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走进海龙囤(一)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钟金万    阅读次数:9148    发布时间:2020-06-03

5月,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溃退之际。闲来无聊,前往海龙囤游玩。这次到海龙囤,与前几次不同。前几次是坐友人的小车,这次与妻子一起坐客车,纯属驱闷、散心或玩耍。但,正是这无心的游玩才强烈地刺激了我懒散的生活:人世间的诸多问题和现象多像海龙囤下那七弯八绕的白沙水,令人“二十四道脚不干(当地谚语)”。

                                        一

“平播之役”是古播州的重大事件,也是载入史册的粗重之笔。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二月,明王朝调动15省24万大军分8路杀向播州。从正月十五明军在重庆誓师,到二月十二日8路大军入播进剿杨应龙。前后经过114天惨烈搏杀,明军六月六日攻陷海龙囤,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及周、何二妾自焚身亡,播州土官时代宣告结束。

只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里,压根就没有“海龙囤(或者龙岩囤)”“杨端”“杨文”“杨应龙”等文字。2002年夏,徐昌照先生创作的《播州土司杨应龙》一书出版,县文联主席李勇邀我参加徐老师简朴而隆重的发行活动,才有了海龙囤最直观的第一印象。

那一次,我第一次登上了仰慕已久的海龙囤——它是古播州历史与辉煌,也是祖国和世界的骄傲。

据《遵义县志》载:“宝祐五年(1257),播州土官杨文始建海龙囤”“与桐梓鼎山城相犄角,成为杨氏军事要塞”“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氏二十九世杨应龙反明,大集工匠役夫重修龙岩囤关隘,屯驻重兵,在宽广约10里的囤上,加固土、月二城。……山腰建飞虎关。囤顶东侧,建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坚壁巨垒连成一气。囤后建万安关、西关、后关。均以千斤巨石砌筑,各道城门券拱顶的榜额上,嵌刻关名,城门上营造箭楼。各关城门外深掘壕堑,架设吊桥。三重城墙,内外套迭,外墙临崖绕囤而建,依山势逶迤10余里,下临百丈深谷,险要天成,《明史》称‘飞鸟腾猿,不能逾者。’”“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正月,明王朝发动‘平播之役’,命四川总督李化龙统数省兵24万,八道并进攻打播州。四月中旬官军云集围困海龙囤,播州土司兵顽强抵抗。李化龙下令‘百道夹攻’,三省五总兵抽精锐轮番仰攻半月余,于六月初六日凌晨破囤。官军在囤上杀戮焚劫,屋宇街市夷为平地,阶础纵横、瓦砾成丘。杨氏自唐以来在播州700余年的世袭统治从此结束。”

那一次,在白沙沟东面,我们先游览了养马城、养鸡城和养鹅池,才踩着河里的石头跨过白沙沟溪流,开始攀爬海龙囤。

“龙岩山孤峰挺立,耸入云际,四面陡绝,后有窄径如葫芦颈,仅容一人通行。明史称:‘海龙囤,……飞鸟腾猿,不能踰也。’”这是谭用中先生在《海龙囤》一文里写下的文字(详见《遵义县文物志(第一集)》)。

海龙囤,原名龙岩囤,始建于唐代。南宋时,朝廷为了抗元,根据播州宣抚使杨文(播州杨氏第十五世土官)建议,拨银万两构建了这座保家固本的龙岩新城。据说,海龙囤总面积有5平方公里。

这一次,我们夫妻二人从游客中心乘车到海龙囤东麓,沿旅游线路爬坡,过铜柱关,走歇马台,爬三十六步天梯,登飞虎关(也称吊桥关),入龙虎大道;再登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游览新王宫遗址;再游后三关,折回游校场坝、绣花楼、老王宫;再下至铁柱关,乘车返回游客中心。

我们耗时4个小时才游览完毕这条完整的旅游线路,但收获也是颇多的。

妻问我这次攀登海龙囤的感受是什么,我回答说:“上坡脚杆软,下坡脚杆闪。”妻笑而不答。

其实,妻子是知道我会把自己的感受诉诸文字的,那是我的习惯。而且,海龙囤的诸多历史问题还需进一步“考古”,就跟播州杨氏土官的始祖杨端是否太原人,是否朝廷派遣,是否与罗、穆二姓土官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一样,需要历史的沉淀和时光的照耀。

                                         二

这是一次是随心所欲的游览。

以前游览海龙囤,都是三五成群,而且年龄悬殊,爱好不一,因此未能领略海龙囤的全貌。妻子是第一次游览海龙囤,她说这次旅游听我的,能全景旅游就好——一副“观光”者的乐观心态。

过白沙水,从铜柱关而上,走“之”字形松岩坡古道。古道长96米,是直接在山体基岩上凿成的台阶,每级高约0.6米,步跨约1.2米。

进入东部城墙。城墙屹立于冲沟之侧,依山势建为爬坡墙,内低外高,总长1053米。均为就地开采的粗糙毛石块垒砌,没意剔凿痕迹,也未使用任何粘合剂。上达三十六步天梯侧壁,下至铁柱关,转南接铜柱关,延伸至腰带岩绝壁。

自八路官军扫荡了海龙囤外围诸囤,开始前后左右夹击海龙囤时,特别是官军扫荡了白沙水外围的屏障,坚壁于海龙囤之下,杨应龙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囤上囤下的一举一动,一炮一响。它们都是海龙囤性命攸关的重大问题!

歇马台至铁柱关段地形状若“一”字形,又称“一字城墙”。歇气的当儿,我不禁这样想:万历二十八年四月,杨应龙带着1.7万人马退守海龙囤,一定不会为眼前的“铜墙铁壁”欣喜若狂或充满自信,绝对是暗自神伤或顿足哀叹:“误矣,误矣,吾破綦江时,若据重庆,捣成都,取蜀王入营,何事不可为?今乃坐受死哉。”

相传,四月初十杨应龙召集苗兵部分总管、提调巡警,依照播州历史上一贯用兵的旧例,在海龙囤铁柱关杀牛歃血盟誓,敬天祭地,烧香祈愿……。

我之所以在歇马台陷入沉思,是因为清代《方舆纪要》有这样的记载:“于囤前筑九关以拒官兵。按,今可考者,前六关,曰铁柱、水关、飞虎、飞龙、朝天、太平;后三关,万安关、石城、土城(西关)。”

明眼人一看,铜柱关就是水关,根本没有铜柱关一说。

再查《遵义府志》《平播全书》也没有见到“铜柱关”的影子。平播总督李化龙在《六报捷音书》中写道:“......本道亲见。查先破水关、铁柱关,今烧楼溃墙,贼始失险,拟越三十六步,急攻飞虎关。”

也就是说,今天的旅游时看到的“桐柱关”才是李化龙所说的“铁柱关”。因为,铁柱关是海龙囤下正关门,其地位作用跟囤后的“三圆三”一样重要。今天的铁柱关则是“正楼之侧的左水关楼”。

据载,明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八日,明军始攻铁柱关;二十八日,川路三军攻打铁柱关失败;五月十日午时,川军永宁路、黔军水西、滇军镇雄攻占三圆山,傍晚川军三路攻下铁柱关。

                                                               (未完待续)



(编辑:白桦)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8630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