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赶往生命的高处——我的潮白人生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徐托柱    阅读次数:5151    发布时间:2020-02-13

大表姐连续读着我的潮白人生,经常给我微信留言。她曾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老战士。她最美的青春,却奉献在那里。她说,读着我写作的劳动场景,使她回忆起在兵团冰雪伐木的日子。那时她才十七八岁。渴了,吃一把雪。饿了,啃一口冻馒头。身上头发都爬着虱子......她的字里行间,萦绕着生命的思考和辛酸的回味。

她是影响着我成长的人物之一。她生在干部家庭,从小接受传统教育,从不养尊处优。她靠自己的勤奋,后来考上了一所学校,默默无闻做了半辈子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读师范的时候,她和表哥经常给我买课外读物。我心存感恩,每当我取得一份成绩,都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她。她给我鼓励,也帮我找出差距,迈好人生的脚步。

当她读完我写的上篇《大眼睛的原型是小眼睛》,她说,真是佛系人生啊。没有苦难的磨砺,就很难脱去外层的壳。只有生命的升华,才是最珍贵的。我可没有你那么高的修养,面对小人和不公,你表现了那么的从容大度。她说,做人需要底线,当个好人,虽有好人的标准,也得不盲目接受丑行所强加的一切,我认为,你有些不值。

我很少和大表姐讨论人生哲学。每次她给我留言,我都是聆听。我写的潮白人生,主人公路明,是我的朋友。我的确也没有他那么高的觉悟。我和路明的相识,正像我认识的栗子,还有很多工友。我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现在又去了哪里。我也曾在潮白新城置业,但是我不是爱刨根问底的人。我在潮白新城的时候,没有朋友,亲人也没有在我身边。每晚我都有遛弯的习惯。有一次,我走到厂通路迷了方向。我伸手向我走来的人打招呼。我碰到了好心人路明。

这样白天当他结束了的工作,他吃罢晚饭,我们都可以见面。从他每次的谈话,我知道了有关他打工的经历,从他为人处世的言行,我看到自己的差距。在我面前,路明就是我人生的一片灯光,照亮了我寻找的路。

虽然我们年龄一样,他生命的觉悟和品德,如果不是生命美好的修炼,是很难达到的。我为结识他感到幸运。社会上这样的人多了,我想肯定会带来整个社会道德的提升和风气的好转。我没有理由不写出来。也许大表姐深深地读进去了,把文中的我——路明,当成了真实的表弟。我不过通过路明一个好人的角色,讲述潮白河畔一个普通人真实的故事。

如果我真是路明,我将亲历的社会实践,那将是怎样的呢?

言归正传。潮白河的冬天来得早一些。早晚温差佷大。天越来越短了。几乎早上都得穿上棉衣,一干起活儿来,浑身发汗,我们都会把棉衣脱下,一股股凉风搜地膀子、腰、腿生疼。如果在楼影下的阴处干,棉衣就舍不得脱下,只好敞开怀,随着我们低头弯腰拾掇物料,更是一怀怀的寒风。我们的外衣,几乎每天来不及清洗。每个人的外衣,时间长了都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汗渍。

一进入十一月份,开发商赶着工期,工地的活儿越来越多。一早踏入工地,工地的钳工、木工、还有指挥塔吊的调度,忙碌的身影,就象爬来爬去的蚂蚁。高高的灯照亮了整个工地。一堆一堆的物料象一座座小山,等待着我们搬走、削平。

等太阳升起的时候,木经理从避风的楼底钻出来,他站在太阳照射的地方远远地监视着我们。

在逸翠园和大学城之间,哪块儿活儿紧,我们就被调去哪。有时一天,走几个来回。仿佛匆忙走着,才是最好的休息。要是木经理跟在我们身后,依然重复着汪总的话,快点快点。总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我们后背高举。我们紧张而忙碌着。

一次,木经理把我们分成两组,老杨带着小皮去逸翠园。让我和老乌留在三十七目。木经理对我说,路师傅,你带好新来的老乌,码油顶时,要把大头小头理顺好,否则打包的时候,得重新打。还有那个一米二的拉杆,坏了脚的、裂了纹的都当废料挑出去。

我一一答应。

老乌来工地不到十几天,活儿没有多大长进,却赢得了个小百万的称谓。

老乌他说他是河南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和她媳妇由于超生,就逃到京城打工。为了吃上饭,只要挣到钱,什么活儿都干。

老杨说,屎也得吃?伤天害理的事你也没少干?

老乌说,我不相信天啊地的。不干可没有饭吃,老板让我干嘛我干嘛!老家回不去了,添了四个娃。真的难死人啊。

有一天他找活儿来到了潮白河畔,一个翻砂厂招工,还是国企。他可乐坏了。他上过两年小学,没有文化,工厂就给他安排到司炉员岗位。他说,我一干就是十几年。那个尘那个灰,班一下来,除了牙齿,其他都是黑的。

老杨说,傻小子才干呢?工厂找不到人了?用命换钱。那个肺矽病就这个么来的。

老乌说,反正给钱就行。我就认钱。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6585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