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读书有味身忘老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波吒    阅读次数:8417    发布时间:2020-08-11

老城时,离我住家不远的街巷内,有一个叫吴纯青的老人,在自家门前办起“阅报栏”,供老年朋友和过往行人翻阅。每天清晨,老人用票夹将近期或近日的报纸一份一份地悬挂在写有“阅报栏”的墙上,自己则怡然自乐地坐在一旁,或看看书报,或写写什么,傍晚的时候,又一份一份地将报纸收拾起来。就这样与报为“伴”乐此不疲已愈二十载。

“阅报栏”里,有老人自费所订的《环球时报》,《文汇读书周报》,《杂文报》,《精神文明报》,《参考消息》,《晚霞报》,《环境报》等二十余种报纸。

小巷里往来的人并不是很多,但老人以数十年痴情不改的初衷,坚守着小巷并不起眼的“阅报栏”,默默地点缀着老城的文化氛围。在我心中,它虽宣为人知,但却是老城的一处绝妙风景。

吴老青年时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二十五期),前放前夕,同已迁往西南的军校同学整编起义,收编在刘伯承任校长的二野军大,1952年奉命参加川西剿匪,转业后在阿坝某支行工作。由于剿匪时留下的体伤不适应高原气候,1958年吴老携妻回到故乡。在故乡的最初十年,他和妻子以帮人做针线活,做衣服,编草帽,写字画像过着与世无争的清平生活,1969年招到县火电厂当锅炉工。1984年退休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舞下,他带领子女以家为教室,开办起县内最早的一家私人幼儿园……

当问起老人为何在自己经济状况也并不宽裕的条件下,每年还要花费近千元办起这么个“阅报栏”?吴老说:这既可为小城增添一点文化气息,同时也为自己老年有一个健康充实的精神寄托,就像有的人喜欢坐茶馆,有的人喜欢玩川牌,有的人喜欢打门球,有的人喜欢钓鱼一样,与报为伴,使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好和乐趣。吴老告诉我,人老了,但心不能老,思想还应跟得上社会,跟得上时代。读书看报,能让我们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随时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老年人,只有将自己溶入到社会,才不会有被遗弃和衰老的感觉。

吴老精神矍铄,谈吐不俗,对往事的记忆十分清晰。在与报为伴的同时,他还写了大量的回忆文字。他说写这些,并不想要流传什么后世,只是清理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历程,另外,对几十年来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很多由衷的发自内心的感慨和感触。古稀之年的吴老还会同黄浦同学以不定期编印的《黄浦会刊》,热心于两岸的交流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只要有书读,活着就幸福。”这是“武侠大师”金庸老先生笑侃人生的一句话。是啊,读书(看报)使人在理性的引导下,获得了灵性,自由及精彩的人生。读书(看报)亦是长寿方,可以养生益寿,因为读书(看报)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活动,不仅有各种感观的参与,而且涉及大脑反射和意识活动,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老首先从大脑开始,要想使大脑衰老减慢,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它经常接受外界的良性刺激,尤其是知识方面的信息,从而进行脑力思考,这好像让大脑进行体操锻炼,在锻炼中扩张血管,加速神经反射,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所以,通过读书(看报)不但能开阔思维视野,消除抑郁情绪等心理疾病,而且勤学好思,可以防止脑萎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南宋诗人陆游说“读书有味身忘老”,吴老与报为“伴”,不正是将自己晚年的康乐志趣溶入其中。



(编辑:白桦)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5557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