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采风 >> 正文

为了贵州高原的生态安全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路广照 欧德琳    阅读次数:21536    发布时间:2019-12-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题记
 
  上篇:初心守候 净水长流

  烈日炎炎的夏秋交替之季,正是地下水监测检测的繁忙之时。

  在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阳早村,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以下简称环境院)院长吕刚抹着脸颊上的汗,与贵阳分院的技术人员一道,在监测井口采集水样,按规范装瓶,贴签,冰藏。。。。。。

  两个多月的时间,要完成全省218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的水质取样工作,时间紧、标准高、要求严。“我们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把全省人民饮用水安全的责任义不容辞地扛在肩上,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守候,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吕刚对采样技术人员说。

  我省地下水监测站点始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已经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来,贵州省境内新建、改建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点218个。其中,对原有的贵阳、遵义、安顺、凯里、六盘水等5个主要城市所设置的98个监测站点,进行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升级、改建: 9个地专州及贵安新区新增、新建监测站点120个,钻探进尺达到8290米。


  具体负责地下水监测工作的是环境院监测科,科长罗维介绍:2019年度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测试自7月3日启动,从业务培训开始着手,到9月9日最后也是最难的一个监测站点采样结束,总共采集地下水样279件。地下水监测检测内容,已由原来的30多项指标扩展到97项指标。这凸显了国家对于民生工程的重视。环境院驻各市州及贵安新区的10个分院承担了地下水监测取样工作。

  按照要求,环境院地下水监测、取样、检测的样品,必须在全过程的7天内完成检测。从监测站点所取水样3天之内必须送达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进行检测,否则会因化学指标的变化而带来数据的失真。

  实验室主任郑松,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研究员,运筹帷幄,要求严格。对外协调取样总量,对内集合精兵强将,紧张有序地组织检测技术人员精心检测,不分昼夜,样品随到随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测试任务。郑松对笔者说:实验室不仅肩负着岩矿测试、岩矿鉴定、选冶加工试验等实验测试工作职责,同时承担着地下水及饮用水、工业用水及环境水等水质检验检测工作。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贵州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标志性的战役,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环境院参与地下水监测取水工作的技术人员近百人,实验室参与检测的技术人员40多人。科技引领精益求精,野外室内无缝对接,监测检测高质量完成,就是贵州地矿人对全省生态安全的庄严承诺。 

  地下水监测事关重大

  水,是生命之源。

  贵州人民不会忘记,在2010年至2011年间,贵州连续遭受几十年不遇的旱灾。以贵州省地矿局为主力组织数十个打井队,数百名地质与钻探技术人员奔赴受灾一线,紧急施工打井千余口,直接并永久性解决了300多万老百姓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那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时间过去了8年,贵州逐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全省的地下水监(检)测工作,实现了由找到水、多出水到用好水的循序渐进的全角度地下水开发与监测工程的长远规划。

  为改变我国地下水监(检)测工作严重滞后局面,必须提高监(检)测与信息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民生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于是在2004年5月,全国40位院士联合提议全面启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到2015年正式启动国家监测站点建设。每建设一个地下水监测点,需要经过开展水文物探工作确定孔位、施钻成井等工作,且水量要求达到超过10m3/日的规模。截至2018年8月,贵州省地下水监测站点顺利建成,达到优秀等级并通过验收。

  2019年2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正式发布:作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之一的项目——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成并启动运行。全国建立了1+31模式(国家地质环境监测院+各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各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机构)的国家级地下水专业监测站(网)点10168个,实现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和人类活动经济区的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大气压、气温与水质的动态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实时传输和接收;区域信息应用服务系统每年产生近9000万条地下水相关数据,兼顾了大中型地下水、水源地的监测。建成的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数据中心,充分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建立监测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和三维地下水云计算实时模拟系统。实现了及时监测数据管理、动态分析、水质水量综合评价与信息发布等功能;建立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多级数据共享与异地联动的工作模式;实现与31个省级节点的互联互通,与水利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实时共享。为百姓饮用水提供安全保障,为水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丝不苟做好地下水监测

  贵州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约为260亿立方米/年,其中岩溶地下水为210亿立方米/年,占81%。

  贵州省境内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近四十年的监测历史。其监测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水位、水流、水温、水质动态变化的历史资料,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省原有地下水动态监测点327个,随着时间推移,有些站点已经灭失,有的无法维护,2012年时,仅剩余各类监测站点210处,其中监测井73处,天然泉点137处。显然,仅靠原来这些站点,远远不能满足地下水监测的需要。

