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吹”一“吹”,又何妨——品普罗提诺《九章集》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孙瑞东    阅读次数:7930    发布时间:2020-01-05

论你怎么说,我依然固执地认为,哲学界普遍(实际)存在一个现象:“吹”的现象;哲学家俨然达到了一种境界:“吹”的境界。

针对同一个问题,哲学家们浑身解数,各抒己见,或走偏激,或不屑一顾,自甘相让,或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谁也不服谁的“吹”法,司空见惯,莫不过为了陈述自己观点的合理性,以争一席之地。

在古中国,古中国的哲学家也能“吹”,庄子吹着吹着,自己的哲学飞了起来,老子最牛,不吹则已,一吹惊人,懒得费口舌,大笔一挥,五千字,洋洋洒洒,“道”的哲学横空出世,震死不少人。现代的中国吹不起来,即使吹,也不过是磨磨嘴,以供笑料,思想上几乎一片死寂,“吹”不起来。

可见,“吹”可不是你想吹就能吹的,能吹之人,绝非等闲之辈。这需要硬功夫,真本事,没有真本事的吹,永远给人不了震撼的效果。纵观西方,从古希腊到罗马,从意大利到德国,从古代到现代,哪一个时代的哲学界不是处于思想的地壳碰撞之中?随时都有火山爆发的可能?无论柏拉图,无论伏尔泰,无论康德,无论叔本华,哪一个不是耀眼的,寂寞的“恒星”?哪一个不都带来狂飙的效果?于是,我们在西方文论史上,看到一系列有趣的现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诸侯割据,终成不同时代的“雄”。接下来,介绍的哲学家也是一个“雄”————普罗提诺。

毫无疑问,普罗提诺是踩在巨人柏拉图哲学之上,脱胎换骨,独成一家之言的。可见,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影响之深,之远,之广,是个“枭雄”。他是个“大雄”,名气低略,却富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正似:无论哲学家,无论文学家,一定要努力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一味地摹仿,永远是他人的影子。

那么,这个“雄”(普罗提诺)是怎么“吹”他的文艺理论的呢?莫急,我们一起慢慢来咀嚼。

首先,他肯定了柏拉图的“理式说”,基于此,提出了自己的“太一”说。

“太一”是何物?“太一”是“Idea”,“太一”是“道”,是“神”,是“一”……问这个问题相当于问“吃饭”是什么似的。“吃饭”是什么呀?“吃饭”是“吃饭”嘛。只是一种称呼,一切事物诞生的本源,一切零乱的总和,一堆等级的最高处。因而,“太一”即是“太一”,这是不能解释的,也不必解释。偏偏呢,有那么一群哲学工作者,喜欢钻牛角尖,执迷不悟,真是“fool”(愚蠢)。(这也许是工作者上不到“家”等次的原因之一吧)。总之,“太一”是至善的、完满的,从它“流溢”出很多东西,层层流溢。比如,它流溢出“理性”,从理性流溢出“灵魂”,再从灵魂流溢出“物质”,物质是最低的,罪恶之源,也最不完善。人若与“太一”(神)契合为一,那得好好“净心”,回归神的境界。当然,贬低物质的做法,不一定正确,对于神,却合情合理。

其次,蛋生鸡,鸡生蛋?

普罗提诺有一句很精辟的话:“没有音乐就没有音乐家,音乐创造出音乐家,而且是先验的音乐创造出感性音乐。”这种吹法,牛!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私下承认是一句最响亮的话,够震撼的了。这就涉及到了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谁是谁的来源问题。根据这句话,音乐诞生音乐家,音乐家不过是音乐创造的“工具”,换一种形象说:有了蛋,方有鸡,鸡不过是蛋生出的“工具”罢了。

同样地,把蛋,把音乐当作艺术,把鸡和音乐家当作艺术家。那么,艺术的美不在物质本身,而在于“理型(essential character)先存于艺术家的心灵中,且具有熟练的技巧(艺术?想象?)”因而,理型即是“神”“太一”,神不能直接创造艺术的美,怎么办呢?而是“委权”给了艺术家(即神灵附体)根植于艺术家能够“构思的心灵中’创造出艺术美。因此,神成了艺术的来源。

针对美,可以从“流溢”说出发,神既然是太一,“太一”流溢出“理性”,当理性流入到混乱的事物中,使之取得整一的形式,就产生了美。亦如哲学家本人说:“是什么东西进入物体之中(使之成为美)的呢?是对称的比例?单一的因素?不是,美也不能从丑的事物中产生,美必须掌握一切……因此,我们认为,世间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来自神的理性,而成为美了。”因而,得出:神(太一)也是美的来源。这在《九章集》第一部分,第六章论述得再清楚不过了。所以,神(太一)自然是艺术和美的来源了。接下来,是艺术美的观照问题了。

