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水东文化:时光深处闪现珠玑光泽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陆青剑    阅读次数:4022    发布时间:2013-12-25

  核心提示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要求,围绕构筑贵州精神高地,点燃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建设人文贵州。在这一精神指引之下,贵州的文化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既是贵州的一张绚丽名片,也是“精神高地”的组成部分。贵州文化时空巨大,其文化肌理厚重、悠长、深远,其文化光泽明净、锃亮、绵延,极具山地特色和山地个性,由此生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了贵州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历史使命。

  从屯堡文化到土司文化,从马帮文化到酒茶文化,从民俗文化到商贸文化,无一不映射出贵州足迹的雄阔峻伟和绚丽柔情。尤其是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土司文化,它对贵州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水西”、“水东”犹如两颗明珠,熠熠闪耀在贵州大地。土司掌治贵州多年,元时贵州境内设有大小土司300余处,明代加以归并、改置,建立了贵州、播州、思州、思南四大宣慰司,下设安抚司、长管司、蛮夷长官司90余处。其中,贵州宣慰司最大,由四大土司中的“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共同掌管,他们都曾在贵州创造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迹。作为水东文化重地的贵阳乌当,近年来尤其重视水东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弘扬,力图使这张文化名片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以助推乌当大步前行。

 

  擦亮水东文化这块牌子

 

  贵阳市乌当区文化底蕴深厚。水东文化因深远的历史影响,多年来虽未被深度挖掘,但这并不妨碍它显现耀眼纯净的光泽。当文化与旅游结缘,人们的内心温度忽然上升到一个令人激越的沸点,乌当区的“泉城五韵”,就是一个很好的现实例证。

  于今年初出版发行的《水东洪边宋氏·贵州大土司历史文化探寻》一书,在弥漫着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黔中大地“破土而出”,不是心血来潮之举,也不是信手拈来之作,而是乌当区在梳理当地文化资源后,着力擦亮文化金字招牌似的重要成果。乌当人说,乌当并不缺乏洗亮人们眼球的兴奋点,如果把那些沉淀在历史深处的文化元素触发、激活,兴奋点就会冒将出来,从而成为一道道迷人风景让人尽享。

  水东洪边宋氏土司作为明代贵州最强盛的地方势力之一,统治以贵阳为中心的地区达数百年。乌当的洪边曾是水东宋氏土司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活动的中心,如此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它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广阔。在贵州的历史进程中,水东洪边宋氏土司的影响可谓深远重大。

  显然,深挖水东文化,焕发水东文化魅力,是乌当人寻求旅游文化路径突破的一个切口。如何加强对水东宋氏土司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如何利用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乌当民族特色文化,这是乌当文化发展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当区委书记李志鹏是水东文化的有力推动者,他的观点很鲜明:今后乌当区必须按照“保护与发展并重、规划与建设并施、传承与挖掘并举”的思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水东洪边宋氏历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用“四个起来”阐述这一理念的重要性:着力把被埋没的水东宋氏土司文化资源亮出来,分散的文化资源串起来,宝贵的精神资源用起来,让水东洪边宋代土司文化“活”起来。“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时代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让蕴存在水东洪边宋氏土司文化中的无形力量,成为推动乌当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2010年3月,由李志鹏定题,“水东洪边宋氏土司历史文化”研究课题浮出水面。这个被列为乌当区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很快由思路变为现实: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并制定课题方案,由区文联具体指导课题组拟定探讨工作步骤,按照预定目标组织探寻考察、研究。由区委推动的这次课题研究活动,对乌当的旅游文化品牌打造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历史契机,它既是一次全面梳理水东文化的重大工程,更是扩大“泉城五韵”旅游文化品牌外延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后,区文联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和热衷水东文化人士座谈研讨,进一步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方向,初步形成了“水东洪边宋氏”的基本定位。

  这一年8月,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区文联牵头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区文联主席冯容和晏明担任,成员由该区水东文化方面的专家和相关人士即谢昌达、邵德龙、罗登宜、孙定朝、付桂兰等组成。

 

  水东文化探寻的现实闪耀

 

  课题组在对前期研究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很快形成课题研究方案正式实施。深秋时节,一场艰苦的多地域的田野调查拉开大幕,课题组足迹四处探伸。乌当地区凡是与水东宋氏有关联的地方,包括宋氏别业遗址、喇平司遗址、擂鼓台、皇坟、古盐道等,都在课题组“涉猎”范围,而开阳、大方、瓮安、黔西、龙里等这些与水东密切相关的地区,也是课题组考察的重点区域。