  2016年,贵州省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正式启动,重点以建设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点为主。2019年,环境院着力开展地下水监测站点的运行维护和水质常规指标取样测试工作,切实保障地下水监测站点和地下水自动监测仪的高效运行并发挥作用。重点实施以下五项任务: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点运行维护;地下水质监测样品采集运输;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省级中心运行维护;数据审校与整编;综合研究。

  据罗维介绍,新建一个监测站点施钻打井需要投入资金约12至15万元;改建一个站点需5至8万元,且不含后期工作所需设备。一体化远程地下水自动监测设备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配给(每台套1.6万元左右),异地灾备节点和省级节点数据备份、上传费用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统一付费。

  截至2019年9月,贵州所有监测站点都配备了远程自动化监测设备,主要监测流量、水位、水压、水温、外界大气压、气温等指标情况。

  从数据上报来看,无线监测数据上传的时间密度近年来逐步加强,由原来的1次/4小时加快到目前的1次/1小时。有机物与无机物化学指标数据,仍采用由环境院各分院按照所管辖区域进行逐站点野外现场人工采样、送样,并经两个具有国家资质的实验室(贵州与安徽)收样测试比对分析后,形成报告,然后利用数据管理子系统进行模糊匹配录入和数据审查,经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上报至国家主管部门数据库。

  地下水监测后续工作还很多

  面对当前监测站点的繁忙状态,吕刚不无忧虑地说:现在每一个站点,整个监测工作每组按照4至5人的规模构成。然而,环境院一些分院人员配备不足,有的仅有2至3人。目前全省的监测站点数量远远不足,以贵州省17.6万平方公里面积所占比为例,与国外站点的密度相比较差距尚大,亟待新建、加密。

  今后在国家级站点218个的基础上,将着力建设补充省级站点,建设能够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含水层区域的地下水监测网站点,并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和设施,建成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省级信息共享系统,基本实现对全省区域岩溶地下水的动态监控。吕刚对此信心满满。

  笔者经过现场实地观察,在水泥与钢管沏合并加锁密封的国家地质环境监测点(国家级),经技术人员开启后可以看到水下监测仪(井底探头)与井口自动监测终端无线发射装置连接,通过物联网无线基站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等梯阶管理单位每天采集24次、发送1次相关数据。如遇到特殊气象条件和地下水异常突发事件时,根据应急监测需要实时增大采集与传输频率。数据上传下达作用的发挥已初见规模,从现场监测站台上直接扫二维码,便可获得由数据中心下传的该站台的相关历史信息资料。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有些老站点受到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和城乡规划等基本建设加快的影响,已经出现严重地被覆盖、被破坏现象。

  “这势必需要加强每个站点的产权与地方部门责任的落实,需要建立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与监管机制。对于自流的岩溶水机井在泵房建设完毕后,我们便无偿地提供给当地老百姓作为生活、饮用水使用,再在其附近另外打一眼作为监测孔。切实考虑当地老百姓的民生需求,也是我们环境院应尽的责任”。这是吕刚的战略眼光与为民情怀。


  中篇: 无怨无悔 一切为水

  地下水采样需要一丝不苟

  8月骄阳似火,秋老虎肆虐;全省地下水监测取样工作紧张有序、如火如荼地进行。

  12日,迎着正午的阳光,笔者与毕节分院技术人员一道来到了织金县倚陌乡河坝村监测点。

  “该站点2017年建成,孔深百余米,下护壁管35米,水位距地面5米”,毕节分院院长胡才源介绍说。

  不远处的林荫里秋蝉肆虐地鸣叫着,技术人员却在直射的烈日下汗流浃背地忙碌着。

  四人一组,小胡用特制的锁具打开井盖,取出无线发射装置和水下监测仪,支起了比人略高的可移动起重脚架,便开始下井绳测量孔深。然后挂上水泵,将电缆与水管及钢缆用扎带捆绑在一起下到孔内,用自带柴油机发电、抽水。

  现场作业主要的时间花费在起下泵以及抽取水样、装箱的过程,费时最多的是抽水时间,一般需要2至4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地下水并非保持着平静状态,随着水泵的搅动,孔深会随着井壁垮塌或水道补充而来的泥沙沉积而不时发生新的变化。井中的水由最初未下泵时的稳定清澈变为浑浊,必须等待井底水源再次清澈之后,进行浊度等指标的现场仪器分析确定。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6366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