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讲座 >> 正文

《扬子江》诗刊创刊二十年周年座谈会:若惊涛拍岸,若静水流深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文学报 | 何晶    阅读次数:12299    发布时间:2019-12-22

如果诗是一种伟力惊涛拍岸,或是一脉静水沉潜深流,那么《扬子江》诗刊在这条诗歌长河的烟波浩渺里,已经流淌了二十年。1999年7月,《扬子江》出版试刊号,正式开启了它融入波澜壮阔的中国当代文学大潮的历程。如今,它20周岁了。12月9日,由江苏省作协主办、《扬子江》诗刊承办的“《扬子江》诗刊创刊二十周年座谈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诗人、评论家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扬子江》诗刊是江苏省作协主办的大型原创性汉语诗歌双月刊,自创刊以来,秉承“经典、气质、多元”的办刊宗旨和“精品走向大众”的办刊理念,以敏锐的文学触觉、前瞻性的文学远见,全方位展现了当代汉语诗歌的成就和面貌。2017年《扬子江》诗刊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是目前中国诗歌类期刊中唯一一本核心期刊。

如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所言,《扬子江》诗刊是伴随着中国诗歌跨入新世纪的铿锵脚步诞生的。“中国诗歌和诗歌理论在新世纪走过的二十年,正是《扬子江》诗刊茁壮成长的二十年。在历史与未来交汇点上,扬子江诗刊不仅是诗歌现场的见证者,更是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中国诗歌发展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建立了中国诗歌美学思想,我们对它的认识取得了一种共识,《扬子江》诗刊是一个缩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致辞表示,《扬子江》诗刊二十年年办刊经验提供了一种启示:诗歌刊物怎样真正激发诗人的创造力?最重要的是开放性,《扬子江》诗刊不管新诗、旧诗,对哪一种风格的诗歌都采取开放态度,这种开放态度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是一致的;其次是奖励新锐,对年轻诗人和正在成长当中的诗人给予关注、推荐作品;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见证时代、记录时代、讴歌时代。

二十年来,《扬子江》诗刊像它的顾问、创刊元老顾浩所说的那样,“创刊时我们对《扬子江》诗刊就定下来一个高标准、高目标,就是要独树一帜、争创一流、影响一代、风行一个世纪。而后的二十年间,我们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培养诗人、发表评论文章,引领了诗歌创作”,《扬子江》诗刊一直处在诗歌发展的最前沿。坚持诗歌文本与诗学理论并重,加强对诗歌文本的寻访、网罗和推荐,并举办中外诗人互译交流活动,通过中外诗人间的交流、互访形成文化互鉴的良性互动。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新诗百年之际,《扬子江》诗刊举办了近百场包括讲座、论坛、诗歌朗诵等形式在内的诗歌纪念活动,尤其是二十余场“中国新诗百年论坛”系列活动,对一百年诗歌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

二十年诗歌历程,《扬子江》诗刊成为诗歌研究者观察当下诗歌现状、探求优秀作品的重要刊物。为提供文本依据,也为纪念创刊二十周年,《扬子江》诗刊从过往刊登过的诗歌中精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创造性的诗歌精品,集辑出版《时空在那里联结——〈扬子江〉诗刊二十年诗选》。该书在座谈会上首发。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焦建俊,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汪兴国,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丁捷、汪政、贾梦玮出席活动。

中国新诗进入第二个一百年,站在这个新起点上,《扬子江》诗刊如何适应新形势继续推动当代汉语诗歌的蓬勃发展,中国新诗又将走向何方?在同期举行的《扬子江》诗刊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和新世纪新时代诗歌研讨会中,与会者梳理了现代汉语诗歌发展脉络,探讨新的历史时期下诗歌的发展趋向。

评论家李少君认为,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新诗,与中国整个现代化进程是一致的,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不断增强,这应该成为新时代诗歌努力的方向,个人主体性要上升到民族主体性甚至人类主体性,才会有更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像杜甫那样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时代,更记录他深深热爱的人间,超越个人具体的生存处境,成为具有人民性、天地境界的大诗人。”

这与吉狄马加所说的“个体生命经验、个人写作怎么和公共话语、公共接受美学对接,诗人所表达的个体经验怎么找到最大的话语空间”异曲同工。在他看来,“极速变化的社会,人的精神空间被别的物质挤压,诗人要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要成为时代的书写者,诗人呈现的当然是最具个性的表达,但也需要寻求更多读者,使诗歌个体经验变成一种更大的公共经验、使命经验和集体经验。这可能是诗歌继续发展的一个要素,这也是对诗人的一种考验。”

事实上,中国新诗发展到当下,它确实成为百年来中国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而“新”意味着它随着时代前行,“新”正是它的题中之义。如评论家唐晓渡所言,诗人要做的就是创新或者刷新,是通过自己的发现创造给人类语言、认知提供新的东西。“中国发展的进程如此之快,对写作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它意味着很多经验没有被我们充分意识、处理,我们的语言在应对这些经验时发生了巨大困难。很多东西隐藏在历史的记录当中,我们可以把它挖掘呈现出来,成为新的东西。”

“新”意味着变与不稳定。在评论家耿占春看来,诗对明确规定的、有标准的人类言行规范构成一种张力,它代表人类自我描述、自我发现最深刻本性、最复杂存在状态的一种能力,并且将非常个性化的语言通过公共可以感知的方式不断扩展。也因此,诗人的个人感知如何呈现更深刻的时代精神,需要诗人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不设防地接纳自己的真正感受。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658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