  按罗登宜的说法,2011年上半年是课题组的“青山绿水”期,这段时间课题组踏遍诸多地区,对所有能找到的、与水东洪边宋氏有关联的各种史料和依据,进行拉网式检索和查找,然后,再根据需要对个别地区和遗址进行补充考察。而下半年则是“闭门案头”期,课题组对所掌握材料进行多次集成、汇总、讨论,形成书的基本框架。

  撰稿过程繁浩而庞杂。从2012年1到5月,课题组对书稿进行了两次细致的修改,基本形成完整的初稿。之后,课题组聘请了何光渝、范同寿、史继忠、黄万机、熊宗仁5位专家把关,并对课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肯定课题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后期阶段,特聘知名作家韩进对书稿进行编审和文字疏理。

  2013年初,历经3年的水东宋氏土司文化研究成果出炉,汇成一部长达32万字的著作,名曰《水东洪边宋氏·贵州大土司历史文化探寻》,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分为10个篇章的《水东洪边宋氏·贵州大土司历史文化探寻》,从探讨水东洪边宋氏的起源、形成入手,通过对其世系、职衔的延考,以研讨其兴与衰为主线,还原被史海湮没的明德夫人刘淑贞的历史真相,客观评价水东洪边宋氏的历史地位及其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女土司足迹的深情回眸

 

  洪边,即今天乌当区新天街道北衙村、东风镇云锦村及周边地区地域的统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廷派出30万大军赴云南剿灭元朝残余势力把扎剌瓦尔密,这一年,水东第十代传人宋钦去世,其遗体葬在洪边白牙关口。像蔼翠去世时孩子尚幼由夫人奢香承袭职位一样,刘淑贞也在孩子的稚声中开始扮演丈夫的政治角色——贵州宣慰使,而儿子则被送到朝廷接受宫廷教育。

  贵州历史文化两个重要的女人——刘淑贞和奢香,在明朝廷设立贵州省前,都同为执政宣慰使。刘淑贞统领水东,奢香执掌水西,两人同心协力,智略兼备,治理贵州功德卓著,明太祖朱元璋因此诰封刘淑贞为“明德夫人”,奢香为“顺德夫人”。

  刘淑贞和奢香虽身处两地,但却惺惺相惜。我省著名史学专家范同寿在《被冷落了的水东宋氏》一文中说:“在那场关系到西南一方安宁的马晔欲逼反水西事件中,刘淑贞以女政治家的气魄,力劝奢香戒急用忍,卷裙走马数千里,亲赴京城向朱元璋报告马晔弄权误国、扰乱地方、辱挞奢香、欲逼民反等情状。一场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危机,因水东刘氏立场鲜明,不辞辛劳的奔波,才得以化干戈为玉帛。”

  刘淑贞在宋氏统治水东地区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虽是短短一页,但她的作为,令水东历史和水东文化熠熠生辉。曾担任贵阳市乌当区史志办主任、参与《水东洪边宋氏·贵州大土司历史文化探寻》课题研究的罗登宜,用9个月时间,对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进行专门研究,在数十部史志书籍和野史家谱中穿梭,寻找有关刘淑贞的“蛛丝马迹”,最后撰写出长达近10万字的《刘淑贞史话》书稿。在罗登宜的心中,不管是帮助奢香夫人状告马晔,还是与奢香一道共同开辟驿道、设立龙场九驿,都有一个明确指向,那就是亲如姐妹的刘淑贞与奢香始终肝胆相照,心无旁骛。

  刘淑贞是个美丽柔情的女子。清光绪年间,贵州楹联大师刘韫良慕名寻访云锦庄宋氏别业。伫立于别业废墟前,刘韫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副藏头对联随即在心中构成:“云讶彩轻飘,忆当年琴酒相携,莺侣也曾名士揽;锦凝香暗绕,慨此日亭台已换,鹃魂哪得美人招。”在这副对联里,上联开头的“云”和下联开头的“锦”,构成了“云锦”。作者借助想象,再现当年宋氏别业云锦庄曲水流觞的动人景致,抒发了作者对刘淑贞的爱慕。

  为了弘扬曾为明代贵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功绩,2008年,贵阳豫章书院为刘淑贞塑立了铜像。2010年8月,贵州作家廖昌国以刘淑贞为原型,创作、出版了电视剧本《旷世女杰》。

 

  曲水流殇的现实意义

 

  《水东洪边宋氏·贵州大土司历史文化探寻》从浩瀚的史料中,拎出一段厚重鲜活的水东历史,让人们了然当年水东的盛景风情。该书编审、作家韩进说,洪边宋氏的历史贡献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是精彩闪亮的一笔。

  按照线索,记者随冯容和罗登宜四处探访。在当年秀丽妩媚的云锦庄,当年众多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盛景遗风了无痕迹,记者只能想象那些在小溪上游淌的酒杯,如何停住,又如何被一只白皙的手拿起来,而后拿着酒杯的人闭目深思一番,沉吟一番,之后掌声一片,喝彩声一片。

