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人到中年应尽责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赵平    阅读次数:7250    发布时间:2020-04-03

人之立于世间,每一阶段都有其应尽之责任,今天谈的主要是我之中年的责任这一话题。

而立之年始担责

关于中年,从年龄上来划分我觉得应该是从三十岁到五十五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样界定,我属中年。

回忆自己在三十岁以前,过得实在窝囊。想当初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腰无分银,业无所成,心无所依。直到三十岁,终于有人看上了我,从此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有家就有责,上有老,下有小,再不敢掉二啷当,于是起早摸黑,一边上班,一边抽空帮妻打理生意。

一晃忙忙碌碌过了十年。

这十年,早起晚睡,没有一个假期,没有一个周末,没有一天睡过午觉!这十年,风来雨里,察言观色,忍辱负重,接触了各色人,了解了社会万象。

这十年,身上穿的永远脏兮兮,脸上时常灰扑扑,手掌总是黑黢黢。每周总有两个晚上通霄下货,就这样一直忙,忙了十年。

十年忙,十年苦,为让家人过得好,为让自己过得有尊严,为让孩子不再像当初的我那么寒酸……

改变家境亦是责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家境,为了活出自信,活得有底气,为了让家人活得更有尊严,我决定不辞辛劳去拼搏。

十年辛苦,十年忙碌,直到四十岁,我终于对自己说:可以暂时歇一下了!可以心安理得睡个午觉了!可以不用每周熬两个通霄下货了!可以周末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了!

这十年,值得庆幸的很多,生意虽忙但运气还不错,可能是上天的眷顾,远近顾客都来关照生意,所以虽苦但有收获,为家打拼的劲头越来越足。

愧对娘亲未尽责

四十不惑!按计划,四十后该过一段清静日子了,可自从不再繁忙,刚刚闲下来,母亲身体便出现严重疾病。老人家在农村操劳一辈子,进城后又在门面辛苦,天天帮我们带孩子,本以为可以轻松了,哪知她心血管却出现堵塞,经常半夜发病,紧急送医院是常事。

母亲辛苦养我长大,我却没能让她老人家老来享福!这是我深感不安的事……

我的母亲,是全家的依靠。我们小的时候,她为了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一年到头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白天,她有做不完的农活;夜里,她常常挤时间帮我们洗衣做饭。早晨,她起得好早,往往我们还在梦中,她已经起床抬了满满的一缸水了。她就这样一直操劳着。再苦再累,她都能咬紧牙关。她要求我们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她希望我们出人头地,不再让人瞧不起。

母亲所做的,现在想来,是多么的伟大!没有她对我们严格的管教,没有她辛苦的操劳,没有她时常的鼓励,哪有我之今日。当年的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考上学校,第一个领国家粮票的孩子!那时的我,也算給母亲长了脸,让她高兴了好久好久!从参加工作第一年起,我就暗暗发誓: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要让他们在同村人面前比别人过得更有尊严!

当我通过十年的努力,从乡下学校调到城里后,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乡下的父母接到城里来享福!

曾记得,母亲在我的儿子出生第二天就从乡下赶来了,这一来,就是十多年。别人总认为母亲进城是来享福了,其实我知道,母亲哪里享到什么福,她老人家是来受罪了!那时,我和爱人都忙于打理生意,母亲的任务是负责全家一天早晚的吃饭问题,负责看管幼小的孙子,负责晚上住在店里,守在店里。如果没有母亲,那时我们真不知如何是好!

母亲来到城里,本是来享儿子的福的,可是她老人家哪里享到什么福啊!白天,她要带孙子,哄孙子。夜里,她要为我们守护门面,由于门面在一楼,楼上还租住得有三四家外来户,这些人时常半夜三更才回家,而回家之路,必须经过我们的门面,所以每天晚上,她和父亲不知要起来好多次为租客开门,这十年几乎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

现在母亲病了,我亏欠她的太多太多!

母亲得病后,她的状况越来越不好,先是痛风,很多类食物她都不能吃。后来是肾病,再后来是冠心病。每天母亲要吃多种药,隔三岔五还得住院,每半年还得上州医院去保养治疗。每次进医院,母亲总觉得花钱太多对不起她的儿子,总是不肯入院。

即使住院,母亲也从不乱花一分钱,只要我不在身边,总是吃最简单的最便宜的食品。这让我心里总是酸酸的。母亲啊!您的儿子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穷小子了,您怎么还如此替我节省呢?

即使住院,母亲也从不准我在医院陪她哪怕是一晚,她总要催我快走,说怕影响我工作,怕我休息不好,怕我对不起学校,对不起我的学生。

即使住院输液,母亲也从不准我在医院陪她,总是催快我去学校,要我把工作做好。

母亲生病五年来,总怕影响我工作,总怕我休息不好。

其实,这些年,我既没有照顾好母亲,也没有把工作做好,为此,我常常自责!

此生让我最为愧疚的,是在母亲生前,未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孝!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1897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