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走进海龙囤(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钟金万    阅读次数:4274    发布时间:2020-06-05

(上接“(未完待续)”)海龙囤自沦陷为战争废墟后,历代文人学士,官绅百姓前往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林桐、周际标等不畏险阻,专程远道而来,寻古战场遗址,发思古之幽情。他们或铭文题字或赋诗著文进行凭吊。清代著名学者、遵义人郑子尹游览海龙圈后,吊古伤怀,赋诗一首:

囤上风云绕夜郎,异时龙凤此荒唐。

王师八道从天下,镇服千年扫地亡。

蒙业若教思粲价,世州何遽后岑黄。

匆匆立马空留望,断涧荒岩尽夕阳。

海龙囤之战是结束古播州杨氏统治历史,遵义府继往开来的转折点。保护海龙囤遗址,对于研究古播州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想当年,当24万明军将白沙沟溪流里里外外的龙爪囤、望军囤、海云囤、养鹅池以及养马城、养鸡城等堡垒一一扫清之后,高居于群山之巅、四面陡绝、左右环溪、沟壑纵横、山势险峻的海龙囤实际上已经陷入绝望的境地。

杨应龙带着“心腹庄局家丁、内亲管”17000人登上时,就已经意识到他及家族的末日已经来临。李化龙在他的《平播全书·报进兵日期疏》里是这样写的:“看得贼以四月十六日上囤,我师于十八日合围,环而攻之,迄今二旬矣。”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囤”遗址,把已经使用了400余年的“囤”改为“屯”已经令百姓费解。如今又将错就错地把“铜柱关”当成“铁柱关”设立,也是极不严肃的事情,而且历史上从来没有“铜柱关”一说。据考证,今天标识的“铜柱关”应为“铁柱关”,今天标识的“铁柱关”应为“左水(水门)关”。相信读过李化龙《平播全书》、名衢逸狂创作的《征播奏捷传》和郑珍、莫友芝《遵义府志》的人都会接受这种观点。

据相关资料记载,四月十五日海龙囤发生内乱,杨氏土司的左右亲信田良玉、田一鹏、杨兆麟等51人歃血为盟,欲杀死杨珠、杨明后投降。因被告密,只有田良玉只身逃出海龙囤,投入南川路大营;四月十八日川军三路合围海龙囤,未克;四月二十五日,杨珠在歇马台被官军的大铳射死;五月十日中午时分永宁、合江路官军攻占三圆山,下午三路川军攻下铁柱关。

好了,还是言归正传,该说一下“歇马台”了。

歇马台位于海龙囤的东北山腰,侧倚城墙,俯瞰沟谷。下部是开凿砌墙料石形成的陡峭山谷,十分开阔。凡进入海龙囤的人马役夫,从陡峭山路攀登至此,都要等候验帖,故称歇马台。

通过实地查看和查阅相关资料,知道歇马台是一个平台,连接着上下关口。登囤人马必须在此等待验帖,方能进入“飞虎关”。歇马台是按传统工艺砌筑而成的,东、南、北边缘铺设标准的压面石,台心面铺石墁,也是一处重要的军事瞭望哨。

立于台前,放眼四望,千山万壑,逶迤绵延;俯瞰脚下,深渊万丈,杂树丛生,藤蔓相连。

天梯,古称“三十六步”,位于囤东北山腰,扼咽喉要道,下接歇马台,上通飞虎关,是海龙囤的代表性建筑。在石灰岩和黑色页岩开凿而成,斜长51.5米,仰角30度,通宽4.3米,踏道宽2.7米,步高0.5米,步跨1.5米。两侧石护墙各宽0.8米。以建筑雄伟、气势磅礴、阶梯陡峭著称,是上下必经的唯一通道。踏道反常规的大斜面,极难攀爬。城楼上投掷滚木、礌石等卫城武器一砸到底,有效阻滞仰攻之敌。

登天梯,必须一级一级地爬。我多次到过海龙囤,知道爬起来很吃力,就走上了为方便游客而新修的便道。妻子是第一次来,要体验一下天梯的“厉害”,便在天梯上慢慢地爬了起来。

天梯与飞虎关的堑壕宽深,壕顶架石拱,设木梯以达关门。巨梯与雄关相连,兼具交通和作战功能,构成立体防御,是冷兵器时代难以逾越的天堑。天梯遭战争破坏,水蚀基础而坍塌,泥石埋压400来年,竹树丛生。1999年8月发现,清挖原有石料,按“整旧如旧”原则修复,旧迹重见天日。天梯下的平台处就是歇马台,海拔为1100米。

飞虎关坐落半山岩口,下接天梯,是囤东的第二层军事防线,海拔1172米。此关上依绝壁,下临悬崖,高屋建筑坐镇于天梯之顶,如负隅猛虎,张口啸天,威镇关山。城门洞凿石而成,高6.6米,面阔10.3米,进深5米,关下沟壑深8米,建关凿石劈取之料石用于建设天梯,关内踏步在岩基上凿成。箭楼屯驻重兵,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官军死伤惨重,始终未能攻克。

此关命名“飞虎”,隐喻骠骑将军杨应龙的虎威,而且播州的一支精兵也称“老虎兵”。

据载,飞虎关是利用半崖上的天然石壕凿成的城门,除了厚重的石门外,还设有吊桥。关隘前有“天梯”,后有绝壁,加之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易守难攻,让来犯之敌“望关兴叹”。

来到龙虎大道,身体略感劳累。在略有坡度的“大道”上顿感凉爽,且东部视野极为开阔,这才感到海龙囤雄险。

(未完待续

 

 

(编辑:姚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7465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