  在云锦庄中心地段的民房下面,静静流淌着一股潺潺小溪。小溪清澈透明,没有酒杯和古人,只有当地百姓在小溪里洗菜浣衣,一块刻写着“宋氏别业遗址”字样的大石碑立于溪边。罗登宜说,别业就是庄园,当年小溪两边有许多小房子,许多文人就在小房子里诵诗写赋、把盏吟咏,这是水东洪边宋氏统治史上最有诗情画意的时期,那时读书之风颇为兴盛,到处可见读书之人。

  云锦庄上段的一处洼地,是水东洪边宋氏的练兵场。据考证,宋氏土司的土兵约有两千来人,大约相当于现代一个团的兵力,朝廷中央根据需要,可随时调遣使用。今天的练兵场早已荡然无存,中国振华集团旗下的“宇光”厂坐落其间。练兵场一侧,是高速公路和两条正在修建的快速铁路。罗登宜指着快速铁路桥墩一旁一个小山头说,那里就是当年指挥练兵的地方,指挥官在那里挥舞旗子,洼地里的兵卒随着旗语而动。

  明洪熙二年(1426年),宋钦的孙子宋斌将宣慰司衙署和私宅从贵州城(今贵阳市区)迁到洪边寨,洪边至此成为水东宋氏衙署所在地,成为宋氏土司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教活动中心。在洪边,宋斌新建了被人们称为“大衙”或“别衙”的宣慰司衙署,被人们称为“金殿”的私宅“世禄堂”。因其地理范围接壤贵州城北部,所以那时贵阳人把两地交界的地方叫作“洪边门”,今天贵阳的“红边门”,就是由“洪边门”演绎过来的。

  历经数代,宋氏土司相继修建了会景亭、万松亭、无边风月楼、晚翠楼、通化寺、崇圣观等建筑,“洪边八景”日渐形成。如今,时光流离加上历史炙烤,“洪边八景”只能悄悄躺在故纸堆里了,值得欣慰的是,它为今天乌当的旅游文化提供了一个恢复原貌的明朗线索。

  水东文化作为土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为之沉醉,为之奔走。当下,乌当区正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水东土司文化品牌,使之与“泉城五韵”相呼应,相契合,使之影响力扩延到更远的地方。

  水东洪边宋氏土司连同在水东地区留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冯容说,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有厚重的文化积淀,独特的人文精神,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水东洪边宋氏土司文化,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巩固民族团结、推进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家观点

 

  何光渝(省文联原副主席):“水东洪边宋氏”的历史鲜为人知,这是不应该的,但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很多学者很想研究却只能望而却步。乌当区不惧艰难,而且是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实为难能可贵。

  范同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省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我们现在需要文化自信,如果连本地区的历史都搞不清楚,谈何文化自觉和自信。研究不只是为了爬故纸堆,不是为了单纯家谱研究,最重要的是把我们乌当的本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明白。

  史继忠(省文史馆原副馆长):对待历史我是永远主张严谨有据的,不能像现在的一些电视剧戏说。今天看到乌当区能够将这个课题做出来,就像遇到了老朋友,很高兴,希望能以此为发轫,吸引更多的学者来研究水东的历史,最终把它搞清楚。

  黄万机(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副秘书长):很高兴的看到,乌当区课题组的同志们能将“水东洪边宋氏”这个课题做到今天这种程度,这是不容易的,是有贡献的,我个人会持续关注和支持。

 

  相关链接

 

  “土司”是从元代开始朝廷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官职,最高可至正三品,是唐宋时期“羁縻制度”的沿习。贵州土司特别密集,元代在贵州境内设有大小土司300余处,明代加以归并、改置,建立了贵州、播州、思州、思南四大宣慰司,下设安抚司、长管司、蛮夷长官司90余处。其中,贵州宣慰司最大,由四大土司中的“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共同掌管,他们都曾在贵阳创造了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迹。水东宋氏世居贵州(今贵阳)城侧,统领“洪边十二马头”,管辖水东长官司(今贵阳市东北郊),贵竹长官司(今贵阳市)等十个长官司,其地域包括今贵阳、开阳、龙里、贵定等,有些长官司又与安氏属地交错,从元朝至明末,水东土司统治长达700余年。宋氏与安氏均在今贵阳市区建有衙署,故今贵阳市内仍有北衙、宅吉之地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开阳禾丰布依族苗族乡的马头寨古建筑群,就是宋氏土司的“蛮州总管府”遗址,也是宋氏土司聚族而居的地方,至今宋氏一族仍几百户居住在此。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4645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