临感而发,为她填了一首词,作为她一生教育生涯的总结。

  《苏幕遮。乡村代课教师》

  总疏忽,山角落。

  半辈谁知,岂是初择错?

  月饷六十曾总括,奉献一生,劳累清贫过。鬓霜浓,深皱卧。

  热血一腔,甘洒园林沃。

  无悔平凡天地阔。

  利益无争,再写清平乐。

  由于工作需要,1996年我被调到陈如海小学,任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及学校政教主任和总务主任。学校位于果城里腹地,处殷祖丶刘仁八丶铜三口三镇交通枢纽位置,是刘仁八镇的一所新建的窗口学校。我在这里一呆就是4年,可以说,这4年是激情燃烧的4年。因为陈如海村是市教育局小康工作队进驻扶贫村,陈如海小学自然也就成为市关注的重点。如果说,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并成功地将经验推出山区,推向全市,那是青春激情澎湃绽放的精彩。然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普九"达标任务,那是全社会的一次拼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用身体的透支书写了圆满。当时,我临危受命,负责学校"普九"软件建设,并肩管全镇十几所中小学校"普九"档案资料建设的具体指导员。

  1997年,1998年,家中责任田两年频粒无收,那是成大家舍小家的自愿选择。曾几何时,经历过资料做好了又推倒重来的循环。有时,仅一个数字煎熬你到凌晨,甚至通宵。黑眼圈成了我的标志,700多个日夜过早地染白我的鬓发。在庆功会上,我很淡定,主动地把游北京的名额让给了一位50岁的老师。

  曾经几多梦回事,恬淡岁月三七春。2OOO年,37岁的我被调到云台中学。千里幕阜逶迤而来,双龙出海戏珠呈环抱之势。云台中学就座落在这龙脉结穴之处的山坳里,u字型的开阔地密林环绕,简陋的教学楼与低矮的教师瓦房宿舍绿荫掩映。牛客坟的传说为这所学校增添了几份神秘,几份传奇色彩。尽管条件极其艰苦,只要身临其中,绝对能让你心沉气静。与其说地灵人杰,还不如说是云中精神的一代代传承。

  刚来这里,日伴朗朗书声怡情,夜同蜈蚣、百足虫为舞。中午时分,鸽子笼般的宿舍,锅瓢碗盏的碰撞声,汇成一曲愉快乐观的交响曲。紧张的教学之余,端着碗串门,品味着各自不同手艺的风味,那是一种心灵的容洽,默契中的和谐。每期开学初,学校把校园分块落实到班级除草,因为那時校园没有一处是硬化的,到处杂草丛生。教师和全体学生一齐上阵,务必将草连根鋤起,从早晨干到午饭,从下午干到放晚学时间,整整一天。都是大山生长的孩子,似乎劳动与生俱来,从不骄情。那些年,我一直任班主任,过中的艰苦与欢乐,至今记忆犹新。

  如果生活是调味济,那么云中的教学工作可谓是一桌满汉全席。这里的领导和老师没有私心杂念,目标只有一个,铆着一股子劲,大家八仙过海,潜心于教书育人之中。我在这里从教十八年,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了很多平凡中的不平凡。这里的领导帅先垂范,站在教育战线的最前沿,从不领取任何补助,无私奉献,是名副其实的公仆。老师们个个以校为家,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用自已的双脚丈量大山羊肠小道的漫长。这里不同山外,一切都是无偿。家访,成为连结百千家庭的纽带,务实换来家长们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不落下一个孩子,已经成为每个老师的目标,课余时间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生病不能上学,老师利用夜晚时间主动上门补课,从不收取学生分文。即使经济浪潮泛滥,有偿家教盛行的今日,可以保证,云中仍是一方净土。

  在云中工作十八年中,我从而立之年经过不惑之年,现在已是知天命之年,亲历过学校翻天变化。值得庆幸的是,我始终沒有忘记初心,努力做云中精神的传承者。

  看,夕阳下的校园,风景更美,诗情画意萦回心中: 

  春颜已去梦存犹,几许沧桑岁月秋。

  半亩方塘笺可透,一园杏李韵飘流。

  挥戈返日谁人志? 尺璧分阴古圣猷。

  得意簊张争玉镜,闲踱曲径醉通幽。



  作者简介:朱从森,男,系湖北省大冶市刘仁八镇云台中学语文教师,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国内部分文学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地址:湖北省大冶市刘仁八镇云台中学

邮  箱:913936971qq.com

电  话:13886461563

微信号:13886461563



编辑:纤手香凝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7756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