普罗提诺认为,眼瞎的人,感受不到美,那是因为“有一种美。首先,眼睛看到,接着才是心灵注意一切……”(引自(以下引抄的都出于)《九章集》第六部分,第七章内容)即使眼睛可以看到美,这种美依然是低级的美,物质的美,感官的美,而要感受到高级的美,神的美,那么,还依靠心灵,心灵往往与神相通,并且带有理性的观照(不是观看,观看属于眼睛,观照属于内心)。观照,不是为了感官的快乐,而是凭借“灵魂的视觉”,“内在的眼睛”,飞升到神的境界,促使心灵的感悟,纯净,灵魂的解脱,进入迷狂的状态,艺术美就产生了。

依照他的观点,一个人的外貌美,不算真的美,而心灵美,灵魂美才是真的美。正如他说:“我们就好像碰见了一个美丽的面孔而不感到夺目,因为它的美缺乏青春和魅力……

越是生动的画像越美,即使不端正,为什么一个活人容貌差些,却超过了一个美人的画像?因为它更具有生命的灵魂”死人,美么?不美,因为僵化了,不动,灵魂之所以美,因为灵魂依然动的,活着。依于此,我私下认为,女人是最美的,成为了母亲的女人最美。她们的内心,她们的灵魂,接受了神的“流溢”将爱,将善,将美散播人间,与“太一”倾向于最近。

这种灵魂产生艺术美的学说与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一脉相承,只是更精致,更深入,更独到。

那么,怎么使自己心灵美呢?(需要理性)哲学家告诉我们:“当灵魂处于踌躇,苦恼,情况不好的时候。”也是我们杂念丛生的时候,我们需要“reasoning”推理“imagination”(想象力)实际与后来康德的“批判说”有相似的地方,先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性地分析感受不到美的原因,或因贪婪太多罪恶,因而要“抛开肉眼”去看,把“收心内视的功能唤醒起来”,方更好抛弃世俗物质的束缚以及肉体的过分享受,这样自己的心灵得以清洗,内心更趋于至善,倾向于神,感受到神的美,艺术美。

因而,普罗提诺乃说:一个人应该用心灵和理性来观照艺术美。这种吹法,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也来吹吹他的经典论述——新摹仿说。

中国人喜欢玩弄“新”字,例如,《新西游记》,《新水浒传》《新三国》《新东方》《新国学注解》等等。这种新,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新,形式的新,名称的新,毫无意义。然而,西方哲学家普罗提诺提倡的“新”——摹仿说的新,又在哪里呢?继续看他怎么吹吧。

柏拉图曾经论述摹仿说,认为艺术的摹仿是不真实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皮”。显然,他接受这一看法,同时,更深入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说:“虽然艺术通过摹仿自然物来进行创造的,但根据这一点并不藐视它们,因为,首先,那些自然物本身也不只是摹仿,其次,我们须认识到艺术不仅摹仿看得见的世界,而且还上升到自然所借以建立的理念。”(《九章集》第五部分,第三章)

这类看法,与亚里士多德强调的,艺术摹仿事物的本质,堪称一比。只是亚里士多德指的是“本质”的深入,而他指的是带有“心灵”的升华所产生的理念去摹仿。正如他认为,艺术可以摹仿自然,不单单是自然的外形,而是以产生自然事物的理念作为立意摹仿,达到“可以弥补事物的缺陷”。那么,“产生自然事物的理念作为立意”指的是什么呢?在下不才,感觉到这个“理念的立意”,既然产生了,那是“心灵”的顿悟而出现,则“产生”二字带有主动性的色彩,进而“创造”一词,应运而生。即是“带有主观创造性去摹仿自然”。只是普罗提诺对“创造”一词,并不坚决。

这种提法,对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由于贯穿普罗提诺思想的是“太一流溢说”(神学)不免有些消极影响。它的正确性历来备受争议,在中国一度称之为“反动思想”。我个人看法,不敢恭维,不能说他正确,也不能谈他错误,折中的办法,暂且承认他思想的合理性。

文艺理论,本来嘛,只有争论没有真理,真理永远属于科学。从唯物史观(科学)角度来说,它不但不合理,而且是错误的。若从哲学,佛学(思想)角度来看,未必不合理。神即是佛,是道,是心,是空,是灵魂,是信仰……

艺术的来源是神,不理解,换句话说,艺术的来源是心,心在构思,创造,合理么?有点点!没有心灵的敏感,顿悟,解脱,艺术成分也就不一样。一个人如果带有疑难,困惑,挣扎,想不通,自杀了,解脱了么?根本没有,解脱的是肉体,灵魂,思想没有得到解脱。这就需要人不必有太多“邪恶”的杂念。

对于这类人,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狭隘的利益观来看待,一棍子打死,而应以宽容之心以待之:我不赞成你的观点,我也不抹杀你的思想,不堵你的嘴。现代中国缺乏宽容的土壤,注定诞生不了哲学家。因为思想一旦异端,一旦与主流不和,往往被扼杀在神经病医院里。

不过,毫无疑问,西方哲学界还是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新柏拉图主义的创立者,承前启后的思想家”算是肯定了他“吹”出来的成果吧。

笔,运到这里,也该停止了(没墨水了),我只能望洋向西而叹曰:这家伙,真能吹!

 


(编辑:纤手香凝)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4556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